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双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无支架一期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11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5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双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无支架一期缝合术,65例(对照组)行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外引流胆管缝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等。结果:无支架胆总管一期缝合组较置T管胆总管缝合组,在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上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无支架一期缝合具有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照组术后行T管引流,观察组术后给予一期缝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术后腹腔引流持续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中总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一期缝合手术效果明显,能够加快患者恢复,而且不会增加胆管狭窄发生率,安全性高,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一期缝合的疗效与价值。方法收集外科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共76例,根据胆总管是否一期吻合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后胆总管一期缝合。对照组37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后放置T型管引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对机体损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推荐,但对外科医师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腹腔镜、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间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分院外一科实施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53例,不置T管引流.结果手术成功53例(100%),手术时间100~180 min,术后住院时间6~12 d,发生胆漏4例(7.5%),经腹腔引流治愈,所有病例随访2~14个月,无胆漏、胆管狭窄、胆道出血及残余结石发生.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更加微创、康复更快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后行一期缝合或T管引流,六周后再行胆道镜胆道探查,取出残余结石。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15±40min,出血量90±40ml,无手术并发症。5例胆总管一期缝合,37例T管引流,28例再行二次胆道镜取出残余结石。住院时间6~14天,平均8.5天。30例随访3个月至2.5年,除5例伴有肝内胆管结石未能解决外,新增肝内胆管结石1例,未见胆总管内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创伤小,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术中应根据患者胆道探查后的实际情况选择行一期缝合或T管引流。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9,(1):13-15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胆道内支架置入、胆总管一期缝合技术对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腹腔镜胆总管结石手术患者共125例,根据术中引流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胆道内支架置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对照组89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对手术相关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拔管时间等明显少于对照组,而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术后胆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镜联合胆道内支架置入、胆总管一期缝合技术应用于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可行的,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后联合十二指肠镜置入鼻胆管完成胆总管一期缝合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胆管结石患者共189例,均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完成胆总管探查和切开取石术,其中92例接受T管引流(对照组),另97例采用术中十二指肠镜置入鼻胆管完成胆总管一期缝合(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包括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围术期并发症,术后康复指标包括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 d和3 d疼痛VAS评分,术后7 d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1 d和3 d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7d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后联合十二指肠镜置入鼻胆管完成胆总管一期缝合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常规T管引流创伤性更小、并发症更少、康复时间更短、疼痛减轻、生活质量提高,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彭智明  陈鹏  杨君 《安徽医学》2014,(12):1728-1730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一期胆管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T管引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严格把握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的适应证,在满足一期缝合的条件时,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的引流疗效优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T管引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一期缝合胆总管或T管引流、术后胆道镜取石手术方法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人70例,并与70例开腹手术进行比较。结果:3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与开腹手术相当(P0.05);术后住院时间较开腹手术组明显缩短(P0.05),病人痛苦轻,恢复快,部分病例随访半年以上未见远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安全可靠,疗效满意,该术式可代替部分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三镜(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行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优缺点。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12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行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术+一期缝合术62例(50.4%),以下简称三镜组;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T管引流术61例(49.6%),以下简称T管组。通过观察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术中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随访情况,对比分析三镜联合行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和T管引流术各自的临床疗效及其优缺点。 结果 三镜组与T管组性别、年龄、术前伴有急性胰腺炎、术前慢性疾病率(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结石数目、手术时间、术后1 d鼻胆管和T管引流情况、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术后漏胆率、术后出血、术后胰腺炎并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总管直径、术前总胆红素、术前胆管炎严重程度分度(应用2018版东京指南分级)、既往上腹部手术史情况、术中估计出血量、结石大小、腹腔引流管术后1 d引流量、术后残石率、手术治疗费用、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成功手术且术后恢复良好,随访期间内无结石复发及胆道狭窄或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 在可靠的腔镜缝合技术支持下,三镜联合行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安全可行,临床疗效满意。但不应盲目选择一期缝合,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不同术式优缺点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胆管结石患者100例,根据其术后行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分别设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胆管结石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0):45-4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6月~2018年8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的82例患者作研究对象,根据对胆总管切口的处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对照组42例,行T管引流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病例。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术后恢复工作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疗效好、恢复快、内环境紊乱少、住院费用低,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6):548-550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后T管引流和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其适应证的差异,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方法:9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结合T管引流组(T管引流组,52例)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结合胆总管一期缝合组(一期缝合组,45例);评价两组手术时间、一期手术治愈率、残石率、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97例患者手术均成功,两组残石率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一期缝合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T管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管引流组和一期缝合组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确切,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精细手术操作的前提下,一期缝合组更加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4.
