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剂与湿润烧伤膏联合治疗湿热蕴肤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湿热蕴肤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自拟中药汤剂与外用湿润烧伤膏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自拟中药汤剂与外用3%硼酸溶液冷湿敷,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6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口服自拟中药汤剂联合外用湿润烧伤膏治疗湿热蕴肤型湿疹,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配合湿毒膏外用治疗风湿蕴肤型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风湿蕴肤型神经性皮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艾洛松软膏涂擦于皮损局部,观察组予梅花针叩刺配合湿毒膏外用涂抹,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皮损面积、苔藓化程度及瘙痒程度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配合湿毒膏外用能缓解风湿蕴肤型神经性皮炎症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艾洛松软膏治疗。  相似文献   

3.
吴敬英  李鸣九 《新疆医学》2014,44(11):49-51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观察龙胆泻肝汤合草口渗湿汤结合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湿热蕴肤型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湿热蕴肤型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龙胆泻肝汤合草口渗湿汤口服.观察皮损及瘙瘁程度的改变,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合萆口渗湿汤结合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湿热蕴肤型急性湿疹有明显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龙牡二妙汤治疗湿热蕴肤型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确诊为湿热蕴肤型湿疹的患者70例,按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应用西替利嗪加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应用加味龙牡二妙汤加外用中药洗剂治疗,疗程8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肤病变面积、皮损严重程度、瘙痒程度及安全性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82.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EASI)、瘙痒程度评分(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ASI积分,VAS瘙痒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不良事件,对照组在服药期间有5例出现不良事件。结论加味龙牡二妙汤治疗湿疹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热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及外用金黄膏加活血化瘀膏治疗热痹的疗效。[方法]76例患者根据辨证分型,分为对照组湿热型(12例)、对照组热毒型(16例)、治疗组湿热型(20例)和治疗组热毒型(28例),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湿热型均内服加味三妙丸,治疗组外用金黄膏加活血化瘀膏;对照组和治疗组热毒型均内服新癀片,治疗组外用金黄膏加活血化瘀膏。治疗前后采用100mm目测模拟疼痛标尺线(VAS)疼痛评分及疗效综合评定。[结果]1个疗程(7d)后,两治疗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服药物基础上配合金黄膏加活血化瘀膏治疗热痹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MEBT/MEBO病证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探讨MEBT/MEBO的治疗优势。方法选择WagnerⅡ~Ⅲ级糖尿病足溃疡并具有中医湿热毒蕴、筋腐肉烂证的患者共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3),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8周治疗后,典型案例中的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溃疡部位达到临床愈合标准。该患者湿热毒蕴、筋腐肉烂证的6项主症完全消失,5项次症除了形体消瘦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其余4项均有不同程度缓解,舌质由红绛转为舌淡红,苔黄腻转为苔白,寸口数脉消失,滑脉仍存在,趺阳脉较入院前搏动增强。结论 MEBT/MEBO能够有效地促进溃疡创面(病)愈合,同时也能改善糖尿病足湿热毒蕴、筋腐肉烂证,对病证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滚针与卤米松乳膏联用治疗风湿热蕴型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104例风湿热蕴型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滚针联合卤米松乳膏外用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卤米松乳膏外用治疗,均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虫方加减内服配合湿毒膏外用治疗慢性阴囊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予以全虫方加减的中药汤剂内服,每日1剂水煎400 mL,早晚分服,将湿毒膏外涂患处,早晚各用1次;对照组予以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10 mg/次,1次/d,患处外涂派瑞松,早晚各用1次。2组治疗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10%,对照组为58.8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全虫方加减配合湿毒膏外用治疗慢性阴囊湿疹,其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9.
