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D105(endoglin)为内皮细胞表达的糖蛋白,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受体超家族的组成成分。作为新生血管的标记物,CD105是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标志之一,同时直接参与血管生成,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脑肿瘤为常见的富血管性实体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深入研究CD105在颅脑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脑肿瘤患者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可能成为颅脑肿瘤的诊断、预后、治疗的一条新道路。  相似文献   

2.
Stathmin在脑胶质瘤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Stathmin及CD105在脑胶质瘤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脑胶质瘤血管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 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和78例脑胶质瘤血管内皮细胞中Stathmin和CD105蛋白表达,并通过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分析肿瘤血管形成.结果 正常脑组织血管内皮细胞中Stathmin和CD105均无表达,脑胶质瘤血管内皮细胞中二者均呈高表达;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增高,Stathmin和CD105表达上调,MVD值增高,Stathmin-MVD和CD105-MVD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均成正相关(r=0.912,P<0.05;P<0.936,P<0.05);且Stathmin-MVD和CD105-MVD之间也存在正相关(r=0.996,P<0.05). 结论 Stathmin与CD105在脑胶质瘤血管内皮细胞中均呈高表达,在肿瘤微血管形成过程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胞膜糖蛋白(CD105)和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在脑星型细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级别120例脑中枢神经系统星型细胞瘤组织与25例正常人脑组织中CD105,SKP2蛋白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结果 CD105蛋白标记的MVD在正常脑组织不表达,在各级别肿瘤细胞中表达阳性,并有逐级升高的趋势,各组之间的差异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0.01)。Skp2在正常脑组织基本不表达,在肿瘤细胞中表达阳性,随病理分级逐渐升高,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者表达水平呈正相关。SKP2在肿瘤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周围也有阳性表达。结论 CD105,SKP2表达阳性率都随肿瘤恶性进展增强,SKP2在血管内皮细胞及周围也有阳性表达;提示在脑中枢神经系统星型细胞瘤中,二者的表达变化与肿瘤的恶性发展、血管生成方面有密切相关,有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ABCG2在胶质瘤血管形成过程中与VEGF、VEGFR和CD34的关系和共表达.方法 构建布有90例各级别人脑胶质瘤的组织芯片,用EnVision法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分析ABCG2、VEGF、VEGFR和CD34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率、微血管密度(MVD)及其相关性,并以免疫荧光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CD34和ABCG2共表达的细胞.结果 ABCG2、VEGF、VEGFR和CD34的表达率均随胶质瘤恶性程度增加而增高;并且ABCG2表达水平与肿瘤MVD显著相关,γ=0.540,P<0.001.ABCG2阳性表达的Ⅲ、Ⅳ级肿瘤标本MVD比Ⅰ、Ⅱ级高.VEGF、VEGFR和ABCG2均为阳性表达的肿瘤标本MVD平均值显著高于ABCG2阴性表达者,P<0.001.在CD34显示的肿瘤血管腔壁上同时见到了ABCG2的表达.结论 胶质瘤的恶性进展除了与公认的肿瘤细胞和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共表达的VEGF和VEGFR高表达相关,还与ABCG2高表达相关.在同一根血管上同时见到了ABCG2(肿瘤干细胞标志蛋白)和CD34(内皮细胞标志蛋白)的共表达,表明肿瘤干细胞除了生成肿瘤细胞,还有可能生成肿瘤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5.
CD105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标记物CD105在人脑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SP法分别以CD34、CD105为指标检测28例人脑垂体瘤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分析其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及两者的特异性.结果 CD34、CD105在非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强度即MVD分别为(36.21±19.96)、(17.61±15.51),在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强度MVD为(48.59±16.53)、(21.92±14.83).2者的表达强度均与肿瘤的侵袭性无关(t=0.184, P>0.05,及t=0.632, P>0.05).CD105无论在非侵袭性垂体瘤或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强度均明显低于CD34(t=1.63,P<0.05及t=4.92,P<0.01).