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Simpson's法测量冠心病组(n=28)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P容积(LAVP),计算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和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应用2D-STI技术获取距二尖瓣环6~8 mm的左心房侧壁和房间隔处的应变率曲线,测定各房壁的左心室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计算其平均值(mSRs、mSRe、mSRa),并与对照组(n=30)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LAVmax、LAVmin 、LAVP、LAAEF显著增高(P均<0.05),LAPEF显著减低(P<0.05);mSRs、mSRe均减低(P均<0.05),mSRa增高(P<0.05)。检查者间变异系数为6.22%~7.91%,检查者内变异系数为5.31%~7.42%。结论 应用2D-STI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可行且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早期受损可行性.方法 对154例左房容积指数<28 ml/m2的高血压患者与64例对照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存储图像.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离线测量并比较两组心尖四腔观左房整体长轴舒张晚期应变(Sa)、收缩期应变(Ss)、总应变( Stot=Sa+ Ss),及舒张晚期应变率(SRa)、收缩期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结果 高血压组反映左房储存器功能的Stot与SRs、反映通道功能的Ss与SRe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反映左房泵功能的Sa与SRa两组无差别.Ss、Stot、SRe与高血压及高血压持续时间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左房大小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左房储存器功能与通道功能减低,泵功能无变化.斑点追踪技术可用于早期左房功能异常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显像(3D-STI)技术评价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不同狭窄程度缺血患者左心室心肌局部应变变化。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将138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狭窄组(104例),另将狭窄组分为轻度狭窄亚组(A亚组,n=34)、中度狭窄亚组(B亚组,n=36)和重度狭窄亚组(C亚组,n=34)。测量LAD供血区域心肌的应变指标:峰值径向应变(PLS)、峰值面积应变(PAS)、应变显像舒张指数(SI-DI),分析2D-STI及3D-STI测值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3D-STI的PLS较2D-STI值偏低(P<0.05),相关性良好(r值:0.58~0.76)。A亚组PA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C亚组全部节段及B亚组前壁中间段及心尖段、前间隔中间段及前间隔心尖段的PAS值减低(P<0.05),C亚组全部节段及B亚组前壁基底段及心尖段、前间隔中间段及前间隔心尖段的SI-DI值减低(P<0.05);与B亚组比较,C亚组的前壁中间段及心尖段的PAS值减低(P<0.05),前壁中间段及心尖段和前间隔心尖段的SI-DI值减低(P<0.05)。结论 3D-STI可有效评估心肌缺血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纤维早期形变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2D-STI)评价MVP患者的左心房(LA)功能.方法 利用Philips QLab 3DQA软件,获得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整体射血分数(LATEF),根据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将46例MVP患者分成三组.利用TMQA软件,获得LA壁各节段的左心室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左心室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左心室舒张晚期的峰值应变率(SRa),并计算各组中其平均值(mSRs、mSRe、mSRa).结果 mSRa:组Ⅱ高于组Ⅰ、组Ⅲ;mSRe:组Ⅱ低于组Ⅰ、组Ⅲ;SRs:组Ⅰ与组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Ⅰ、组Ⅱ高于组Ⅲ.LATEF:组Ⅰ高于组Ⅱ、组Ⅲ,组Ⅱ高于组Ⅲ.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Kappa=0.82.结论2 D-STI技术可以评价MVP患者LA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斑点追踪技术观察心肌缺血患者左心室心肌力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心肌缺血患者力学改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70例心肌缺血患者(心肌缺血组)和3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接受STI检查,采用18节段法采集左心室心肌的纵向、径向及圆周应变峰值、达峰时间,对比两组相应节段的差异;采集左心室短轴基底部和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达峰时间,并计算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达峰时间;比较两组心尖及心底舒张早期旋转角速度峰值(A-vel及B-vel)。结果 心肌缺血患者各缺血节段纵向、径向及圆周应变峰值均较对照组减低,且达峰时间均明显延迟,除后壁纵向应变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肌缺血患者左心室基底部、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及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与对照组比较均减低,且达峰时间均延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肌缺血组A-ve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B-ve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能定量检测心肌缺血患者的左心室多方力学改变,评价心肌局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2D-STI)分析各年龄段正常成人左心房应变和达峰时间,评价左心房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42名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分别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心尖四腔、心尖两腔及心尖左室长轴切面动态二维图像,应用2D-STI技术获取左心房各室壁应变曲线,测定各组左心房壁应变和达峰时间。