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珊 《江西医药》2022,(7):711-713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指导的个体化营养及运动治疗在妊娠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接诊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对照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普通指尖血监测下接受个体化营养联合运动治疗,观察组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下接受个体化营养联合运动治疗。比较两组孕妇治疗后不同时间餐后血糖检测结果变化情况、孕妇及新生儿围产期一般情况、孕妇及围产儿结局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48 h、72 h餐后血糖峰值、餐后血糖谷值、日内血糖波动幅度均低于对照组,数据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幅度、分娩前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娩出后1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身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羊水过多、早产、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先兆子痫、剖宫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够指导个体化营养及运动治疗,提高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降低母婴不良情况发生率,值...  相似文献   

2.
高危新生儿低血糖的早期筛查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监测高危新生儿72小时内血糖.方法 使用微量血糖仪对100例高危新生儿于出生后72h内每12小时各测1次血糖.结果 高危新生儿在生后72小时内易发生低血糖,尤其是无症状性低血糖.结论 对高危新生儿在生后72小时内,常规进行简便快捷的微量血糖动态监测至关重要,以尽早发现血糖变化,早诊断、积极治疗和护理是防止低血糖造成原发病加重,防止低血糖脑损伤及脑发育障碍的的关键,以此提高危重症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儿童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的血糖变化及其干预方法.方法 采用微量血糖测定仪检测110例窒息新生儿入院时的血糖,对合并低血糖和高血糖的患儿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并通过调整葡萄糖的输注速度和浓度,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结果 110例窒息新生儿入院时检出低血糖42例(占38.2%),高血糖26例(23.6%).低血糖组24 h时血糖基本恢复正常.高血糖组24 h后血糖有所下降,但未恢复正常,继续监测至48 h时血糖均值在正常范围,其中死亡2例临终前血糖17 mmol/L.结论 对窒息新生儿应加强血糖动态监测,及时纠正窒息引起的糖代谢紊乱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4.
刘健华 《淮海医药》2012,30(6):514-514
目的 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糖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德国罗氏公司生产GLUCOSETREND微量血糖仪,对85例HIE患儿生后6h内、12 ~24 h、48 h、72 h进行血糖监测.并以80例正常新生儿作对照.结果 HIE组在生后6h内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IE患儿中重度较轻度血糖升高更明显(P<0.05),12~24 h后中重度HIE患儿血糖显著下降,较轻度HIE患儿下降更明显,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48 h、72 h血糖变化趋于稳定.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应密切监测24 h内血糖变化,尤其中重度患儿,严格掌握输糖浓度及速度,避免血糖紊乱而加重脑损伤.  相似文献   

5.
周明  王日霞 《首都医药》2013,(24):28-28
目的总结动态血糖监测与脑电图监测在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我院新生儿科共收治HBD患儿37例,床旁进行EEG监测和CGMS连续监测24h血糖变化。结果低血糖组EEG异常率为75.6%;CGMS监测平均血糖27.5mg/dL,特定时间(0:00~3:00)血糖波动明显,范围17.12~42.5mg/dL。持续给氧较非给氧状态时血糖波动幅度小。结论在诊断和评价HBD时,EEG和CGMS监测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CGM)对糖尿病合并妊娠孕妇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妊娠孕妇20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3例给予常规血糖监测,即每天7次自我监测血糖;观察组102例除了常规血糖监测外,并分别于第8、12、21、27、33周进行为期72h的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比较2组孕妇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2组孕妇Hb A1c水平、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与常规自我血糖监测均能准确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除了每天进行7次自我监测血糖外,孕期周期性使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并不能改善孕前糖尿病妇女的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64例GDM新生儿早期低血糖的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新生儿低血糖的影响。方法将64例GDM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在新生儿出生后1h开始喂10%葡萄糖溶液,15—30ml/次,1次/2h;观察组根据新生儿出生后30min、2h、6h、12h及24h血糖值调整喂养的葡萄糖溶液浓度和频次,15~30ml/次。两组在喂葡萄糖溶液的同时进行常规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后2h、6h、12h、24h血糖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6h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恢复至正常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动态监测GDM新生儿血糖并根据结果喂食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可有效改善GDM新生儿低血糖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新生儿不同程度窒息早期血糖的变化。方法监测50例窒息后新生儿及同期50例出生无窒息的新生儿生后1、6、12、24、48h的血糖值,并进行血糖异常发生率的比较。结果血糖水平:轻度窒息组均正常,重度窒息组生后1h高于正常,后逐渐恢复正常;但生后1、6、12、24h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生后48h两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窒息组血糖异常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无血糖异常;轻度窒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血糖水平与窒息程度可能有关,但在24h后,经过自身的调节和外界的干预,血糖水平均能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合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两组(n=44),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合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且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指标对比,观察组产妇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合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可有效提升产妇的阴道分娩概率,降低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改善产妇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指标,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在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和低血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糖尿病合并妊娠孕妇20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3例给予指尖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观察组同时应用指尖血糖仪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血糖监测,进行连续72h血糖监测,统计2种血糖监测方法对低血糖的诊断情况,比较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检测出的低血糖和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指尖血糖仪(P<0.05);且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作为先进的血糖监测手段,可全面、客观地反映孕妇孕妇各时段的血糖水平及血糖波动特点,并能准确、及时发现血糖异常发生的时间及持续时间(尤其是无症状低血糖),使血糖控制更具具体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动态血糖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01 ~2014-06共81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顺位分为两组,单号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入院后采用动态血糖监测,双号40例患者为对照组,沿用常规末梢血糖快速检查,并根据检查情况指导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波动情况、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结果:治疗7d后两组FPG、2HPG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各指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0d低血糖发生率为7.32%,对照组为22.50%;30d病死率为9.76%,对照组为22.50% (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可全面、连续、及时反应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指导临床适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对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对两组治疗前后的检测两组空腹、服糖后2h血糖,胰岛素、血清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FBG、2h BG、FINS,餐后2h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h C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观察组餐后2h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h C肽各项指标皆优于对照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观察组血糖波动值,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OMA-IRI范围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1.21%,对照组为53.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可尽快控制血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儿科医生对危重新生儿血糖监测的重视,及时治疗、减少脑损害。方法71例应激性高血糖患儿采用微量血糖仪取末梢血测血糖,2h测1次,直至血糖恢复正常。血糖7.0~14.0mmol/L 11例,仅限制用糖。重度高血糖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胰岛素治疗。结果重度高血糖治疗组及对照组应用胰岛素治疗24h及72h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4.27,P〈0.001)。结论轻、中度高血糖采用限制用糖,即可较快恢复正常。重度高血糖应用胰岛素治疗,血糖下降较快,可尽快纠正由于血糖升高所致的高渗血症,对改善危重新生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不同程度窒息新生儿的血糖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窒息新生儿的血糖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监测435例窒息新生儿生后72h内的微量血糖,分成轻度窒息和重度窒息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糖水平、血糖异常的发生率及种类、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与窒息程度、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结论早期动态监测窒息新生儿的血糖变化,合理调整血糖水平,维持糖代谢平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择取某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选择胰岛素泵治疗,观察组则选择胰岛素泵加上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糖波动程度、胰岛素用量以及血糖达标时间、施治前后患者Homa-β功能指数、血糖指标、胰岛素指标、低血糖概率。结果:观察组疗效、血糖波动程度、胰岛素用量以及血糖达标时间、Homa-β功能指数、血糖指标、胰岛素指标优于对照组,低血糖概率更优,P<0.05。结论:胰岛素泵加上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3C胰岛素泵对老年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调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1型糖尿病患者46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C组各23例。对照组使用回顾式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3C组使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Carelink糖尿病综合管理软件对患者进行血糖管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 h血糖和2 h胰岛素,以及两组患者血糖达标天数和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治疗后3C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2 h血糖、空腹胰岛素和2 h胰岛素控制均优于对照组(P<0.001);3C组在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的次数(P=0.001)和血糖达标的天数(P<0.001)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时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胰岛素,并使用Carelink糖尿病综合管理软件对患者进行血糖管理可以更有效、更安全控制老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与探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应用于危重新生儿治疗中的价值与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危重新生儿6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新生儿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监测期间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血压与并发症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收缩压分别为(73.99±14.53) mmHg、(65.13±8.44)mmHg,舒张压分别为(36.12±8.44) mmHg、(43.25±9.84)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表明,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危重新生儿桡动脉置管有创血压监测中并发症的产生,并提高血压监测的准确性,为患儿的临床抢救治疗提供准确的血压依据,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吴艳 《河北医药》2009,31(8):954-955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及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将153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强化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通过血糖监测,密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组ICU住院时间、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及病死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清晨血糖胰岛素及发热例数显著下降(P〈0.05);低血糖发生例数增多(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有效降低危重患者血糖,通过血糖监测及时防止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运动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糖化血红蛋白(HbAlc)<8.5%的初诊T2DM患者(DM组,38例),在严格饮食控制的基础上予以12周的运动治疗方案;同时选取正常者作为对照组(NC组,20例).DM组治疗前后及NC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72 h血糖监测,以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反映血糖波动,同时测定HbAlc,评价血糖控制稳定性.结果 治疗后,DM组MAGE和HbAlc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下降[(3.6±0.8)mmol/L和(7.0±0.9)%vs.(4.9±1.0)mmol/L和(7.8±0.8)%](P<0.05),但仍然高于NC组[(2.1±0.8)mmol/L和(4.6±0.6)%](P<0.05).结论 运动有利于稳定初诊T2DM患者的血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采用腋下静脉留置输入法在降低多巴胺对新生儿血管皮肤损害的临床效果,确保医疗安全.方法 选择新生儿科需应用多巴胺治疗的新生儿100例,按人院单双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的新生儿采用腋下静脉输入法,对照组的新生儿采用肢端静脉输入法,观察比较两种输入法治疗过程(3~5 d)中穿刺部位刺激性损害发生率、穿刺1次完成治疗过程例数和穿刺2次以上完成例数及穿刺成功后留置保留次均时间长短.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穿刺部位周围血管皮肤刺激性损害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42.00%),治疗过程中穿刺1次完成例数(39例)明显多于对照组(26例),穿刺2次以上完成例数(1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24例);留置保留次均时间[(73.22±30.461)h]明显长于对照组[(59.01±25.972)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应用多巴胺治疗时采用腋下静脉留置输入法,能降低多巴胺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引起皮肤损伤的效果明显,有效保留时间延长,确保抢救治疗用药的持续性、及时性、安全性,在临床上有其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