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CT表现特征.方法:以YYNW院2014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3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CT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位于肝门处15例、肝左叶和肝右叶分别为7例和5例、同时侵犯肝内胆管及肝门(混合型)5例;5例未显示胆管内肿块性病灶,27例门脉期和中动脉期病灶均匀强化;10例轻度强化,17例明显强化,使延迟扫描病灶密度降低,病灶边界显示清楚,无边缘强化或渐进性强化;3例患者可见胆囊内结石,5例患者可见肝内胆管结石;3例患者可见胆囊内结石,5例患者可见肝内胆管结石.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提高CT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胆管细胞癌多期CT增强扫描特征,为胆管细胞癌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经病理证实70例胆管细胞癌CT影像学资料,观察CT平扫、多期(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表现。结果 CT平扫显示单发胆管细胞癌70例,肝左叶发病居多(占64.29%),病灶直径平均6.5cm;伴肝内胆管结石25.71%,伴肝左叶萎缩20.00%。CT平扫显示肿块型45例,占64.29%,平扫表现为低密度影,边界不清,动脉期显示病灶无强化14例,边缘轻度强化28例,静脉期显示病灶中心进一步网状强化14例,延迟期显示线状或不均匀网状持续强化18例;腔内生长型19例,平扫显示肝门部周边软组织肿块存在,动脉期显示肝门不周边软组织肿块轻度强化,静脉期则进一步强化,延迟期缓慢持续强化;浸润型9例,平扫显示胆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动脉期肝内胆管壁轻度强化,静脉期进一步强化,延迟期则缓慢持续强化。结论 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诊断胆管细胞癌有一定的特异性,有利于胆管细胞癌早期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三期表现及与其它肝内肿瘤的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结果15例患者中,周围型9例,中央型6例,其中引起肝局部凹陷变形3例,伴肝内胆管扩张9例,肝内胆管结石5例,伴产气菌胆管感染1例,门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4例,侵犯胆囊1例,肝门区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6例,合并腹水3例。平扫肿瘤多数表现为肝内单发的低密度不规则肿块,增强扫描可见病灶于动脉期无强化或轻度强化,强化形式多样,不同程度出现环状或索条状强化等,静脉期进一步强化,延迟扫描期持续强化,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病灶逐渐充填式强化,强化范围逐渐增大,最后病灶强化密度等于或略高于肝实质,三期增强表现为“慢进慢出”特点,所以三期增强表现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因其病理特点决定其三期增强CT表现具有特征性,大多能与肝内其它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4.
8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经章 《当代医学》2010,16(26):1-2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动态增强表现及与其他肝内肿瘤的鉴别要点。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肝叶萎缩2例,局部肝轮廓凹陷2例,肝内胆管扩张2例,肝内胆管结石1例,肝门后腹膜淋巴结肿大1例,门脉癌栓2例。增强扫描可见动脉期肿瘤外周部分轻度、较薄、不完全的晕环状增强或不强化,静脉期进一步强化,延迟扫描病灶随着时间的延长向心性逐渐增强,病灶内部呈斑片状、不规则细线状强化。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因其病理特点决定其动态增强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大多能与肝内其他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5.
