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玄科 《大家健康》2016,(5):40-41
目的:探讨病理和胃镜诊断慢性胃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7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病理诊断和胃镜诊断,比较胃镜诊断与病率诊断的符合率和胃镜诊断的漏诊率.结果:170例慢性胃炎患者中,经病理诊断为萎缩性胃炎者92例,浅表性胃炎者78例;经胃镜诊断为为萎缩性胃炎者86例,浅表性胃炎者84例.胃镜诊断的86例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病理诊断证实52例为萎缩性胃炎患者,诊断符合率为60.47%,漏诊率为39.53%;胃镜诊断的84例浅表性胃炎患者中,病理诊断证实53例为浅表性胃炎患者,诊断符合率为63.10%,漏诊率为36.90%.结论:对于慢性胃炎的诊断,应结合病理和胃镜诊断,规范病理检查和胃镜诊断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内镜在慢性胃炎中检出萎缩性胃炎的价值。方法:对102例慢性胃炎的内镜观察和病理检查的比较分析。结果:在慢性胃炎中内镜诊断萎缩性胃炎14例,其病理结果中6例为萎缩性胃炎,8例为浅表性胃炎;内镜与病理符合率仅为42.9%(6/14例);内镜诊断为浅表性胃炎而病理诊断为萎缩者15例,内镜漏诊率为14.7%(15/102),内镜与病理不符合率为22.5%(23/102)。结论:单一内镜对萎缩性胃炎诊断率偏低,优化内镜下活检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3.
李问津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140-141
目的分析应用胃镜和病理切片诊断慢性胃炎的结果及其差异性。方法选择290例经胃镜或者病理诊断为慢性胃炎的患者,分析其诊断符合率。参照病理诊断,分析胃镜对慢性胃炎病理类型分型的准确率。结果内镜下诊断为慢性胃炎(NAG)290例,其中萎缩性胃炎(CAG)55例。与病理诊断比较,非萎缩性胃炎诊断符合率92.86%,萎缩性胃炎诊断符合率为68.75%。结论非萎缩性胃炎的内镜诊断可信度较高,萎缩性胃炎的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下慢性胃炎患者特点与病理诊断的对比。方法:选取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慢性胃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改变。结果:胃镜下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13例,而病理诊断为3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79例,而病理诊断为8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误差较大,而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几乎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较慢性浅表性胃炎有更高的HP感染、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比例。对于此类患者需要进行定期复查,及早发现早期胃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6例,比较患者胃镜下表现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86例患者中经过胃镜诊断结果显示结果全部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7.08%。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经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两者结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镜诊断对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价值及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胃镜诊断和病理活检,探讨胃镜诊断的符合率。结果96例患者经胃镜诊断均为萎缩性胃炎,而经病理活检,44例患者为慢性浅表性胃炎,52例为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的符合率为54.2%,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诊断过程中,胃镜诊断的准确率较低,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应将胃镜诊断与病理学活检相结合,保证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金燕 《中外健康文摘》2012,(34):193-194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镜及病理资料.结果90例患者中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26例;胃底部3例,胃体部7例,胃窦部75例;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3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并慢性浅表性胃炎17例,均位于胃窦部;慢性浅表性胃炎3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伴肠上皮化生14例,伴异型增生16例.胃镜检查与病理检查诊断两者符合率为61.11%(55/90)(K=0.245,P=0.014).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差,胃镜下观察价值有限,临床上应以病理学诊断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的确诊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与黏膜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对466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镜所见进行分型分级,并对其组织病理学诊断进行分级.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①466例患者中胃镜诊断浅表性胃炎(CSG)417例,萎缩性胃炎(CAG)49例,其中CSG和CAG并存11例;②病理结果:CSG396例,CAG 84例,发现异型增生31例;③糜烂性胃炎Ⅰ级患者组织病理学发现4种病理变化的比例均高,萎缩性胃炎Ⅰ级患者病理诊断活动性炎症和萎缩在50%以上;④CAG组异型增生发病率较CSG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单一的胃镜下表现分级对病理组织学诊断的敏感性不理想,内镜表现为浅表性胃炎Ⅰ级者可能部分为组织学正常胃黏膜,胃镜诊断CAG者应多部位多点病理活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内镜室接受胃镜检查的5 0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67例患者经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分析黏膜病理活检与胃镜诊断的一致性。结果在167例患者中4例拒绝送病理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7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86例,其中伴有非典型增生7例,上皮内瘤变13例,肠上皮化生20例。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准确率为51.50%(86/167),内镜下表现为颗粒状或结节状改变、黏膜粗糙不平49例,其中病理诊断为萎缩性胃炎16例,诊断符合率为32.65%;颗粒状或结节状改变,黏膜粗糙不平且红白相间以白为主51例,其中病理诊断为萎缩性胃炎13例,诊断符合率为25.49%,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颗粒状或结节状改变,黏膜粗糙不平且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黏膜血管暴露且透明,褶皱变薄、变平或消失67例,其中病理诊断为萎缩性胃炎57例,诊断符合率为85.07%,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诊断与病理活检诊断结果具有一定差异性,具体还应根据内镜下表现的特征性并结合病理诊断来提高诊断准确率,以早期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胃镜与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结果差异性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6例,分别对患者实施胃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理检查发现4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并浅表性胃炎,2例浅表性胃炎;经胃镜确诊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并浅表性胃炎。胃镜与病理结果比较,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符合率为85.11%。结论胃镜检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存在一定的差距,胃镜检查能够对胃黏膜变薄、胃黏膜粗糙、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的患者,诊断效果明显,临床价值显著,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中,值得对其给予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镜诊断萎缩性胃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检验确诊的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分别采用胃镜与病理学组织检查、诊断,观察患者胃镜检查的结果,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胃镜诊断萎缩性胃炎的准确性。