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毛毛  郁晓梅  刘军  蒋磊 《安徽医药》2013,17(11):1990-1992
目的探讨亳州市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评价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填写质量。方法采用Excel电子表格筛选,按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类型、给药途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岁的中老年人不良反应/事件构成比高(29.29%),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涉及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最多(59.88%),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用药所占比例最大(84.51%),不良反应/事件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常见(46.49%)。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工作,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33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死亡病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敏  孙骏 《中国药物警戒》2007,4(5):280-284,288
目的通过对收集到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死亡病例报告的汇总分析,发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指导作用,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江苏省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集的33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死亡病例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死亡病例报告涉及老年人最多,涉及药物以抗微生物药最多见,药品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以全身性损害最多见。结论抗微生物药应是监测的重点药品;预防和积极救治是防止药源性过敏性休克致死亡的主要措施,应加强对医药专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相似文献   

3.
2006年全国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的统计、分析,为促进老年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6年收集到的1844例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物最多,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一器官以全身性损害最多,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最多。结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保障老年人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收集到的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的汇总分析,探讨淄博市新的、严重的ADR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7年淄博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上报的899例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899例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涉及的药品以中药及中成药最多,占总数的36.26%,致过敏性休克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物最多,占总数的64.29%.结论合理应用抗微生物药物,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2006年全国儿童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2006年儿童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为研究对象,分析基本情况及相关风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国家中心2006年收集到的1 088份儿童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儿童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占全部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8 128份)的13.40%,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物最多,其次为中药和生物制品,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以全身性损害最多,表现为过敏样反应。101份儿童死亡病例报告中涉及的药物中抗微生物药物和生物制品较多,死亡原因多为过敏性休克。结论:儿童自身的免疫系统发育特点、药动学特点、儿科常用药物的使用等相关因素可能导致儿童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1956例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戈  孙骏 《中国药物警戒》2009,6(4):231-235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品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江苏省2003年12月至2008年2月收集的1956例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涉及中老年人最多;奥沙利铂、顺铂、紫杉醇所致不良反应/事件居前三位;静脉用药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最高;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累及的系统一器官以消化系统损害最常见。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预防和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娄底市2008年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发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指导作用。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8年娄底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3111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1%;药品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最多,占49.70%;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33.13%;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71.61%。结论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类型及特点,促进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统计136例儿童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主要类型及临床特点。结果: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主要类型包括严重药品不良反应、药品误服和不合理用药,涉及的药品以解热镇痛用药、抗微生物用药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呕吐和肝肾功能异常等。结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药物误服和不合理用药是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主要类型。国家监管部门、企业、医务人员和患儿家长应共同努力,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以保障儿童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2010年海南省1568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南省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xcel电子表格筛选,按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类别、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类型、给药途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岁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药品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最多,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居多。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改变不良用药习惯,减少抗微生物药的应用和静脉给药比例,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37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京峰  祝培友  王珂 《中国药物警戒》2006,3(4):213-214,217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提供药品安全性信息。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37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汇总分析。结果377例报告中,男女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60岁以上患者的ADR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最多见;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多见,严重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结论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抗微生物药品是不良反应监测的重点,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168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评价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填写质量。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6月收集到的168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8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涉及104种药品,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占45.2%),其次是中药制剂(占25.6%);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所占比例最大(占61.9%);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38.6%);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有4例;绝大多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出现在用药61分钟至24小时内(112例);对症治疗52例,未进行特殊处理的60例。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总数偏少,报告表填写质量较差。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抗感染药、中药制剂的应用及静脉用药的给药方式是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其使用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2.
178例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目的 通过对我院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归纳整理,了解我院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分布状况及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实行监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8月上报的178例中药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178例中药ADR报告中,女性居多(66.29%),涉及药品105种。178例中,141例(79.21%)发生在开始用药1小时以后;12例(6.74%)发生在开始用药后10分钟内。100例(56.18%)首次用药出现过敏。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以发生频率排序,前3位均为中药注射剂;中成药的新的ADR共99例(55.62%)。 结论 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控力度,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特点和危害,探讨ADR/ADE的防护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航天中心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的129例ADR/ADE报告,按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统计。结果:129例ADR/ADE报告中,男女比例为1∶2;静脉给药是引发ADR/ADE的主要给药方式;共涉及药品82种,引起ADR/ADE例次数最多的为抗感染药,共25种,其次为中成药,共24种;ADR/ADE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以胃肠系统最为常见;原患疾病排第1位的是支气管炎。结论:临床应重视ADR/ADE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全方位加强ADR/ADE报告意义的宣传,提高认识,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保证药物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三磷酸腺苷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警示。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湖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收集的三磷酸腺苷的145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三磷酸腺苷引起的不良反应未见性别差异,且在各年龄段均有分布;所致ADR/ADE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损害(22.12%)和呼吸系统损害(21.66%)等,严重不良反应表现为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和严重缺氧;部分病例存在溶媒不当、滴速过快等相关问题。结论:应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完善该药说明书,规范临床用药,以减少ADR/AD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别嘌醇片所致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临床特征、相关规律及机制,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13年关于别嘌醇片所致ADR/ADE的个案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得到符合标准的病例86例,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以中老年患者为主,61~70岁患者构成比最高(27例,31.40%);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用药后1个月内发生(79例,91.86%);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系统-器官,出现很多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死亡;不良反应以皮肤系统构成比最高(74例,61.67%),在皮肤系统损害中主要表现为重症药疹(36例,48.65%),预后效果较差。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并掌握别嘌醇片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安全用药,并加强临床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版)中的药物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情况及特点,为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与安全警戒以及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ADR/ADE监测中心收到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2 198例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2 198例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男女比例为1.00∶1.04(5 982/6 216),患者年龄主要集中于15~65岁;共涉及218个基本药物品种,以头孢菌素为主,其次为中成药;静脉滴注所致不良反应居首位,其次为口服;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全身性损害为主;339例严重的不良反应报告中,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过敏性休克;原患疾病排序居前5位的是: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和肺部感染。结论:临床工作中应密切关注国家基本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迫切需要研究制定国家基本药物致不良反应的分级和风险评价标准,以确保临床安全、有效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和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2010~2011年收集和上报的342例ADR/ADE报告资料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引发ADR/ADE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42例ADR/ADE报告中,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51~81岁患者ADR发生率最高(55.85%),0~17岁的儿童占15.50%;涉及药物品种41种,以抗感染药居首位(69.01%),其次为中药注射剂(18.72%);ADR/ADE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在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8.36%);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所占比例最大(300例,87.72%)。结论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及中药注射剂,重视分析ADR/ADE报告资料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临床,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分析西安市各级医院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药品(以下简称重点监控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情况,以促进重点监控药品合理化使用.方法 对西安市各级医院2013-2018年上报的重点监控药品ADR/ADE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患者性别、年龄、ADR/ADE发生的时间、产生ADR/ADE的重点监控药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