张棋 《中外医疗》2011,30(17):169+171-169,171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特征,加深对其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经证实1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0例中6例为单发病灶,肿瘤大小为3~8cm,4例为大小不一的多发病灶。肝内胆管扩张3例,肝内胆管结石3例。肝叶萎缩4例,局部肝轮廓凹陷4例。增强扫描动脉期6例表现为病灶边缘轻度不全薄环状强化,可见线样强化4例,网格状强化2例;动脉期无明显强化2例。延迟扫描的4例均表现为逐渐增强的向心性强化。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出的特征性,大多可以和肝内其他肿瘤鉴别,增强扫描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江顺州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70-70,151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以便于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资料。结果3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经cT确诊,28例诊断正确,其余都诊为原发肝细胞癌,诊断符合率为93.3%(28/30)。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平扫表现为不规则低密度肿块13例,无假包膜2例,病灶无明显占位效应3例。病灶所在肝叶萎缩8例,肿瘤周围胆管扩张4例。动脉期可见其周边轻度薄层强化改变,门静脉期可见病灶内部强化较动脉期明显,延迟期可见病灶内部强化范围较门静脉期扩大,可见病灶内部呈不均匀分隔状强化。结论螺旋CT平扫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及手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及解剖,并与其它肝内肿瘤进行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的35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左肝24例,右肝9例,左右肝受累2例,28例为单发病灶,大小为3—10cm,7例为多发大小不一病灶,肝内胆管扩张26例,肝内胆管结石20例,肝叶萎缩12例,局部肝轮廓凹陷7例。增强扫描可见动脉期和静脉期边缘轻度强化,且不同程度出现线样和网格状强化,延迟扫描,随着时间的延长病灶逐步由边缘向中心强化,最后病灶强化高于肝实质,延迟扫描的表现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论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及好发部位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以和肝内其它占位性病变鉴别,其中又以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肝门都胆管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表现.结果:13例肝门部胆管细胞癌中7例显示为肝门部软组织肿块,其中位于左肝管3例,左右肝管汇合处2例,胆总管上端1例.所有病例均见肝内胆管扩张.合并胆系结石5例,其中3例见周围淋巴结转移,1例肝内转移.结论:通过CT平扫及结合3期动态扫描有利于观察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强化特征及形态特点,并有利于观察肿瘤周围血管浸润情况和肝内的转移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10例临床及螺旋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层螺旋CT行上腹部平扫和多期螺旋CT增强扫描,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均为阴性,癌胚抗原(CEA)增高3例。肿块型胆管细胞癌8例为单发,肿块境界欠清;管壁浸润型胆管细胞癌2例,局部胆管壁不规则增厚、狭窄;远端肝内胆管不规则扩张7例;肝包膜内陷3例;病变处肝叶萎缩3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钙化1例;肝门、后腹膜淋巴结转移2例。线样或网隔状强化3例管壁浸润型增厚胆管壁有强化。结论: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能及早检出病灶,对病灶作出准确诊断和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10.
黄贵生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1):2778-2779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的表现及与其他肝内肿瘤的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资料。结果:18例患者中,18例均为单发病灶,肝叶萎缩8例,局部肝包膜回缩6例,伴肝内胆管扩张10例,肝内胆管结石6例,肝门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4例,门静脉癌栓2例。增强扫描可见动脉期肿瘤外周部分呈轻度、较薄、不完全的环状增强或不强化,静脉期进一步强化,延迟扫描病灶随着时间的延长呈向心性逐渐增强,呈"延迟强化",病灶内部呈片状、网格状或线状强化。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动态增强特征性为渐进性、向心性强化,病灶内部的片状、网格状或线状强化,能与大多数肝内其他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1.
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肝内胆管细胞癌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点,探讨增强cT扫描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6例经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CT三期动态扫描图像分析,归纳其不同扫描器的影像学特征。结果3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平扫期均为低密度灶,在动脉期32例不均匀强化,门脉期10例不均匀强化,延迟期6例轻度强化,33例可见病变远端胆管扩张,14例伴有肝内胆管结石。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具有特定的影像学特征,动脉期及门脉期不均匀强化、远端胆管扩张及局部的结石影,有助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影像资料,均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1例中病灶位于肝左叶7例,肝右叶4例;伴有肝内胆管结石3例,出现胆管扩张9例;肝叶局部出现萎缩5例.增强扫描呈轻度环状强化、渐进性不均匀强化和均匀一致强化.结论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可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李其涛  高君  张德峰 《当代医学》2010,16(27):13-14
