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与静息门控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患者定量分析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66例接受99Tcm-MIBI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及64排螺旋CT冠脉CTA检查的住院患者,对纳入对象进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与静息门控心肌灌注左心室定量分析结果进行相关性对比分析.结果 冠脉钙化积分与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左心室心肌灌注总积分(QPS)、收缩末期容积(ESV)、舒张末期容积(EDV)、射血分数(EF)、室壁增厚率、室壁运动总积分无相关关系.冠脉钙化积分与左心室高峰充盈率(PFR)呈负相关关系(r=-0.28,P<0.05).冠脉钙化积分10~400分组与>400分组静息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钙化积分0~9分组与>400分组左心室静息心肌灌注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除左心室高峰充盈率外,冠脉钙化积分与核素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左心室定量分析结果,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左心室功能。方法用平衡法门电路心室显像及心肌显像测定20例正常人和30例SLE患者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结果SLE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相角程、高峰射血率、高峰充盈率分别为(052±011)、(6089±1212)、(308±048)和(288±047)EDV/S;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68±002)、(5325±526)、(366±051)和(334±088)EDV/S。两组比较,t值分别为450、311、580和460,P均<001。阳性率为486%,心肌显像阳性率为64%;放射性核素心脏显像检测SLF心肌损害的灵敏度为63%,特异性为85%。结论放射性核素心脏显像可以客观评价SLE患者左心室功能,对发现SLE心肌损害及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在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应用价值.方法8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于PTSMA术前3-6 d和术后7-15 d,分别行99Tcm-MIBI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计算室间隔和左心室侧壁放射性计数比以及室间隔缺损范围,并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EF)、高峰充盈率(PFR)和室间隔局部射血分数。结果8例患者术前心肌灌注显像均显示室间隔放射性浓聚,术后心肌灌注显像示7例部分室间隔放射性缺损,其中1例伴左心室下壁放射性缺损,术后室间隔和左心室侧壁放射性计数比值明显低于术前(0.76±0.14比1.15±0.11,P<0.01),室间隔缺损范围占左室的(6.42±1.29)%。仅1例室间隔放射性计数无明显变化。术后PFR明显高于术前[(2.29±0.24) EDV/s比(1.62±0.28)EDV/s,P<0.01],室间隔局部EF明显低于术前[(34±9)%比(57±7)%,P<0.01=,但整体EF无明显变化。结论心肌灌注显像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有助于判断PTSMA所致心肌损害,评价心室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柯萨奇B组病毒的IgM抗体(CBV-IgM)与核心素心肌显像的关系;了解CBV-IgM抗体与左室总体射血分数(EF)及高峰射血率(PER)、高峰充盈率(PFR)的关系;探讨心肌显像与心肌各节段EF值的关系.方法120例心肌炎患者用ELISA法测CBV-IgE抗体、99mTc-MIBI心肌显像(包括心肌断层、同心圆半定量分析);37例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测左室总EF值及节段EF值和PER、PFR值;正常对照40例.结果120例中CBV-IgM抗体阳性85例(70.83%),对照组2例(5%),P《0.01.120例99mTc-MIBI心肌显像,放射性分布异常不均者105例(87.5%),对照组1例(2.5%),P《0.05;105例99mTc-MIBI心肌显像阳性中CBV-IgM抗体阳性82例(78.95%);37例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示左室总射血分数降低14例(37.8%),节段性EF值降低33例(89.19%);左室舒张功能(PFR)降低20例(54.05%);心肌显像放射性分布不均部位与节段EF降低部位的符合率达89.10%.结论核素心肌显像与心室造影对心肌炎有重要的临床评价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多巴酚丁胺药物负荷介入核素心血池显像对心肌缺血患者进行心功能评价,对28例患者行静息状态心肌显像,之后再通过微量输液泵静脉给予多巴酚丁胺,逐渐加量,至高峰时注入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行心肌图像采集。18例冠心病患者中左室射血分数(LVEF)阳性15例,左心室高峰充盈率阳性17例,正常组10例均为阴性,左室射血分数阳性率为833%;左室高峰充盈率阳性率为944%。无1例因多巴酚丁胺副作用而停止试验,因此多巴酚丁胺介入核素心血池显像为一种安全而又灵敏评价心肌缺血患者心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衰患者心血池显像测定的左室心功能多项指标与血清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心衰患者60例和健康对照者30例,行平衡法心血池显像,获得左室功能参数,即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峰射血率(PER)及高峰充盈率(PFR);同时测定患者血清BNP水平.分析各参数与血清BN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运动^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肺摄取判断礤室收缩功能异常的可靠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冠心病组34例、对照组27例于1周内完成运动心肌断层显像和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肺摄取用心肌断层显像中肺与心肌计数比值(LHR)来表示,利用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获得以下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峰充盈率(PER)、平均充盈率(AER)、1/3射血期的射血分数(1/3EF)。结果  相似文献   

8.
