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血细胞自动分析仪以计数结果精确、操作简便、快速,同步检测参数丰富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成为临床实验室血液分析的主要检测手段。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实验分析中误差越来越小,实验分析前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也越来越被重视,从而得以实现实验分析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血液标本的新鲜程度和保 相似文献
2.
门诊病人血液标本采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才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3):38-39
目的提高门诊病人满意度和检验标本的质量,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固定护理人员负责血液标本采集,加强与门诊医生、检验科人员沟通,让患者做好准备,选择合适采样时间,正确选择标本容器,准确采集标本血量。结果门诊采血病人满意度从原来的88%提高到98%,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也大大提高。结论要提高门诊采血病人满意度、得到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需要合理设置门诊采血流程,需要门诊医生、检验人员和护士的共同协调,共同把好分析前的检验质量关。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相继颁布,本站均按一法两规的要求建立了覆盖采供血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血液标本的质量管理是安全输血的关键控制点之一,是检验质量控制中一个非常重要却容易忽视的环节。1标本的采集和留取的注意事项检测结果用于血液放行的血液标本只能在采集血袋血液的同时留取或者从血袋血液中留取,不得在献血者健康检查时提前留取。采集时应单手操作,避免手被针头刺伤。将标本管内促凝剂或抗凝剂与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MET-UC2022型血液分析仪的主要性能,对该仪器的准确性进行评价。方法 使用静脉抗凝新鲜全血及质控品,每天对4项主要参数做一次质控检测,测一个月,血小板直方图尾部抬高的及无抬高的分别与人工显微镜检查进行比较。结果 质控品测定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从整体数据x、SD、CV来看,仪器性能比较稳定,能够满足临床要求,血小板直方图尾部有抬高的标本,经过仪器校正与人工显微镜计数比较,结果仍偏高,有显著性差异(t=2.633,p=0.006)。结论 血小板直方图尾部有抬高的病人标本,应做人工显微镜血小板计数,才能使PLT计数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MET-UC2022型血液分析仪的主要性能,对该仪器的准确性进行评价.方法使用静脉抗凝新鲜全血及质控品,每天对4项主要参数做一次质控检测,测一个月,血小板直方图尾部抬高的及无抬高的分别与人工显微镜检查进行比较.结果质控品测定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从整体数据x、SD、CV来看,仪器性能比较稳定,能够满足临床要求,血小板直方图尾部有抬高的标本,经过仪器校正与人工显微镜计数比较,结果仍偏高,有显著性差异(t=2.633,p=0.006).结论血小板直方图尾部有抬高的病人标本,应做人工显微镜血小板计数,才能使PLT计数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7.
血液集中化检测实验室标本留样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站管理办法》规定“血液标本的保存期为全血或成分血使用后2年”,但是如何保存献血者血液标本,各血站有许多差异,本文将本站实验室的标本管理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近几年在全国各地医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院近年来用瑞士罗氏(Roche)公司生产的新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指末梢血,本文以某健康体检人群为样本,对所得的18项参数中的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CT)、血红蛋白的定量(HB)三项正常参考值作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9.
张代民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1997,(1)
血液分析仪操作规程济南军区医学检验专业委员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血液分析仪迅速在国内和我区普及使用。由于目前国家尚未制定统一的操作规程,某些单位尚缺乏对仪器使用有深刻的理解和技术培训,影响仪器的正常使用。为规范血液分析仪的操作,提高血液分析的质量,我... 相似文献
10.
若没有高质量的标本 ,再精密的仪器也得不到正确的检验结果。由于标本的原因引起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准确 ,影响临床诊治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 ,实验室技术人员和临床医护人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就血细胞分析仪的标本采集及影响因素质量控制探讨如下。1 血标本来源血液细胞分析仪提倡用静脉抗凝血[1] 。只有对幼儿、烧伤、血液病人等不易从静脉采血时才能考虑采集末梢血样标本。静脉血结果不受局部病变和环境的影响 ,对一个病人来说 ,在不同时间的检验结果较为稳定。而末梢血极易受周围环境、局部病变及采血技术的影响 ,血样易形成微血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MET-UC2022型血液分析仪的主要性能,对该仪器的准确性进行评价。方法:使用静脉抗凝新鲜全血及质控品,每天对4项主要参数做一次质控检测,测一个月,血小板直方图尾部抬高的吸无抬高的分别与人工显微镜检查进行比较,结果:质控品测定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从整体数据x,SD,CV来年,仪器性能比较稳定,能够满足临床要求,血小板上方图尾部有抬高的标本,经过仪器校正与人工显微镜计数比较,结果仍偏高,有显著性差异(t=2.633,p=0.006)。结论:血小板直方图尾部有抬高的病人标本,应做人工显微镜血小板计数,才能使PLT计数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能否完全代替显微镜手工检测法。方法:对6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进行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血液分析仪血细胞分类并不能按细胞形态学分类,如不用显微镜检查血片,很容易造成MDS的漏诊。结论:在血液分析仪检测后,实验室应建立显微镜复核报告的制度以保证血液监测分析质量。 相似文献
13.
