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苏云金杆菌内外毒素混合杀虫剂的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苏云金杆菌内外毒素混合杀虫剂的毒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杀虫剂的经口、经皮急性毒性低,其LD50均大于5000mg/kg,无明显皮肤致敏、致突变、致畸、蓄积性和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2.
按照《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对生物衣药苏云金杆菌原药进行急性经口、经皮、吸入毒性试验,眼睛刺激试验和致敏试验。该受试物对雄、雌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3830、3160 mg/kg;对雄、雌性大鼠急性经皮LD50(4 h)>2150 mg/kg;对雄、雌性大鼠急性吸入LC50(2 h)>5 000 mg/m3;对实验兔急性眼平均刺激指数为0;对豚鼠致敏试验,致敏率为0%。因此,该受试物急性经口属微毒性、急性经皮属低毒性、急性吸入属微毒性,眼睛刺激试验为无刺激性,致敏试验属Ⅰ级弱致敏物。  相似文献   

3.
4.
苏云金杆菌H-14(Bacillus thuringiensis H-14,简称Bt H-14)杀灭蚊幼具有很高的效果。用18×10~3/ml Bt H-14(含芽孢数)处理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效果可达100%。不同龄期和不同蚊种幼虫对Bt H-14敏感度不同。导致幼虫的死亡原因为晶体毒素使中肠细胞的细胞器发生病理改变,影响能量代谢和酶活性而死亡。少数晚期4龄幼虫吞食Bt H-14后可继续化蛹,但后代的繁殖均受到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了球形芽孢杆菌2362株与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混用杀灭蚊幼虫的效果。混用克服了2362对伊蚊效果差及B.t.i持效短的缺点,且对B.t.i有显著增效作用。表明两菌混用在实验室与现场的灭蚊幼效果均优于单菌应用。  相似文献   

6.
实验表明:苏云金杆菌 H—14对二龄淡色库蚊和中华按蚊幼虫具高度的毒杀作用,LC_(50)分别为9.6×10~(-6)和8.0×10~(-3)毫克/毫升,在4.0×10~(-2)毫克/毫升浓度,LT_(50)分别为18及51分钟。对中毒死亡后的四龄淡色库蚊幼虫的组织病理检查,中肠上皮细胞呈明显肿胀、变形、崩解、部分结构消失,染色亲和力减弱。菌液浓度320ppm 对柳条鱼无急性中毒现象。现场应用苏云金杆菌 H—14作防制3种蚊幼虫的试验,在0.11ppm 浓度,淡色库蚊幼虫密度在处理后24小时下降99.30%;在0.12~0.50ppm 浓度,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幼虫密度下降93.10~100%。该菌株显示是一种高效的微生物杀幼虫剂。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蚊幼虫取食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后中肠组织的结构变化。当浸泡6及12小时后,中肠细胞内的线粒体呈现出极度电子密度增高、浓缩化,细胞质内的内质网出现脱颗粒现象,肌浆网扩大肿胀;吞食18及24小时后,细胞核膨胀,各细胞器进一步瓦解。文中讨论了对蚊幼虫的毒效是该菌晶体毒素引起中肠细胞器的病理改变。从而影响能量代谢及酶活性而导致虫体死亡。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israelensis,Bti)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杀伤效果。方法采用Probit analysis生物测定法,检测和比较分析不同环境温度下Bti对白纹伊蚊三龄幼虫的杀伤效果。利用不同浓度Bti处理后的幼虫累积死亡率对应P值和浓度对数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获得线性回归公式,计算LC50和LC95等重要剂量参数。结果Bti对白纹伊蚊幼虫具有明显的杀伤效应,药物起效快。在常规28℃,Bti处理后12 h即出现明显的幼虫死亡,随Bti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大,白纹伊蚊幼虫累积死亡率升高。本研究获得了不同温度下各时间点Bti对白纹伊蚊幼虫毒杀作用的线性回归公式。同一Bti浓度下28℃~32℃的杀虫效果较为理想,20℃的低温度环境下Bti杀虫效果相对最弱;28℃下各时间点的LC95均最低,在24 h、48 h、72 h和96 h的LC95分别为122.418、109.404、96.474和92.229 IU/L。结论Bti对白纹伊蚊三龄幼虫具有很好的杀伤效果,环境温度可影响Bti对白纹伊蚊的杀虫效果,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升高温度可以增强其杀灭效果;在Bti的实际使用中,应充分考虑温度因素的影响,以达到更好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B.t.i.H14)缓释片剂现场控制白纹伊蚊效果。方法 在防制区所有室外积水容器投放B.t.i.H14缓释片剂,每个容器投放1—2片,每月投放1次。结果 防制区投药后1天,幼虫死亡率达100%;投药后10天,容器指数从防制前的68.25降至2.54,下降达96.28%;防制后60天,容器指数仍可控制在4.35,比防制前下降93.63%;成蚊密度在投药后20天开始明显下降,由防制前的24只/人工小时降到8只/人工小时,下降达66.64%,防制后30天,成蚊密度已降至2只/人工小时,下降达91.67%,至防制后60天,成蚊密度仍能控制在2只/人工小时的较低水平。结论 应用B.t.i.H_(14)缓释片剂现场控制白纹伊蚊具有较好的持效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二苯醚的急性毒性、蓄积毒性、经皮吸收率、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PCEM)及致畸作用等。实验结果表明,二苯醚经口染毒小白鼠的 LD_(50)为3160mg/kg。其95%可置信区为2050~4880mg/kg。大白鼠蓄积系数 K 值为5.3,2及4h 经皮吸收率分别为12.1及12.5T%。诱发 PCEM 的出现率,当剂量为632.0mg/kg 时为4.83‰,1264.0mg/kg 时为6.67‰,无剂量一效应关系,但与对照组比较 P<0.01。提示二苯醚具有一定的细胞遗传毒性。致畸实验仅骨骼检查有畸形,但未发现剂量一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对苏芸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发酵生理特性研究的基础上,证实了B.t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中溶氧(DO)浓度是影响发酵永平的关键因素。在12L玻璃发酵罐试验中,通过优化供氧条件,使发酵水平(活芽孢数)得以提高。如搅拌转速由300r/min增加至600r/min,菌数可提高47.1%;适当增加搅拌器直径,菌数可提高13.6%。发酵全过程采用变转速控制,菌数比300 r/min定速控制提高36%,轴功耗较600r/min定速控制节约50%。在20t发酵罐放大试验中,调整内部结构后,使溶氧水平提高,菌数比改造前增加了15.3%。  相似文献   

