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产生抗霍乱弧菌O:1群脂多糖(LPS)O抗原决定簇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细胞系的建立及其所产生抗体的某些免疫学活性。采用稻叶型霍乱弧菌35、569B株和小川型34株,培养后分别经酚-水法提取LPS,高速离心纯化后,免疫6~10周龄BALB/c雌性小鼠4~9周,各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O-Ag14株融合并克隆化,在体内、  相似文献   

2.
作者采用两株O1群霍乱弧菌肠道致病株(EITor生物型K23株和古典生物型稻叶型Bgd17)株以及用亚硝基胍处理的非运动型突变株(K23-4,K23-7和Bgd17-1,Bgd17-2),将这些菌株分别培养于TCG琼脂培养基上,30℃48小时后,洗下菌体离心沉淀,重悬于磷酸钾缓冲液(PPB)中,以预冷的匀浆器匀浆、离心收获上清,反复3次,分别加入100μgDNA酶和RNA酶于3次上清液中,上清液合并后置4℃过夜。次日离心去除菌体碎片和鞭毛,用超滤膜浓缩上清至10ml,再以4℃19万g离心2小时,将沉淀物悬浮于PPB中,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道一种可直接检测临床标本中O1群霍乱弧菌的新型、快速、简便试剂盒——霍乱SMART(Sensitive MembraneAntigen Rapid Test)试剂盒.这种试剂盒由反应瓶和SMART装置组成.反应瓶中含有胶体金标记的单克隆抗体(McAb)COLTA,它对O1群霍乱弧菌脂多糖A因子有特异性.SMART装置分两部分,上部分为一层  相似文献   

4.
孟加拉国国际腹泻病研究中心报道了孟加拉国和印度的一种新血清型霍乱弧菌引起的流行病的临床、微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新菌株的流行潜在性以及人们对此菌株缺乏免疫力提示,这些流行可能标志着第八次霍乱大流行的开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食品污染导致聚餐引起的食物型霍乱暴发是霍乱流行的重要形式。为了解污染来源和途径,提高对霍乱的防控能力,渝中区疾控中心对水产品批发市场销售的水产养殖物进行了抽样监测。2004年11月,首次在销售的牛蛙活体表面及盛装牛蛙筐中分别检出O1群霍乱弧菌稻叶型非流行株。现将分离培养及鉴定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检品来源:2004年11月对我区某水产品批发市场采集的活牛蛙、牛蛙筐、活鱼类、养殖水、虾类等进行监测。1.1.2培养基及试剂:碱性蛋白胨水(批号20040730)、四号琼脂(20030617)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  相似文献   

6.
最近在印度和孟加拉国发生O139型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大流行。此流行株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霍乱菌苗Peru-15来源于稻叶型El Tor弧菌,经去除霍乱毒素基因片段后,将编码霍乱毒素B亚单位的基因插入recA基因座,筛选出不泳动的突变株即为Peru-15。 作者将年龄在18~40岁,以前无霍乱样病史或霍乱菌苗接种史的14名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11人给予单剂2×10~8菌落形成单位(cfu)Peru-15;3人给予安慰剂。每天对志愿者进行临床症状观察,收集所有的大便称重,依其性状分级并送培养,24小时内无大便者通过直肠拭子获取样本进行培养。服苗后6天给予四环素治疗以消除菌苗株排出。服苗后1个月,分别给予其中5名服苗者及新选的5名对照者5×10~6cfu的霍乱弧菌N16961野毒株攻击,同样进行症状记录及大便培养。大便总  相似文献   

8.
粘膜免疫力介质[包括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抗体]是预防病原菌定居或侵入粘膜表面的第一道防卫线。本试验用不同的霍乱弧菌株免疫家兔,测定家兔抗霍乱毒素(CT)的粘膜IgA应答。对禁食家兔静脉注射甲腈咪胺并口服碳酸氢钠中和胃酸,细菌放在15ml酪蛋白氨基酸酵母浸液中,经胃管接种,30分钟后于腹腔内注射2ml鸦片酊,将CT置于5ml含有0.02%明胶的0.01M磷酸盐缓冲液中于十二指肠内注射。结果表明,经不同量霍乱毒菌接种后  相似文献   

