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HRT)和心率变异性(HRV)之间及与其他临床因素间的相关性, 以及替米沙坦干预后的变化. 方法 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 随机分为2组, 每组40例, 均接受利尿药、β受体阻滞药等药物治疗, 治疗组加用替米沙坦片40~80 mg&#8226;d-1, 对照组给予安慰药, 入院后24 h内行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并计算震荡初始(TO)及震荡斜率(TS),以及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 三角指数, RMSSD, HF, LF)、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等,并行6 min步行试验(6MWT).治疗12周后复查上述指标. 结果 TS和SDNN ,RMSSD和LVEF呈正相关, 与LVDD呈负相关; TO和SDNN,LVDD呈正相关, 与其他因素无相关性.治疗组治疗后TO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TS值和SDNN,PNN50,RMSSD, 三角指数, RMSSD均高于对照组(P< 0.05或 P< 0.01).结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HRT和HRV指标的检测都可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估, TO、TS值与LVEF、LVDD相关, 可凭借TO,TS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替米沙坦干预后改善HRT和HRV, 可能进一步改善CHF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高敏  侯赛 《安徽医药》2013,34(2):119-121
目的了解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窦性心律震荡(HRT)变化情况,探讨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治及预测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住院和门诊的慢性心衰患者100例及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人62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经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法指标SDNN、平均心率以及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心衰患者组TO高于对照组,而TS值、LVEF和HRV均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心衰组TS、HRV、LVEF值均小于轻度心衰组(P<0.05)。慢性心衰组TO与HRV呈负相关(P<0.05),TS与HRV、LVEF呈正相关(P<0.01)。结论 HRT可作为慢性心衰患者的重要临床检测指标,也可作为预测CHF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的心电学指标-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在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对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3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20例,根据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记录资料,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0)和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CHF组TO值显著高于对照组;CHF组T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室性早搏后的HRT现象减弱,HRT可能成为预测其危险程度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期前收缩(PVS)患者(观察组)51例。另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有PVS而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对照组)50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心脏超声、B型脑钠肽(BNP)及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测,计算HRT指标:震荡起始(TO)、震荡斜率(TS)值。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TO为(0.89±2.12)%,TS为(3.01±1.21)mm/RR,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35.40±7.49)%,左室舒张末径(LVEDD)为(60.30±7.01)mm,BNP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或消失,此值可能成为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窦性心率震荡(HRT)在糖尿病心肌病(DC)患者中的变化,以及与心率变异性时阈指标(SDNN)、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关系。方法选择DC患者30例,正常健康对照20名,根据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记录资料,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两组差别,并计算TO、TS与SDNN、LEVF、LEVD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DC组TO值显著高于对照组[(3±5)%vs(-6±4)%,P<0.01];DC组T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6±6)/RR间期,P<0.01]。TO与SDNN、LVEF、LVEDD之间明显相关。结论DC患者室性早搏后的HRT现象变钝。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电学指标-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中的变化,以及与心率变异性时阈指标(SDNN)、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关系及对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DCM患者36例,正常健康对照者32例,根据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记录资料,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和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别,并计算TO、TS与SDNN、LVEF、LVED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DCM组TO值显著高于对照组[(3.38±5.45)%vs(-6.08±3.76)%,P〈0.05];DCM组T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5.76±5.33)ms/RR间期vs(12.68±5.84)ms/RR间期,P〈0.05]。DCM患者中TO与SDNN、LVEF、LVEDD之间明显相关。结论:DCM患者室性早搏后的HRT现象减弱。HRT可能成为评价DCM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一个新指标,可用来预测DCM患者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实性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符合溶栓条件的AMI合并有室性早搏的患者78例,给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于溶栓前、后连续动态心电图监测24h,行窦性心率震荡(HRT)检测。根据临床再通条件分为再通组和非再通组,采用震荡初始(TO)与震荡斜率(TS)的特定公式做定量计算与分析,比较各组间溶栓前后TO与TS的变化。结果48例AMI患者临床表现为有再通,再通率为61.5%,溶栓前2组TO和T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24h两组TO、T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再通能明显改善AMI患者窦性心率震荡各参数,而且HRT现象(TO、TS)可以预测冠脉再通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简称心衰组)和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50例(对照组),根据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资料,分别计算震荡初始值(TO)、震荡斜率(TS)及心率变异性的全程NN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ANN)、全程相邻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并进行对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心衰组T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衰组T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TO与SDNN,SDANN,rMSSD呈正相关,TS与SDNN,SDANN,rMSSD呈负相关,且心衰组相关性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慢性心衰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HRT是慢性心衰患者预后和危险度的有效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吴健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6):134-135