结果:经统计发现,100例经病理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有57例确诊为萎缩性胃炎,另43例被诊断为浅表性胃炎,胃镜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为57%;两种诊断方法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胃镜对萎缩性胃炎进行诊断的准确率较低,因此,在临床上对萎缩性胃炎进行鉴别需结合胃镜与病理学检查两种方法,提高确诊萎缩性胃炎的准确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胃镜检查对萎缩性胃炎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萎缩性胃炎患者56例,对其胃镜检查结果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统计发现,56例经病理证实为萎缩性胃炎者经病理诊断结果显示出确诊为萎缩性胃炎者29例,另外27例患者被诊断为浅表性胃炎,胃镜检查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51.7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胃镜检查对萎缩性胃炎进行诊断的准确性相对较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内镜下活检进行优化对于提高诊断率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3.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思宁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5):155-156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镜及病理资料。结果90例患者中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26例;胃底部3例,胃体部7例,胃窦部75例;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3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并慢性浅表性胃炎17例,均位于胃窦部;慢性浅表性胃炎3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伴肠上皮化生14例,伴异型增生16例。胃镜检查与病理检查诊断两者符合率为61.11%(55/90)(K=0.245,P=0.014)。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差,胃镜下观察价值有限,临床上应以病理学诊断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的确诊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轮台县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胃镜检查结果显示32例患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还有18例患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显示22例患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10例患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镜诊断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为64%。结论临床上可以联合应用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诊断,以此来将确诊率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探讨相关性。方法对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86例,对病变处进行活检进行病理检查,内镜下表现与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表现同病理检查之间的相关性,计算其之间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符合率。结果内镜诊断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病理诊断65例,其之间符合率为75.6%,伴肠上皮化生42例,伴上皮内瘤变19例。胃镜下具有黏膜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红白相间,白相为主,血管透见及黏膜呈颗粒或结节状表现的病理诊断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符合率91.7%,胃镜下具有黏膜呈颗粒或结节状表现病理诊断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符合率79.3%,其符合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见黏膜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红白相间,白相为主,血管透见内镜表现,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符合率42.9%,其符合率与胃镜下具有黏膜呈颗粒或结节状表现及具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各种表现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内镜诊断和病理结果分析,两者的符合率有一定的差异,故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应将内镜诊断和病理诊断结合起来,二者结合可提高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方法: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行胃镜检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并有黏膜活检病理结果的3206例患者的资料,对其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206例胃镜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病理诊断符合率为65.0%。结论:萎缩性胃炎的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低,尤其是轻度萎缩性胃炎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的误差.方法诊断分析13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这135例中,有60例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75例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这75例中有20例有轻度的肠上皮化生,从而可以看出我院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约为44%.结论我们应尽量减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误差,从而能更准确地诊断萎缩性胃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镜在萎缩性胃炎诊断中诊断符合率并根据研究结果分析漏诊和误诊病例,为胃镜诊断符合率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中纳入疑似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患者来源于我院2016年4月到2016年11月期间接受检查。将胃镜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胃镜诊断符合率并对漏诊和误诊进行分析。结果胃镜对于萎缩性胃炎诊断符合率为76.74%(33/43),敏感性为80.49%(33/44),特异性为55.56%(10/18)。本研究误诊人数为18人。结论胃镜诊断准确性良好,但特异性较低,容易导致误诊的发生,所有采用胃镜配合病理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胃镜与病理诊断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20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胃镜检查,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胃镜检查的符合率。结果:在经胃镜检查确诊的200例患者中,通过病理检查检出17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其中有27例患者伴有异型增生,78例患者伴有肠上皮化生,胃镜检查符合率为88.50%。结论:胃镜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为了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需将病理诊断与胃镜诊断两者结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镜诊断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鹿邑县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萎缩性胃炎。所有患者均实施胃镜检查,将胃镜检查结果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胃镜表现为胃黏膜相间处多见白相;可透见血管网;胃黏膜明显变薄。胃镜检查显示50例患者中,33例为萎缩性胃炎,17例为浅表性胃炎,胃镜检查诊断符合率为66.0%,明显低于病理诊断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单纯胃镜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较低,需充分结合病理学活检结果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