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SCC-Ag、TS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住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患者56例作为研究目标,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23例。常规组用伊立替康联合卡铂治疗方案,研究组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血清SCC-Ag、TSGF水平。结果常规组和研究组通过治疗后,CD4+/CD8+、CD3+、CD4+数值全部升高,并且研究组比常规组数值差异更明显,常规组与研究组CD8+都降低,并且研究组比常规组数值差异更大(P0.05)。研究组和常规组血清中SCC-Ag、TSGF水平都有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比常规组治疗后血清中SCC-Ag、TSGF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经数据分析发现,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血清SCC-Ag及TSGF水平,对于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式联合中药及手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20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组治疗,两组患者均联合中药及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采用全身静脉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具有较好的疗效,研究组患者有效缓解率9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有效缓解率79%,具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均较少,及时对症治疗后消失,两组患者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较全身静脉化疗疗效更为显著,不良反应少,新辅助化疗方式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6):2221-2224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应用腹腔镜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对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糖类抗原242(carbohydrate antigen 242,CA242)、瘦素(leptin,LEP)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两组均继续给予新辅助化疗6个疗程。比较两组血清CEA、VEGF、CA724、CA242及LEP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8+及NK细胞所占比值的治疗前后结果。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CEA、VEGF、CA724、CA242及LE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EA、VEGF、CA724、CA242及LEP水平相比治疗前偏低,且以上血清指标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偏低,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8+及NK细胞所占比值相比治疗前均明显偏低,治疗组外周血CD3+、CD4+、CD8+及NK细胞所占比值相比对照组偏高,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能够明显降低低位直肠癌患者血清CEA、VEGF、CA724、CA242及LEP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1):41-43
目的分析髂内动脉栓塞联合灌注化疗在进展期宫颈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对血清VEGF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科治疗的60例进展期宫颈癌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研究组实施髂内动脉栓塞联合灌注化疗,对比两组疗效、VEGF及VEGFR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治疗后,研究组VEGF、VEGFR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内动脉栓塞联合灌注化疗在进展期宫颈癌治疗中的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血清VEGF水平,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患者手术治疗前放疗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肿瘤科子宫颈癌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行单纯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前进行放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VEGF、SCC-Ag变化及近期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血清VEGF、SCC-Ag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生存率为90.91%,优于对照组的71.88% (P<0.05),但两组之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放疗可明显降低子宫颈癌患者血清VEGF、SCC-Ag水平,且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3):115-118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对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12例,将所选研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研究组患者使用卡培他滨联合沙利度胺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仅采用沙利度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CA199、CA125、CEA以及血清VEGF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A199、CA125、CEA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CA199、CA125、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可有效提高结直肠癌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降低体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应在临床上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P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宫颈癌患者血清PTEN mRNA水平、T淋巴细胞、生存率及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TP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和对照组(单纯三维适形放疗),各50例。检测两组血清PTEN mRNA、T淋巴细胞水平,统计患者的生存率及复发、转移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PTEN 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下降,且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1、2、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率、转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P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宫颈癌患者血清PTEN mRNA和T淋巴细胞水平的改善效果较佳,可提升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提高生存率,减少复发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与宫颈癌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确诊的62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及体检健康者62例(对照组),宫颈癌患者进行化疗治疗。分别检测宫颈癌组化疗前及化疗18周后、对照组健康体检时血清bFGF、VEGF水平,随访2年统计患者生存情况,分析宫颈癌患者化疗前血清bFGF、VEGF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62例宫颈癌患者化疗后,完全缓解49例(79.03 %),部分缓解9例(14.52 %),疾病稳定0例(0.00%),病情进展4例(6.45 %),总有效率为93.55 %。