13.
对含吲哚美辛的固定式铜宫内节育器(FICu-IUD)进行了动物毒理学实验.结果显示尾静脉注射吲哚美辛硅橡胶浸提液对小鼠无全身急性毒性.FICu-IUD对家兔子宫局部刺激和损伤较FCu-IUD明显减轻.长期毒性试验,吲哚美辛对大鼠的体重增长、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脏器系数和病理组织学检查,除子宫外,无明显异常.经口给予吲哚美辛硅橡胶浸提液,对大鼠无明显致畸敏感期生殖毒性.提示FICu-IUD毒性小,用于临床安全.  相似文献   

14.
枯草芽孢杆菌原生质体转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1株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R质粒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枯草芽孢杆菌原生质体进行转化。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R质粒DNA可转化枯草芽孢杆菌原生质体,转化频率为6.5×10-4,转化效率为1.3×103,而染色体DNA则不能进行原生质体转化。  相似文献   

15.
对人工发酵培育冬虫夏草进行急性和亚慢性毒性研究。大、小鼠经口LD_(50)均大于10g/kg体重,亚慢性毒性研究(90d喂养试验)3个实验组动物生长发育正常,在试验第45d与第90d所作血液常规、血液生化、脏体比及病理学检查,3个实验组绝大多数检测项目与对照组未见显著性差异,极个别检测项目有显著性差异,但其差异无实际意义。研究表明人工发酵培育冬虫夏草毒理学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对人工发酵培育冬虫夏草进行急性和亚慢性毒性研究。大、小鼠经口LD50均大于10g/kg体重,亚慢性毒性研究(90d喂养试验)3个实验组动物生长发育正常,在试验第45d与第90d所作血液常规、血液生化、脏体比及病理学检查,3个实验组绝大多数检测项目与对照组未见显着性差异,极个别检测项目有显着性差异,但其差异无实际意义。研究表明人工发酵培育冬虫夏草毒理学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丹贝异黄酮提取物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方法:通过急性毒性试验以及致突变试验对丹贝异黄酮提取物进行毒理学评价。结果:(1) 急性毒性试验显示丹贝异黄酮提取物的LD50 大于每公斤体重21 .5 g( 含异黄酮376 mg);(2)Ames 试验、骨髓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均为阴性结果。结论:(1) 丹贝异黄酮提取物LD50 大于每公斤体重21.5g,说明该样品无毒,但不能作为判定其安全性的唯一依据,仅供进一步毒理试验参考;(2) 丹贝异黄酮提取物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药茯苓和银杏叶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气相色谱法 (带电子捕获检测器 )对现阶段中药茯苓和银杏叶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量进行分析研究。测定结果显示 ,茯苓中六六六和 DDT的总量分别为 0 .0 0 5 6 μg/g和 0 .0 176 μg/g;银杏叶中六六六和 DDT的总量分别为0 .0 893μg/g和 0 .0 2 6 9μg/g。结果表明 :中药茯苓和银杏叶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均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对粮食规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