结果各组左心房壁应变下段高于中段,中段高于上段(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组心房下段、中段应变较青年组和中年组减低(P﹤0.05);而青年组与中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心房上段与青年组和中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心房下段达峰时间较青年组和中年组延长,老年组和中年组中段达峰时间均较青年组延长(P﹤0.05),而中年组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房上段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D-STI技术能评价各年龄段正常成人左心房功能,可为早期监测亚临床疾病、评估左心房功能提供新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TE)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功能变化.方法 收集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和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各30例,以正常志愿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测量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re),计算左心房整体射血分数(LAEF)、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应用STI技术获取左心房各壁各节段应变及应变率曲线,分别测量左心室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左心房峰值应变和应变率,并计算其平均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FREF组和HFNEF组的LAVmax、LAVmin、LAVpre增大(P均<0.05);对照组、HFREF组和HFNEF组3组间LAEF、LAPEF、LAAEF测值呈递减趋势(均P<0.05).3组间储备期、通道期的应变及应变率和辅泵期的应变率呈递减趋势.LAEF与储备期中间段应变率相关性较好(r=0.76,P<0.01);LAPEF与通道期中间段应变率相关性较好(r=-0.61,P<0.01);LAAEF与辅泵期中间段应变率相关性较好(r=-0.61,P<0.01).结论 STE可准确、敏感地反映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脓毒症兔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 方法 将24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2),分别经耳缘静脉注射0.8 mg/kg体质量的内毒素(LPS)和4 ml/kg体质量生理盐水;于注入LPS/生理盐水前、后2、4、6、8、12 h对两组兔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STI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心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在LPS注入后6、8、12 h获得心肌标本,利用光镜观察兔心肌病理改变。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注入LPS后2、4 h时LVEF、LVFS和GRS无明显改变(P>0.05),GLS、GCS显著下降(P<0.05);注入LPS后6、8、12 h,LVDd、LVDs增大(P<0.05),LVEF、LVFS明显下降(P<0.05),GLS、GCS、GRS均有明显降低(P<0.05)。实验前后两组CO未见明显变化(P>0.05)。光镜下实验组兔可见心肌细胞变性、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性改变。 结论 常规超声心动图和STI均能有效评估脓毒症兔早期即血流动力学高动力阶段左心室功能异常,尤其是STI能更早、更敏感地发现脓毒症兔心肌异常形变。  相似文献   

9.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房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阵发性房颤(PAF)患者左心房功能变化。 方法 分别对30例PAF患者(PAF组)和30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房内径(LAD)、舒张早期二尖瓣跨瓣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二尖瓣跨瓣血流速度(A)、E/A、肺静脉收缩峰值流速(PVs)、肺静脉舒张峰值流速(PVd)、肺静脉收缩峰值流速/舒张峰值流速(S/D)、心房收缩期流入肺静脉血流流速(PVa),计算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和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应用STI技术获取左心房各壁各节段的应变率曲线,分别测量左心室收缩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SRs)、左心室舒张早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SRe)和左心室舒张晚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SRa),计算其平均值(mSRs、mSRe、mSRa)。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AF组LAD、LAVmax、LAVp、LAVmin增大(P<0.05),LAAEF、LAPEF减低(P<0.05);E升高、A减低、E/A升高(P<0.05),PVs、PVd减低,S/D减低(P<0.05);PAF组左心房各壁各节段SRs、SRe和SRa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F组中,SRs与SRe及SRa之间无相关性(P>0.05),mSRa与LAAEF之间呈正相关(r=0.78,P<0.01);对照组中,SRs分别与SRe及SRa呈负相关(r分别为-0.347、-0.384,P<0.05)。 