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由志贺氏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在细菌性腹泻中仍居首位。笔者对合肥地区两家医院1996年5月~10月肠道门诊初诊患者进行了志贺氏菌的检测,现结合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201例小儿腹泻病原菌及药敏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薇 《浙江实用医学》2007,12(3):226-226,230
目的:观察本院志贺氏菌的药敏试验结果与小儿腹泻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方法:分析201例小儿腹泻患者中分离的40株志贺氏菌对7种儿科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以及临床用药情况。结果:哌拉西林、痢特灵、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的敏感率分别为87.5%、77.5%、75%、72.5%、47.5%、32.5%、17.5%,临床使用率分别为42.5%、2.5%、55%、10%、0、7.5%、0。结论:本院临床应用抗生素过多,存在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标本中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沙门菌的invA基因序列、志贺菌的ipaH基因序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uc基因序列、副溶血性弧菌的tdh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多重PCR反应对样品中上述4种病原茵的目标基因进行扩增,同时优化反应体系。结果:本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良好,该方法能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103.56pg的沙门菌DNA,94.85pg的志贺菌DNA,14.1p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DNA,115.32pg的副溶血性弧菌DNA。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高,检测周期短,适用于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标本中多种致病菌的快速检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呼和浩特铁路辖区腹泻病原菌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铁路地区腹泻病原菌菌群分布情况及药敏试验,用于进一步开展腹泻病的防治。方法:采集腹泻患者可疑粪便,使用SS培养基培养。由专人负责按调查方案逐渐进行调查并逐项填写调查表,建立档案。结果:呼和浩特铁路地区腹泻病原菌菌型分布以福氏志贺菌为主占82.35%,其中福氏2a是优势菌。经过药敏试验临床上应首选庆大霉素为肠道抗菌药。结论:志贺氏菌属为呼和浩特铁路地区腹泻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6.
7.
小儿腹泻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
9.
对1964例0至5岁的急性腹泻婴幼儿患者进行了部分病原学检查。结果有915例检出病原(其中56例检出二种病原),检出率46.59%。其中轮状病毒检出率最高(31.16%),志贺氏菌次之(16.90%),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检出率较低(分别为0.71%和0.56%),而沙门氏菌仅检出2株。本文还对不同年龄组及各季节的病原物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
婴幼儿感染性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在病原学方面有明显变迁,以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多见,据我院儿科1989年的统计结果表明,大肠艾希氏菌和克雷伯氏菌感染明显上升,病程长,病情重,应引起重视,本文就1989年1年的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与病原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苏州地区存秋季急性腹泻主要病原菌变化趋势及耐药性,对1997-2001年5年间急性腹泻患者粪便培养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除了志贺菌外,弧菌属细菌也为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及三代头孢均具有很好的杀菌抑菌作用。提示对夏秋季腹泻患者弧菌属细菌的鉴定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细菌性痢疾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重点防治的疾病,在儿童肠道传染病中发病率最高,占15%,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1].  相似文献   

14.
刘武 《求医问药》2008,(12):39-39
细菌感染性腹泻是小儿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病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肠球菌(属于链球菌科)、沙门氏菌属等。这些细菌可直接侵袭肠黏膜,产生广泛的肠道炎症和生成大量的肠毒素,干扰肠道的正常功能。大多数的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都是因感染了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小儿感染大肠杆菌后,可出现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炎性渗出、肠蠕动增强、肠道水分吸收障碍等病理改变,从而引起发热、排便次数增多、稀便、大便中有黏液或脓血等症状。  相似文献   

15.
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感染性腹泻为临床常见病 ,特别在发展中国家 ,更是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了解其病原菌的流行趋势及其耐药状况 ,对疾病的诊治起着关键作用。我们对 1999年肠道门诊监测的 15 11份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旨在为临床医生对感染性腹泻病的诊治提供实验依据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1 1 1 标本来源 :取自 1999年 4月~10月 15 11例就诊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粪便。1 1 2 培养基 :碱性蛋白胨水、庆大霉素琼脂均来自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研究所。M -H琼脂、SS琼脂为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1 1 3 鉴定试剂 :A…  相似文献   

16.
多发生在气温较高季节,以5~8月份最多。传染源为母亲或与腹泻患者密切接触者,传播快。潜伏期约1~2天,多数起病较缓,大便次数增多,呈绿色稀水样便,带黏液,有腥臭味。常无明显发热和全身症状,多属轻型、散发性病例,病后可成为带菌者。病情重者发生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相似文献   

17.
18.
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原菌147株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感染性腹泻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道感染性疾病之一,引起该病的病原体很多,以细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居多。作者对本院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425例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和药敏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感染性腹泻病原菌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感染性腹泻是我国当前卫生工作的重点,为了解感染性腹泻病原体组成,给临床提供科学可靠的诊断依据,我们于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来我院就诊的腹泻患者进行了致泻病原体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