陈桐生  周万兴 《广东医学》1999,20(7):545-546
目的 了解核素心血池显像测定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平衡法门电路心血池显像测定29例正常人和29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结果 两组比较,收缩指标:射血分数,高峰射血率P均〉0.05,无显著性差异;舒张指标:高峰充盈率,前1/3舒张分数,等容舒张时间,高峰充盈率与高峰射血率比值P均〈0.001,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运动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肺摄取判断左室收缩功能异常的可靠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冠心病组34例、对照组27例于1周内完成运动心肌断层显像和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肺摄取用心肌断层显像中肺与心肌计数比值(LHR)来表示,利用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获得以下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峰充盈率(PER)、平均充盈率(AER)、1/3射血期的射血分数(1/3EF)。结果运动LHR与LVEF、AER、1/3EF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12、-0.641和-0.729,P均<0.01。运动LHR判断左室收缩功能异常的敏感性为61.9%,特异性为81.2%,准确度为73.5%。结论运动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中肺摄取(LHR)可初步判断左室收缩功能异常,其重复性高,可靠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平衡法门电路心血池显像的左心室功能参数的临床意义。方法:静法^99mTcO4^-740~925MBq后20~30min上机进行LAO45^。体立集,共采集1000~1100个心动周围。用计算机处理获得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峰射血率(ER),高峰射血率时间(TPER)和高峰充盈率(PFR)等左心室功能参数。结果:LVEF,PER,TPER,PFR(以下称四参数)异常的病例数占该组病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对老年卧位型心绞痛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作用。方法 用放射性核素心室显像检查 15例正常人和 9例老年卧位型心绞痛患者。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老年卧位型心绞痛患者高峰充盈率 (PFR)、1/3充盈率 (1/3FR)、1/3充盈分数 (1/3FF)显著减少 (P <0 .0 1) ,而左室射血分数、1/3射血分数、高峰射血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与治疗前比较 ,老年卧位型心绞痛患者用美托洛尔治疗后PFR、1/3FR、1/3FF显著减少 (P <0 .0 1)。结论 老年卧位型心绞痛患者存在明显的舒张功能不全。美托洛尔能改善老年卧位型心绞痛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2.
缬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崔维 《中国全科医学》2003,6(6):462-464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7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治疗组 36例 ,口服消心痛 10mg,3次 d;缬沙坦组 36例 ,口服消心痛 10mg ,3次 d ,缬沙坦80mg ,1次 d,并于治疗后 2周、 2 4周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 ,测定左室心肌重量、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 ,了解缬沙坦对AMI后左室重塑的阻抑作用。结果 AMI治疗 2 4周时两组患者的室间隔厚度 (IVST)、左室后壁厚度 (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 (LVDd)和左室心肌重量指数 (LVMI)、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峰射血率时间 (LPER)、左室高峰充盈率 (LPFR)和左室高峰充盈率时间 (LTPFR)的各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缬沙坦能明显减轻心肌梗死后心肌肥厚和左室重塑 ,改善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肌核素显像、超声心动图在评估胸部放疗心肌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30例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分别于放疗前和放疗后行超声心动图、99mTc-MIBI核素心肌显像检查.结果 放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室间隔室壁增厚率、左心室后壁室壁增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比率高有统计学意义(P<0 05).心肌核素显像(MPI)和心肌酶阳性例数和敏感性接近,均高于心脏超声的敏感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心肌核素显像与心肌酶的阳性表达无相关性(P>0 05).结论 评价放射引起与诱发的心肌损伤,早期以心肌酶谱改变、核素心肌显像较有价值,晚期心脏超声较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肌灌注显像定量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评价价值。方法对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99mTc-M IB I静息心肌显像,结合靶心定量技术进行梗死面积定量分析及左室重构判定,与同期临床检测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彩超测定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左室重构时平均梗死面积>10%,LVEF、LVED与梗死面积显著相关;前壁和复合壁对左室重构和心功能影响较大。结论心肌灌注显像定量分析可无创、客观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猪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建立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小型猪动物模型,存活12只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G-CSF治疗组,每组6只.G-CSF治疗组按照5 μg/kg·d-1连续7 d皮下注射G-CSF,对照组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动物模型建成后及治疗后4周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左室造影和201TI(铊)核素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检查,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运动不良节段数目以及心肌灌注损伤指数,并观察心肌凋亡和心肌纤维化情况.[结果] 术后4周左室造影显示两组LVEF均改善,分别为(48.9±9.7)%与(52.4±10.1)%,尽管两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G-CSF治疗可以改善左室局部运动不良节段数(29.4±12.7 vs 20.8±10.3,P<0.05).SPECT检查结果发现, G-CSF治疗可以减少心肌灌注缺损面积[(26.9±11.8)% vs (13.2±10.1)%,P<0.05].而且,G-CSF治疗后心脏损伤区域局部心肌凋亡减少的数目比对照组多[(-3.7±1.8)% vs (-1.5±2.0)%],心肌纤维化程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G-CSF治疗可以通过降低心肌凋亡和心肌纤维化程度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猪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6.