结论 PAF患者左心房各壁应变率峰值减低,左心房辅泵功能、管道功能和储蓄功能相互代偿作用减弱或消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价值.方法 29例AMI患者[A组(IVEF≥45%) 15例和B组(LVEF<45%)14例]与30例对照者,应用STI技术获取左心房前壁、下壁、侧壁、房问隔的应变率曲线.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MI组的mSRs及mSRe降低,mSRa升高;与A组相比,B组mSRe降低,mSRa升高;AMI组的mSRe和mSRa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AMI患者左心房的储蓄功能和管道功能减低,辅泵功能增加;STI技术能够评价左心房功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房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及20例经体检、实验室检查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异常的高血压病患者(对照组)的心尖二腔和四腔观图像,应用STI技术获取左房前壁、下壁、侧壁、房间隔的应变率曲线。测定各房壁于左室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的峰值应变率(SRs、SRe、SRa),计算平均峰值应变率(mSRs、mSRe、mSRa)。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MI组mSRs及mSRe显著降低,mSRa显著升高(P〈0.01);AMI组mSRe和mSRa呈显著负相关(r=-0.72,P〈0.01)。结论 AMI患者左房储蓄功能和管道功能减低,辅泵功能增加;AMI患者左房管道功能与辅泵功能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3D-STI)评价正常成人左房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共104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年龄18~44岁)、中年组(年龄45~59岁)和老年组(年龄≥60岁)。采集心脏全容积图像并应用3D-STI软件脱机分析,获取左房容积曲线,得到左房最大容积(LAVmax)、最小容积(LAVmin)及收缩前容积(LAVpre)。计算出左房总排空容积LAVt、总排空分数LATEF、扩张指数EI、被动排空容积LAVp、被动排空分数LAPEF、主动排空容积LAVa、主动排空分数LAAEF、被动排空容积占总排空容积比率PE、主动排空容积占总排空容积比率,以上数据均用体表面积(BSA)标化。以上指标分别反映:(1)存储器功能: LAVmaxi、LAVmini、LAVprei 、LAVti、LATEF、EI;(2)管道功能:LAVpi、LAPEF 、PE(3)助力泵功能:LAVai、LAAEF 、AE。结果: 1、存储器功能指标:LAVmaxi、LAVprei、LAVmini、LAVti随年龄逐渐增大,三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TEF、EI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管道功能指标:与青、中年组相比,老年组LAVpi增大(P<0.05);中、老年组均较青年组LAPEF 、PE减低(P<0.05);4、助力泵功能指标:LAVai 、LAAEF随年龄增加而增大(P<0.05);中、老年组均较青年组AE增大(P<0.05)。结论: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用于检测不同年龄段正常成人的左房容积及功能的变化规律,可能为临床监测左房功能改变和发现亚临床心血管疾病提供一种可靠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PCI)前后左心房功能的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STI技术测定30例AMI患者PCI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左心房储备功能、管道功能及辅泵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并与30名正常人(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MI患者PCI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LVEF、E、E/A均下降,A均升高,LAVmin、LAVmax、LAVp、LAAEF、mSRa均升高,mSRs、LAPEF、mSRe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PCI术前比较,AMI患者PCI术后1周左心房功能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个月LVEF、E、E/A升高,A下降,LAVmin、LAVmax、LAVp、LAAEF、mSRa下降,mSRs、LAPEF、mSRe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PCI术后1周比较,AMI患者PCI术后1个月LVEF、E、E/A升高,A下降,LAVmin、LAVmax、LAVp、LAAEF、mSRa下降,mSRs、LAPEF、mSRe升高(P均<0.05).结论 STI技术可以评价AMI患者左心房功能及PCI术对左心房功能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测量实验犬的等容收缩期加速度指标在评价左室功能方面的价值。方法将14只健康杂种犬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基础状态,结扎即刻、30 min、120 min、180 min及再灌注即刻、60 min、120 min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STI技术测量并计算左室心肌等容收缩期径向加速度和圆周加速度。结果缺血节段的等容收缩期圆周加速度和径向加速度自梗死30 min开始降低,且随梗死时间延长而减低(均P0.05);恢复再灌注后,各梗死节段的等容收缩期加速度逐渐升高(均P0.05)。结论二维STI技术所测等容收缩期加速度指标可定量评价犬急性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为评价左室收缩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早期改变,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50%)60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30例和糖尿病合并左心室壁肥厚组(B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测量左心室长轴及短轴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径向、圆周峰值应变,并计算其平均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收缩期纵向、圆周峰值应变及平均应变均明显减低(P<0.05),B组低于A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径向峰值应变及平均应变亦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技术可早期检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心肌局部收缩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实时三维超声(RT-3DE)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形态和功能。