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牧区少数民族血脂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新疆牧区少数民族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的患病现况,为今后血脂异常防治工作的开展筛选高危人群。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居住在新疆牧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福海县两地的1084例哈萨克人和蒙古人进行现况调查;同时采集空腹静脉血,按照血脂测定的标准方法检测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计算法计算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值。结果(1)高LDL-C、低HDL-C血症为该牧区人群血脂异常的主要类型,前者患病率男女性组分别为51.0%,32.1%(χ2=39.50,P<0.01);后者患病率分别为50.2%,29.8%(χ2=45.60,P<0.01),均接近全国最高水平。(2)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与年龄、性别有关。60岁年龄组以前男性组大于女性组,60岁年龄组以后则为女性组大于男性组);随年龄的增加男女患病率均成增加趋势。(3)HDL-C水平总趋势是女性组高于男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4)与内地其他地区调查结果比较,本次调查人群的TC,LDL-C水平均处在较高水平,而TG,HDL-C处于较低水平。(5)与10年前该民族的血脂水平比较,TC,TG,LDL-C呈增加趋势,HDL-C呈递减趋势。结论新疆牧区哈萨克人和蒙古人为血脂异常的高发人群,其原因可能除与该民族的遗传易感性有关外,其特殊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对血脂的影响也不容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13 336例成人空腹血脂水平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通过检测健康查体者空腹血脂水平来了解北京地区人群血脂水平现状及其血脂异常患病率.方法 应用日立7 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北京地区13 336例成人空腹血脂,血脂指标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血脂水平差别及血脂异常患病率的差异.结果 总体血脂异常患病率59.9%,男性71.6%,女性47.2%.男性TC平均(4.89±0.87)mmol/L、LDL-C平均(3.33±0.84)mmol/L、HDL-C平均(1.28±0.30)mmol/L、TG中位数1.32 mmol/L;女性TC平均(4.79±0.94)mmol/L、LDL-C平均(2.99±0.89)mmol/L、HDL-C平均(1.53±0.34)mmol/L、TG中位数0.9mmol/L.男性和女性4种血脂成分异常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P<0.01).TC、LDL-C、TG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增高(P<0.01),HDL-C水平随年龄的增加有降低趋势(P<0.01).TC在25~44岁间男性高于女性(P<0.01),在55岁以上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5).LDL-C在18~44岁间男性高于女性(P<0.01),在45~74岁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HDL-C水平各年龄组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1).TG在18~54岁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在55~64岁组两性间无差异,64岁以上女性高于男性(P<0.05).结论 北京地区成人中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并且随年龄增大而增高,男女性别间血脂异常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梧州市区2773例健康体检者血脂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梧州市区部分健康人群血脂现状及血脂异常情况,为临床血脂异常的防治提出有效建议。方法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采用氧化酶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直接法测定。均在日立7170S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检测。结果受检人群血脂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TC和LDL-C51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TG60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HDL-C各年龄组女性均高于男性。总体上血脂异常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TG、TC、LDL-C、HDL-C。结论梧州市区人群血脂水平异常与年龄、性别有关,应建立合理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本地区体检人群空腹血脂水平的调查,了解焉耆地区人群血脂水平及高血脂的患病率,为临床血脂研究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体检人群的空腹血脂[包括血清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的患病率.结果 焉耆地区成人血脂水平整体明显升高,尤以40~60岁组升高为最,男、女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G、TC、LDL-C随年龄增长有增高趋势,同性别不同年龄组进行比较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 焉耆地区成人血脂水平已显著上升,应加强血脂相关方面的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合理饮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将血脂水平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检测高原地区海拔2 226 m健康成人空腹血脂、血糖水平,来了解西宁地区人群血脂、血糖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应用NSA-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西宁地区9 726例成人血脂、血糖水平.血脂、血糖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葡萄糖(GLU).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的血脂、血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C、LDL-C、TG、GLU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P<0.01),HDL-C男性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P<0.01),HDL-C女性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P<0.01).TC在20~49岁男性高于女性(P<0.01),在50岁以上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1).LDL-C在各年龄段组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HDL-C各年龄段组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G在20~50岁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在50岁以上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LU在20~60岁男性高于女性(P<0.01),在60岁以上女性高于男性(P<0.01).