9.
作者用基因重组方法构建了一栋新的口服菌苗候选株——El Tor生物型小川血清型霍乱弧菌CVD110。 病原性霍乱弧菌株具有一个高度保守的4.5千对碱基(kb)核心区.该区含有ace、zot和ctxAB三个毒素基因。在许多El Tor生物型菌株中, 该区与2.7kb的重复顺序(RS1成分)相连接。 作者将含有ace、zot和ctxB的4.7kb片段亚克隆入载体pGP704,构建成质粒pCVA2再转化入大肠杆菌SM10λpir,并通过接合作用导入霍乱弧菌E7946。该质粒与霍乱弧菌核心区之间同源顺序的交换导致完整的质粒整合入宿主基因组。经培养可发生第2次重组,即RS1元件之间的交换,从而导致毒素基因的丧失。由此得到霍乱弧菌CVD109。质粒pCVD622.2B含有插入了汞抗性基因(mer)和ctxB的霍乱弧菌溶血素基因(hlyA)以及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p)。将此质粒转化SM10λpir,接着转入CVD109。筛选整合了质粒的宿主菌(Ap)进行培养,再筛选氨苄青霉素敏感性克隆即可  相似文献   

10.
O1群霍乱弧菌A-B-候选菌苗株JBK70是EL Tor稻叶型亲代株N16961经诱变导致霍乱毒素A和B亚单位基因缺失的衍生株;A-B菌苗CVD101株是由小川型395株经诱变致A亚单位基因缺失而来;CVD102菌株是CVD101自然衍生的胸腺嘧啶依赖性营养缺陷型变异株;CVD104是JBK70经诱变使EL tor溶血素基因缺失的衍生株;CVD105是CVD101经诱变使溶血素基因缺失的衍生株。志愿者  相似文献   

11.
在孟加拉国Matlab现场试验区作者进行了口服霍乱灭活菌苗的现场观察。菌苗为  相似文献   

12.
非O-1群霍乱弧菌,也称为不凝集弧菌(NAG)或非霍乱弧菌。虽然至今尚未报道它能象O-1群霍乱弧菌那样引起大流行,但是现在认为它是急性胃肠炎爆发和散发病例的病原体。不过,对它的致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搞清楚。有人提出它能产生一种类似于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EC-ST)的毒素。也有人报道它能产生一种不耐热肠毒素,在乳鼠试验中具有活性。作者认为其他工作者所研究的仅是粗制毒素,并不能确定毒素性  相似文献   

13.
霍乱弧菌外膜蛋白抗原的共同性和特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支原体污染仍是细胞培养的主要问题。通常依靠血清学方法鉴定支原体,但目前没有切实可用的商品抗体.作者采用5株支原体:莱氏无胆甾原体  相似文献   

15.
对一株O139型霍乱弧菌的微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作了初步研究,发现此菌在会3%氯化钠的肉汤琼脂与TCBS培养基上易变异成粗糙型;药敏试验证明它对氟哌酸、氧氟沙星、卡那霉素、痢特灵、氨苄青霉素、强力霉素敏感,对氯霉素、四环素、丁胺卡那霉素中度敏感,对黄连素、复方新诺明、灭满灵耐药;并发现食醋、大蒜、茶叶有杀菌或抑菌作用,经常食用,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人们正致力于开发能在儿童中诱导抗霍乱弧菌脂多糖 ( L PS)保护性和记忆性应答的霍乱疫苗。作者以小鼠为模型测定了小川型霍乱弧菌 O特异性多糖 ( O- SP)表位结合物的免疫原性。  将模拟 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 O- SP末端六糖表位的合成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相结合 ,碳水化合物〔即源于小川型脂多糖的表位 ( CHO)〕与载体 BSA间的摩尔比分别为 1 5.5∶ 1、 9.2∶ 1及 4.6∶ 1。用小鼠模型测定这些结合物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力。为了测定现存抗体或载体特异性 T细胞是否影响对 CHO- BSA的免疫应答 ,部分小鼠于 CHO- BSA免前 …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20岁,经量增多,经期延长3个月,经后有淡血性分泌物,有异味。否认结核病病史,无发热症状。未婚,否认性生活史。超声所见:子宫前倾位,增大,大小约10.0cm×7.9cm×7.1cm.子宫下段见范围约7.6cm×5.9cm×4.2cm不均质中低混合回声,边界不清,宫颈大小约3.6cm×3.2cm×2.1cm,轮廓欠清,其内可见多个强回声点.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19.
作者在健康成人中评价肼处理的O1群稻叶型霍乱弧菌特异性脂多糖(DeALPS)分别和霍乱毒素变体CT-1和CT-2结合而构成的菌苗DeALPS-CT-1和DeALPS-CT-2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0.
肝癌单克隆抗体HAb18—1血清学诊断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爱珍  王亦根 《江苏医药》1994,20(6):323-3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