宫颈癌组化疗前血清bFGF、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 A、Ⅱ B、Ⅲ A、Ⅲ B期宫颈癌患者化疗前血清bFGF、VEGF水平依次升高(P<0.05);低、中、高分化宫颈癌患者化疗前血清bFGF、VEGF水平依次降低(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化疗前血清bFGF、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化疗前和化疗18周后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进展患者血清bFGF、VEGF水平均依次升高(P<0.05),与化疗前比较,部分缓解患者化疗18周后血清bFGF、VEGF水平均降低(P<0.05)。bFGF、VEGF低水平组生存率分别显著高于bFGF、VEGF高水平组(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化疗前血清bFGF、VEGF水平呈高表达,二者水平与宫颈癌化疗敏感性及预后密切相关,血清bFGF、VEGF高水平患者预后较差,低水平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结直肠癌患者在采用腹腔镜手术的基础上给予新辅助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探讨该方案对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CA242、CA19-9、CA724、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所有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手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FOLFOX4方案)4个周期,于治疗前后清晨取患者空腹静脉血进行离心处理,运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A242、CA19-9、ICAM-1及VCAM-1水平并进行比较,运用MEIA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EA水平并进行比较,运用ECLI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A724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EA、CA242、CA19-9及CA724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清CEA、CA242、CA19-9及CA724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CEA、CA242、CA19-9及CA724水平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CAM-1、VCAM-1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清ICAM-1、VCAM-1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ICAM-1、VCAM-1水平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降低血清CEA、CA242、CA19-9、CA724、ICAM-1及VCAM-1水平,该方案可通过调节癌症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及相关因子的表达,促进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的恢复,缓解患者病情,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蔡蕾  苏玥辉  张梦真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0):1814-1815
目的探讨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脂质体与顺铂(LP)方案化疗对宫颈癌患者疾病控制率及血清人癌胚抗原(CEA)、人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宫颈癌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常规组患者接受LP治疗,观察组患者在LP的基础上加用表阿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及治疗前后血清CEA、CA125水平。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78.05%(32/41)]高于常规组[51.22%(2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EA和CA12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血清CEA和CA125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表阿霉素联合LP方案化疗可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疾病控制率,降低其血清CEA、CA125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刘淼  邓玉清  刘平 《海南医学》2012,23(13):91-93
目的探讨血清SCC-Ag、VEGF、IGF-Ⅱ及TK1联合检测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11月的49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为A组,同期的49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为B组,49名健康体检人员为C组,检测并比较三组人员的血清SCC-Ag、VEGF、IGF-Ⅱ及TK1水平。结果 A组血清SCC-Ag、VEGF、IGF-Ⅱ及TK1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B组及C组,而B组则高于C组,宫颈癌Ⅰa期患者与B组则在血清VEGF、IGF-Ⅱ及TK1水平及阳性率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SCC-Ag、VEGF、IGF-Ⅱ及TK1联合检测在早期宫颈癌诊断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对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身静脉化疗、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应用于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实际价值。方法:选择9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研究组给予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给予全身静脉化疗,记录两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均顺利完成相同用药方案、不同给药途径的化疗,研究组总有效率(68.89%)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效果优于全身静脉化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解毒散结方对大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新生和金属蛋白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共纳入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大肠癌患者1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1例。治疗组接受化疗联合中药补肾解毒散结方治疗,对照组接受化疗联合安慰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肿瘤转移率、中医证候评分,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观察时间为30月时,治疗组的术后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VEGF、MMP-2、MMP-9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VEGF、MMP-2、MMP-9均下降,对照组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治疗组血清VEGF、MMP-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解毒散结方可有效减少大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术后转移率,降低术后转移风险;可改善中医证候,抑制血清VEGF与MMP-9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TC方案化疗,观察联合治疗方案对患者血清TSGF、PRL、HE4以及TNF-α、CRP、VEGF、IL-8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06例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9例患者,观察组57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腹腔镜手术的基础上给予TC方案(紫杉醇+卡铂)进行化疗2个疗程,于治疗前后清晨取患者空腹静脉血进行离心处理,运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TSGF、PRL、HE4以及TNF-α、CRP、VEGF、IL-8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前,两组血清TSGF、PRL、HE4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两组血清TSGF、PRL、HE4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血清TSGF、PRL、HE4水平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CRP、VEGF、IL-8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