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童绥菊 《吉林医学》2011,(19):3947-3948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2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认为中药注射剂与不良反应发生肯定有关的11例(28.2%),很可能有关的19例(48.7%),可能有关的9例(23.1%)。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在用药后5~60 min。联合用药者17例,占43.6%,其中两药联用者12例,三药联用者5例。结论:应辨证用药,严格掌握中药注射剂的药理机制,合理选药,谨慎联合用药,注意药物剂量和用法,加强患者用药时的监护。  相似文献   

2.
刘玉强 《大家健康》2016,(12):34-35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发生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60例,分析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发病年龄阶段为>60岁(21.7%)。不良反应发生时间46例(76.7%)发生在用药当天,31例(51.7%)发生在用药后30 min。出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共涉及6类,其中理血剂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最多(45.0%)。共累及6个系统,其中以皮肤附件与消化系统损害最为常见。均经停药或对症治疗后,50例(83.3%)治愈、10例(16.7%)好转,无后遗症与死亡病例。结论:为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应在使用过程中规范合理用药、加强预防与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16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探讨原因。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某院使用中药注射剂输液后发生不良反应病例共计168例,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差异,药物在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情况,不良反应所累积的系统以及预后情况,统计发生不良原因的原因。结果:30岁共计发生不良反应38例;30~60岁患者发生94例。60岁患者发生36例。10 min出现症状的患者36例,10~60 min出现症状患者109例。1~24 h出现症状患者18例,24 h以后出现症状患者5例。最常累及的是皮肤,占48.81%,其次是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分别占13.10%、10.71%。其中123例患者症状轻微,不需治疗,停药后自愈,占73.21%,42例患者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后痊愈,占25.00%,3例患者转入上级医院治疗,占1.79%。在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中,医源性因素150例,占89.29%,居于首位的是药证不符73例,占43.45%。个体因素18例,占10.71%。结论:只有临床医生在药物使用过程中辨证施治,提高用药水平,注意输液反应,才能降低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16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探讨原因.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某院使用中药注射剂输液后发生不良反应病例共计168例,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差异,药物在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情况,不良反应所累积的系统以及预后情况,统计发生不良原因的原因.结果:<30岁共计发生不良反应38例;30~60岁患者发生94例.>60岁患者发生36例.<10 min出现症状的患者36例,10~60 min出现症状患者109例.1~24 h出现症状患者18例,24 h以后出现症状患者5例.最常累及的是皮肤,占48.81%,其次是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分别占13.10%、10.71%.其中123例患者症状轻微,不需治疗,停药后自愈,占73.21%,42例患者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后痊愈,占25.00%,3例患者转入上级医院治疗,占1.79%.在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中,医源性因素150例,占89.29%,居于首位的是药证不符73例,占43.45%.个体因素18例,占10.71%.结论:只有临床医生在药物使用过程中辨证施治,提高用药水平,注意输液反应,才能降低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应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13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时间、注射方式与发生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男女比例差异不显著,与年龄有一定关联,药品不良反应在超过60岁患者中易于发生,出现时间大部分在给药1小时左右。结论: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应严格掌握药用药指征以减少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并加强监控中药注射剂制药质量,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治疗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357例采用中药注射剂治疗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统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不良反应涉及药品种类、发生时间及累及器官系统,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药注射剂治疗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果:357例中药注射剂治疗患者中有16例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占4.48%;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65岁、合并基础疾病、药物过敏史、超剂量用药、合并用药、输注过快、从配置到输注时间≥1 h、溶媒不当、适应证选择不合理占比均高于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合并基础疾病、药物过敏史、超剂量用药、合并用药>3种、输注过快、从配置到输注时间≥1 h、溶媒不当、适应证选择不合理均为影响中药注射剂治疗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65岁、合并基础疾病、药物过敏史、超剂量用药、合并用药>3种、输注过快、从配置到输注时间≥1 h、溶媒不当、适应证选择不合理均为影响中药注射剂治疗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与研究临床双黄连注射液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使用双黄连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共35例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总结与分析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分析其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35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占我院使用双黄连注射液患者的3.12%,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不良反应包括皮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发热,心脑血管反应,胸闷心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性别、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及是否合并用药有关。结论:临床在使用双黄连注射剂过程中需注意识别常见不良反应,并注意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影响因素,以促进治疗效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卢立忠  牛岩辉 《吉林医学》2012,33(28):6122-6123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原因,进而提高经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方法:对近几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进行分析。结果:62例药品不良反应中,皮肤过敏52例,占83.9%;呼吸系统4例,占6.5%;循环系统3例,占4.8%;消化系统3例,占4.8%。结论:应加强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改进中药注射剂给药途径,进一步提高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水平,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李征北 《吉林医学》2011,32(28):5961-5962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选择在本院因使用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64例。对各个药品的例数、主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累及系统、用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4例患者共涉及11种药品,其中62.50%(40/64)存在用药不当情况;正确用药占37.50%(24/64)。