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究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椎弓根钉固定对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椎体高度矫正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我院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84例,按照手术方法分组,各42例。对照组行后正中入路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行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佩戴支具下地活动时间,采用VAS评分评估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对比术后两组椎体高度矫正率、复位丢失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低,佩戴支具下地活动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较对照组低,术后3个月椎体高度矫正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复位丢失率4. 76%(2/42)较对照组21. 43%(9/4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可减少术中出血,促进患者恢复,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椎体高度矫正率,减少复位丢失。  相似文献   

2.
背景:胸腰椎骨折治疗上多采用椎弓根螺钉棒系统固定,传统后正中入路广泛剥离椎旁肌,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出现腰背疼痛。目的:观察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入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及对多裂肌影响。 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科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5例胸腰段骨折患者,依据Denis骨折分型,压缩型骨折11例,爆裂型骨折34例,并且椎管占位小于1/3,后柱均完整,ASIA分级均为E级,无神经症状。随机分为椎旁肌间隙入路21例和传统正中入路24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参数及影像学指标,治疗后进行目测类比评分系统评分以及6个月随访腰背痛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5 d肌酸激酶水平,随访时行多裂肌肌内静息肌电图评估。结果与结论:治疗后两组在Cobb角恢复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肌酸激酶水平及术后目测类比评分低于传统正中入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6个月随访腰背痛JOA评分椎旁肌间隙入路组低于传统正中入路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6个月随访行多裂肌肌电图检查,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出现失神经纤颤电位少于传统正中入路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可见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手术时长及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72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剥离椎旁肌后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术前及术后3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腰椎功能。观察组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长、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腰椎功能评分(JO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能有效恢复椎体前缘高度,缩短手术用时、术后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旁入路经伤椎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固定效果。方法对30例胸腰段压缩性骨折和轻中度爆裂性骨折患者行短节段椎旁入路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75.3±12.5)min,术中出血量(168.1±25.6)mL。术后后突畸形得以矫正,椎体高度接近正常。所有患者随访9-32个月,均取得良好的复位效果。术后6个月以上复查X线片均证实骨折愈合,内固定无失效。结论短节段椎旁入路经伤椎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段压缩性骨折和轻中度爆裂性骨折创伤小、复位固定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人路单侧椎弓根固定结合改良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TLIF)术与后正中入路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LIF)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38例中18例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固定结合改良TLIF术(单侧改良TLIF组),20例行后正中人路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LIF)术(PLIF组),比较两种术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JOA评分、腰痛及腿痛VAS评分,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随访28~35个月,平均33.6个月,末次随访单侧改良TLIF组优良率94.4%;PLIF组85.0%;无融合器移位、下沉及钉棒松动、断裂发生。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JOA评分较术前两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术后1周腰痛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0.05),腿痛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腰痛及腿痛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均可达到满意的疗效,比较而言,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固定结合改良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TLIF)术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腰背肌疼痛缓解快等优势。临床应用中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椎旁肌入路单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就诊的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单椎体骨折患者120例,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行经肌间隙入路单节段固定手术60例(微创组),行传统手术入路并短节段固定60例.经肌间隙入路沿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进入,保留椎旁肌肉的完整性.结果 微创组与传统组手术时间[(53.8±12.3)、(88.5±18.5) min,t=1.731,P<0.05]、术中出血量[(95.7±21.5)、(280.3±83.1)ml,t =2.414,P<0.05]、术后引流量[(20.4±8.2)、(132.9±50.3)ml,t =2.068,P<0.05]及住院时间[(13.8±2.2)、(20.4±5.5)d,t=1.853,P<0.05]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腰背残障指数及影像学指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两组患者的骨折椎体均愈合,无一例发生骨折复位丢失及内固定物的松动、断裂.结论 经肌间隙入路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背景:胸腰椎骨折治疗上多采用椎弓根螺钉棒系统固定,传统后正中入路广泛剥离椎旁肌,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出现腰背疼痛. 目的:观察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入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及对多裂肌影响. 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科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5例胸腰段骨折患者,依据 Denis 骨折分型,压缩型骨折11例,爆裂型骨折34例,并且椎管占位小于1/3,后柱均完整,ASIA 分级均为 E 级,无神经症状.随机分为椎旁肌间隙入路21例和传统正中入路24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参数及影像学指标,治疗后进行目测类比评分系统评分以及6个月随访腰背痛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5 d 肌酸激酶水平,随访时行多裂肌肌内静息肌电图评估. 结果与结论:治疗后两组在 Cobb 角恢复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肌酸激酶水平及术后目测类比评分低于传统正中入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6个月随访腰背痛 JOA 评分椎旁肌间隙入路组低于传统正中入路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6个月随访行多裂肌肌电图检查,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出现失神经纤颤电位少于传统正中入路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果可见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腰椎椎旁肌间隙(Wiltse)入路经伤椎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入路经伤椎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Wiltse入路经伤椎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与术后恢复相关指标、椎体形态(Cobb角、SI、AVBH)、腰椎功能(ODI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术前比,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Cobb角下降,而SI、AVBH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时ODI评分较对照组低,而BI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iltse入路经伤椎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椎体形态,促进腰...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关节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5年10月在该院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椎旁入路组和经皮微创组,分别接受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围手术期血清创伤分子含量以及远期功能恢复情况和矫正畸形效果。结果椎旁入路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经皮微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总时间与经皮微创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当天的血清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yo)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和12个月时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和创伤程度相当,椎旁肌间隙入路的手术操作更为简单、手术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0.
