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珊 《大家健康》2016,(11):22-23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常见的西药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研究,总结老年人出现西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防治的措施。方法:通过回顾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该院住院期间发生西药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120例,对其用药和身体情况等进行分析,总结分析老年人出现西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防治的措施。结果:在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类型中,抗菌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神经系统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而这些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药动学、药效学的改变以及药物联合使用的影响和滋补品的滥用。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我们还知道这种不良反应可以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防治。结论:老年人的西药不良反应症状可以通过有效的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大大降低这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人群常见西药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发生的74例西药不良反应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结果:抗菌药物、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药物不良反应较常见,其中静脉给药途径发生的不良反应占首位,发病的原因主要是老年人药理作用和药动学发生改变,并且老年人体质较差,常需要联合用药和长期用药。结论:对老年人用药进行合理指导,加强监管合理用药,减低老年人群常见西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制定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人常见的西药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方法收集我院药剂科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出现的老年人常用西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其诱发因素以及临床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多数老年人发生西药不良反应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老年人自身机能下降,使其免疫功能下降,同时其药动学以及药物学发生变化,再加上滥用抗衰老等滋补药物所造成。结论正确指导老年人合理用药,同时做到先检查后用药,根据自身身体情况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常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形成的相关因素从而为老年人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8例因用药不当而引起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的老年患者的发病原因、药物成分的情况,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统计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导致老年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中,以用药过量、用药时间过长、非医嘱用药三方面占主要因素。同时还发现导致老年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以影响心电活动、心肌收缩力、降压药物、不明药物成分的中药汤剂等为主。结论引起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有多种因素,并且呈现出相应的特征分布,进行相关疾病的诊断时一定要明确病因,合理用药。同时还要开展全面的健康宣教,达到有效减少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用药不当的现状及不良反应,探讨老年患者用药风险的防范措施。方法对该中心收集到的128例长期服药出现药物反应老年患者的门诊病历,结合问卷调查形式对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用药不当的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涉及10大类44种,其中以抗生素类药品列首位。不良反应分类中以消化系统反应发生率最高。老年患者用药不当的原因,除了他们本身患病种类多,用药品种多之外,不规律服药、自行购药用药、长期代配药、重复用药等诸多因素,都成为老年患者用药不当的诱因。结论应当关注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问题,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采取措施,减少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多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并进行临床合理用药的探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3 000份西药合用的处方中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18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对其实施相应措施后的情况,探讨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以及临床合理用药。结果据统计,3 000份西药合用的处方当中有180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0%,其中,有恶心呕吐(24.44%)、身体忽冷忽热(21.11%)、头晕头痛(16.11%)、胃痛(13.89%)、水肿(12.78%)以及过敏反应(11.67%)。根据患者的资料以及用药的分析,发现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有西药用法以及用量不当、西药配伍不当、给药方式错误和其他因素。经相应措施治疗实施后,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临床上,明确各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谨慎用药,合理用药,严格遵照说明书以及医嘱用药可以大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以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抗菌药物引起的60岁以上老人的不良反应的情况,对老年人如何用药的问题进行分析,为老年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我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系统收集的老年患者不良反应报告216例,对引起老年人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的品种、给药途径及患者的性别和年龄进行统计性分析。结果:经统计分析,引起老年人不良反应的药物以抗菌药物的比例最大(59.26%),其中以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最为显著,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结论:在给药时要重视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工作,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确保老年人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50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药物种类和用药方式,总结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特点。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中,以皮肤损害(36%)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28%)最为多见。而导致老年人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最多的药物为抗菌药物,占比为38%,心脑血管病药物排在第2位,占24%。多药合用26例(52%)。中药西药联用20例(40%),单纯西药4例(8%)。结论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种类较多,临床工作者应重视指导患者合理药物,减少常见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老年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分布特点,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调查60例老年住院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结果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是,中成药、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比例较大,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大.结论 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应加强临床用药的监测,尽量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提高老年人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临床上西药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以及实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淮滨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西药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的资料,将不良反应药物类别、给药途径及临床表现等指标进行归纳。