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自 2 0 0 2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收治缺血性脑血管偏瘫患者 1 5 9例 ,对其实施早期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 ,减轻病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 5 9例中 ,男 87例 ,女 72例 ,年龄 4 3~ 84岁 ,平均6 2岁 ;左侧瘫 71例 ,右侧瘫 77例 ,双下肢瘫 8例 ,四肢瘫 3例。肌力 4~ 5级 2 3例 ,肌力 2~ 3级 96例 ,肌力 0~ 1级 4 0例。经CT或MIR证实为脑梗塞 ,符合全国第一届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2 护理方法2 1 急性期的康复护理 从发病到病情控制称为急性期。缺血性脑血管病人在发病后的当天即可进行康复治疗。采取仰卧位和健侧…  相似文献   

2.
现代康复医学认为 ,进行疾病治疗时康复即应开始[1] 。脑卒中患者在病情稳定后 ,即可进行早期康复 ;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则在发病后的当天即可进行。本文选择 2 0 0 0年 8月~ 2 0 0 1年 7月我院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 2 5 8例 ,通过尽早的、有效的实行系统性康复治疗 ,即在积极抢救患者生命的同时 ,进行早期康复干预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本组患者 2 5 8例 ,男 135例 ,女 12 3例。年龄 36~ 78岁 ,平均 6 1岁。左侧偏瘫 132例 ,右侧偏瘫 12 6例。上肢肌力≤Ⅱ级 184例 ,≥Ⅲ级 74例。下肢肌力≤Ⅱ级111例 ,≥Ⅲ 147…  相似文献   

3.
已有研究证实,脑血管病在早期进行康复训练,能够刺激部分脑细胞产生功能代偿,使神经系统尽快建立新的联系,使肢体功能早日康复。因此,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注重脑梗塞患者偏瘫早期的护理,针对早期最佳时机,采取护理措施,收到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我科从1999-01~2000-01,收治脑梗塞患者105例,左侧肢体偏瘫75例,右侧肢体偏瘫30例,肌力为0级75例,肌力为Ⅰ级25例,Ⅱ级~Ⅳ级40例。2 护理措施2.1 及时判断早期时机近几年来欧美及日本学者,纷纷提出脑血管病早期康复观点,所谓早期康复即是发病后2周内开始的康复。目前认为是在患者生…  相似文献   

4.
现代康复医学认为 ,任何疾病发作之时 ,康复护理即应开始[1] 。一般出血性脑卒中病人在病情稳定后 ,即可进行早期康复护理 ;而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则在发病后的当天即可进行。选择 1999年 8月至 2 0 0 0年 7月 ,我院收治脑卒中偏瘫病人 2 5 8例 ,通过开展早期的康复护理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 2 5 8例 ,其中男 135例 ,女 12 3例 ;年龄 36~ 84岁 ,平均 6 1岁。起病左侧偏瘫 132例 ,右侧偏瘫 12 6例 ;上肢肌力≤Ⅱ级 184例 ,≥Ⅲ级 74例 ,下肢肌力≤Ⅱ级 111例 ,≥Ⅲ 14 7例。本组病例均根据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CT证实…  相似文献   

5.
朱薇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8):1225-1226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2009年住院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除进行常规护理外,早期进行体位护理,同时进行关节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日常生活训练.康复护理3个月后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经过3个月的康复护理后,上肢肌力≥3级30例,下肢肌力33级42例,生活基本自理12例,完全自理2例.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早期康复运动护理干预在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肌力、运动功能等方面的价值,为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处在生命体征平稳阶段的脑梗死偏瘫后遗症患者(n=104),采取1∶1比例法进行患者护理分组。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对照组5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采取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配合早期康复运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肌力分级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状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肌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指标评分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偏瘫后遗症情况明显,严重影响康复状况。予以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运动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与肌力状况,从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相似文献   