背景:脊柱后路手术是胸腰段椎体骨折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传统后路手术显露过程中,大范围椎旁肌的剥离和牵拉,容易发生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 目的:比较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的复位情况及稳定性。 方法:对62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并GSS内固定系统治疗22例,传统正中入路并GSS内固定系统治疗21例,传统正中入路并AF内固定系统治疗19例。通过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毕切口内残腔体积、腰背痛目测类比评分、切口并发症、伤椎高度、Cobb角等各项临床指标,对比3种内固定方案的治疗效果。 结果与结论: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毕切口内残腔体积、内固定后引流量比较,椎旁肌间隙入路并GSS内固定组优于传统正中入路并GSS内固定组及传统正中入路并AF内固定组(P〈0.05)。3组内固定后3 d椎体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腰痛目测类比评分内固定后1周3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后3,6个月椎旁肌间隙入路并GSS内固定组明显低于传统正中入路并GSS内固定组及传统正中入路并AF内固定组。3组患者均未见切口感染。提示椎旁肌间隙入路显露方式与传统后入路显露方式比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GSS内固定系统与AF内固定系统修复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效果相近,但GSS内固定系统操作简单,具有省时、出血量少、固定牢靠和复位良好的优点,结合椎旁肌入路,是目前修复胸腰段脊柱骨折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比较髋关节前方横切口与S-P切口治疗股骨头PipkinⅠ型、Ⅱ型骨折的治疗方法与愈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髋关节前方横切口与S-P切口治疗股骨头PipkinⅠ型、Ⅱ型骨折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前方横切口入路行切开复位,可吸收螺丝钉内固定治疗19例(A组),S-P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可吸收螺丝钉内固定治疗23例(B组).对两组手术入路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切口长度分别为(9.3±1.6)、(16.6±1.7)cm.手术时间分别为(60.7±10.6)、(85.4±13.1)min,出血量分别为(100.5±43)、(373.9±96)m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髋功能评定采用Harris评分法:A组为(85.5±5.3)分,B组为(83.2±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发生并发症2例,B组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影像学愈合时间:A组(14.0±1.4)周,B组(14.7±1.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头PipkinⅠ型、Ⅱ型骨折手术治疗,髋关节前方横切口入路具有切口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势,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老年患者72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行肱骨头置换术,对照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对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85.7±9.4)min)、术中出血量((187.6±29.7)mL)、术后引流量((60.5±6.4)mL)和住院时间((10.3±2.1)d)与对照组((103.1±11.2)min、(250.3±34.2)mL、(78.1±5.9)mL、(14.5±1.9)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1a观察组Constant-Murley评分((61.3±4.7)、(67.4±3.4)分)高于对照组((52.7±3.8)、(60.8±2.9)分)(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1%)与对照组(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头近端粉碎性骨折疗效确切,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与超声碎石术治疗感染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就诊的68例感染性肾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32例尿道结石完全清除,结石清除率为94.12%;对照组有26例结石完全清除,结石清除率为79.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为(1.35±0.45)h、(75.3±9.9) ml和(6.5±2.1)d,对照组分别为(1.48±0.55)h、(79.3±12.6)ml和(6.3±1.8)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88%;对照组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3,P〉0.05).结论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优于超声碎石术,是一种治疗感染性结石的损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陈冰  任东平  侯朝晖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0):1212-1213,1216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解放军空军总医院采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观察组)和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各40例,比较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均一次性栓塞成功,止血有效率为97.50%(39/40),对照组止血有效率95.00%(38/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热、疼痛、感染及继发性贫血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止血率与子宫切除术效果相似,但是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痛苦少和患者恢复快,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anatomicaldynamichiplockplate,ADHLP)和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34例ADHLP和30倒DHs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一般资料、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分析。【结果]ADHCP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DHS组(P〈0.05),术后功能恢复显著优于DHS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DHL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较DHS侵袭性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腹舒贴外敷对腹部胃肠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的价值及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住院手术的胃肠肿瘤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给予腹舒贴外敷足三里及足底,对照组外敷普通敷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术后12 h为(3.65±1.00)分,术后24 h为(3.02±0.62)分,术后48 h为(2.23±0.41)分,均低于对照组(4.11±0.79),(3.43±0.77),(3.08±0.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9,2.99,7.55;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35.2±4.67)h,对照组为(36.9±3.8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017,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为(40.7±5.32) h,对照组为(41.4±3.89)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5,P>0.05)。结论腹舒贴外敷足三里及足底对于胃肠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有较好的效果,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湿性泡沫敷料治疗Nd:YAG激光术后创面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面部太田痣行Nd:YAG激光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观察组创面使用泡沫敷料,对照组采用传统干性愈合方法,比较两组创面的愈合效果。结果观察组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为(4.8±1.2)d,明显优于对照组(9.6±1.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P〈0.01)。观察组创面愈合后红斑持续时间(7.2±1.8)d,明显少于对照组(15.3±1.3)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8,P〈0.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得分(8.3±1.1)高于对照组(5.6±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6,P〈0.01)。两组患者在瘢痕和色素沉着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泡沫敷料在处理Nd:YAG激光术后创面上优于传统方法,具有加速创面愈合、减少红斑持续时间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选择DHS方法,对照组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切口长度大于对照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6.7%(26/30),与对照组的93.3%(28/3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DHS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法均有较好的疗效,但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手术切口更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更少、平均手术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