目的根据原发性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研究经病理证实的47例原发性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结果经CT平扫47例均为低密度病灶。经CT增强扫描病灶,其中28例表现为不均匀渐进性的向心性强化,占59.5%。延迟期扫描病灶,32例呈相对高密度影,占68.1%。病灶局部肝包膜可有回缩,病灶周围肝内胆管可有扩张和结石。结论原发性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于该病的诊断与肝内其他病变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的螺旋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扫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病灶位于肝左叶10例,右叶7例。病灶呈肿块型11例,浸润狭窄型4例,腔内生长型2例。平扫均呈低或略低密度,增强后6例病变动脉期边缘强化显著,门脉期和延迟期呈渐进性、向心性强化;4例三期均示不均匀强化;7例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脉期和延迟期以周边强化为主,中心可见条索状、网状强化。10例可见病变局部肝叶萎缩,12例可见肝内胆管扩张,淋巴结转移5例,肝内血管受侵7例,肝内转移2例。结论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动态增强CT扫描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肝部占位性病变患者7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原发性肝癌患者32例,肝血管瘤患者18例,肝转移癌1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10例.结果 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动脉期强化病灶49个,门静脉期低密度病灶52个,延迟期24例密度低于临近的肝组织,8例呈等密度.12例肝转移癌患者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均显示边缘连续环状强化,中央区供血少,可见“牛眼征”,延迟期呈低密度表现.18例肝血管瘤患者动脉期26个病灶结节状边缘,门静脉期病灶内增强范围增大,影像密度均匀及下降,延迟期几乎所有病灶均强化,密度接近于肝脏实质.1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动脉期有5例出现病灶边缘环状强化斑,3例片状不均匀强化,2例不强化;门静脉期轻度不规则斑块样强化2例;延时期有4例不同程度向心性强化,密度稍高于正常的肝组织,网格样强化3例.结论 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MDCT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直接和间接CT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平扫及增强资料,分析病变分型,病灶部位、大小、增强强化时间-密度曲线、局部胆管扩张、肝包膜局限性凹陷以及是否伴有胆道结石,结合病理进行对照分析和统计.结果 9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位于肝左叶57例,肝右叶35例.病灶大小为2.5~ 12cm,平均为6.5cm.CT平扫病灶均为低密度,CT值平均为41 Hu.增强扫描动脉期和门脉期呈不规则轻度晕圈状强化,境界不清,延迟期内部可见线样及条网状强化,平均CT值分别为63 Hu、74Hu和79Hu.延迟5分钟扫描病灶均呈进一步强化,平均CT值为82 Hu,时间-密度曲线呈"缓慢上升-平台"型.89例为单发病灶,3例为多发病灶融合,肝内胆管扩张35例,肝内胆管结石31例,肝叶变形萎缩33例,局部肝包膜凹陷29例.结论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直接CT征象是延迟强化的肝内肿块,缓慢上升-平台型时间-曲线是其特征强化规律,病灶周围胆管扩张和包膜凹陷是其重要的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②方法收集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CT资料,重点分析其影像表现。③结果14例胆管细胞癌患者中,多发11例,9例位于肝右叶,5例位于肝左叶。螺旋CT特征为,病灶以低密度为主的不规则肿块,内可见囊性更低密度区;病灶以边缘轻至中度强化为主,出现特征性的从周边到中心的向心性强化、延迟强化,呈“慢进慢出”表现;病灶周围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局部肝萎缩,肝包膜凹陷征。④结论多排螺旋CT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检出及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彭晓容 《罕少疾病杂志》2012,19(5):17-20,57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和MRI扫描在诊断肝内周围性肿块型胆管细胞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纳入所有进行了动态CT增强(n=23)和MRI增强(n=19)扫描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别对病灶的大小、部位、边缘、形态、密度(或信号)以及动态增强表现以及继发征象进行分析。结果病灶均为单一肿块型36例,周围见卫星灶者6例;发生于右肝18例,左肝24例;肿瘤直径平均4.9±1.8cm(1.9-11cm)。平扫时,在CT上肿块均呈稍低密度,MRI上肿块呈稍高T2WI信号、稍低T1WI信号;动态增强时,23例CT扫描患者中,18例患者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病灶周围见线样环状强化,延迟期均可见病灶中心不同程度延迟强化;19例MRI扫描患者中,13例患者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病灶周围见线样环状强化,延迟期均可见病灶中心不同程度延迟强化。间接征象包括:周围性胆管扩张(n=17)、邻近肝包膜回缩(n=8)、肝门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n=16)。结论动态增强CT和MRI在肝周围性肿块型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兴家  赵丽霞  宋玉卿  马艳丽 《河北医学》2009,15(10):1152-1154
目的:通过原发性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表现,提高对原发性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2例原发性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结果:CT平扫所有病理均为低密度灶。动态CT增强检查病灶多表现为不均匀轻度渐进性的向心性强化;其中26例出现大片无强化低密度区,病灶局部肝包膜可有回缩,23例病灶周围肝内胆管可有轻度扩张和结石。结论:原发,陛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影像表现,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 本组17例病例采用PQ-2000s单排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结果 CT平扫显示肿块呈不规则形态(13例)或类圆形(4例),58.8%患者病灶呈低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尤明显强化或边缘轻-中度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扫描病灶强化逐渐明显,部分病例有逐渐填充趋势;肿块多合并肝内胆管扩张、肝门淋巴结肿大、附近肝叶萎缩等间接征象.结论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扫描有较特征性影像表现,结合AFP等检查可与肝细胞癌和肝血管瘤等肝内其他占位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