结论 西宁地区成人中的血脂、血糖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高,经常监测人群血脂、血糖水平的统计状况,对冠心病和糖尿病的预防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体检人群空腹血脂水平的调查,了解安宁地区人群血脂水平及高血脂的患病率。方法应用罗氏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体检人群的空腹血脂[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的患病率。结果TG、TC、LDL-C随年龄增长有增高趋势。结论安宁地区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男女性血脂异常患病率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南昌市四个市辖区内厨师群体的血脂异常情况,为防控厨师群体血脂异常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南昌市青山湖区、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内年龄≥18岁且完成健康知识问卷调查的1394例厨师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现回顾分析其血脂检测结果。结果男性厨师组TG异常率、TC异常率、HDL-C异常率显著高于女性厨师组(P0.05),两种性别厨师LDL-C异常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女性厨师≥40岁组TG异常率、TC异常率显著高于40岁组(P0.05),女性厨师≥40岁组与40岁组HDL-C异常率、LDL-C异常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性厨师≥40岁组TG异常率、TC异常率、HDL-C异常率显著高于40岁组(P0.05),男性厨师≥40岁组与40岁组LDL-C异常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南昌市四个市辖区内厨师群体血脂异常与性别、年龄密切相关,男性≥40岁厨师群体更易发现血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血脂水平及特点。方法将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769例根据WHO标准分为青年组(n=1785)、中年组(n=2141)及老年组(n=1843)。检测三组的TG、TC、HDL-C、LDL-C水平,并比较血脂异常检出率。结果TG水平比较:中年组>老年组>青年组;TC、LDL-C水平比较: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HDL-C水平比较: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P<0.05)。青年组男性的TG、TC及LDL-C水平均高于女性,HDL-C水平低于女性;中年组男性的TG和LDL-C水平高于女性,TC、HDL-C水平低于女性;老年组男性的TC、HDL-C及LDL-C水平均低于女性(P<0.05)。青年组的血脂异常检出率低于中年组和老年组,且中年组低于老年组(P<0.05)。男性的血脂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结论老年健康体检者血脂异常率高于中、青年,且中年高于青年,男性高于女性,血脂水平与性别、年龄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7300例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深圳市健康体检人群血脂水平的现状,为血脂异常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7 300例来我院特诊门诊进行高级体检的人群,采用酶法-终点法检测其空腹血脂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血脂异常患病率的情况及不同年龄、性别间的血脂水平差别.结果 (1)血脂异常的总患病率为53.45%,男性为78.64%,女性为28.26%,男、女性别间血脂异常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TC、TG、LDL -C、HDL -C患病率分别为21.45%、37.01%、34.12%、14.32%,以31 ~40岁、41~50岁组患病率较高;(2)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 C)的总体水平分别为(5.26±0.81)、(1.86±1.72)、(3.04±0.57)、(1.06±0.20),男性的TC、TG、LDL -C水平高于女性,而女性的HDL -C水平则略高于男性;(3)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的血脂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01).结论深圳市体检人群血脂异常人群主要分布在31 ~40岁、41~ 50岁组,应关注这一人群的宣传教育及干预,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辖区内60岁以上人群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体检结果,了解该人群血脂异常发生情况,为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3-6月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镇公立卫生院进行体检的1 741例60岁以上体检者的血清标本,检测所有体检者的TC、TG、LDL-C和HDL-C,对这4项血脂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5~70岁组TC异常率最高(32.76%),但TC异常与正常的构成比在4个年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7);女性TC异常发生率(39.24%)高于男性(2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超重组TC的异常发生率(35.14%)最高,TC异常与正常的构成比在4个BMI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TG偏低和偏高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TG偏高、偏低与正常的构成比在这4个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女性TG偏高率(33.41%)高于男性(2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从消瘦到肥胖,TG偏低率越来越低,偏高率越来越高,4个BMI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DL-C异常的发生率也随着年龄增加逐渐降低,但LDL-C异常与正常的构成比在4个年龄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407);女性LDL-C异常发生率(29.75%)高于男性(1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从消瘦到肥胖,LDL-C的异常发生率逐渐增加,4个BMI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DL-C异常发生率在各年龄组、性别组和BMI分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7)。结论女性TC异常率、TG偏高率和LDL-C异常率都高于男性;随着年龄增加,TG偏高率、TG偏低率和LDL-C异常率都降低;从消瘦到肥胖,TC异常率、TG偏高率和LDL-C异常率都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1.