7.
偏瘫是由于大脑皮质运动区、锥体束、前角细胞或周围神经至骨骼肌的传导通路上某一部位发生病变 ,引起肢体随意运动减弱或消失 ,其病程长 ,需经长期反复的肢体功能锻炼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我科自 1999年 8月~ 2 0 0 1年 10月对 5 0例偏瘫的患者加强了肢体功能锻炼 ,取得一定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方法和结果1 1 一般资料  5 0例偏瘫患者中脑出血偏瘫患者 38例 ,男 2 5例 ,女 13例 ,年龄 2 2~ 86岁 ,平均 6 5岁。脑梗塞偏瘫患者 12例 ,男 ,5例 ,女 7例 ,年龄 4 6~ 79岁 ,平均 6 3岁。1 2 锻炼方法 患者肌力 0~ 1级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2月到2010年5月连云港海滨疗养院收治的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康复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制定康复护理计划,给予个体化、规范化的综合护理。护理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和Brunnstrom分级法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提高,Brunnstrom分级比较,两组患者患侧上下肢肌力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促通技术结合经络导平治疗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晓琴 《安徽医药》2006,10(12):934-935
目的探讨促通技术与经络导平的结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后的患者,上下肢及手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在使用促通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经络导平的治疗对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比较,研究其治疗效果。运用B 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评估上下肢及手的运动功能,运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经过8周以上的治疗后再行治疗前后的比较,偏瘫患者早期治疗组中B runnstrom上肢功能,治疗前IV级以上5例,恢复到治疗后23例进步45%,下肢功能治疗前IV级以上7例恢复到治疗后28例,进步52.5%,差异有显著性(P<0.05)。Barthel指数评定治疗前后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使用促通技术结合经络导平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发病后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比后期的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与对照组。康复治疗组用以Bohathl方法为主的康复治疗技术进行训练,对照组用单纯药物治疗。结果平均治疗42d后,康复治疗组取得明显疗效:运动功能达BohathlIV级以上者,上肢50%,下肢7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积分在60分以上者达58%,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抗毒治疗对促进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及自理生活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早期康复治疗过程中偏瘫运动模式应用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 1个月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的有效性 ,探讨起病 1个月内康复评定及其最佳运动疗法。方法 将 10 0例发病在 2周内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A组 (5 0例 ,一般常规治疗 ,同时接受康复治疗 ,重视康复工作流程及其治疗者和患者之间的信息反馈沟通 )和治疗B组 (5 0例 ,一般常规治疗 )。采用Brunnstrom法评定脑卒中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阶段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评定各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结果 治疗前各组Barthel指数评定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治疗后康复A组和治疗B组的Brunnstrom法划分阶段 ,康复治疗显著改善了痉挛模式 (P <0 0 1) ,同时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论 早期规范化的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改善痉挛模式的出现 ,对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科自 1 999年 3月~ 2 0 0 2年 1 0月 ,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味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 38例 ,与对照组比较 ,疗效明显。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 70例脑中风 (均经头颅CT证实 )偏瘫后遗症患者 ,发病时间为 30~ 36 0d不等 ,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 38例 ,男 2 1例 ,女 1 7例 ,年龄 39~ 78岁 ,平均 5 6 7± 9 8岁 ,其中脑出血后遗症 1 6例 ,脑梗塞后遗症 2 2例。四肢肌力 0~ 1级 1 7例 ,2级 6例 ,3级 8例 ,4级 7例。发病时间 90d以内 1 7例 ,91~ 1 80d 1 3例 ,1 81~36 0d 8例 ,平均 1 1 2± 35d。