杨贤杰 《当代医学》2013,(17):112-1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普外科于2008年7月-2012年6月间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50例,其中25例一期缝合胆总管、25例放置T管引流。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48,1.391,P>0.05),但一期缝合组在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T管引流组,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管引流组(t值分别为9.717,8.624,6.382,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具有康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望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3种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3组,组1(21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经胆道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组2(30例)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经胆道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组3(37例)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经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中胃镜辅助放置鼻胆管引流+一期缝合胆总管。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3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3组患者术后胆红素和转氨酶恢复、血尿淀粉酶升高及胆汁丢失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2肝功能恢复时间最慢(P<0.01),组3在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组1和组2(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结石残余率低的特点,术中胃镜辅助放置鼻胆管引流相对简单、安全,可以扩大胆总管一期缝合的应用范围,加快肝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8例患者(肝外胆管结石),收治时间为2016年8月24日至2017年8月24日,把患者分为两组(抽签)各24例,分别在术后采取一期缝合(对照组)以及T管引流(观察组)进行处理。结果两组手术出血量、拔管时间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大于0.05);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后补液量、住院时间以及排气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67%与40.00%,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在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实施一期缝合,可有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且不会引起较多的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8例患者(肝外胆管结石),收治时间为2016年8月24日至2017年8月24日,把患者分为两组(抽签)各24例,分别在术后采取一期缝合(对照组)以及T管引流(观察组)进行处理。结果两组手术出血量、拔管时间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大于0.05);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后补液量、住院时间以及排气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67%与40.00%,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在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实施一期缝合,可有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且不会引起较多的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4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行胆囊管胆道探查术(胆囊管组,26例)、胆管切开胆道探查并胆总管一期缝合(一期缝合组,65例)和胆管切开胆道探查并胆总管T管引流术(T管引流组,57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F=36.789,P〈0.01)、术中出血量(F=13.467,P〈0.01)、胃肠功能恢复时间(F=29.615,P〈0.01)、住院天数(F=39.610,P〈0.01)有显著差异;一期缝合组的手术时间(t=5.76,P〈0.01)、术中出血量(t=4.71,P〈0.01)、胃肠功能恢复时间(t=6.78,P〈0.01)、住院天数(t=9.94,P〈0.01)均小于T管引流组:住院费用高于T管引流组(t=15.78,P〈0.01)。结论经胆囊管途径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的临床疗效优于腹腔镜下胆管切开后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术。  相似文献   

19.
蔡立军  周帅 《重庆医学》2015,(2):256-258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式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4年3月该院门诊和住院收治的110例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A组)、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胆管一期缝合(B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C组)3组,监测和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3组患者的术前胆总管内径、总胆红素水平、胆总管结石数、胆管最大结石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C组(P<0.05);A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及住院费用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的腹腔引流时间少于B组(P<0.05);3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种不同方式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各有优缺点,且适应证不同,总体来看胆囊管胆道探查术疗效最优,其次为胆总管切开探查+胆管一期缝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与置"T"管引流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6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的临床资料,其中一期缝合32例,T管引流31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均短于"T"管引流组,住院费用低于引流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一期缝合适应证的条件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后一期缝合较"T"管引流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