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6-03~2005-02我们应用微型静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指背组织缺损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16~48岁。一手单指37例,一手双指9例。组织缺损程度:单独皮肤缺损31例,伴肌腱缺损6例,伴指固有血管损伤9例,合并指骨骨折30例。皮瓣修复指固有动脉伴皮肤缺损9例,皮瓣修复指背静脉伴皮肤缺损35例,一指移植2个皮瓣2例。皮瓣面积最大50m m×2m m,最小10m m×15m m。清创、标记创面远近侧静脉或指固有动脉,指骨骨折以克氏针内固定。根据皮肤缺损程度于同侧前臂近端设计不同形状的静脉皮瓣,必要时可携带掌长肌腱。在深筋膜与肌膜之间的间隙解剖游离…  相似文献   

2.
目的:设计应用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手指掌面或背面的皮肤缺损,介绍一种手术方法,探讨其可行性与科学性。方法:在手背设计掌背动脉皮瓣逆行修复手指近节掌面或中节及近节背面的皮肤缺损,后期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自1996年至今应用38例(共43个皮瓣)。结果:43例皮瓣中成活42例,成功率97.6%,术后随访3个月至6年,手指的外观及运动和感觉功能均比较满意,按Swanson评定标准:手失能<5%。结论:掌背动脉皮瓣用于修复手旨皮肤缺损,可以缩短病程,便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对于患者手指功能恢复及外观具有相当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2002-09~2005-09笔者采用前臂游离的静脉皮瓣动脉化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24例,现将资料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19~50岁。机械挤压伤8例,切割伤16例。中、环指近中节掌侧皮肤缺损4例,小指中节掌背侧皮肤缺损4例,中、环、小指近、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手指背侧皮肤的解剖及血供特点,探讨逆行筋膜蒂近节指背皮瓣修复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效果。方法对8只成人尸体手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并采用逆行筋膜蒂近节指背皮瓣修复同指远端缺损患者36例43指。结果手指近、中指节背侧皮肤的血液供应由围绕指骨两侧的指掌侧固有动脉的指横动脉供应,且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了丰富的指背血管网;36例患者中除1例皮瓣边缘坏死外,余皮瓣均成活。随访1.5~5.0年,感觉、功能及外形均良好。结论逆行筋膜蒂近节指背皮瓣修复同指远端缺损有其解剖理论依据,多指远端同时部分缺损更具优越性,是修复手指远端部分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手指掌侧纵向跨关节的皮肤缺损 ,尤其是合并肌腱外露或肌腱损伤缺损者。临床上治疗较困难 ,我们设计了一种指背双蒂桥式皮瓣治疗 3 0例 3 6个手指 ,手术均获得成功 ,伤指恢复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 0例 ,男 2 2例 ,女 8例 ;年龄 16~ 3 2岁。损伤原因 :啤机钳夹伤 2 8例 3 2指 ,电刨伤 2例 4指。皮肤缺损特点为以近端指间关节为中心呈长梭形状缺损 ,缺损处最宽为 1 8cm ,最长为 5cm。全部均伴有肌腱损伤 ,其中肌腱挫伤 19例 ,肌腱断裂伤 6例 ,肌腱缺损 5例 ;合并指骨骨折 10例。受伤指双侧固有动脉完…  相似文献   

6.
手指背侧皮肤缺损是手外科就诊患者中常见的损伤。自2003年12月至2006年2月,应用同指皮瓣治疗指背皮肤缺损6例,供瓣区均直接缝合,未行游离植皮,获得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6例6指,男5例,女1例。年龄19~42岁,指背皮肤缺损部位:食指中节1例;食指近节1例;中指中节2例;环指中节2例。6例指背皮肤缺损患者均为外伤造成,其中2例合并指骨开放型骨折、伸肌腱断裂;1例为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后并发骨髓炎。手术时间:除1例外伤后合并骨髓炎、创面不愈患者伤后1个月施行手术外,余患者均于伤后6h内手术。皮肤缺损面积最小为0.5cm×1.3cm,最大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腿软组织缺损伴胫骨骨折或骨缺损骨髓炎的皮瓣修复及固定方法,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08例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伴胫骨骨折或骨缺损、骨髓炎的病例,采用游离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筋膜皮瓣及腓肠肌内、外侧头皮瓣转位等与外固定架结合的方法治疗。其中游离股外侧皮瓣2例,游离背阔肌肌皮瓣1例,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9例,小腿筋膜皮瓣14例,同侧腓肠肌内、外侧头肌皮瓣19例,对侧腓肠肌内、外侧头肌皮瓣8例,对侧小腿交替皮瓣25例;采用半环性外固定架44例,全环形外固定架9例,力臂式外固定架49例,组合式外固定架6例。结果除2例骨髓炎外,全部病例小腿创面均愈合,皮瓣全部成活;胫骨骨折完全愈合。随访时间8个月-9年6个月,平均4年11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感觉81%恢复。下肢功能基本恢复,无畸形及骨不连。结论应用小腿皮瓣与外固定架修复创伤性下肢组织缺损简单方便、骨折固定可靠、使下肢早期功能锻炼,是临床治疗创伤性下肢组织缺损伴胫骨骨折或骨缺损、骨髓炎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指背筋膜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设计应用指背筋膜皮瓣修复手指末节侧方或背面的皮肤缺损,介绍一种手术方法,探讨其可行性与科学性。