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强 《吉林医学》2013,(20):4018-4019
目的:探讨比较改良后胆肠吻合术式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3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行胆肠吻合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66例采用经典的Rour-en-Y吻合术。针对不同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①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方面,在术中吻合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加以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前的总胆红素水平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不同手术后,两组患者总胆红素水平均呈现出了明显降低的趋势,组间比较观察组的降低效果整体上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们针对经典Roux-en-Y吻合术所采用的相关改良措施,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过程中,治疗效果显著,操作方法简单,有利于患者术后各项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方法:选取7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予以经典Roux-en-Y胆肠吻合术治疗,研究组予以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的治疗效果优于经典Roux-en-Y胆肠吻合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胆肠吻合术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广兵 《医学综述》2013,19(6):1119-1120
目的评价胆肠吻合术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遵化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诊治的6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采用传统Roux-en-Y胆肠吻合术治疗者为对照组(32例),采用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治疗者为观察组(33例),观察两组手术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和8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吻合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略低于对照组的9.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较传统Roux-en-Y胆肠吻合术的应用效果更佳,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改良胆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4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改良胆肠Roux-en-Y吻合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Roux-en-Y胆肠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胆红素水平变化、有无术后返流性胆管炎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53.7±12.4min)、肠功能恢复时间(3.1±0.8d)、住院时间(12.1±1.6d),相比对照组(74.5±14.9min、4.6±1.2d、15.2±1.9d)均明显缩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后总胆红素水平与术前比较延续逐渐降低,比较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总胆红素水平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无反流性胆管炎的发生,而对照组患者术后有3例发生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1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胆肠Roux-en-Y吻合术手术简单,减黄效果良好,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效果。方法不能手术根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78例,其中:48例在X线介导下行PTCD,同期30例行姑息性胆肠吻合内引流术。观察两者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TCD组48例均穿刺成功,两组病例术后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TCD组在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少近期并发症方面,优于胆肠吻合术组。结论 PTCD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经济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胆肠吻合术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优势。方法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FTS组(n=19)和对照组(n=19),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处理方法,FTS组采用FTS理念指导下的围术期措施,分析比较术后第1天不良心理情绪,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记录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相比较,FTS组排气、排便时间提前、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P<0.05),两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理念应用于胆肠吻合术患者,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等特点,可加速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开腹胆肠吻合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4例不能根治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开腹胆肠吻合治疗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胆肠吻合达到内引流.术后胆红素均在术后第1周下降约100μmol/L; 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在术后第2周以后开始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1周,平均生存(32.69±30.23)周.全组死亡3例,死亡率6.8%.主要并发症有胆管炎4例,胆道出血1例,肝功能衰竭并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结论 开腹胆肠吻合可有效解除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胆道梗阻,改善肝功能;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局部及全身情况选择该手术方式,提高安全及有效性,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肠吻合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7年6月肝胆外科胆囊结石20例胆肠吻合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临床护理与监测、健康宣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胆肠吻合手术患者伤口恢复好,住院20—30d治愈出院,出院时均带T型管引流,3个月后拔除T型管,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天数25d。结论行之有效的围术期护理与监测对胆肠吻合手术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处理及死亡原因。方法:对1991年12月--2002年12月间的5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围手术期处理及死亡原因的探讨进行总结。结果:①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内毒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及恶性肿瘤与术后死亡原因密切相关。②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有其特点。③术前对深-中度恶性梗黄忠者行减黄术足必要的。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可减少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手术、术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胆肠吻合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07年6月肝胆外科胆囊结石20例胆肠吻合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临床护理与监测、健康宣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胆肠吻合手术患者伤口恢复好,住院20-30d治愈出院,出院时均带T型管引流,3个月后拔除T型管,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天数25d.结论 行之有效的围术期护理与监测对胆肠吻合手术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早期联合营养(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支持对并发梗阻性黄疸胰头癌病人术后机体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95例伴有黄疸的胰头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联合营养支持组(治疗组)45例,肠外营养支持组(对照组)50例,治疗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5例、胆肠吻合术20例,对照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7例、胆肠吻合术23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第7天血清总胆红素(TBI)、前清蛋白(PA)、谷丙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TBI、ALT均低于术前(t=17.402~79.547,P<0.05),治疗组TBI下降比对照组快(t=-89.000,P<0.05).术后治疗组PA高于对照组(t=13.830,P<0.05),两组BUN、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PA高于行胆肠吻合术病人,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对照组早于治疗组(t=71.500,P<0.05),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联合营养支持可明显促进并发梗阻性黄疸胰头癌病人术后机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我院69例以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收住入院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研究69例患者中,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41例,行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治疗28例,术中所有患者手术顺利。结论: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提高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患者的手术疗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Roux-en-Y胆肠吻合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肠吻合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经手术治疗后,2组患者的总胆红素水平较术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总胆红素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胆漏和死亡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术后无反流性胆管炎发生,对照组有5例(12.5%)患者发生无反流性胆管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正胆道梗阻性黄疸多数由恶性肿瘤引起,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外科肿瘤切除加胆肠吻合术;如肿瘤无法切除,行姑息性的胆肠吻合术也可有效解除黄疸。但对于阻黄患者,往往全身情况较差,肝功能异常明显,承受手术有一定难度。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乙成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个常用姑息性治疗手段。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预计无法进行外科手术根治或吻合、无法耐受手术以及梗阻部位不明确者,只要术前预计技术上可行者,均可进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出血事件及凝血情况,探究相关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5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30 d内出血事件发生情况,对比其手术前后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及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差异。根据其围术期护理方式分为出血护理组(n=80)和常规护理组(n=74)两组对比其出血事件发生率和手术前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154例受试患者术后30 d内出血事件总发生率为11.7%(18/154),其中术后30 d内胃肠吻合口出血8例(5.2%),腹腔内弥漫性渗血6例(3.9%),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出血3例(1.9%),迟发性胆道出血1例(0.7%);术后第3天,所有受试者除Fbg水平较术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PT、KPTT等凝血指标及D-D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术后4周内,常规护理组胃肠吻合口出血率、腹腔内弥漫性渗血率、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率、迟发性胆道出血率均略低于出血护理组,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血事件发生率对比5.0%VS 18.9%(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存在较高的出血事件发生风险,出血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围术期出血事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理念在结肠息肉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围术期护理方式不同将100例结肠息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行结肠息肉切除术,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围术期行快速康复理念指导的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套叠缝合法在预防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价值,为胆肠吻合术提供新手术技巧.方法:将48例需行胆肠吻合术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应用改良套叠缝合法行胆肠吻合术,对照组26例行常规胆肠吻合法,比较两组患者吻合口大小、吻合时间、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及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吻合口大小、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总结胆肠吻合术后患者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8例接受胆肠吻合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概括术后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通过胆肠吻合术,术后得到全面综合护理,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积极有效的沟通,及时的疾病信息告知,合理的饮食过度调整,可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患者行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连续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胃癌患者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行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 ,FTS)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总费用。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痊愈出院。两组间患者口渴发生,术后咳嗽胸闷、恶心呕吐发生,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停止静脉输液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患者围术期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加速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行ERCP或PTB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男性69例,女性14例,年龄59岁~85岁。其中胆管癌18例,胰头癌48例,肝癌7例,转移癌(胃癌)10例。所有病例经临床、病理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恶性梗阻性黄疸,且失去手术机会。43例行ERCP,40例行PTBD。结果:ERCP内引流成功38例,所有PTBD术全部引流成功,引流术后两周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较治疗前下降。生存时间最短26 d,最长16个月。结论:ERCP或PTBD对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是一种良好的降低黄疸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