结论 MVD与垂体瘤的侵袭性无关.作为一种新生血管内皮标记物,CD105较泛血管内皮标记物CD34具有明显的特异性,是一种更好的MVD计数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D105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对58例胶质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05蛋白表达情况,同时与干细胞相关抗原(CD34)表达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①正常脑组织CD105蛋白表达阴性,而各级胶质瘤组织均有CD105蛋白阳性表达。高倍视野(×200)下Ⅰ~Ⅳ级胶质瘤组织CD105标染的微血管密度(CD105-MVD)分别为(6.33±2.97)个/视野、(10.69±2.88)个/视野、(19.13±5.14)个/视野和(25.13±5.51)个/视野,随病理分级提高逐渐增高(r=0.834,P<0.01),且不同级别各组间均差异显著(P<0.01)。②胶质瘤及正常脑组织均有CD34蛋白阳性表达。高倍视野(×200)下Ⅰ~Ⅳ级胶质瘤组织CD34标染的MVD(CD34-MVD)分别为(10.60±4.72)个/视野、(16.65±4.40)个/视野、(28.53±7.72)个/视野和(38.95±7.98)个/视野,随病理分级升高逐渐增高(r=0.571,P<0.05),除Ⅰ级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9.80±3.52)个/视野]及Ⅱ级胶质瘤间CD34-MVD无明显差异(P>0.05)外,其他不同级别胶质瘤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③CD105-MVD较CD34-MVD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具有更紧密的联系(u>1.96,P<0.05)。结论CD105优于CD34,可作为胶质瘤特异性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并用于测定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D133 和巢蛋白阳性细胞在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分布特征.方法 采集不同级别星形细胞肿瘤标本31 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其胶质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 和巢蛋白表达水平,光学显微镜下观察CD133 和巢蛋白阳性细胞在不同级别星形细胞肿瘤中的分布特征.结果 不同级别肿瘤之间和同一肿瘤不同区域之间CD133 阳性细胞的分布呈现极大变异性,低级别星形细胞肿瘤完全不表达或仅单个细胞表达,高级别星形细胞肿瘤成簇表达,其特异性分布特征为CD133 阳性细胞围绕微血管分布,单个细胞贴附于血管外壁,在肿瘤周围水肿区域亦可呈散在分布而不贴附于血管外壁;簇状或巢状分布的CD133 阳性细胞均位于近血管区域,CD133 阳性细胞形态亦不尽一致,无论是新生发芽的肿瘤性血管内皮细胞还是成熟的血管内皮细胞均不表达CD133.巢蛋白阳性细胞在不同级别肿瘤之间和同一肿瘤不同区域之间具有与CD133 阳性细胞相似的分布特征,但新生发芽的肿瘤性血管内皮细胞巢蛋白表达阳性;变性肿瘤中巢蛋白阳性细胞可呈" 开屏状"分布,而CD133 阳性细胞未见类似分布.结论 CD133 和巢蛋白阳性细胞在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呈现近微血管分布和富集于肿瘤周围水肿区域的分布特征,新生发芽的肿瘤性血管内皮细胞巢蛋白表达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与胶质瘤微血管数、肿瘤增殖活性及其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5 0例胶质瘤、8例正常脑组织中VEGF、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CD3 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 ,测定其阳性细胞数和阳性血管数。结果 胶质瘤中均有VEGF、CD3 1及PCNA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其r分别为 0 .745 ,0 .765及 0 .685。结论 VEGF、CD3 1和PCNA在胶质瘤中的高表达是胶质瘤恶性表型之一 ,可作为病理诊断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体内外原代培养的人脑胶质瘤干细胞(GSCs)与胶质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关系.方法 新鲜高级别(WHOⅢ级、Ⅳ级)的人脑胶质瘤标本经原代培养获取GSCs,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肿瘤干细胞及干细胞标记物Nestin的表达;鉴定后的GSCs经低氧诱导,免疫荧光法检测其诱导分化后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CD144和胶质瘤细胞标记物GFAP的表达,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其CD31的表达;建立胶质瘤干细胞皮下荷瘤裸鼠模型,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模型中人来源的CD31的表达.结果 (1)悬浮生长的胶质瘤干细胞球样细胞经免疫组化鉴定Nestin表达阳性;(2)低氧诱导后的GSCs能够表达CD31、CD144,有些细胞能够同时表达CD144和GFAP;(3)RT-PCR检测发现GSCs在诱导前后都有CD31 mRNA的表达,而Western-blot检测到只有诱导后的GSCs有CD31蛋白的表达;(4)胶质瘤干细胞荷瘤裸鼠模型的肿瘤组织中部分微血管抗人CD31抗体染色阳性.结论 胶质瘤干细胞不仅在体外低氧条件下可分化为内皮细胞,在体内微环境条件下同样可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并参与胶质瘤新生组织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10.