方法在手指中节背侧设计指背筋膜皮瓣逆行修复手指末节侧方或背面的皮肤缺损,后期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17例21个皮瓣中成活20个,成功率95.2%。术后随访6个月~3年,手指的外观及运动和感觉功能均比较满意,按Swanson评定标准:手失能<5%。结论指背筋膜皮瓣用于修复手指末节侧方或背面皮肤缺损,可以缩短病程,便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对于患者手指功能恢复及外观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顺行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移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手术效果.方法 1999年3月-2008年1月,21例21指手指皮肤缺损患者,男17例,女4例.年龄18~48岁.创面清创后,立即行顺行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移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缺损范围为1.0cm×1.5cm~4.0cm×2.0cm.皮辩设计于中指或环指之尺侧中远端.皮瓣远端距甲根≥0.5cm,不能损伤甲基质.近端无超过中节指横纹,腹背侧均不过中线.皮瓣切取范围为1.5cm×2.0cm~4.0cm×2.0cm.供区创面切取上臂或腹部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 21个皮瓣全部成活,未发生缺血或坏死.其中随访16例,时间约2~13个月.皮瓣质地和颜色良好,外观满意,两点辨别觉5~8mm,手指伸屈活动近正常.结论 应用顺行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移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方法可靠,安全,效果满意,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值得推广和借鉴,供大家讨论及指教,以便更好完善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皮瓣与外固定架修复小腿组织缺损伴胫骨骨折的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98例小腿软组织缺损伴胫骨骨折或骨缺损、骨髓炎的病例,采用复合组织皮瓣结合外固定架的方法治疗。结果 随访8个月~8年6个月,除2例骨髓炎外,全部病例小腿创面均愈合,皮瓣成活;胫骨骨折完全愈合,下肢功能基本恢复。结论 应用皮瓣转移结合外固定架修复小腿复合组织缺损,简单方便,固定可靠,可早期锻炼,是较理想的修复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应用掌背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5指近中节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对26例2~5指缺损的患者,应用掌背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对手指皮肤缺损进行修复,其中第2掌背皮动脉皮瓣16例,第3、4掌背皮动脉皮瓣各5例。皮肤缺损面积为1.5cm×2.0cm~2.5cm×4.0cm。结果 26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创面Ⅰ期愈合。术后随访5~13个月,手指外形、功能满意,皮瓣质地、色泽与正常指相近,皮瓣不臃肿,两点辨别觉为8~11mm。结论掌背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操作方便,易切取,损伤小,不牺牲主干动脉,患者容易接受,皮瓣供区靠近创面,可同时修复多指皮肤缺损,术后皮瓣外形满意,是修复2~5指皮肤缺损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应用微型钛板侧方固定治疗中节指骨骨折,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对6例6处中节指骨骨折的患者,采用微型钛板侧方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通过骨折愈合和手指功能等情况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6例均于术后6~12个月达骨性愈合,无畸形愈合。按TAM法进行功能评定:优4例,良2例。结论采用微型钛板侧方固定治疗手指中节指骨骨折,可以明显减少术后伸指肌腱的粘连和磨损,手指功能恢复较好,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游离趾腹腓侧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游离第一趾腹腓侧皮瓣修复拇、手指全指腹缺损67例。结果 67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3年,拇、手指外形满意,皮瓣两点分辨觉达6~10mm,手指活动功能良好。结论趾腹腓侧皮瓣移植术是修复指腹缺损外形及功能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手指环形组织缺损的姆趾C形皮瓣。方法在姆趾近节设计C形皮瓣移植于手指软组织缺损处结果本次临床应用姆趾C形皮瓣,受区皮瓣成活良好,外观满意,修复后的手指,外形近似健指,感觉、运动功能均达优良。供区给予植皮,供区外观满意且足趾功能不受影响,受区及供区的瘢痕均不明显。结论姆趾C形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环形组织缺损,是修复手指环形组织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指总动脉双叶皮瓣转移修复双手指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后,深部屈肌腱即出现外露,植皮难以成活。传统方法可采用腹部带蒂皮瓣转移及邻指带蒂皮瓣转移。