结论:密切跟踪药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强化医务人员中医辨证用药意识,尽可能掌握中医用药指征,正确合理的用药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液在临床的应用情况以及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的采用中药注射液治疗患者200例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例患者使用中药注射液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2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通过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结论中药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注意其稳定性,必须采用辩证论治的用药原则,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我院中药制剂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方法:通过调查分析,掌握我院中药制剂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2010年全年来我院使用中药制剂进行治疗的269例病例报告作为对照组,2011年4月~2012年4月来我院使用中药制剂进行治疗的298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使用中药制剂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情况和患者家属投诉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5.7%(69/269),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6.4%(49/29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给药时间、治疗费用均高于实验组,在医保范围内用药种类低于实验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投诉事件发生率1.5%,实验组患者未出现投诉事件,两组患者投诉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药剂科中药制剂实行科学的管理模式,能显著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治疗费用,扩大医保用药比例,提高中药制剂质量,保障用药安全,促进我院药剂科中药制剂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促进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药注射剂治疗,观察组由临床药师设计中药注射剂使用调查表,并由药师负责进行用药监督等,对照组则常规应用中药注射剂,对比两组药物使用情况及合理用药情况。结果:(1)观察组中药注射剂费用占住院总费用比例24.5%、不良反应5.0%、配伍禁忌3.0%、差错量1.0%均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用药合理占45.0%,对照组用药合理占13.0%,P0.05。观察组用药剂量过大占40.0%,对照组用药剂量过大占77.0%,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有利于加快患者康复,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与分析中药注射剂毒性和不良反应,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4月期间采用中药注射剂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本组65例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因素、使用药物种类、器官损伤以及不良反应具体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5例患者中,60岁以上的患者36例,所占比例为55.38%;其中脉络宁、血塞通以及喜炎平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分别占29.23%、21.54%、18.46%;中药注射剂所造成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对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皮肤瘙痒以及面色潮红等,其次是循环系统的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悸、静脉炎等。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且引起的不良反应危害较大,在临床中需严格使用,特别是老年群体,使用中药注射剂后需对其不良反应进行严密监测,以减少中药注射剂的毒性,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液在临床的应用情况以及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中药注射液治疗患者100例资料,通过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 100例患者使用中药注射液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结论 在辩证论治的前提下,简单、合理、有效、安全的科学应用中药注射液,不仅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中药注射剂必也将更好地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我院使用中药注射剂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综合分析我院因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108例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涉及药物品种进行分类整理.结果 108例不良反应涉及4类21种中药注射剂.临床表现以皮肤过敏症状多见,其次为消化道反应及发热.60岁以上老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比40岁以下高.结论 中药注射剂可引起不良反应,使用时要加强监护,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联合用药时注意配伍禁忌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189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9~2010年间发生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联合用药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具有多样性,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结合临床进行一些预防措施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刘晓峰  杨晓钟 《河北医学》2013,19(3):439-441
目的:调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情况,为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调查表》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门诊和住院部3350例使用中药注射剂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到不良事件210例,发生率为6.27%,双黄连注射剂、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大,主要为用药部位损害、胃肠系统损害与全身性损害。用药不合理、性别、过敏性疾病、合并中药注射剂种数为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范围广、比例高等特点,集中体现在用药部位损害与胃肠部位损害,用药不合理、性别、有无过敏性疾病、合并中药注射剂种数为主要危险因素,要积极加强预防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剂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其成因,为推动其合理使用,减少或避免不良方法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提取我院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自发呈报的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报表66例,对病例中的流行病学信息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年龄构成比中,以儿童为主,占87.37%,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中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占比75.76%,其次为过敏反应,占15.15%。患者不良反应痊愈率为21.21%,好转率为78.79%,没有出现死亡病例;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多为输液开始至输液结束后30 min内。结论提高中药注射剂质量,审慎合理用药,做好临床监测工作能够有效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深入分析我院近两年中药注射剂产生的不良反应,并制定合理的用药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我院使用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40人的临床资料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40例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17人(42.5%),女性23人(57.5%);其中不良反应发生发生最多为红花注射液,发生人数9人(22.5%),其次为参麦注射液,发生人数8人(20%);出现不良反应排名最靠前的累及器官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在临床治疗中,中药注射剂的应用范围较广,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从而拟定合理的用药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发生不良反应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统计近几年来我院2 180例次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ADR)的病例,通过查阅临床上ADR报告,寻找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 2 180例中发生不良反应者共有39例次,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药物本身因素、制剂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问题、临床使用环节及个体差异问题等.结论 中药注射剂仍有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生产管理和临床监测,坚持合理用药,是用药安全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