新疆牧区哈、蒙两民族血脂现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新疆牧区哈萨克族、蒙古族血脂水平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新疆和丰县4个牧业队和3个自然牧业乡的哈、蒙两民族年龄≥20岁人群666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抽取12h空腹静脉血3ml,按照《血脂测定技术及其标准化的建议》的规定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并对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①两民族均以高LDL-C、低HDL-C为血脂异常的主要类型,且其患病率均以哈萨克族组高于蒙古族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TC、TG、LDL-C、TC/HDL-C的水平均为哈萨克族组高于蒙古族组,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DL-C水平为蒙古族组高于哈萨克族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析因分析显示了年龄、民族因素对TC、TG、LDL-C、TC/HDL-C水平的影响,但未见性别因素对所检测的各项血脂指标影响的显著性差异(P>0.05)。④多元线型回归分析显示了平均动脉压、年龄、体重、体重指数对相关血脂指标的影响。结论血脂异常和血脂水平存在民族间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凉山州公务员血清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描述血脂谱的流行特征.方法 于2008年11月至2010年8月完成9 903名凉山州公务员的健康体检,其中男5 872名,女4 031名,按年龄段分为20~29、30~39、40~49、50~59、60~69、≥70岁,检测其血脂指标.结果 凉山州公务员TG、TC、HDL-C、LDL-C的标准化均数依次为(1.87±1.61)、(4.66±0.88)、(1.39±0.33)、(2.59±0.71)mmol/L,血脂异常及边缘异常患病率分别为34.6%、24.5%,其中HDL-C降低的百分比构成远低于其他三项,标准化患病率仅为12.2%.结论 凉山州公务员血脂异常和边缘异常的患病率均较高,人群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高TG和高TC.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汕尾市城区体检人群尿酸和血脂异常率及尿酸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8909例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尿酸(UA)、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将研究人群按性别分为男、女两组。比较两组UA、TG、TC、HDL-L、LDL-C水平;统计UA、TG、TC、HDL-L、LDL-C的异常率,分析UA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将各性别组中的研究人群再分成正常UA组与高UA组,比较其血脂水平及异常率。结果研究人群中,UA、TG、TC、HDL-L及LDL-C的总异常率分别为34.1%、27.3%、47.9%、2.9%、26.3%,且男性高于女性(P<0.05)。男性UA、TG、TC及LDL-C水平高于女性,HDL-L水平低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的UA水平与TG、TC、LDL-C呈正相关(r=0.21、0.26,0.09、0.18,0.09、0.24;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13、-0.18,P<0.05)。高UA组TG、TC及LDL-C水平高于正常UA组,HDL-C水平低于正常UA组(P<0.05)。高UA组TG、TC、LDL-C的异常率比正常UA组高(P<0.05)。结论该市城区体检人群男性UA、TG、TC及LDL-C水平和异常率均高于女性,UA水平升高与血脂异常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恩施侗族的健康成人血脂4项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方法以2009~2013年在恩施州宣恩县人民医院健康体检的侗族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研究,分别检测TG、TC、HDL-C、LDL-C 4项血脂指标,运用t检验比较该地区不同年龄组及性别的血脂水平差异。结果2009~2013年健康体检的7 632例恩施侗族人,不同年龄组TG、TC、HDL-C、LDL-C 4项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20~40岁年龄组TC均值为(4.59±0.82)mmol/L,TG为(1.49±0.54)mmol/L,HDL-C为(1.41±0.31)mmol/L,LDL-C为(2.49±0.72)mmol/L,均低于40~60岁及60岁及以上人群;男性4项血脂指标中TC、TG、LDL-C显著高于女性组(P0.05),而HDL-C指标低于女性(P0.05)。结论恩施侗族健康人群的血脂水平间存在明显差异,其均值与年龄和性别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某市部分职业人群血脂水平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5):1730-1731
目的了解柳州市部分职业人群血脂水平现况,分析其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6~12月在该院参加健康体检的1 879例职业人群的血脂资料,按照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建议对血脂进行划分并分析。结果三酰甘油(TG)水平随年龄增长升高,在50~60岁达到最高值,而后逐步下降,60岁以前各组男性高于女性,60岁以后各组女性高于男性;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在60~70岁检测值最高,而后逐步下降,50岁以前各组男性高于女性,50岁以后各组女性高于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50岁前各年龄组无明显差异,50岁以后有一定升高,各年龄组HDL-C女性均高于男性(P<0.05)。柳州市20~91岁职业人群血脂异常总检出率为35.07%,男性的血脂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结论柳州市部分职业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率处于一个较高水平,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高脂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青海省藏、汉族成年居民血脂水平及其异常检出率的差异,为该地区血脂异常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青海省藏(3 343例)、汉族(3 842例)体检者共7 185例为调查对象,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4项指标,分析藏、汉族血脂异常的特点,并比较两民族血脂异常检出率的差异。