结果:常见不良反应药物前3位为抗感染类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易发生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为静脉和肌肉注射给药,不良反应多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其次为皮肤及附属器官症状及过敏性休克。100例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经过治疗90例完全康复,10例好转。结论:为了防止或减少不良反应,首先需要临床医生重视用药安全,科学合理用药,强调用药个体化、规范化。日常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可以有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用于治疗老年人慢性疼痛的用药原则,指导此类药物的合理利用,进而提高老年人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针对本社区2010年10月~2011年10月60岁以上198例老年慢性疼痛患者,按照随机平均的方法分为3组,按照不同给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分析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联合给药组的VAS评分、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单独给药组。结论:非甾体抗炎药可有效治疗老年人慢性疼痛,多种药物联合用药及个体化给药方案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有效降低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有效改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人用药的不良反应以及安全用药。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的40例老年患者,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病例分析,同时对我院急诊科以及心血管内科的40例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0例老年患者中,15例出现消化道反应,9例呼吸困难,8例用药感染,8例药物性血尿。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医护人员普遍认为老年人出现用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与配伍不当、剂量过大、蓄积中毒以及患者不配合有关,其中以剂量过大所占比例最多,占97.50%,用药不良反应较明确。结论合理、安全的用药可以减少老年人用药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赵剑锋  陈小平 《求医问药》2014,(21):162-164
目的:分析68例患者使用西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使用西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药品的种类、患者用药的方式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这些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部位主要有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静脉给药方式导致的不良反应最多;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主要有抗生素类药物、消化系统类药物、神经系统药物、抗肿瘤药物等。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表现、处理方法,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促进临床上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及促进西药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门诊处方2308份,回顾性分析者2308份西药的配伍情况,并记录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本次接受调查的2308份西药配伍处方中,总计出现87份药方引发患者不良反应。其中23例患者表现为恶心、呕吐、16例患者存在头昏、24例患者存在发热、乏力、43例患者存在失眠、兴奋、31例患者出现皮疹、11例患者出现水肿;同时,部分患者同时存在多种不良反应合并情况,极少数患者伴有心功能损害和肾功能衰竭的情况。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很多,当多种西药联用出现用法不当、重复用药或给药剂量失误时引发不良反应的几率更高。结论:西药的种类有很多,不同药物合用可能引发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在实际使用时,要保证合理的西药合用才能降低药物使用的不良反应,提高疗效的同时,保证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逐步衰退,合理用药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老年人的疾病,按照患病发展机会和用药频率,准确的分析对老年患者机体各个器官的变化水平,对可能产生功能减退或衰老的慢性疾病进行合理的分析.患者各个器官受药物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下降的现象,容易造成身体内部药物出现毒素,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现象和问题.需要根据老年人实际的用药情况和使用标准原则,准确的分析实际相关注意事项,按照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基本要求进行分析,明确实际改善老年人整体安全有效的标准水平,不断提升老年人有效控制用药的研究标准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及其合理用药干预措施。方法:对照组研究对象取2015年2月21日至2016年2月19日我院52例老年患者,以2016年3月14日至2017年3月10日50例老年患者为观察组。分析对照组药物使用情况,观察其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并制定针对性合理用药干预措施(于观察组中实施)。观察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中,不良反应事件概率为21.15%,在诸多原因中,联合用药所占比例最高(45.45%),其次为生理因素、药物分布;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仅为4.00%,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优,P值小于0.05。结论: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较多,予以合理用药干预,可有效避免危险事件,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柴麦琴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6):1141-1142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比例最多的国家之一,人老病多,用药也多,住院老年患者用药是临床护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但老年人记忆力、听力、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加上给药方案的复杂化,错服、漏服药物而造成不良后果现象屡见不鲜;且老年人由于器官储备功能及身体内环境稳定机制随年龄增加而衰退,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及安全范围均明显下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较青壮年高,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关注老年患者的口服用药,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是临床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样本调查,将住院老年患者口服用药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 ,老年人占人口比例越来越多 ,人老病多 ,用药也多。据有关资料统计 :约有 1/ 4的老年患者同时服用 4~ 6种药物 ,这是引起老年人药物副作用发生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为老年人主要脏器功能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弱 ,使药物在体内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明显发生改变。本文从老年患者的生理病理特征与药动学、药效学方面的关系作一综述 ,旨在为老年患者安全用药抛砖引玉。1 老年患者的生理病理特征与药动学的改变1 1 胃肠功能减退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老年人的胃肠功能随着年龄增高而改变 :(1)胃酸分泌和胃肠血流量减少 ,以及胃…  相似文献   

19.
人到老年,感知减退,记忆力下降,生理上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这些改变不但会使老年人容易患多种疾病,而且也会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不但在老年人中逐渐增多,而且有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加的趋势。不良反应是指老年人用某种药物后病情有所加重或出现了新的其它症状。停药后病状随之消失,而且重复用药后症状又重新出现,这一反应不仅给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同时也使经济上造成损失。为防止老年人因生理改变而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现就对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症状,生理改变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和如何合理有效用药,做一分析。老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中西药联合使用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98例中西药联合使用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98例患者中轻度不良反应有61例、中度不良反应28例、重度不良反应9例;以幼儿和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中药和西药注射液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结论中西药联合使用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较多,临床用药过程中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