胶质瘤占脑内肿瘤的40% ~ 45%,具有高侵袭性、高度增殖性,传统手术加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主要针对的是肿瘤细胞,疗效不佳[1-3].根据肿瘤的生长、侵袭有赖于肿瘤血管生成的理论产生了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肿瘤策略,但目前常规的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效果仍不尽人意[4 ],说明可能存在其他的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或其他影响肿瘤血管生成的因素.缺氧可上调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VEGFR)的表达,而VEGF是刺激肿瘤血管生成最关键的生长因子,本研究在缺氧条件下培养脑胶质瘤干细胞,探讨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为改进抗肿瘤血管生成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人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皮细胞和正常脑血管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对人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培养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CD31和vWF抗原验证内皮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皮细胞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并与和正常脑血管内皮细胞进行比较。结果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CD31和vWF染色阳性率达95%以上。人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皮细胞中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体外培养的人脑动静脉畸形内皮细胞中VEGF的高表达,提示血管生成在脑动静脉畸形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Tie-2受体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测定Tie-2受体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评价其与肿瘤血管生成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人脑胶质瘤组织中Tie-2、CD34的蛋白表达情况,并测定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Tie-2受体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血管内皮细胞内,在肿瘤细胞内仅有少量表达。Tie-2受体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的临床病理分级、肿瘤内MVD显著相关(P<0.01),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结论Tie-2受体可能在胶质瘤血管生成和肿瘤恶性发展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有望成为判断胶质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与肿瘤增殖及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形态定量分析法,检测98例手术切除脑胶质瘤中VEGF表达、PCNA标记指数(PCNA LI)、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表达。结果(1)肿瘤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均可以表达VEGF,阳性颗粒分布于肿瘤胞浆中;(2)高级别肿瘤PCNA、LI、MVD显著高于低级别肿瘤(P<0.05);VEGF表达阳性肿瘤的PCNA、LI、MVD显著高于VEGF表达阴性肿瘤(P<0.05);(3)在星形细胞肿瘤中,随着MVD的增大,VEGF在肿瘤血管内皮的染色率逐渐增加,与肿瘤的MVD存在正相关关系(r值为0.44,P<0.01)。结论脑胶质瘤的VEG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关系,VEGF在肿瘤细胞增殖及血管再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对裸鼠移植性人脑恶性胶质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探索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裸鼠背部皮下注射U251细胞建立移植性恶性胶质瘤模型,9 d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裸鼠分为未治疗组、PBS组、空质粒组、重组质粒组,采用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F)、CD31、PE的表达.分析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 结果 注射后第16天重组质粒组裸鼠移植瘤体积明显小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质粒组裸鼠移植瘤MVD低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质粒组裸鼠肿瘤组织PE呈阳性表达,而在空质粒组、PBS组及未治疗组均为阴性表达. 结论 VEGF165-PE38融合基因的表达产物对人脑恶性胶质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可能为一种有效抗肿瘤血管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背景:羊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植入机体不同类型组织后是否可以分化为相应组织靶细胞呢?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体外诱导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可行性。 方法:分离培养羊膜间充质干细胞,鉴定其表面抗原表达,用含体积分数2%胎牛血清以及50 μ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条件培养基诱导,诱导后细胞通过内皮细胞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以及v-WF染色鉴定。 结果与结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CD105阳性,CD34、CD45、CD106以及HLA-DR阴性。诱导后细胞形态明显改变,内皮细胞标志物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以及v-WF染色结果阳性。提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具有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胶质瘤裸鼠移植瘤生长过程中的血管生成拟态现象(VM)以及与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87单细胞悬液(2×106个/0.1 ml)于4周龄裸鼠皮下注射建立移植瘤模型.应用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34和高碘酸雪夫(PAS)试剂双染的方法检测40例不同大小的皮下移植瘤中的VM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结果 VM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在不同大小的裸鼠皮下U87移植瘤中均存在.微血管密度(MVD)和肿瘤的直径呈正相关(r=0.393,P=0.012),血管生成拟态密度(VMD)与MVD负相关(r=-0.404,P=0.010),而与肿瘤的直径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 =0.575).结论 血管生成拟态与内皮依赖性血管是两种不同的肿瘤循环形式,在U87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过程中持续存在并具有互补性,共同为肿瘤的生长提供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7.
肿瘤血管的生成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密切相关,而新生血管的形成是由多种血管生长因子介导实现的,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胎盘生长因子(PIG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其中以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脑肿瘤血管生成中最为重要。本就VEGF与脑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脑胶质瘤组织中瘦素和CD105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4例不同级别的脑胶质瘤组织及14例正常脑组织中瘦素与CD105的表达。结果正常脑组织中未检测到瘦素与CD105的表达。胶质瘤组织中瘦素和CD10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93%和81.48%,且胶质瘤病理级别与二者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1);胶质瘤组织中瘦素与CD105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瘦素可能参与了脑胶质瘤的发展,并可促进肿瘤组织中新生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CD3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用Northern杂交和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胶质瘤、5例正常脑组织中VEGF和CD31的表达。结果VEGF和CD31在胶质瘤中均有表达,其表达水平随肿瘤的恶性程度增加而增加。结论VEGF和CD31在胶质瘤的高表达是胶质瘤恶性表型之一,可作为病理诊断的补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不同类型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畸形的内皮细胞标记物、血管生成和增殖活性,探讨病变出血的分子基础. 方法 以自2004年4月至2008年8月南方医院神经外科经显微手术切除的97例中枢神经系统轴内海绵状血管畸形的病理标本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MRI表现分类及其与术中病理形态的比较将所有患者分为出血组(47例)和非出血组5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标本来自颅脑外伤患者切除的脑组织.将3组病理标本进行CD34、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染色并比较. 结果 海绵状血管畸形内皮层中,CD34呈不同程度的表达,有明显的不连续性;管腔小的病变血管中.CD34染色层较厚;而在管腔大的病变血管中,CD34染色层却较薄,且常不连续.α-SMA表现为阴性或弱阳性(-)~(++).弥散地分布于内皮下层.VEGF有较明显的表达(-)~(++),主要弥散地位于内皮层、内皮下层以及病变血管之间的纤维结缔组织中.正常对照组、出血组与非出血组之间CD34、α-SMA及VEGF免疫组化染色经Kruskal-Wallis H检验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标本Ki-67染色均呈阴性. 结论 血管结构上缺乏平滑肌可能是部分海绵状血管畸形容易出血的原因之一;VEGF弥散性的表达增多,可能与出血诱导的非特异上调有关;Ki-67染色呈阴性表明至少在标本取得时不存在增殖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