方法 收集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心房内径指数将其分为左心房无扩大(NLAE)组(n=35)和左心房扩大(LAE)组(n=35),并收集35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RT-3DE检测最大、最小和收缩前左心房容积(LAVmax、LAVmin、LAVpre),计算左心房每搏输出量(LASV)、总射血分数(LAEF)、主动射血分数(LAaEF)和被动排空分数(LApEF)。采用2D-STI计算左心房壁的收缩期、舒张早期和晚期平均峰值应变率(mSRs、mSRe、mSRa)。比较3组间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2D-STI与RT-3DE测量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NLAE组LAaEF、mSRa增高,LApEF、mSRs、mSRe降低(P均<0.05);与NLAE组比较,LAE组LAVmax、LAVpre、LAVmin、LASV、LAaEF、mSRa增高,LAEF、LApEF、mSRs、mSRe降低(P均<0.05)。NLAE组和LAE组中,mSRs与LAEF(r=0.70、0.77)、mSRe与LApEF(r=0.80、0.82)、mSRa与LAaEF(r=0.87、0.89)呈明显正相关(P均<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在重构前即已发生功能改变;RT-3DE和2D-STI技术可用于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AMl)患者左心室功能变化,探讨STI评价AMI患者随访时心功能变化特点.方法 采集73例经PCI治疗首发AMI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左室图像,分析峰值纵向应变(LPSS)、峰值径向应变(RPSS)及峰值环向应变(CPSS),以术后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术前相比(ΔLVEF6)改善幅度>5%分为心功能改善组和非改善组;术后3个月LVEF与术前相比(ΔLVEF3)改善幅度>5%将改善组分为近期和中远期改善组.结果 改善组术前、术后STI各项参数均高于非改善组(P<0.001).近期改善组术前、术后LPSS及术后3个月RPSS均高于中远期改善组(3个月时LPSSP<0.001,余参数P<0.05).STI各项参数均与ΔLVEF3和ΔLVEF6存在相关性,其中术前LPSS与ΔLVEF3相关性较大(r=-0.781,P<0.001),术后6个月CPSS与ΔLVEF6相关性较大(r=-0.834,P<0.001).结论 STI技术能准确评价AMI患者近期及中远期室壁运动变化;心肌梗死后左室纵向运动功能的保留对心功能近期改善较为重要,环向运动功能的保留和恢复是中远期仍能持续改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时间-容积曲线测定左心耳排空功能的可行性。 方法 对68例患者行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左心耳实时三维图像及二维长轴动态图像。使用斑点追踪成像时间-容积曲线、三维容积法、二维面积法测定左心耳排空功能。以三维容积法测定的结果为金标准,评价斑点追踪成像时间-容积曲线法测量左心耳功能的可行性。分析3种方法重复测量结果的差异。 结果 斑点追踪成像时间-容积曲线法和三维容积法测定的左心耳排空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点追踪成像时间-容积曲线法和三维容积法测定的左心耳排空分数[(51.03±20.12)%和(49.86±20.98)%]小于二维面积法[(54.65±17.16)%,P<0.05]。3种方法间同一观察者及观察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斑点追踪成像时间-容积曲线可用于评价左心耳排空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STI)技术评价败血症新生儿收缩功能变化。方法 收集足月败血症新生儿25名为病变组,足月正常健康新生儿25名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CK-MB)的浓度,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STI检查。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用Simpson法测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用M型超声测得缩短分数(LVFS)。STI指标:左心室长轴整体纵向峰值应变/应变率(GLS/GLSr)、左心室短轴整体圆周峰值应变/应变率(GCS/GCSr)、左心室短轴整体径向峰值应变/应变率(GRS/GRSr)、左心室整体径向位移(GRAD)、左心室整体径向速度(GRAV)、左心室整体旋转位移(GROD)、左心室整体旋转速度(GROV)。结果 病变组心肌损伤指标CK、CK-M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常规超声指标LVEF、LVFS、CO无明显差异(P<0.05)。病变组STI指标除了GRS、GRSr、GROD无明显变化外(P<0.05),GLS、GLSr、GCS、GCSr、GRAD、GRAV、GRO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新生儿败血症,STI能比常规超声心动图更早地发现败血症新生儿左心心肌功能异常,是一种准确、敏感地评估新生儿败血症心功能损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左室扭转(LVtw)运动特征。方法DCM患者33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例。经胸采集3个心动周期标准左室基底部及心尖部短轴二维图像并存贮,运用Echo PAC超声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获取每个切面的旋转值。左室扭转值定义为左室心尖部旋转值与心底部旋转值的差值。对不同研究对象间心率差异进行时间校标。结果从左室心尖来看,正常人LVtw运动主要表现为心底部顺时针旋转和心尖部逆时针旋转,心脏整体表现为心动周期内逆时针方向为主的扭转运动。DCM患者LVtw运动于收缩期仍维持心底部顺时针旋转、心尖部逆时针旋转及心脏整体收缩期逆时针方向的扭转运动,但其左室扭转峰值[(6.56±2.19)°/(14.44±1.55)°,P<0.001]显著减低。左室峰值扭转与左心功能显著正相关,相关关系密切(Spearman相关系数r=0.762,P=0.00)。结论DCM患者组收缩期左室扭转值减低对于左室收缩功能有很大影响。STI技术为准确地评估左心室扭转运动特征提供了全新的定量工具,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