对照组 32例 ,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4例病例资料,按照治疗后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功能训练的观察组33例,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的对照组31例,分别在护理前,护理后3个月和护理后6个月时,对患者的平衡功能按照文章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统计各组患者肌力等级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平均分(3.01±0.98)分,3个月时平均分(8.44±3.04)分,6个月平均分(11.37±3.41)分,肌力等级恢复至3级者16例,恢复至4级者15例,与对照组情况相比,统计学结果表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2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予早期康复训练,两组于治疗前后各行1次Fugl—Meyer、ADL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ugl—Meyer和ADL评定均有一定改善,但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偏瘫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院于 1999年 3月~ 2 0 0 1年 12月间共收治脑梗塞病例 116例 ,病例全部符合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规定的脑梗塞的诊断标准 ,且经CT扫描证实诊断。所有病例常规应用活血化瘀、血管扩张剂等治疗。其中 6 0例随机配以光量子疗法 ,效果明显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治疗组  6 0例 ,男 39例 ,女 2 1例 ,年龄 5 2~ 86岁 ,平均 6 5 8岁 ,住院时间 5~ 10 2天。其中意识障碍 5例 ,偏瘫4 5例 ,失语 4例。肌力上肢 0~ 1级 8例 ,2~ 3级 4 1例 ,4级 9例 ,5级 2例 ,下肢 0~ 1级 7例 ,2~ 3级 4 2例 ,4级 10例 ,5级 1例。其中多发性梗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综合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药物,控制血压、调节血脂、抗痉挛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综合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均干预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肘关节和膝关节痉挛程度、肌力分级、上下肢肌力和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结果 治疗后综合组肘关节和膝关节痉挛程度评分、上下肢肌力分级评分、上下肢上田敏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降低痉挛程度,增强患侧上下肢肌力和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比较常规疗法及其联合早期康复治疗脑出血且神志清楚患者的效果是否具有差异。方法随机选择我院经治的且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前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后组在前组基础上,在发病后4 d开始进行康复锻炼。对所有患者按照肌力评价标准在入院和出院时各评价1次,并运用卡方检验比较疗效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出院时对照组上肢肌力为Ⅱ级以下和Ⅲ级以上患者的数量分别为26例和9例,下肢分别为31例和4例;治疗组上肢肌力为Ⅱ级以下和Ⅲ级以上患者的数量分别为8例和27例,下肢分别为5例和30例,两组患者上肢和下肢肌力为Ⅱ级以下和Ⅲ级以上的比例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肢χ2=18.53,下肢χ2=38.66,P<0.05),两组患者的肌力均提高,但治疗组患者的肌力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锻炼能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肌力,提高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刘亚利  于春宁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0):1518-1518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肢体运动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通过被动与主动锻炼相结合的方法对52例颅脑损伤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采用Brunnstrom偏瘫上下肢运动功能评价法以及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人院时和出院时的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改善了肢体的运动功能,并且日常生活能力(ADL)有显著提高。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能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 ,致残率高达 70 %~ 85 % [1 ]。我们选取 1999年 6月至 2 0 0 1年 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及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 71例 ,应用以“促通技术”和“运动再学习方法”为主的运动疗法 ,改善病人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旨在探讨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及后期康复治疗对病人的影响 ,从而加深广大患者、家属、医护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治疗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脑卒中偏瘫患者 71例 ,均经头颅 CT检查或核磁共振检查确诊 ,发病 2个月以内开始康复治疗的为早期康复治疗组 ,共 4 8例 ,男 35例 ,女 13例。年龄 38~ …  相似文献   

20.
王彦香  王瑞玲 《河北医药》2002,24(10):830-831
我科自 1999年 2月~ 2 0 0 1年 12月间住院治疗的 51例急性脑血管病伴发“肩 手”综合征的患者实施系统康复护理 ,均取得良好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51例在神经科住院的急性脑血管病伴有“肩 手”综合征患者 (诊断按WHO标准均经CT或MRI确诊 )其中男3 2例 ,女 19例 ,年龄在 43~ 78岁 ,平均 (63 .7± 6.4)岁 ,发病均在6个月以内 ,均有偏瘫伴“肩 手”综合征。脑出血 3 4例 ,脑梗死15例 ,混合型 3例。1 2 康复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在接受常规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外 ,康复小组护士与患者一对一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