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前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和产褥感染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本院产科收治的198例剖宫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9例,对照组采用术后抗生素治疗3 d,观察组采用术前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切口感染和产褥感染的发生率,测定术前、术后1 d、术后3 d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1%,且产褥感染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浆CRP和PCT在术后均有明显升高,对照组术后1 d和3 d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术后1 d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血浆CRP和PC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3 d,观察组血浆CRP和PC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预防应用抗生素可以明显降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和产褥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闫晓君 《基层医学论坛》2014,(32):4350-4351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术期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围术期传统方法应用抗生素的剖宫产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2010年剖宫产产妇200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实施抗生素干预(开展各种抗生素合理应用培训,结合行政命令加强监督检查和反馈管理)应用:术前30 min-60 min静脉给药,头孢呋辛1.5-2.0 g静脉滴注,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 h追加1.5-2.0 g。结果2组术后病率21.00%,23.50%;切口感染率2.00%,2.5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照组应用抗生素种类、时间、药费、术后住院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单剂应用抗生素与术后连续多日给药预防术后感染效果无差别,通过相应干预可操作性强,确保围术期预防用药合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硝唑注射液用于剖宫产宫腔、腹腔冲洗预防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将200例剖宫产产妇分两组,观察组术中应0.5%甲硝唑注射液进行宫腔、腹腔冲洗,对照组不冲洗,术后均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4天。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切口感染及宫腔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及宫腔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剖宫产术中应用甲硝唑注射液冲洗宫腔、腹腔能有效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4.
宋国志 《中外医疗》2012,31(4):73-73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术期抗生素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6月的选择性剖宫产200例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术中断脐后立即给予头孢唑啉钠2g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术后不用抗生素;对照组术前不用抗生素,术后用头孢曲松钠2g溶于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用3d,观察2组术后体温、血象变化情况。结果 2组术后最高体温、平均体温、产褥感染、切口感染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剖宫产术围术期短程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是一种合理有效又经济的预防方案。  相似文献   

5.
300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剖宫产术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效果,探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的剖宫产术患者300例,对其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分为两组:A组为观察组,术前30min静脉点滴氨苄青霉素2.0g一次;B组为对照组,术前30min静脉点滴氨苄青霉素2.0g,术后6h重复给药一次。结果:两组术后感染、发热、产褥病率、腹部切口愈合情况、产后出血均无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剖宫产术围手术期单次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能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并能减少医疗费用,减少抗生素对新生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马峻 《吉林医学》2013,34(2):250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计划性剖宫产1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将注射用头孢唑啉钠2.0 g溶于生理盐水100 ml中于断脐后一次静脉滴注,术后不再使用抗生素;对照组术后将注射用头孢唑啉钠2.0 g溶于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2次/d,共5 d,观察术后两组体温、血常规、切口感染、产褥感染情况。结果:两组术后最高体温、异常体温持续时间、平均体温、切口感染、产褥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间小于24 h的短疗程方法是一种合理、经济、有效的预防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剖宫产术前与术后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行剖宫产手术女性27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前使用抗生素)和对照组(术后使用抗生素).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术后体温、切口感染情况、血液白细胞计数及有无泌尿系感染、子宫内膜炎等感染病症.结果 与术后使用抗生素的产妇相比,术前使用抗生素产妇行剖宫产术后最高体温降低、退热时间缩短(P<0.05);泌尿系感染率及子宫内膜炎感染率降低(P<0.05);血液白细胞计数及切口感染率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 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以更加有效的降低剖宫产术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184例择期剖宫产手术病例手术前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观察,旨在寻找一种应用方便、经济有效的剖宫产预防性抗生素用药方案。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12月择期剖宫产的184例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通过观察术后体温、感染、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2组术后体温、感染无明显差异,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根据剖宫产手术感染的特点及抗菌药物的血药浓度峰值选择术前30min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给药时间不超过24h的给药方法在临床上是值得提倡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碘伏宫腔擦拭预防高危孕产妇急诊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68例具有高危感染因素行急诊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34例。两组均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观察组于胎盘完整娩出,干纱布擦拭宫腔后,用小纱布块蘸取碘伏原液擦拭宫腔,观察两组临床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术后白细胞总数高于术前及观察组术后(P〈0.01)。