两组血清TNF-α、CRP、VEGF、IL-8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血清TNF-α、CRP、VEGF、IL-8水平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TC方案化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血清TSGF、PRL、HE4以及TNF-α、CRP、VEGF、IL-8水平,表明手术后辅以TC化疗方案不仅可以提高疗效,控制肿瘤的局部复发,还可以通过调节某些因子的表达而起到抑制肿瘤发展的作用,还可以改善机体内部炎症微环境,促进患者自身免疫表达,值得临床上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洛铂辅助化疗对局部宫颈癌患者血清肿瘤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9月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局部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辅助化疗;观察组采用紫杉醇联合洛铂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化疗前后CYFRA21-1、SCC-Ag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缓解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前CYFRA21-1、SCC-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后CYFRA21-1、SCC-Ag水平较化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洛铂化疗在局部宫颈癌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血清肿瘤因子,以缓解患者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8):2573-2576
目的:通过对研究对象五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比较,探讨CEA、CA125、SCC-Ag、CA199及CYFRA21-1等不同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中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对108例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按照疾病类型分为三组,其中包括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宫颈癌患者60名,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20名,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妇女28名。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CA125、CA199和CYFRA21-1水平;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CC-Ag、CEA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1)CIN组与健康对照组CA125、CA199、CYFRA21-1、SCC-Ag、CEA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宫颈癌组CA125、CA199、CYFRA21-1、SCC-Ag、CEA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CIN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在不同组织类型宫颈癌患者中,CA125、CA199、CYFRA21-1、SCC-Ag、CEA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CA199、CEA在腺癌中的含量明显高于鳞癌、鳞腺癌(P<0.05),鳞癌与鳞腺癌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YFRA21-1、SCC-Ag在鳞癌中的含量明显高于腺癌、鳞腺癌(P<0.05),腺癌与鳞腺癌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中的CA125、CA199、CYFRA21-1、SCC-Ag、CEA水平明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和健康者,SCC-Ag、CYFRA21-1在宫颈鳞癌患者中水平较高,CA125、CA199、CEA对宫颈腺癌的诊断更有意义,此五种肿瘤标志物可作为宫颈癌辅助诊断的检查指标,对鉴别宫颈癌病理分型同样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八珍汤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盆腔炎对患者血清CA125、CA15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我院就诊的结核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均分为100例研究组和10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中药保留灌肠、八珍汤进行治疗,分别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清CA125、CA153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125、CA153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性的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A125、CA153水平显著性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八珍汤联合抗结核药物对结核性盆腔炎进行治疗能有效的降低血清CA125、CA153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SCC-Ag、VEGF、IGF-Ⅱ及TK1联合检测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11月的49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为A组,同期的49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为B组,49名健康体检人员为C组,检测并比较三组人员的血清SCC-Ag、VEGF、IGF-Ⅱ及TK1水平.结果 A组血清SCC-Ag、VEGF、IGF-Ⅱ及TK1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B组及C组,而B组则高于C组,宫颈癌Ⅰa期患者与B组则在血清VEGF、IGF-Ⅱ及TK1水平及阳性率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SCC-Ag、VEGF、IGF-Ⅱ及TK1联合检测在早期宫颈癌诊断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对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6):2255-2258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联合氟尿嘧啶化疗对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肿瘤标注物、VEGF、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4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123)和观察组(n=125)。对照组给予顺铂、亚叶酸钙联合氟尿嘧啶方案化疗,观察组接受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化疗,均治疗2个周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VEGF、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清CA125、CA19-9、CEA、VEGF、CRP、MMP-2和MMP-9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CA125、CA19-9、CEA、VEGF、CRP、MMP-2和MMP-9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亚叶酸钙联合氟尿嘧啶化疗方案,可有效降低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VEGF、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3):68-70+74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VEGF、MMP-9及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4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两组均行化疗治疗,研究组加用贝伐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血清VEGF、MMP-9及COX-2表达水平、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2.38%,高于对照组的30.95%(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VEGF、MMP-9、COX-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化疗相关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可提高疗效,抑制肿瘤进展,降低VEGF、MMP-9、COX-2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