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法林是防治房颤卒中最有效抗凝药物。出血、频繁监测INR值等缺点限制了华法林临床使用率。新近一些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研究不断涌现,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预防卒中的作用中不劣于华法林,且出血风险可能较华法林低,故有望取代华法林这一传统抗凝药。本文系统回顾近年有关口服抗凝药的相关研究,并将这些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某男性患者,58岁,长期服用稳定剂量华法林,后因细菌性脑膜炎入院治疗,入院后戒烟,出院后继续按原来的维持剂量服用华法林,但发现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开始升高。经仔细询问患者,他表示戒烟后没有其他饮食或生活习惯改变。医师根据其情况,考虑到是戒烟前后INR值有较大变化,因此将其华法林维持剂量适当减少%后,其INR值恢复正常。他才知道,原来吸烟对华法林的给药剂量造成  相似文献   

3.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临床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给药方法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方法:对11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记录年龄、性别、华法林剂量和INR值等,观察出血、栓塞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华法林维持剂量及达标时间个体差异较大,与年龄、性别、体重无关。华法林维持剂量范围1~6mg·d~(-1),71.1%的患者维持剂量为2.0~4.5mg·d~(-1),INR稳定达标时间为10~21d。结论:华法林抗凝治疗个体差异大,应在严密监测INR值条件下使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7,(12):1609-1612
目的:探讨华法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抗凝作用,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华法林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140例急性LEDVT患者,入院后第2天开始给予华法林钠片,首剂量为5.0 mg,每日1次,后2 d剂量为2.5 mg,口服,每日1次。给药72 h后根据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华法林剂量,以INR达到抗凝目标时的华法林剂量作为维持剂量长期服用。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并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及凝血四项,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法分析抗凝作用的影响因素;同时,记录给药前及给药后24、48、72 h INR值。结果:给药后,患者的INR值均高于给药前,且给药后24、48、72 h的INR值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24 h内的INR差值显著小于给药后24~48 h的INR差值,而24~48 h的INR差值显著小于48~72 h的INR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因素对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年龄、体质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浆白蛋白、病程。其中,年龄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抗凝作用呈正相关,体质量、血浆白蛋白和病程与抗凝作用呈负相关。结论:年龄、体质量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主要因素,临床应实施个体化给药,以提高华法林抗凝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诺贝特对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影响、作用机制和处理方法。方法 1位78岁老年男性患者长期稳定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在服用非诺贝特2周后出现咳血、血尿和左下肢疼痛,急诊查INR值为5.9,予停用华法林、肌注维生素K1 10 mg处理后出院,随后根据INR值调整华法林周剂量下降40%后INR值达到稳定,半个月后患者因肌痛停用非诺贝特,INR值连续2周持续下降,调整华法林剂量至接近服用非诺贝特前。结果 患者在稳定的华法林治疗剂量基础上加用非诺贝特后,增加了华法林的抗凝效果。非诺贝特蛋白结合率高,可能把与白蛋白结合的华法林置换下来,导致抗凝效果增强;非诺贝特也是轻到中度的CYP2C9抑制剂,CYP2C9为S型华法林的代谢酶。这2种作用合起来可增强华法林的药效。结论 在长期华法林稳定抗凝治疗的情况下加用非诺贝特后,建议连续监测INR值并考虑经验性降低华法林剂量20%,之后根据INR值继续调整剂量至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华法林抗凝治疗时联用胺碘酮引起国际标准化值(INR)异常升高的处理方法及药学监护。 方法 通过对照华法林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确定引起INR值异常波动的药物,及时调整华法林剂量,加强凝血功能的监测,并从华法林与胺碘酮的作用机制、相互作用、两药联用后抗凝作用与两药的剂量、浓度相关性等方面阐述胺碘酮对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影响。 结果 INR异常波动为华法林与胺碘酮联用所致,两药联用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增加出血风险,通过停用华法林3 d,INR恢复到目标值范围,继续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情况控制平稳,顺利出院。 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对患者有效的药学监护,可协助临床及时发现药物治疗相关问题。在使用与华法林有相互作用的药物时要考虑其对抗凝治疗的影响,一方面要充分了解药物合用时的药理学及药动学变化,另一方面要加强监测,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生姜对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影响、作用机制和处理方法。方法与结果:病例回顾:1例62岁的患者长期服用华法林并稳定维持剂量,开始每日合并9g生姜1月后查INR值升至4.41,就诊抗凝门诊后停用生姜,后根据INR值逐步调整华法林剂量至原来水平;另1例70岁患者长期服用稳定维持剂量的华法林抗凝治疗,食用醋泡姜1周后INR升至4.59,停用醋泡姜后逐渐调整华法林剂量至原来水平。结论:生姜与华法林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与文献回顾显示华法林与生姜相互作用为"很可能"。