结论碘伏宫腔擦拭预防高危孕产妇急诊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许光珍 《中外医疗》2014,(20):20-21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防止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1月—2014年3月产科分娩的剖宫产产妇3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93)和对照组(n=193),观察组于术前30 min快速静脉滴注头孢唑林钠,术后12 h内再同等剂量给药1次;对照组术后回病房静脉滴注头孢唑林钠,连用3~5 d。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术后体温、切口感染率、子宫复旧不良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体温正常时间为(34.25±7.67)h,对照组为(35.31±8.36)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切口感染率、子宫复旧不良率、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55%、3.11%、(5.3±1.2)d,对照组分别为6.21%、8.81%、(7.6±1.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围术期术前应用抗生素用药剂量少、用药时间短、无不良反应、术后恢复快,预防术后感染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蒙晓梅  韩海彦 《吉林医学》2012,(35):7747-774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甲硝唑冲洗宫腔预防子宫内膜异位和产褥感染的临床应用。方法:对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中随机给予甲硝唑冲洗宫腔及子宫切口周围或不予甲硝唑冲洗宫腔及子宫切口周围处理,观察两种方法预防产褥感染和子宫内膜异位的效果。结果:甲硝唑组在术后发生产褥感染和子宫内膜异位病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术中甲硝唑冲洗宫腔能有效预防子宫内膜异位及产褥感染,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498例手术切口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腹部手术切口感染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关系。分别对498例手术患者进行术前2h,术后3h内及3h后给予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观察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与给药时间的关系,发现术前2h给药手术切口感染率最低,仅占0.4%。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不同时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比较。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剖宫产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00例,于术前30min、术后立即及术后6 h,分别静脉滴注头孢唑啉钠2 g(0.9%氯化钠液100 ml稀释)。对照组100例,于术后4 h内开始静脉滴注头孢唑啉钠2 g,每天2次,用3 d。观察两组术后体温、血象有无异常升高及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30 min足量预防性应用一线抗生素头孢唑啉钠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乡镇卫生院剖宫产围手术期规范应用抗生素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剖宫产孕妇194例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96例).观察组于术中断脐后立即予头孢呋辛钠静脉给药,术后每8h给药1次,共3次.对照组术后回病房予头孢呋辛钠静脉给药,术后每8h给药1次,共7d.出院后随访3周,比较2组术后感染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抗生素使用费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感染率、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抗生素使用费用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规范短疗程头孢呋辛钠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效果优于传统长疗程头孢呋辛钠,并明显降低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可作为乡镇卫生院剖宫产手术预防感染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5.
刘海燕 《当代医学》2010,16(36):55-56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中单次应用抗生素和术后多次应用抗生素对患者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09年1月~12月300例择期剖宫产手术病人分为两组,150例术前、术中单次应用抗生素(实验组),150例术后常规给3~7天抗生素(对照组),将两组病人术后病率、切口感染、排气时间、子宫复旧、术后住院天数、用药费用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病率、切口感染、子宫复旧、术后住院天数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排气时间、住院费用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剖宫产手术单次应用抗生素能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并能为病人减少医疗费用,是一种理想的预防感染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术后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使用抗生素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平均体温、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内膜炎和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可有效减少产妇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回顾外科手术中合理使用抗生素在预防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不同时间、不同方式、使用不同的抗生素发生切口感染情况.结果:324例外科手术共发生切口感染12例,感染率为3.7%,术前、术后使用抗生素比术中使用抗生素感染率更高.结论:外科手术预防切口感染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和时间,做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远红外线理疗替代抗生素预防肾癌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以期为不用抗生素来预防Ⅱ类切口感染方法提供相应理论依据。方法将100例肾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远红外线治疗方法。两组均常规换药处理,比较两组的切口感染率和切口甲级愈合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切口甲级愈合率及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红外线理疗能促进肾癌患者术后伤口的愈合,能达到应用抗生素预防Ⅱ类切口感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都明森 《基层医学论坛》2014,(14):1771-1772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中使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普外科手术中使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20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其基本资料进行观察,对比不同方式、不同时间、不同抗生素对切口感染情况的影响。结果 20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中出现切口感染10例,感染率为5%;患者在术前、术后使用抗素比在术中使用的抗生素感染率更高,而在以后的二、三联用药较之一联感染率更高。结论普外科手术在预防切口感染时要严格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掌控,控制其使用时间和指征,从根本上做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陈一静 《吉林医学》2011,32(15):3150-3150
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因素及抗生素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实施剖宫产的产妇术后切口感染40例(观察组)和同期40例实施剖宫产术无切口感染的产妇作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在经产妇、阴检、导尿次数≥2次、麻醉方式、肥胖、产妇伴有基础疾病,胎膜早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合理的护理与预防性抗生素用药后,都痊愈出院。结论:造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术前预防性用药其效果好,安全可行,是一个临床上值得推广的预防与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