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分析头孢替安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到2015年7月收治的8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单纯采用头孢替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用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患儿,采用头孢替安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更好,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减短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促进患儿的恢复,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改性几丁质喷雾剂用于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皮肤护理效果。方法: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足量敏感抗生素进行全身抗感染治疗,配以支持疗法、严格消毒隔离、做好眼部及口腔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炉甘石洗剂和生理盐水皮肤护理,观察组给予改性几丁质喷雾剂皮肤护理。观察两组退热时间、皮损控制时间、痊愈出院治疗时间;家属对护理效果满意度;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皮损控制时间、痊愈出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家属对护理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改性几丁质喷雾剂用于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皮肤护理,护理效果好,操作简便,患儿易于接受,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李向荣 《求医问药》2014,(21):96-97
目的:探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6月—2013年4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所有患儿住院期间,我院均对其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地促进患儿病情的康复,降低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综合征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并对其在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创面采用不同的皮肤护理措施,在护理结束后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100例患儿经过护理后,除1例放弃治疗出院外,其余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控制患儿病情的发展,促使患儿痊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总结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及要点,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经治疗,本院收治的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全部治愈出院,且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常规的药物治疗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能极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水平,有效促进患者的痊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并汇报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护理心得.方法 我院于2005年6月~2009年12月共收治2例诊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患儿,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及悉心护理,总结经验.结果 2例患儿经过11~13天住院期间的综合护理,包括隔离消毒护理、皮损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护理等,均痊愈出院.结论 在正确及时的治疗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疗效满意,患儿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7.
张晓芬 《海南医学》2011,22(16):57-58
目的探讨头孢替安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5-2010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替安治疗,观察组给予头孢替安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肤疼痛消失时间、表皮剥脱面干燥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替安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用头孢替安,是治疗该病的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发病的影响因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结果:3岁以下儿童为好发人群,39例患儿发病前有明显诱因,178例临床标本培养,有12例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20例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均痊愈。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好发于3岁以下儿童,大部分病例无法找到明确诱因,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一代、二代头孢类抗生素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葡萄球菌皮肤烫伤样综合症(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简称SSSS)是在全身泛发红斑基底上,发生松弛性烫伤样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的一种严重的急性泛发性剥脱型脓疱病,主要是由凝固酶阳性的噬菌体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一种严重皮肤感染,主要发病于新生儿及学龄期儿童,偶见于成人.该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诊断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儿童病死率约占3%~4%[1].现将我科收治的21例葡萄球菌皮肤烫伤样综合症患儿的护理心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加用水溶维生素和小儿复方氨基酸支持治疗小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及不加用水溶维生素和小儿复方氨基酸治疗的疗效.方法:2005年2月~2010年6月收治小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不加用水溶维生素和小儿复方氨基酸治疗,观察组加用水溶维生素和小儿复方氨基酸支持治疗,其余按小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水溶维生素和小儿复方氨基酸支持治疗小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明显优于不加用水溶维生素和小儿复方氨基酸支持治疗小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令皮欣在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患儿中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SSS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常规护理均相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令皮欣喷洒局部皮肤,对照组患儿皮肤红斑处给予炉甘石洗剂外涂,糜烂创面给予生理盐水湿敷。观察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损控制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患儿对护理依从性、家属对护理效果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损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依从性、家属对护理效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患儿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令皮欣对SSSS患儿进行皮肤护理,操作简便、安全,患儿易于接受,依从性高,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金黄色葡萄球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实施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金黄色葡萄球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40例,给予消毒隔离、皮损护理、口腔护理、眼部护理、脐部护理、饮食补液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40例患儿经过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全部患儿的病情得到控制,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平均为8.1天。结论:加强对金黄色葡萄球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护理,能改善患儿病情,减少并发症出现,促使其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3.
许海映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5):406-406,421
通过对2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护理情况的总结,探讨护理经验.认为应加强消毒隔离工作,重视病情观察和对皮肤黏膜的护理,并注意饮食、心理及各项支持护理.  相似文献   

14.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2例患儿给予精心的护理同时予恰当的治疗。结果22例患儿全部临床治愈出院。结论通过对患儿恰当、精心的护理,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各种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对我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本病一经确诊,即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加强局部治疗,多数患儿在7~14天内治愈。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一种重症感染性皮肤疾病,早期诊断、及时、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且减少并发症,大多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柯晓苹  林维嘉  李钟洙 《吉林医学》2012,33(19):4065-4066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探讨在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治疗中糖皮质激素使用的必要性。方法:选取近5年来我科收治的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病例52例(排除有严重中毒症状和合并证的病例),随机分成使用抗菌素联合糖皮质激素的治疗组和单纯使用抗菌素的对照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抗菌素联合糖皮质激素的治疗组与单纯使用抗菌素的对照组在尼氏征转阴、触痛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上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没有严重中毒症状和合并证发生的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治疗时可不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萄)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结果:34例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一般见于1~4岁婴幼儿,占总病例的70.6%;34例儿童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中有26例发病前有感染因素;儿童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急性起病并且皮肤损害严重,部分患儿临床表现凶险,对头孢类抗生素敏感。所有患儿在治疗7~20 d之后均痊愈出院。结论: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发病前诱因多为感染,与患儿的免疫力有关。在临床工作中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早期、足量、有效的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8.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SSSS)又称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中毒性表皮松解症,该病好发于新生儿及婴幼儿,是一种发热性、发展迅速、泛发性、脱屑性、感染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全身泛发性暗红斑,其上表皮起皱伴大片表皮剥脱,粘膜常受累,类似浅表烫伤。我院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此类患儿35例,通过精心治疗及护理,患儿均痊愈出院,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5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护理方法.方法 根据不同创面采用不同的皮肤护理措施,病室环境管理,饮食及心理护理.结果 58例患儿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通过对患儿恰当、精心的护理,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各种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01年6月-2007年12月住院的14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14例患儿均有泛发性红斑、皮肤触痛、口周放射状皲裂、尼氏征阳性。自细胞升高10例,细菌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予以抗感染、适当的局部护理及支持治疗,全部痊愈出院。疗程7—12d。结论SSSS好发于婴幼儿,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和适当的局部护理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