当长期服用华法林的患者需要生姜补充替代治疗时,推荐抗凝门诊药师根据食用生姜的量和疗程判断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严重程度,加强监测INR值,必要时调整华法林剂量,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房颤病人华法林抗凝治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影响。方法选择46例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房颤伴高胆固醇血症或冠心病的病人,随机分为:华法林治疗组(23例),维持原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联合治疗组(2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来适可)40mg,睡前口服。治疗1周,测定并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INR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INR较华法林治疗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氟伐他汀会增加华法林抗凝作用,治疗过程应注意监测INR,以调整华法林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我国人工机械瓣膜置换(HVP)术后早期口服抗凝药与抗凝治疗强度(INR)的关系,以期指导术后早期的抗凝治疗。方法记录260例HVP患者术后1-7d的华法林用量及INR,分析INR与口服抗凝治疗的关系。结果1~3d内,华法林用量与INR无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有增加的趋势,P值有减小的趋势。第4天,华法林用量与INR具有相关性(P〈0.01),此后的3d内华法林用量与INR明显相关(P〈0.01),相关系数逐渐增加。结论HVP术后早期,尤其3d以内,INR并不能真正反映华法林的全部抗凝作用,第4天(72h后)开始,INR与华法林用量才有明确的相关性。建议3d以后才应该根据INR值对华法林用量做适当的增减。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药实践》2016,(9):659-662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指导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病房颤与传统治疗的差异。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58例,随机分成临床药学用药指导华法林抗凝治疗组28例(指导组)和非临床药学用药指导华法林抗凝治疗组30例(传统组)。指导组由临床药师采用药学服务模式指导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目标国际标准化值(INR)自主监测与剂量调整;传统组由医师主导用药的传统模式进行华法林抗凝治疗。两组INR均为2.0~3.0(年龄≥75岁者为1.5~2.5),治疗开始后每间隔5天在院监测一次INR值。两组患者开始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第12个月做一次随访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华法林用药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组INR值为(2.54±0.05),传统组INR为(2.23±0.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我监测与剂量调整能力、用药依从性和安全性方面的随访调查,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采用药学服务模式指导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疗效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质子泵抑制剂(PPIs)对华法林抗凝初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使用华法林联合PPIs的患者294例,根据术后使用PPIs的种类分为奥美拉唑组和泮托拉唑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间PT值、INR值及华法林日剂量的差异,根据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停药率评估PPIs与华法林联用的安全性。结果:两组间的华法林平均日剂量、INR值首次达标时间和住院期间INR的控制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第1天和7天的INR值、PT值在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4天奥美拉唑组INR 1.84±0.49、PT(21.3±5.7)s,显著高于泮托拉唑组INR 1.71±0.37、PT(19.7±4.4)s,P<0.05。在INR 1.6~2.2亚组中,两组术后第4天的INR值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安全性指标方面,奥美拉唑组的华法林停药率为(46.1%),显著高于泮托拉唑组(25.25%),INR>3的次数、栓塞率和出血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在服用华法林抗凝的初期,奥美拉唑增强了华法林的抗凝效果,且影响华法林使用的安全性(如增加华法林的停药率),两药联用时应当严密监测INR值,保证抗凝治疗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临床药师指导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病房颤与传统治疗的差异,为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5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临床药师指导华法林抗凝治疗组28例(指导组)和非临床药师指导华法林抗凝治疗组30例(传统组)。指导组由临床药师采用药学服务模式指导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INR自主监测与剂量调整;传统组由医师依据INR值调整用药剂量、交代药物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的临床常规方式进行华法林抗凝治疗;2组目标国际标准化值(INR)均为2.0~3.0(年龄≥75岁者为1.5~2.5),治疗开始后每间隔5 d在院监测一次INR值。2组患者开始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第12个月做一次随访调查。结果:2组患者达目标国际标准化值(INR)的比例有显著性差异(P<0.05);自我监测与剂量调整能力、用药依从性和安全性方面的随访调查,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药师采用药学服务模式指导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的方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研究口服抗凝剂治疗中,使用PT监测时INR值的允许范围.方法:对不同性别、年龄、华法林用量的200例患者的PT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所用仪器日本CA-510血凝仪和原机试剂.结果:在达到相同治疗目的时,女性患者PT的INR允许范围要小于男性患者;随着口服抗凝药使用剂量的增加,PT的INR允许范围也略有增大.结论:...  相似文献   

14.