麝香珍珠膏治疗体表慢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麝香珍珠膏治疗体表慢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体表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麝香珍珠膏治疗,对照组予以凡士林软膏局部外用,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结果: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麝香珍珠膏对体表慢性溃疡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湿热蕴肤型慢性湿疹患者采用苦参胶囊治疗后的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湿热蕴肤型慢性湿疹患者6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盐酸西替利嗪治疗;研究组31例患者则联合苦参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h1、Th2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变化,同时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Th1细胞因子INF-γ、IL-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Th2细胞因子IL-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88%(P<0.05)。结论:湿热蕴肤型湿疹患者采用苦参胶囊进行治疗,可调节患者的INF-γ、IL-2、IL-4的水平,恢复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11.
程端芬  陈劲梅  刘旭  刘忠伦 《当代医学》2011,17(25):154-155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湿热蕴蒸型阳黄的临床疗效。方法湿热蕴蒸型阳黄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治疗组药用柴胡疏肝散改汤加减,日1剂,早晚两次温服;对照组药用茵栀黄颗粒,1袋/次,3次/日,冲服。14d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治愈率比较:治疗组治愈率为56.4%,对照组治愈率为34.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有效率为70.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示治疗药物依从性良好。结论柴胡疏肝散改汤加减治疗湿热蕴蒸型阳黄临床疗效较好,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小,药物依从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自拟化湿散结汤联合西药治疗湿热毒瘀型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湿热毒瘀型结节性痒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西替利嗪及多虑平口服;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自拟化湿散结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痊愈率为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痊愈率为2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拟化湿散结汤联合西药治疗湿热毒瘀型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肯定,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治疗肛瘘术后的疗效。方法将40例肛瘘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单外用拔毒膏治疗,治疗组为丹红注射液配合外用拔毒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疼痛减轻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配合外用拔毒膏治疗肛瘘术后疗效优于单一外用拔毒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四黄膏在肛裂术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其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肛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复方四黄膏肛裂术后外用治疗,对照组肛裂术后使用雷夫诺尔纱条外用治疗。结果:应用复方四黄膏术后换药明显缩短肛裂术后愈合时间,疗效满意。结论:复方四黄膏在肛裂术后治疗中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湿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例慢性湿疹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10例,另一组为对照组1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外用化湿膏的治理,一天使用三次,无需清洁,使用时需要注意外用搽剂,对照组则应用皮炎平治疗,分析两组用药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治疗后皮损情况和自觉症状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疗效优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中医外用化湿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便可通片联合外用蟾龙镇痛膏治疗肿瘤患者服用阿片类镇痛药所致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诊治的138例服用阿片类镇痛药所致便秘的肿瘤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便可通片联合外用蟾龙镇痛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湿疹外洗方治疗湿热蕴肤型小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湿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脱落3例,治疗组脱落2例),治疗组采用湿疹外洗方治疗,对照组采用炉甘石洗剂治疗,连续用药2周,治疗前后对皮损面积、湿疹面积和严重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EASI)、湿热蕴肤证积分、瘙痒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基于EASI的疗效、湿热蕴肤证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瘙痒评分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皮损面积和湿热蕴肤证积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疹外洗方可以较好地缩小湿疹皮损面积,改善中医证候和瘙痒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静脉血栓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湿热蕴毒型(28例)、湿热瘀阻型(54例)和阴虚瘀阻型(6例)三型。各种类型患者分别施以不同的药物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88例患者临床治愈38例,显著好转3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5%。结论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静脉血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须辨病辨证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湿热毒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湿热毒蕴证诊断标准的病例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口服加味龙胆泻肝汤,每次100mL,每日2次。对照组62例,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每日1次,扑尔敏片4mg,每日3次,维生素C丸0.1g,每日3次。分别在治疗当天及每周记录皮损消退、瘙痒缓解情况及相关的不良反应,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时治疗4周,分别在2周后及4周后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主客观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在2周后有效率分别为72.86%和51.61%,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4周后有效率分别为91.43%和66.13%,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0.
邱玉梅 《甘肃医药》2014,(6):476-477
目的:观察裴氏黄白除湿膏外擦治疗皮肤过敏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皮肤过敏患者197例分为治疗组99例和对照组98例,治疗组外用裴氏黄白除湿膏治疗,对照组外用皮炎平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100%、90.81%,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裴氏黄白除湿膏治疗皮肤过敏反应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