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大鼠移植骨髓细胞向肝细胞转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体内骨髓细胞向肝细胞转化的可行性。方法 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①R BMT(全身照射 骨髓移植);②2—AAF R BMT;③2—AAF PH(部分肝切) BMT。进行交叉性别骨髓细胞移植,雄性骨髓植入雄性受体,分别于第5、10、20天处死雌鼠。以雄性性别决定基因sry作为细胞标记,用原位杂交和FISH作为检测方法对骨髓细胞的肝细胞转化进行分析。结果 PCR移植效果初步分析可见,R BMT组11例中有10例PCR阳性;2AAF PH BMT组11例中有7例阳性,2AAF B BMT组10例中有6例阳性。sry原位杂交染色发现,第5天各组雌性受体肝索中均未见sry阳性的肝细胞。第10天R BMT组可见1例sry阳性的细胞位于肝细胞索,FISH染色可见这一细胞白蛋白mRNA阳性。第20天各组PCR阳性各例均可在肝索中检测到sry阳性的细胞。FISH染色可见白蛋白mRNA阳性。经统计学分析第20天各组sry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B BMT、2—AAF PH BMT和2—AAF R BMT模型中移植的骨髓细胞均可以植入肝脏,并存在于肝细胞索。植入肝索的骨髓细胞最早可见于移植后第10天,并发生转分化,表达白蛋白mRNA。不经过全身照射的2—AAF PH BMT组,移植的骨髓细胞也可以进入肝脏发生转分化,因此全身照射并不一定是移植骨髓细胞活化、植入和转化的必须条件。  相似文献   

3.
骨髓干细胞:肝细胞移植的新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干细胞是目前研究的热门话题,关于其多向分化的潜能层出不穷.最初理论认为它只能分化为同胚层的细胞,后来一系列研究证明,其具有分化为其他组织或细胞的潜能,即有"可塑性"、"横向分化"或"跨系分化"的潜能.这一重大发现不仅打破组织再生来源仅限于该组织干细胞的这一传统概念,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笔者仅就骨髓干细胞横向分化为肝细胞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移植和生物人工肝装置的核心问题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足够数量肝细胞来源,肝细胞来源是解决肝衰竭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左归丸促进骨髓形成肝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补肾(左归丸)对小鼠骨髓形成肝细胞的影响,揭示"肾生骨髓,髓生肝"的科学内涵.方法:采用交叉性别骨髓移植模型,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补肾组(左归丸)、补气血组(八珍汤)和对照组(生理盐水),接受9.0Gy60Co源γ射线照射后,经尾静脉注射输入同种系雄性小鼠骨髓细胞,骨髓移植后分别给予7g/(kg?d)左归丸、八珍汤、生理盐水灌胃,给药2、4、6mo处死动物,取肝组织标本.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肝组织切片雄性性别决定基因Sry与白蛋白mRNA双阳性细胞(雄性骨髓来源的肝细胞),计算各组骨髓转化为肝细胞的阳性细胞率(%).结果:补肾组、补气血组和对照组的阳性细胞率均随着骨髓移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移植后6mo时间点骨髓转化为肝细胞的阳性细胞率(18.25±3.36)与2、4mo时间点(4.00±1.73,4.80±1.30)相比显著升高(P<0.01).同一时间点不同组小鼠骨髓转化为肝细胞的阳性细胞率有显著差异,骨髓移植后2mo时补肾组阳性细胞率(4.00±1.73)高于补气血组(1.20±0.45)和对照组(1.00±0.61)(P<0.01),移植后4mo时补肾组阳性细胞率(4.80±1.30)高于补气血组(1.40±0.55)(P<0.01),移植后6mo时补肾组阳性细胞率(18.25±3.36)高于补气血组(7.20±1.33)和对照组(9.25±1.31)(P<0.01).结论:补肾(左归丸)能够促进骨髓形成肝细胞.补肾促进骨髓形成肝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在于调节全身机能和改善肝脏微环境,有利于骨髓细胞移行至肝脏并转化为肝细胞.  相似文献   