14.
15.
王长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4):451-453
目的 探讨快速全血生化分析仪应用于献血者ALT的初筛检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通过比较项目开展前后的ALT检测结果,分析采血前快速筛检ALT的必要性及其意义.在街头无偿献血者13659份中,随机抽取经初筛50.0IU/L≥ALT≥38.0IU/L标本30份,分别用快速全血生化分析仪和日本奥林巴斯AU400全自动生化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以及对策.方法 选取2010年6至12月期间,本院各科住院患者采集血液作生化、免疫、血液细胞学检查的630份血液标本作为统计分析研究对象.所有检验标本均由护理人员采集、送检.采取严格监管措施,判断标本是否合格,对于不合格标本进行详细登记,注明不合格标本的原因,针对原因探讨解决方法.结果 共收集血液标本630份,其中血清430份,血浆149份,全血51份.其中不合格标本41份,占总标本的6.51% (41/630).依据不合格标本的不同原因分为5类:即溶血、凝固、错用抗凝、量不准及其他,各自的所占的比例为29.27%、14.63%、12.20%、31.71%以及12.20%.结论 医护人员必须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标本采集规范,注意标本采集、送检、处理等事项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依据,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与预防策略。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9份检验血液的误差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出现的原因与预防措施予以分析。结果:标本采集42例,占38.53%;患者自身16例,占14.68%;标本检验33例,占30.28%;标本送检18例,占16.51%。结论:血液检验中不同因素会对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造成影响,所以,血液检验中需规范相关工作,强化送检工作,保证临床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分析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找到针对性、切实可行的预防策略,为减少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提供基础和保障,确保血液检验标本质量的可靠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发生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73例血液检验标本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标本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和分析,通过对标本误差产生原因的研究来提出和找到针对性的解决策略,通过这样的方法以最大的限度保证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结果:发生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主要有:血液样本采集原因,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献血者自身因素,主要是由于献血者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和献血者献血前的运动及饮食状况不同;标本送检原因,主要是由于标本的储存环境不符合要求,运送的过程中发生振动;标本检验原因,主要是由于标本处理不当和送检不及时。结论:在血液检验过程中发生标本误差的原因除了献血者自身的因素之外,主要是由于血站工作人员样本采集不当、标本送检过程中的不合理操作等。因此,应该规范血液检验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加强送检工作,通过各种措施提高血站血液检验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对策。方法:对某医院2012年10-12月收集的血液标本4015份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15份血液标本中,检测不合格218份,百分比为5.43%;通过对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可知,主要有样本量少、溶血、抗凝不全、容器不当、输液同侧采集、受检者准备不足、送检不及时及标本污染等方面。结论:为了使得临床检验血液标本更为合格,即保障检测准确性,就需要相应科室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并且相关人员应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及专业技能等,最大化减少不合格的风险,促使检验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结合血液临床检验的实际经验,探讨分析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l2年6月在我院采集的460份血液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些血液样品进行免疫、生化、血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共收集460份血液标本,其中全血61份,血浆230份,血清169份。通过检验,查出有37份血液样本不合格,血液样品不合格率达到8.04%(37/460)。通过分析和总结不合格血液样品产生的不同原因,将其分为5类:溶血、抗凝剂使用不当、血液凝固、标本量不准及其他,这5类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9.73%、21.62%、10.81%、32.43%、8.11%。结论在采集临床血液检测标本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标本采集规范,保证血液样本的质量,确保能够得到准确的血液检测结果,提高临床的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