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7月行健康体检的50例志愿者,分别采集其静脉血与末梢血行血小板计数测定,同时依次采用手工法与仪器法完成检测,再将不同时间测定血小板计数值进行比较,总结上述3种不同情况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评估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50例健康志愿者的静脉血标本血小板计数测定结果为(164.87±5.68)×109/L,末梢血标本测定结果为(162.19±5.14)×109/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工法与仪器法在采集即刻及静置8h的血小板计数测定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仪器法检验中静置10 min、1h、2h与4h的血小板计数测定结果同采集即刻与静置8h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验血小板计数时需严密关注采集部位与标本放置时间等因素,经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异常时,可酌情考虑手工计数法的应用,以避免血小板计数测定误差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Sysmex KX-21型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钟素萍  马粤健 《海南医学》2007,18(8):132-133
目的 观察Sysmex KX-21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手指末梢血分不同时间段用仪器检测与静脉血手工计数比较.结果 表明采取手指末梢血标本测定时放置时间不同及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对Sysmex KX-21型血细胞仪计数血小板产生影响,标本采集后0.5分钟仪器计数法低于静脉血手工计数法,标本放置5分钟后计数结果影响不大,但放置2小时后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结论 Sysmex KX-21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准确性取决于多种因素,只有正确操作,排除各种因素干扰才能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Svsmex KX-21型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素萍  马粤健 《海南医学》2007,18(8):132-133
目的 观察Sysnlex KX-21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手指末梢血分不同时间段用仪器检测与静脉血手工计数比较。结果 表明采取手指末梢血标本测定时放置时间不同及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对Svsmex KX-21型血细胞仪计数血小板产生影响,标本采集后0.5分钟仪器计数法低于静脉血手工计数法,标本放置5分钟后计数结果影响不大,但放置2小时后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结论 Sysmex KX-21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准确性取决于多种因素,只有正确操作,排除各种因素干扰才能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影响血常规检查的因素进行探讨,以提高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选择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血常规检验的80例患者进行分析。在志愿者不同的部位进行静脉血和末梢血采集工作,血样采集完毕之后,血样加入EDTA-K2抗凝剂,在室温下分别于即刻、30min、2h、6h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分析,比较以上时间各参数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总结血液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结果:静脉血与末梢血WBC、RBC、Hb、PLT的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h内血样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h血样指标与即刻测定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血部位不同、静置时间不同会对血常规检查结果有一定影响,如条件允许应以静脉血检测血常规、2h以内检测为宜。  相似文献   

5.
血液分析仪与传统手工检测静脉及末梢血液标本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静脉血与末梢血用仪器检测血细胞及手工检测血细胞的结果,为血常规检测采用仪器还是手工,采用何种血液标本更为确切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20名健康志愿者,每人采取静脉血及末梢血,采用法国ABX-60型血液分析仪和传统手工法分别测定WBC、RBC、PLT和Hb四项指标,检测结果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 静脉血与末梢咖.无论是仪器检测、还是手工检测,PLT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使用仪器分析静脉血的血细胞检测结果较末梢血更能准确地反映机体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张春兰 《吉林医学》2011,(9):1709-1709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将60例健康志愿者同时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比较不同采血部位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使用以上60例志愿者血样加入EDTA-K2抗凝剂,在室温下分别于即刻、30 min、2 h、6 h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分析,比较以上时间各参数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总结血液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结果:静脉血与末梢血WBC、RBC、Hb、PLT的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h内血样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血样指标与即刻测定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血部位不同、静置时间不同会对血常规检查结果有一定影响,如条件允许应以静脉血检测血常规、2 h以内检测为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用血细胞分析仪及手工法分别于即刻、1h、2h、4h、8h、16h计数血小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小时后两法计数血小板明显低于即刻测定。结论血标本采集后置室温4小时内,对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EDTA-K2抗凝末梢血不同检测时间对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委军  董家书 《海南医学》2011,(20):110-112
目的探讨EDTA-K2抗凝末梢血在不同时间检测(仪器法XS-800I)对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影响。方法给62例门诊患者采集末梢血标本,在采集样本混匀后用XS-800I血细胞分析仪分别进行即时检测(1min内检测)、2min检测、5min检测、10min检测、15~30min检测,观察血小板计数结果,采用方差分析,并以手工计数法为参照,评价仪器法不同时间检测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结果采血后仪器法即时检测血小板结果明显偏低,即时组与其他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患者采集EDTA-K2抗凝末梢血后,立即检测会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应至少充分混匀2min后再检测,可保证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引起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的影响特点,提高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方法 利用库尔特STK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仪器法)与目视显微镜(手工法)对174例血小板减少症标本进行PLT计数分析.结果 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t=14.2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仪器检测与目视检测值间存在正相关.结论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能力尚有一定局限性,异常标本或血小板直方图异常时,必须严格按照复检标准复查,确保临床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并作出纠正。方法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对血小板低于正常参考值的患者,同时采集末梢血手工计数血小板并作末梢血及抗凝血涂片显微镜镜检。结果手工血小板计数与EDTA抗凝血计数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工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枸橼酸抗凝血标本血液分析仪计数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首次血小板计数减低的标本均应手工计数血小板并作末梢血涂片镜检,以排除是否存在抗凝剂所致血小板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   

11.