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对比分析 7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用或不用小剂量卡维地洛治疗 1个月前后的临床及放射性核素心室显像检查资料。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临床改善情况良好 ,总有效率 91.5 % ,对照组总有效率 71.4 %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心率及室性期前收缩 >30 0 0次 / 2 4h发生率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均P <0 .0 5 ) ;对照组的 35例患者在治疗前后两次核素心血池检查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高峰充盈率有显著差异 (均P <0 .0 5 ) ,而治疗组的 35例患者在治疗前后两次核素心血池检查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高峰充盈率的差异更明显 (均P <0 .0 1) ,且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高峰充盈率比较亦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非选择性 β -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报告25例正常人及25例DCM患者作~(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及门电路心血池显像检查结果。心肌断层显像发现DCM患者左心室心肌放射性分布异常以斑块样改变为主(占75%)。其左心室的收缩、舒张功能及收缩协调性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左心室局部射血分数均普遍性降低功能(P<0.05)。认为~(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结合心血池显像对DCM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根据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ACS)分度进行分组,对静息门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探讨CACS在SPECT/CT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疑有冠心病患者的SPECT/CT影像资料,将其左心室功能参数及心肌灌注显像评分值依据CACS分度进行分组,并行组间差异性分析?结果:各组间的左心室功能参数及心肌灌注显像评分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左心室功能参数中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的CACS 3度组以上与0度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ACS 2度组左心室功能参数中左心室充盈高峰期(PF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肌灌注显像评分中QPS?左心室室壁运动及左心室壁增厚率与CACS 0度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当CACS 检查结果显示CACS >10分时,可建议其进一步行MPI检查,对心肌血流灌注及左心功能进行评价?两者结合有助于冠心病的筛查诊断与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左室重塑的阻抑作用。方法 :将 6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3 1例、氯沙坦治疗组 3 1例 ,并于AMI后 2周、2 4周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 ,测定左室心肌重量、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 ,了解氯沙坦对AMI后左室重塑的阻抑作用。结果 :AMI后 2 4周时氯沙坦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均明显降低。AMI后 2 4周时氯沙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 (P <0 0 1) ,左室峰射血率时间显著下降 (P <0 0 5 ) ,同时左室高峰充盈率明显升高 (P <0 0 1) ,左室高峰充盈率时间显著下降 (P <0 0 1)。结论 :氯沙坦能明显减轻心肌梗死后心肌肥厚和左室重塑 ,改善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显像在分析正常人和心衰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检查心力衰竭患者22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得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心电图Q波起始点距离16节段容积最小容积点时间间隔的标准差(Tmsv16-SD)及其标准化值[Tmsv16-SD/R-R(%)].对组织多普勒显像进行定量评价,得到心电图Q波起始点到收缩波峰值的标准差(Ts-SD).结果 心力衰竭组的各项收缩不同步指标Ts-SD、Tmsv16-SD、Tmsv16-SD/R-R(%)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Ts-SD与Tmsv16-SD和Tmsv16-SD/R-R(%)的相关性分别为r=0.61和r=0.67(均P<0.01).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均能够评价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