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杏华 《吉林医学》2011,(30):6436-643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者30例,占60%,有合并症者41例(82%),并发性反应29例(58%),40例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用药才能使血压达标(80%)。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症较多,降压同时要兼顾并发性反应及合并症的治疗,重视不良反应;脉压差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在老年人中较多见,小剂量联合用药平稳降压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朱律清 《吉林医学》2010,31(15):2258-225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者58例(59.2%),有合并症者82例(83.7%),并发症29例(29.6%),83例应用2种或2种以上药物联合用药才能使血压达标(84.7%)。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症较多,降压同时要兼顾并发症及合并症的治疗,重视不良反应;脉压差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在老年人中较多见,小剂量联合用药平稳降压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方法:对比分析老年高血压组与非老年高血压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血压波动幅度加大,动态脉压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大,与非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脉压增大是心血管病的独立预测因子;②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并发症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监测对老年高血压病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对170例于本科门诊或病房经观察偶测血压,按1999年WHOISH高血压分类标准,确诊为高血压病老年患者实施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动态血压结果,剔除白大衣性高血压〔1〕,及诊断依据不充分的患者。将确定无疑的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占全部高血压病的12.5%。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的靶器官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例中,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组靶器官损害发生率亦显著高于血压昼夜节律存在组。结论:动态血压监测是正确诊断高血压病的必要选择,老年高血压病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及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占较大比例,并有更加严重的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老年高血压的防治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5月-2010年6月1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收缩期高血压72例,占55.4%;脉压≥60mmHg者76例,占58.5%;临床表现以头晕、头痛、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气短等多见,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81.5%的患者有合并症,单一药物控制22例,占16.9%,联合药物控制108例,占83.1%。结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高,病程长,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多,脉压大,合并症多,可无症状,应早期联合用药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我院连续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07例,按照患者的年龄分成老年高血压组(年龄≥60岁,n=103)和非老年高血压组(年龄<60岁,n=104),对两组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合并症发病率高,脉压差增大,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减低.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差,联合用药治疗率低.结论:老年高血压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脉压增大,心脑血管合并症多见.  相似文献   

7.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靶器官损害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董吉云  扬志勇  苗年海  陈继群 《安徽医学》2010,31(10):1194-1196
目的通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将10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脉压〉60mmHg组和脉压〈60mmHg组,两组患者均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头颅CT、血肌酐及尿清蛋白定量测定。结果脉压〉60mmHg组冠心病、左心室肥厚、脑梗死发生率、血肌酐浓度、24h尿清蛋白定量均高于脉压〈60mmHg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与增大的脉压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发病原因及症状等临床资料,总结出相关的治疗经验。方法:将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和60例非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者之间的临床表现、血压值、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单纯收缩期出现高血压的患者占60%以上,脉压明显增大,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多。需2种或2种以上药物降压的患者占80%以上。结论:当老年人患高血压以后,其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大,血压波动范围明显增大。所以要求对其进行平稳降压法治疗,注意其降压是的不良反应同时兼顾并发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心脏、大血管等靶器官损害间的关系.方法 监测4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全天平均脉压差(PP),以PP 60 mmHg为界分为两组.多普勒超声检查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与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比值(E/A值)、左室质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颈动脉各段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各段阻力指数(RI).观察不同脉压差对心脏和大血管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PP≥60 mmHg组与PP<60 mmHg组比较,E/A值下降(P<0.05),IMT增高(P<0.05),RI明显增高(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P与IMT左侧颈内动脉及左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及RI双侧颈总动脉呈明显相关(r分别为0.346、0.341、0.557、0.518,P均<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差增大,与心脏、大血管等靶器官损害程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危险分层与脉压差及静息心率的关系.方法:对20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24 h无创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不同危险分层组与脉压差及静息心率相关(P<0.01).结论:脉压差及静息心率的增加,对高血压病患者靶器官损害程度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脉压与心脑肾靶器官损害的关系,为临床更好地控制血压及防治靶器官损害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119例,按脉压(PP)水平分为两组:即PP≥60mmHg组和PP〈60mmHg组;对入选者做以下检查:血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头部CT、尿常规、血肌酐、尿D2微球蛋白(D2-MG)。结果PP≥60mmHg组与PP〈60mmHg组比较,左心室肥厚、冠心病、脑血管并发症、肾脏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增高,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脉压增大是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在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过程中应重视缩小脉压。  相似文献   