近年很多报道采用邻指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创面,但对于相邻两指掌侧的软组织缺损,修复较困难。我们自1996~2003年共收治相邻双指掌侧软组织缺损患者5例,采用指总动脉双叶皮瓣转移修复。男4例,女1例。年龄15~56岁,平均24岁。5例均为机器损伤。3例为拇、食指近指间关节掌侧,2例为食、中指近指间关节掌侧。软组织缺损大2.0cm×2.2cm~2.5cm×3.0cm。5例创面均有屈肌腱外露,其中伤后急诊修复3例,二期修复2例,5例皮瓣均成活。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食指末节皮肤缺损后,应用逆行食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之手术效果.方法 1999年3月~2007年12月间,共收治7例食指末节皮肤缺损患者.男5例,女2例.年龄26岁~56岁.彻底清创后,均一期行逆行食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之.皮肤缺损为1.5mm×1.0mm~2.0mm×1.2mm大小.皮瓣设计于食指近节尺、桡侧,切取范围等于或大于食指末节皮肤缺损面积.供区以同侧上臂或腹部全厚皮片修复.结果 术后7例患者7个食指逆行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全部成活,无1例意外.随访5例,时间2月~8个月.皮瓣血液循环好,外观佳.手指活动正常.结论 应用逆行食指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同指末节皮肤缺损,方法简单、可靠,疗效满意,是修复食指末节皮肤缺损的又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手部外伤后软组织缺损 ,掌指骨和肌腱裸露 ,单纯植皮难以存活 ,治疗困难。我科自 1 992年 4月至2 0 0 1年 3月采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性软组织缺损取得较好的效果 ,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2 8例 ,男 96例 ,女 32例 ;年龄 1 6~ 5 2岁 ,平均 31岁。均为手部外伤后严重软组织缺损 ,91例为机器伤。损伤类型 :手指套脱伤6 5例 ,其中单指套脱伤 4 9例 ,2指套脱伤 1 2例 ,3指套脱伤 3例 ,全手指套脱伤 1例 ;手指中部软组织缺损 38例 ,手掌及手背部软组织缺损 2 5例。手术时间 :一期皮瓣修复 1 0 9例 ,二期皮瓣修复 1 9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并指式邻指皮瓣修复相邻多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8~2010年,同手示中环小指中相邻多指末节指腹或指端软组织缺损,伴有指骨外露12例,以并指式邻指皮瓣修复.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18~56岁;示中指末节组织缺损4例、中环指末节组织缺损5例、示中环指末节组织缺损2例、中环小指末节组织缺损1例.住院时间一般为8~10 d.结果 本组12例病例断蒂后皮瓣均成活,植皮全部成活,2例皮瓣断蒂后蒂部少许皮肤缺损,予以减张缝合后经换药瘢痕愈合,术后10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外形、质地良好.末次随访时,皮瓣感觉恢复达S2+ 3例,S3 6例,S3 +1例;1例患者握拳活动稍受限,其余病例均手指屈伸及握拳功能活动良好.结论 对于一手多指的特别是示中环小指中相邻的多指末节掌侧组织缺损,采用并指式邻指皮瓣修复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收集自 1995年来用髂腹股沟皮瓣一期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34例 ,这些病人手部损伤均较严重 ,经清创后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较大 ,伴有骨、关节、肌腱、神经、血管外露 ,不能用单纯的游离植皮术消灭创面。用髂腹股沟部皮瓣转移修复创面都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34例 ,男 2 1例 ,女 13例。年龄 6~ 4 7岁 ,平均 2 3岁。致伤原因 ,机器伤 18例 ,热压伤 5例 ,高压电击伤 2例 ,爆炸伤 2例 ,手背烧伤后严重瘢痕孪缩畸形 7例。皮肤缺损部位 ,腕部 3例 ,手背 17例 ,手掌 6例 ,手指 3例 ,手掌和手背均有皮肤缺损 5例。最大缺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接骨板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近中节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经完整随访的75例近中节指骨骨折的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情况,A组:39例近中节指骨骨折予以切开或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部分术后石膏夹板外固定;B组:36例近中节指骨骨折予以切开复位指骨接骨板内固定。按照TAM系统评价法要求分别观察测量手指屈曲伸直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经过3~15个月(平均8.5个月)的随访,按TAM系统评价法:A组优30例,良4例,中3例,差2例;B组优15例,良10例,中6例,差5例;经统计学Ridit分析检验,两种方法在恢复手功能(掌指关节近侧指间关节远侧指间关节的屈伸活动)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克氏针内固定相对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近中节指骨骨折对骨折的复位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有明显的优势,并能明显的缩短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