结果血脂异常总的患病率为49.1%,高于国内平原地区,藏族低于汉族(45.3%vs52.3%);两组人群中,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55岁以前男性血脂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女性(P0.05);藏族TC、LDL-C水平高于汉族(P0.05),而TG和HDL-C水平低于汉族(P0.05);藏族以高TC血症为主,汉族以高TG血症为主,两组中低HDL-C血症的发生率均为最低。结论青海省藏、汉族血脂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平原地区,藏族呈"高TC、高LDL-C"、汉族呈"高TG"血脂分布特点,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在年龄、性别、民族间存在差异,应重视高原人群的血脂筛查及干预工作,降低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深圳社区65岁以上人群的血脂水平,为血脂异常防治提供参考,同时探讨血脂异常对血红蛋白(Hb)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检测252例深圳社区65岁以上老人的Hb和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析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分别将血脂异常组(A、B、C、D组)和血脂正常组(E组)Hb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探讨血脂异常对Hb相关影响。结果血脂异常的总患病率为48.02%,TG、TC、LDL-C、HDL-C异常的患病率分别为26.19%、32.14%、25.79%、17.86%,血脂四项总体均值水平分别为(1.53±0.66)、(4.79±0.90)、(2.96±0.77)、(1.28±0.26)mmol/L;男、女性TG异常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Hb水平与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以TC升高为主;TG、TC异常对Hb检测结果有一定干扰,临床上应引起重视,对此类患者的Hb结果应当进行校正,以免影响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8.
北京机关工作人员血脂水平分类及分型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目的 研究北京职业人群血脂水平分类及分型特征。方法 根据近年4033例血脂调查资料(男/女=2835/1198,年龄40~91岁),按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并参考美国“ATPⅢ指南”作血脂分类及分型研究。结果 本组人群中50岁以上者只有1/3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都在合适水平,高TC者超过半数。高TC明显多于高TG,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比Ⅳ型多2~3倍。男性中约有20%、女性中只有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女性组达25%~39%、男性中仅有10%~14%HDL-C明显增高;高HDL-C多见于高TC者,而低HDL-C多见于高TG者。结论 本调查结果示中老年人血脂异常者已达2/3,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风险明显增高,防治血脂异常应有利于冠心病预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检测健康体检者空腹血脂水平来了解渤海新区成人血脂水平现状及异常率.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 266名成人空腹血脂4项水平进行测定,血脂4项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间血脂水平及异常率的差异.结果 血脂4项中TC、TG、LDL-C总体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随年龄增长有降低趋势;血脂4项中TC、TG、LDL-C在25~54岁男性均高于女性;55岁以前HDL-C女性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岁以前血脂4项异常率总体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性高于女性.结论 渤海新区成人空腹血脂水平较高,血脂异常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女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德阳地区人群血脂水平、分布特点以及血脂异常率的情况,为该地区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德阳地区32 487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脂资料,并作详细分层统计分析。结果德阳地区男女性血脂总体水平均不同。男性血脂水平(TG、TC、LDL-C)总趋势是随年龄增长先升高后降低;女性血脂水平(TG、TC、LDL-C)在70岁前总趋势是随年龄增长而升高;HDL-C水平随年龄增长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总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高TG血症(15.53%)、低HDL-C血症(12.47%)、高TC血症(5.74%)、高LDL-C血症(3.22%);中老年男性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高TG血症、低HDL-C血症,中老年女性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高TC血症、高TG血症;70岁以上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率有所下降。结论德阳地区人群血脂水平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血脂异常的分布情况差异也较大,应针对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积极采取血脂干预措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