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近年来有上升趋势,而急性胰腺炎可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及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后者常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其中包括病人血液凝血及纤溶系统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妇在不同妊娠时期的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的变化规律,分析监测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的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定时进行常规体检的孕妇260例,按照孕期阶段分别于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后期、临产前进行血浆D-二聚体以及凝血四项的检测,并对所得结果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D-二聚体(D-Dimer)在孕妇整个妊娠过程中呈进行性升高(P〈0.05);凝血酶原时间(PT)在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后期过程中呈进行性缩短(P〈0.05),妊娠后期至临产期之间PT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时间(TT)在孕妇妊娠整个过程中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孕妇妊娠过程中呈逐渐缩短趋势,在妊娠早期至妊娠中期有明显的缩短趋势(P〈0.01),妊娠中期至妊娠后期之间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后期至临产期阶段明显缩短(P〈0.05);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在妊娠早期至妊娠中期明显增高(P〈0.01),妊娠中期到妊娠后期之间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后期至临产期阶段急剧升高(P〈0.01)。结论对孕妇妊娠过程中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进行动态监测,有助于预防分娩过程中和产后的异常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及动静脉血栓疾病等分娩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早期测定创伤性颅内出血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评估伤情的意义。方法用酶联荧光分析法(ELFA)测定病例组105例及对照组30例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中,GCS评分越低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越高(P〈0.01)。病例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GCS评分呈负相关(r=-0.874,P〈0.01)。创伤性颅内出血早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随头颅CT中线移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1)。有迟发性颅内出血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无迟发性颅内出血的患者(P〈0.01)。结论创伤性颅内出血患者早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是一项能反映其伤情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4.
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表明,D-二聚体血浆浓度测定在除外血栓形成及肺栓塞诊断时具有重要的作用。D-二聚体是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在酶作用下形成纤维蛋白,并互相交联成块时产生的降解产物,血凝块形成时其浓度明显升高。本研究于2002年8~11月对围手术期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变化进行观察,了解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严重四肢骨折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9):608-609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初诊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血清CEA及CA199水平、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脉管癌栓等指标.以我院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  相似文献   

7.
通过血浆D-二聚体在国内外急腹症——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急性肠系膜缺血中的应用状况,结合笔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提出了通过D-二聚体等凝血指标来间接反映急腹症腹腔病变器官血运状况的思路,从病变器官的血运状况来判断该病变器官的严重程度,有望为急腹症诊断增加一种新的检验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二聚体定量检测在外科患者手术后病情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将11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8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于健康体检时和实验组分别于外科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3 d、1周定量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前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后和手术前血浆D-二聚体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并发症的外科手术患者术后3 d的血浆D-二聚体逐步下降至正常。手术后伴有并发症的患者直至1周后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仍然升高。有、无并发症的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浆D-二聚体浓度在患者术后感染、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并发症监测上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脊柱术后D-二聚体(D—dimer)浓度的变化与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63例脊柱手术患者,其中男40例,女23例;年龄21~76岁,平均48岁。颈椎疾病15例,胸椎疾病4例,腰椎疾病44例。外伤骨折患者30例,非外伤患者33例,合并神经损伤11例。根据血浆D-dimer浓度≥500μg/L为阳性,〈500μg/L为阴性的标准,把病例分为D—dimer阳性组和D—dimer阴性组。分别取入院时、术后2h及术后1、2、3、4、6、8、10、15d不同时间点的清晨空腹静脉血。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手术部位、植入物、体位、年龄、出血量、体重及术前血浆D—dimer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例中19例术后D—dimer≥500μg/L,呈持续性或进行性升高,2例DVT阳性,分别于术后3d及5d发现,均为外伤性腰椎骨折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后,均出现在D-dimer阳性组,D—dimer阴性组中无DVT发生。结论:脊柱术后D—dimer浓度的监测可以有效筛查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体外循环期间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心内直视手术病人体外循环(CPB)前后血浆D-二聚体(D-D)的变化,了解其临床意义,应用国产单克隆抗体、ELISA法对45例CPB病人分别在全身肝素化后、转流8分钟和转流结束10分钟时检测D-D、HCT、ACT。结果:CPB中和CPB后D-D明显升高,显示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并与转流时间成正比(P<0.01),故应尽可能缩短CPB时间。D-D检测可做为CPB导致的DIC与术后外科性出血的鉴别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结直肠癌组30例,非癌对照组20例。取空腹外周静脉血,测定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F1+2)、蛋白C(PC)、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结直肠癌组术后7天再予测定血浆D-D、PAI-1、F1+2、PC。采用SPSS13.0软件对这些不同时期的数据值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手术前后结直肠癌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变化。结果 (1)结直肠癌组FIB、D-D、PAI-1、F1+2水平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P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APTT结直肠癌组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2)结直肠癌组患者术后D-D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及对照组(P0.01),而PAI-1、F1+2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而术后蛋白C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但低于对照组(P0.01)。