刘先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2):80-80,92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及检测时间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观察组采用静脉采血法;对照组采用末梢采血法。采集受检者静脉血约4mL分别置于抗凝管及一般塑料采血器中,混匀后用血细胞分析仪于即刻、15min、30min分别测定1次。结果两组采用一般塑料采血器和抗凝采血器在采血即刻检测血小板含量时比较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15min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min后差异更为显著(P0.01)。结论在常规检测血小板时应经抗凝采血器取静脉血,一般在15~30min时测定为宜,可以提高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EDTA-K2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用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肝素锂静脉抗凝血、末梢血、手工显微镜计数法、涂片法进行复检结果对比及分析。方法:对38例EDTA-K2抗凝、血液分析仪mindray BC-5180测定血小板明显减低,涂片染色镜检均发现血小板聚集且体表检查无出血、淤点、淤斑等症状符合诊断为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采用1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肝素锂抗凝静脉血复检血小板;2采末梢指血用不含任何抗凝剂的稀释液稀释后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3手工显微镜计数法计数血小板;4每例患者分别制作抗凝标本和末梢指血合格涂片用瑞氏-姬姆萨染液染色后显微镜镜检。结果:38例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35例能用枸橼酸钠、肝素锂抗凝标本同时纠正,两者纠正数值和手工显微镜计数法、末梢指血计数结果相接近,血涂片镜检观察血小板呈散在分布;2例用肝素锂抗凝标本能纠正枸橼酸钠抗凝标本不能纠正,手工显微镜计数法、末梢指血计数结果和肝素锂抗凝标本纠正结果相接近而和枸橼酸钠抗凝标本不符,血涂片镜检肝观察肝素钠抗凝血血小板呈散在分布而枸橼酸钠抗凝血成片聚集;1例枸橼酸钠、肝素锂抗凝标本均不能纠正,两者纠正结果和手工显微镜计数法、末梢指血计数结果不符,血涂片血小板均出现成片聚集。结论:大多数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能用枸橼酸钠、肝素锂抗凝标本加以纠正,极少数不能纠正的可以采集患者末梢指血直接置于不含任何抗凝剂的稀释液中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值或用手工显微镜计数法计数血小板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两组不同采血方式对血细胞计数检测的影响,为临床血细胞计数检测标准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选120例肿瘤患者,同时采集静脉血与末梢血,进行血细胞计数检测,对比两种血液的测定结果,并反复抽血检测数次。结果:血液分析仪测定血细胞计数结果显示,静脉血和末梢血在RBC、WBC、PLT、HGB、MCV上均有明显差异,静脉血除WBC均值外,其他均值都略高于末梢血;反复抽血检测数次,静脉血检测结果较为稳定,而末梢血细胞计数各次检测的结果浮动较大,重复性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血稳定性没有静脉血强,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血细胞分析,尽量以抽查检测静脉血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仪器法与手工法测定血小板在数量上的影响.方法:同一份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分析仪及手工法均测三次结果,立即测定(P>0.05)镜检法立即测定与30 min测定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立即测定与1 h测定结果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分析仪立即测定与30 min测定差异无显著性(P>0.05),1 h测定值均高于前二次.结果:病人血小板>50×109/L时,两法差异不大;<20×109/L时,两法偏差较大.结论:仪器法测定血小板必须在30 min内测定完毕.对于较低的血小板值还必须采取手工法测定,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梁华英  黄胜  洪流  程洪周 《吉林医学》2009,30(13):1231-1233
目的:探讨末梢全血和静脉血待测时间对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33例末梢全血标本和20例静脉血标本被分别注入EDTA-K2抗凝管,轻轻充分混匀后立即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然后再分别放置10min和30min后,再次混匀测定,对末梢全血与静脉血在三个时间测定的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末梢全血10min的结果与即测的结果比较:白细胞数明显降低(P〈0.01),血小板数明显升高(P〈0.001);30min结果与10min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各个时间的测定结果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全血采集过程中由于组织液混入,促使血小板短时间内产生一个可逆的假性聚集,从而影响WBC和PLT结果的准确性;末梢全血采集后放置10min后再测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静脉血采集混匀后即上机检测对结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液常规检查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将72例健康志愿者同时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比较不同采血部位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将72例健康志愿者的静脉血打入装有EDTA-K2的抗凝管,在室温下分别于即刻、2h、12h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分析;在室温与冰箱保存血液样本进行比较,比较以上各参数有无统计学意思,总结血液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结果末梢血WBC、RBC、PLT计数高于静脉血;室温与冰箱保存的血液样本无明显差异;2h与即刻检查的血液常规检查无明显差异,12h与即刻检查的血液常规检查有明显差异.