12.
邓林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6):94-94,96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对老年高血压病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对34例于本科门诊或病房经观察偶测血压、确诊为高血压病的老年患者实施动态血压监测,对确定无疑的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占全部高血压病的12.5%;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的靶器官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例中,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组靶器官损害发生率亦显著高于血压昼夜节律存在组。结论动态血压监测是正确诊断高血压病的必要选择,老年高血压病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及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占较大比例,并有更加严重的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13.
<正>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近50%[1]。老年高血压常与多种疾病并存,若血压长期控制效果不佳,更易发生靶器官损害。老年人高血压有以下几个特点:收缩压增高,脉压差增大,血压波动大,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白大衣高血压增多,假性高血压增多[2]。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差,长期服药,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多,更易出现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寻找新的治疗途径以减少降压药种类、数量、给  相似文献   

14.
317例老年高血压临床特征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赵萍 《海南医学》2007,18(1):65-66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临床特征及治疗特点.方法 对比分析老年高血压组317例与非老年高血压组(对照组)304例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高血压组多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多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血压波动幅度加大,晨峰现象增多,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多;靶器官损害及并发症多,合并代谢综合征多.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及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 提示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宜注意预防、监测、治疗并存的代谢综合征、靶器官损害及其它并发症,注意血压变异波动情况,选择适宜的药物,个体化确定用药时间,从小量开始给药,细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不断调整药物种类、剂量、用药时间,改善动脉弹性功能,平稳降低整体血压水平,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心脏、大血管等靶器官损害间的关系。方法监测4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全天平均脉压差(PP),以PP 60 mmHg为界分为两组。多普勒超声检查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与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比值(E/A值)、左室质量指数(LVM I)、相对室壁厚度(RWT)、颈动脉各段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各段阻力指数(R I)。观察不同脉压差对心脏和大血管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PP≥60 mmHg组与PP<60 mmHg组比较,E/A值下降(P<0.05),IMT增高(P<0.05),R I明显增高(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P与IMT左侧颈内动脉及左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及R I双侧颈总动脉呈明显相关(r分别为0.346、0.341、0.557、0.518,P均<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差增大,与心脏、大血管等靶器官损害程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6.
施志雄 《广西医学》2011,33(10):1302-130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将20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根据脉压水平分为PP〈50mmHg组,50~60mmHg组,61—70mmHg组,PP〉70mmHg组。观察各组脉压与心、脑、肾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性别、吸烟、血糖、血脂和高血压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进入回归方程,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脉压与靶器官损害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高血压痛患者脉压与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脉压增大,靶器官损害增多。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全科医学》2010,(5):70-70
5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随访与管理(见表2)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发多种危险因素和多种疾病,并且易有心、脑、肾脏等靶器官损伤;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高,且药物治疗易诱发直立性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差。针对上述特征,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8.
116例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娟 《吉林医学》2010,31(18):2870-2871
目的:探索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16例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老年人高血压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多见;脉压差大,低舒张压的收缩期高血压常见;血压波动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并发症多且重,病死率高;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结论:老年人高血压因其独有特点,临床工作中应更加重视对其的诊断和合理治疗,早期预防和干预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4h动态血压监测对老年高血压病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对170例于该科门诊或病房经观察偶测血压,按1999年WHO高血压分类标准确诊为高血压病的老年患者实施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动态血压结果,剔除白大衣性高血压厦诊断依据不充分的患者。将确定无疑的高血压病患者定为老年组,另取经动态血压监测确诊为高血压病中青年患者59人作为对照组,通过观察靶器官损害发生率,高血压病类型构成及血压昼夜节律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ISH)占全部高血压病的12.5%。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的靶器官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例中,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组靶器官损害发生率亦显著高于血压昼夜节律存在组。结论 动态血压监测是正确诊断高血压病的必要选择,老年高血压病中ISH患者厦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占较大比例,并有高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率。  相似文献   

20.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指数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指数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6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6例,按动态脉压指数水平分为3组:脉压指数≤0.40组(44例),脉压指数0.41~0.50组(56例),脉压指数≥0.51组(46例)。3组患者均化验血清肌酐,行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颅脑CT和(或)MRI检查;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h平均收缩压(24hMSBP)、24h平均舒张压(24hMDBP)、24h平均脉压(24hMPP)、脉压指数、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E峰)及舒张晚期左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A峰)比值(E/A)、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3组患者左室肥厚、脑损害、肾功能损害及颈动脉斑块的患病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压指数0.41~0.50组及脉压指数≥0.51组以上指标患病率与脉压指数≤0.40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压指数≥0.51组以上指标患病率与脉压指数0.41~0.50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压指数≥0.51组LVEF〈50%患病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A〈1的患病率与脉压指数≤0.40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动态脉压指数与心脑肾及颈动脉损害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指数增大与靶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动态脉压指数可以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