(3)结直肠癌组手术前后PAI-1与F1+2水平两者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r=0.985,P0.01),F1+2与PC或PAI-1与蛋白C两者均无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浆神经肽Y(NPY)在成功肾移植围术期的变化及其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集45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尿毒症患者术前、术后24 h、出院前1 d外周静脉血标本5 ml,测定血浆NPY、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对照组为20例健康志愿者.结果手术前的血浆NPY平均值(400.8±105.6)ng/L较对照组2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浆NPY水平(77.2±16.6)ng/L显著升高(P<0.01).术后24 h血浆NPY较术前略有降低(P>0.05).出院前1 d血浆NPY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血浆NPY水平(P<0.05).结论 肾移植术后尿毒症患者的血浆NPY水平在肾功恢复正常后明显下降,血浆NPY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肾移植围术期肾功能的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脾外伤应用自体血回输技术,病人的回收血巾血细胞及其相关指标的变化和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08年至2009年收治的24例单纯脾外伤行全脾切除的病人,分别在术前、回收血、回输后2h采集血样,分析其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激活指标(P-选择素、血小板第4因子)的变化。结果:①回收血中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比循环血低;②回收血中P选择素、血小板第4因子增加;凝血因子Ⅶ活性、凝血因子Ⅻ活性降低,凝血酶原片段F1+2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问、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减低;⑧回收血液中红细胞呈棘状细胞状;洗涤后,部分红细胞恢复至正常双凹圆盘状;④血液回输后与回收血相比,RBC计数及Het明显升高。结论:①回收血与循环血不同,表现为全血细胞数目不同,血小板被激活,循环血中凝血酶原片段F1+2水平升高,考虑凝血系统被激活;②回收血液并不会使循环血液内的血小板激活:③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对RBC形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前后凝血参数的变化。方法24例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回收式自体输血组(观察组)或异体输血组(对照组)。观察组12例,回输经血液回收仪洗涤处理的自体血;对照组12例,输异体浓缩红细胞。分别取术前、输血前和输血后的静脉血,测定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同时Sonoclot仪测定血凝曲线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术前、输血前和输血后Hb、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APTT及PT水平变化趋势相似。观察组的血块凝结速率(CR)值自体血回输前与手术前相比变化明显(P<0.05),但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Sonoclot仪其他各项指标在各测定点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相比对老年人凝血功能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初次TKA术后早期凝血状态变化趋势,旨在为其围手术期抗凝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外科住院诊断为骨性关节炎,并行初次单侧TKA手术的患者60例。入院时检测空腹血糖水平,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及病史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糖尿病患者组及空腹血糖正常组。两组患者均为30例,年龄60~85岁,糖尿病组平均69.70±4.69岁,男5例,女25例。正常人组平均72.70±5.36岁,男4例,女26例。两组于围手术期给予相同的临床干预、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清晨空腹采集肘前静脉血液标本,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液中Fib含量变化的趋势均为术后第1天开始升高,在术后第3天时达到峰值(糖尿病组=5.25±0.82 g/L,正常人组=4.44±0.43 g/L),虽然术后第7天较术后第3天有所下降,但较术前水平仍有上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糖尿病组患者血液中Fib指标在术后各个时间点均较正常人组偏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液PLT计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第1天较术前有明显下降,术后第3天下降到最低值(糖尿病组=203.60±41.02/L,正常人组209.80±55.47/L),术后第7天时两组患者PLT计数恢复到术前水平。两组患者术后血液TT、APTT、PT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无明显变化趋势,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初次单侧TKA术后,膝关节骨关节炎伴糖尿病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较空腹血糖正常的患者更为严重。Fib是检测高凝状态的敏感指标,术后监测Fib指标的变化有利于对评估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TKA术后的凝血状态。  相似文献   

16.
背景 Rh(-)血是一种特殊的稀有血型.Rh(-)血患者理应输注Rh(-)血,但某些特殊情况下不得不为Rh(-)血患者输注Rh(+)血,进而可能导致同种免疫反应的发生.目前对Rh(-)血患者的临床输血管理尚存争议.目的 此文旨在基于目前的研究为Rh(-)血患者临床输血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内容 此文探讨了Rh(-...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与脂质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ASA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5 8例AP患者和33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GMP-140、血脂及脂蛋白水平.结果AP患者血浆GMP-140、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GMP-140,TC及LDL-C水平明显高于轻型急性胰腺炎(MAP)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AP患者血浆GMP-140升高与TC,LDL-C呈正相关(γ=0.71 89和0.6121,P<0.01).结论SAP患者血小板高度活化;SAP和MAP患者均有TC,LDL-C水平的升高.血小板激活与TC,LDL-C水平升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烧伤后血睾酮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烧伤后血睾酮变化的规律及意义。方法 分组动态观测了21名中度以上男性烧伤病人伤后血睾酮浓度及促性腺激素(LH)变化。结果 中度以上烧伤病人伤后血睾酮水平均有明显的持续性降低,其程度与烧伤的严重性有关。促性腺素(LH)在伤后变化无明显规律性,同时LH的变化对睾酮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 烧伤后性腺损伤所致睾酮持续性降低,导致体内蛋白合成类激素的缺乏和不足,可能是伤后蛋白合成受阻抑的重要原因,使用调理措施纠正伤后睾酮缺乏,可能有助于改善伤后蛋白合成代谢及正氮平衡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纳络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内皮素(ET)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评价纳络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意义。方法 观察了52例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ET含量在治疗前1d、治疗后3、8d及2周的变化,并且以46例颅脑损伤患者按常规治疗作对照组。结果 颅脑损伤24h内两组患者血浆内皮素较正常人均明显升高(P〈0.05),伤后第3天、第8天两治疗组血浆内皮素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纳络酮治疗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ET水平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明显升高,与病情轻重相关,纳络酮治疗较常规治疗能更迅速地降低血浆ET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数量与食管癌病理生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取负性筛选策略,红细胞裂解液去除食管鳞癌外周血样本中的红细胞,Miltenyi免疫磁珠去除白细胞,富集上皮来源的稀有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鉴定循环肿瘤细胞.结果 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数量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均无显著相关性,与细胞分化程度、原发肿瘤侵犯程度、淋巴结转移状态、P-TNM分期有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04、0.507、0.412、0.374.结论 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数量可以反映肿瘤的进展程度,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恶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