结论采血部位不同、静置时间不同会对血常规检查结果有一定影响,应以静脉血检测血常规、2 h以内检测为宜;临床操作中需检验人员对各种影响因素全面了解,做好检测前后的质量控制,减少影响血液常规检测结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分析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26例,并同时对其进行末梢血与静脉血方式采血,其中将采集末梢血标本作为A组(126份),采集静脉血标本作为B组(126份)。对2组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观察,比较其差异性。结果:A组血常规(RBC)、白细胞(WBC)及血红蛋白(Hb)均检测指标数值均高于B组(P0.05),红细胞比容(HCT)数值低于B组(P0.05);2组平均红细胞体积(MCH)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高于B组(P0.05),血小板计数(PLT)低于B组(P0.05);不同时段静脉血样本血常规检测指标比较,其中3h行血常规检测与即刻时各血常规检测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6h检测与即刻时比较,Hb、RBC与WBC均无较大差别(P0.05),PLT降低(P0.05),MXD升高(P0.05)。结论: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其检测准确率优于末梢血,且稳定性较高,可多次重复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8.
张惠兰  侯薇 《吉林医学》2011,32(23):4847-4848
目的:探讨末梢血稀释标本放置时间长短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左手无名指末梢血。按稀释液700μl与血液标本20μl比例混匀,分别于采集后即刻和放置5,25,80 min,用深圳雷杜RT-7600S全自动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测其各个细胞值。结果:25 min与80 min均值以及5 min,25 min与80 min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血小板)在5 min,20 min,80 min检测点均值与即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PV(血小板平均体积)5 min检测点均值与即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分析仪做末梢血稀释标本时,放置时间应在5~60 min内完成适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并建立合适的影响Sysmex-1800i仪器血小板计数的复检原则。方法:利用Sysmex-1800i血细胞分析仪对450例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分为红细胞不同的MCV组、血小板内在因素组、采血因素组。并对各组血小板进行显微镜手工计数及相应的血涂片复查。结果:①MCV≥80n和70n≤MCV〈80n时,仪器与手工法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fl≤MCV〈70fl时,仪器法与手工法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60fl,仪器法与手工法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小板直方图异常及大血小板,仪器法与手工法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聚集时仪器所测数值与血片所见血小板数量差异显著。③不同采血方式血细胞分析检测结果的影响如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利用EDTA—k2真空负压管采集静脉血具有结果稳定、样本量多、便于复查等诸多优点,在优先静脉采血的同时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样本类型及采血容器。当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数据,应重采静脉血,并进行手工血小板计数。结论:红细胞MCV≤70fl或者血液标本不合格及血小板结果和临床不相符时,有必要进行人工血小板计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迈瑞BC-6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网织红细胞计数结果与手工法计数结果的差异性。方法:收集临床需要检测的网织红细胞的血标本270份,分别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手工法分别进行检验,对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采用迈瑞BC-6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网织红细胞计数结果与手工法计数结果相关性很好(r=0.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迈瑞BC-6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网织红细胞很理想,适合临床大批量标本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