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心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心胸外科术治疗的肺部感染患者,将8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40例肺部感染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其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肺部感染患者的呼吸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患者的呼吸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患者更胜一筹(P0.05)。结论对心胸外科术后的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恢复患者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术后患者排痰效果和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心胸外科治疗的104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排痰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实验组有效排痰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61%较对照组32.69%显著降低(P0.05)。结论:针对心胸外科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排痰,降低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杨玲  唐丽 《当代医学》2013,(2):124-12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11月需要接受手术的1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1~11月需要接受手术的164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发生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7.4%,患者的满意度为93.9%;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29.3%,患者的满意度为6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进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3.63%)明显低于对照组(23.63%),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手术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本院就诊的2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手术室综合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P0.05);干预组住院时间及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结论: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强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避免术后肺部感染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我院收治的62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对象,2016年我院强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后收治的76例手术患者为观察组观察对象;对比两组患者发生术后肺部感染几率和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经不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术后肺部被感染率为19.35%,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被感染率为3.95%(P<0.05);观察组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知识及措施知晓率为92.11%,对照组知晓率为83.87%(P<0.05).结论:强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避免术后肺部感染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在减少患者痛苦同时,提高了患者对预防肺部被感染知识及措施的知晓率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的临床护理意义。方法:选取300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将他们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情况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肺部感染4例占2.67%,对照组患者18例占12.00%,实验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总满意度82.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度48.66%,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大大降低了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并且患者的满意度高,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手术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方法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能让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有效降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我院进行手术的80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术后感染发生率情况。结果实验组18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4.5%,显著低于对照组(32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8.00%)(P<0.05);实验组切口感染、菌血症、肺部感染以及泌尿系统感染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切口感染、菌血症、肺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患者治疗时间明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患者术后感染率相对较高,患者术后实施循证护理效果理想,能够降低术后感染率,缩短感染后治疗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降低普外科全麻手术后患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156名普外科全麻术后患者随即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仍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5人,感染率6%、发生肺部感2人,感染率为2%,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10人,感染率为14%、发生肺部感染10人,感染率为14%,对照组在切口感染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结论创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降低普外科全麻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胸腔镜手术肺部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实施专项护理干预的50例(实验组)胸腔镜手术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对比既往常规护理50例患者(对照组),观察总结护理干预在预防肺部感染中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发生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2%(6/50);对照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26%(13/50);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病人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组的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VATS手术中,护理干预能够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并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68例行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在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有1例(2.9%)发生肺部感染,对照组有5例发生感染(切口感染、尿道感染各1例,肺部感染3例),感染率14.7%,观察组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在妇产科围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围术期感染,加快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肺部感染影响情况进行系统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专科人护理,实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均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肺部感染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面系统、科学的护理干预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全面系统、科学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的发生情况以及感染的控制情况。结果:采取科学综合护理方式的实验组患者的感染率以及感染控制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改善,且患者的感染时间明显缩短。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系统、科学的护理干预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控制上可以发挥良好的效果,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在老年患者腹腔镜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4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2例)和干预组(n=22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呼吸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最大通气量(MVV)较对照组高(均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9.09%)较对照组患者(36.36%)低(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腹腔镜术后的老年患者采用呼吸功能训练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干预在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应用效果,探究手术室护理对其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期间门诊收入的12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室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两组在肺部感染发生、住院时间及护理总满意度比较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97例神经外科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予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及低氧血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及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10.09,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P〈0.05)。结论优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神经外科手术肺部感染发病率及血氧饱和度发生率,明显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刘祎 《中国医药导报》2015,(10):166-169
目的 探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干预模式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肺部感染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肺部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舒适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7.94%,低于对照组(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对肺部感染防控知识掌握的良好率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82%,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干预模式可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提高患者对肺部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路径对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来治疗的82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分组软件把8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路径干预,观察组综合护理路径干预,比较观察两组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率为2.44%;对照组肺部感染率为19.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使用手术室综合护理路径干预可将术后肺部感染率有效降低,对帮助患者及时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高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08-2011年收入本院的100例高龄结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模式护理,实验组50例,采用围手术期护理。结果:对照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2.0%,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12.0%,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4.0%,实验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0%,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6.0%,切口感染发生率为8.0%。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应该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术前仔细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密切观察,可以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