1例78岁房颤患者长期服用华法林,1NR值控制在1.6~2.5。入院当日测PT41.6S,INR3.53,遂停用华法林。4d后测INR1.25,低于正常水平,患者重新口服华法林。因关节疼痛加用塞来昔布,监测凝血四项显示PT、INR值分别由14.4S、1.25上升至36.7S、3.12。临床药师分析患者所用药物中,氯雷他定、塞来昔布均可加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建议停用华法林、静脉注射维生素K1,医师采纳。此后,继续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至INR值回落后恢复使用华法林。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出血及栓塞事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国际华法林药物基因组学联合会(IWPC)模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DVT)华法林初始抗凝疗效的影响。方法:100例DVT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8例和对照组32例,均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分析技术进行CYP2C9和VKORC1基因检测,利用IWPC模型计算华法林初始剂量,并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结果调整华法林至合适剂量;对照组直接根据INR监测结果调整华法林至合适剂量。比较两组患者在INR首次达标时间、INR达标维持时间、华法林抗凝治疗3、5、7天INR、INR达标率和INR总达标率、7天华法林累积剂量及治疗范围时间(TTR)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CYP2C9 1075A>C基因以AA型为主(91.18%),C等位基因突变率5.15%,VKORC1 1639AA型79.41%,G等位基因携带率11.03%。研究组患者INR首次达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01),INR达标维持时间明显增加(P=0.02),华法林抗凝治疗3天INR及INR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TTR为47.27%,较对照组29.01%明显增加(P<0.001)。结论:IWPC模型有助于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华法林初始抗凝疗效,但其在华法林长期抗凝中的应用价值有待于临床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6.
吴明东  丁汀  朱亚兰  施志超 《海峡药学》2010,22(11):303-304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治疗中参与用药监护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参与临床查房,审查医嘱,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值的影响因素。结果通过监测INR值,关注药物不良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提高其长期抗凝治疗效果。结论在华法林个体化给药过程中,临床药师可以开展药学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使用药物相关基因型指导的华法林初始给药剂量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根据药物相关基因型计算华法林初始给药剂量,记录随访3个月内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达标的次数、INR在治疗范围内的时...  相似文献   

18.
95例患者华法林抗凝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策 《中国药房》2009,(32):2527-2529
目的:了解服用华法林患者抗凝过量和抗凝不足的原因。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9月95例服用华法林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用药剂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抗凝情况、合并用药情况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体质量影响华法林的剂量和抗凝效果;合用的药物中,左氧氟沙星增强华法林抗凝效果的作用最强;共进行480次INR监测,INR在目标范围2.0~3.0为332次,占69.2%。发生出血共7例,占7.4%。结论:影响华法林抗凝效果的因素很多,需对患者进行更严密的抗凝监测。  相似文献   

19.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观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吴逢波  徐珽  陈泽莲  唐尧 《中国药房》2008,19(14):1093-1094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给药方法和国际标准比值(INR)的关系。方法:对123例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随访研究。术后使用华法林抗凝,出院后定期复查随访。记录年龄、性别、华法林剂量和INR值等,观察出血、栓塞、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无死亡病例,出院发生股静脉血栓1例,牙龈出血11例,泌尿系出血3例。出院随访因抗凝出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国外文献报道相近。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5d根据INR给予个体化剂量,控制INR值在1.5~2.0之间可以达到一定的抗凝效果,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监测与护理要点.方法 以我院心胸外科306例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及其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观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规范的抗凝治疗和护理,92.8%的患者的INR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住院期间仅有4%的患者发生因抗凝治疗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及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华法林治疗窗窄,剂量个体差异大,抗凝不足可导致血栓,抗凝过量则有出血甚至致死的风险.加强对口服华法林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达到既有效抗凝,又不产生明显并发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