目的分析稳心颗粒对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心率震荡(HRT)的影响。方法 6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32例均采用标准扩血管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治疗组(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口服1个月。采用动态心电图(DCG)比较治疗前后室性心律失常及HRT,分别计算震荡初始(TO)及震荡斜率(TS)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两组室性心律失常均明显减少,TO负值及TS均明显增大(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更显著(P〈0.01)。结论稳心颗粒可明显改善UAP患者HRT现象,从而改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和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扩张性心肌病(DCM)患者心率震荡(HRT)的变化规律及预测价值。方法74例DCM患者和52名正常对照均接受动态心电图(Holter)、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记录临床资料,分别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分3组:HRT0、HRT1、HRT2组。DCM患者按随访结果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各变量对死亡是否有预测意义,评判各自预测能力。结果DCM患者TO明显高于对照组,T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DCM死亡组TS明显低于生存组(P<0.05);TO、TS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变异性无明显相关(P>0.05)。单变量分析显示HRT2对死亡具有最强的预测意义;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LVEF、HRT2对终点事件有预测价值。结论DCM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HRT可作为判断DCM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项学军 《淮海医药》2011,29(4):283-285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与心率震荡(HRT)、心功能相关性.方法 36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为心衰组,2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心衰组根据NYHA分为轻度心衰组(NYHAⅠ-Ⅱ级,n=15),重度心衰组(NYHAⅢ-Ⅳ级,n=21).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E...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旨在探讨CHF患者HRT与心功能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按纳入标准随机选择62例老年CHF患者作为观察组(心力衰竭组),44例老年非心力衰竭心脏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非心力衰竭组),均行超声心动图(UCG)、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观察指标为TO、TS、LVEDD、LVEF等。结果:CHF患者TO、TS与LVEDD呈负相关,与LVEF呈正相关(P〈0.05或P〈0.001)。CHF患者LVEF越低,LVEDD越大,TS值越低。结论:HRT可作为评估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有价值的无创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6min步行试验(6MWT)、脑钠肽(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将7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缬沙坦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常规治疗组用强心剂加利尿剂。对患者进行4周的治疗观察。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脑钠肽(BNP)、6min步行距离(6M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结果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6MWT)、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6min步行试验(6MWT)、脑钠肽(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这些指标能很好地反映、评估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病情程度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左旋卡尼汀(L—CN)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地高辛、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及B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国产左旋卡尼汀3g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14d。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及BNP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n、BNP值明显改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LVFS、LVEF、BNP值差异显著。结论:左旋卡尼汀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可以作为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型脑钠肽(BNP)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合并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6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合并CHF患者(CHF组),其中Ⅱ级68例,Ⅲ级92例,Ⅳ级102例;同期住院的老年急性呼吸道感染但无CHF的患者200例作为对照人群(非CHF组),进行BNP检测及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监测,对住院1个月后再次入院率及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非CHF组患者BNP、LVEF、LVEDD分别为(526.12±11.18)pmol/L、(65.67±6.28)%、(37.76±5.59)mm,CHF组为(1522.03±42.27)pmol/L、(36.62±8.83)%、(52.89±5.22)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Ⅲ级与Ⅱ级、Ⅳ级与Ⅱ级在BNP、LVEF、LVEDD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出院时BNP〈400pmol/L183例为低浓度组,BNP≥400pmol/L79例为高浓度组,1个月后再次入院率低浓度组为6.57%(12/183),高浓度组为39.24%(31/79),高浓度组病死率5.06%,低浓度无死亡,再次人院率及病死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BNP的动态变化能较好的预测急性呼吸道感染合并CHF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及左卡尼汀。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脑利钠肽(BNP),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内径(LVEDD)。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CRP、BNP水平显著下降,LVEF、LVEDD明显改善(P〈0.05),阿托伐他汀组及联合治疗组CRP、BNP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均P〈0.05),LVEF、LVEDD改善较对照组明显,6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显著延长(P〈0.05)。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CRP、BNP水平差异及LVEF、LVEDD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6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显著延长(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进一步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血液中CRP、BNP水平,发挥抗感染作用,同时改善患者心功能,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降低了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耗氧,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7.
吴贞云  宁超值 《现代医药卫生》2014,(18):2745-2746,2748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在该院住院的261例老年CHF患者(CHF组),同时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方法分为心功能Ⅱ级61例、Ⅲ级156例、Ⅳ级44例三组;另选60名心功能正常非心脏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免疫分析技术测定四组血浆NT-proBNP水平,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CHF组与对照组比较,NT-proBNP水平、LVEDD显著升高,LVEF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清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T-proBNP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r=0.689,P〈0.01),而与LVEF呈负相关(r=-0.760,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对CHF患者心功能有重要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HF患者66例,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BNP水平并与30名健康者为对照。结果 CHD组患者的血浆BNP、LVEDD、LVESD和心胸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LVEF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NYHA心功能的加重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BNP与LVEF呈负相关(γ=-0.652,P〈0.01),BNP与LVEDD、LVESD和心胸比值呈正相关(γ=0.578,0.592,0.613,P〈0.01);发生事件组(22例)血浆BNP(222.43±13.43)ng/L,明显高于未发生事件组(44例)血浆BNP(133.49±25.28)ng/L,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44例未发生事件组CHF患者治疗后血浆BNP水平明显降低,LVEF增高,心胸比值降低(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和心脏结构相关,可作为反映心功能状态的指标,可作为CHF诊断、病情和预后判定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辅治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经(LVEDD)及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8%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LVEF、LVEDD及LVESD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辅治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Hb水平对心力衰竭(CHF)患者BNP、LVMI、MWS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分为CHF贫血组、CHF非贫血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测定每个研究对象的Hb、BNP,LVEF,计算LVMWS和LVMI。结果CHF贫血组BNP水平、LVMWS和LVMI与CHF非贫血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LVEF低于CHF非贫血组(P〈0.01);CHF患者的Hb水平与BNP、LVMWS和LVMI呈负相关(P〈0.01)。结论CHF患者Hb水平参与心室重构,Hb水平越低心室重构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