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类肝细胞的功能和超微结构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MSCs)来源的类肝细胞进行功能和超微结构评估。方法 从人胎儿骨髓中分离MMSCs ,在 1%基质胶 (Matrigel)作基质 ,2 .5 μmol/ml氮胞苷 (AZA)预处理10~ 12h ,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 10ng/ml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4 (FGF4 ) 10ng/ml 肝细胞生长培养基 (HGM )中培养和诱导。以未诱导的MMSCs作对照 ,对诱导 4d、7d、14d、2 1d、2 8dMMSC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人白蛋白 (ALB)水平 ,脲酶法检测合成尿素的能力 ,过碘酸希夫试验进行糖原染色 ,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在分化过程的不同时相点检测ALB和尿素生成 ,未诱导分化的MMSCs没有分泌ALB和产生尿素 ,而给予FGF4和HGF处理后 ,MMSCs以时间依赖方式产生ALB和尿素。用过碘酸希夫 (PAS)染色法分析发现MMSCs诱导 14d时首先见到部分细胞出现红紫色染色的糖原积聚物 ,2 8d后阳性染色细胞数量增多 ,提示诱导后MMSCs已具备肝细胞的糖原合成能力。电镜显示未诱导MMSCs具有幼稚细胞的结构特点。诱导 2 8d的MM SCs已分化 ,并具有上皮样细胞的极性结构特点。结论 诱导后MMSCs已具备肝细胞特有的结构和功能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骨髓形成肝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小鼠骨髓形成肝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的变化规律,研究骨髓形成肝细胞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交叉性别骨髓移植模型,雌性BABL/C小鼠接受9.0Gy 60^Co源γ射线照射后,经尾静脉注射输入同种系雄性小鼠骨髓细胞,6个月后处死动物,取肝组织标本。选用小鼠基因表达谱寡核苷酸芯片,观察实验小鼠肝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实验小鼠在骨髓移植6个月后的肝组织的基因表达谱与正常雌性小鼠比较有显著不同,差异表达基因有865条,已知功能基因有447条,其中上调基因92条、下调基因355条。结论:交叉性别骨髓移植小鼠肝脏的基因表达谱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骨髓形成肝细胞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活化骨髓和LAK细胞双重净化在白血病自体骨髓移植中的应用刘晓力,刘启发,周淑芸,伍柏松,陈琪活化骨髓(ABM)是一类在体外用IL_2(白细胞介素_2)激活具有杀伤多种肿瘤细胞能力的骨髓细胞,它不同于LAK细胞,其杀瘤细胞活性比LAK细胞强、而且保留造...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细胞癌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细胞癌研究现状张育明,吴醒民,刘保池JamesW.Wood;JohnC.Marsh;JosephR.Bertino肝脏的恶性肿瘤主要是原发性肝细胞癌(简称肝癌),在日本占肝恶性肿瘤的90%,中国和美国亦均在80%以上[1 ̄4]。肝癌系世界上年...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移植经过近30年的发展,正由动物实验向临床过渡,初步结果显示,肝细胞移植在急慢性肝衰竭和遗传代谢性肝病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最近有数篇献报道,存在于骨髓中的干细胞,在体内外均能分化为功能完备的肝细胞。用骨髓干细胞替代成熟肝细胞进行移植治疗肝病,有望使细胞移植在肝病治疗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本将就骨髓干细胞用于肝细胞移植的研究现状、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hepatocytes can be derived from bone marrow cells in vivo. METHODS: A cohort of lethally irradiated BALB/C female mice received whole bone marrow transplants from age‐matched male donors and were killed at 1, 2, 4 and 8 weeks post transplantation.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for the Y‐chromosome was performed using liver tissue. RESULTS: A few Y‐chromosome positive hepatocytes were found in the liver tissues at 2 months post transplantation. CONCLUSION: Hepatocytes can be derived from bone marrow cells after transplantation in lethally irradiated mice without severe acute hepatic injury.  相似文献   

12.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动脉插管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移植治疗肝硬化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1例肝硬化患者,其中131例进行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70例作为对照组。骨穿采集自体骨髓体外分离纯化骨髓单个核细胞。经肝动脉插管将其移植入肝脏。分别于移植后4、8、12、24周观察血清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总胆红素(TBil)变化情况,观察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结果移植组患者移植前血清ALB、CHE及PTA分别为29.33g/L、2387.4U/L和46.4%。移植后4周分别升至32.37g/L、2875.9U/L和53.54%,12周分别为32.95g/L、3190.6U/L和57.24%,24周则分别为32.22g/L、3066.5U/L和56.02%。患者移植后24、周内血清ALB、CHE和PTA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血清TBil在移植后24周内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24周内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后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能改善肝硬化患者肝脏合成能力,并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骨髓干细胞移植在治疗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终末期肝病及遗传代谢性肝病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其在近期疗效、安全性、耐受性等方面获得了肯定,且因其本身的优势(如费用低廉、取材方便、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等)而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肝移植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但由于供肝来源不足、操作复杂、并发症多、...  相似文献   

14.
AIM: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Guiyuanfang and bone marrow stem cells (BMSCs) on rats with liver fibrosis. METHODS: Liver fibrosis model was induced by carbon tetrachloride, ethanol, high lipid and assessed biochemically and histologically. Liver function and hydroxyproline contents of liver tissue were determined. Serum hyaluronic acid (HA) level and procollagen Ⅲ level were performed by radioimmunoassay. The VG staining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collagen deposit in the liver. Immunohistochemical SABC methods were used to detect transplanted BMSCs and expression of 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uPA). RESULTS: Serum transaminase level and liver fibrosis in rats were markedly reduced by Guiyuanfang and BMSCs. HA level and procollagen Ⅲlevel were also reduced obviously, compared to model rats (HA: 47.18±10.97 ng/mL, 48.96±14.79 ng/mL; PCⅢ: 22.48±5.46 ng/mL, 26.90±3.35 ng/mL; P<0.05). Hydroxyproline contents of liver tissue in both BMSCs group and Guiyuanfang group were far lower than that of model group (1 227.2±43.1 μg/g liver tissue, 1390.8±156.3 μg/g liver tissue; P<0.01). After treatment fibrosis scores were also reduced. Both Guiyuanfang and BMSCs could increase the expression of uPA. The transplanted BMSCs could engraft, survive, and proliferate in the liver. CONCLUSION: Guiyuanfang protects against liver fibrosis. Transplanted BMSCs may engraft, survive, and proliferate in the fibrosis livers indefinitely. Guiyuanfang may synergize with BMSCs to improve recovery from liver fibrosis.  相似文献   

15.
同种异体骨髓基质细胞心肌移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大鼠同种异体骨髓基质细胞 (BMSCs)移植到心肌梗死区后能否存活 ,并进一步增殖、分化以及对宿主心脏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4周后 ,取传两代的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BMSCs ,注射到大鼠心肌梗死区 ,为移植组 ;同时设置注射培养基的对照组。移植 4周后检测受体心脏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然后取标本 ,检测移植细胞存活、分化和组织的血管新生状况。结果 :移植组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同种异体BMSCs移植入心肌梗死区后能够度过急性炎症期 ,而且不引起明显移植排斥反应 ;位于梗死区的移植细胞主要分化为成纤维细胞 ,部分位于心肌梗死区周围的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 ,并促进了血管新生 ;移植组心肌梗死区及其周围新生血管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 :同种异体BM SCs移植促进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改善心功能 ,是用于心肌移植可供选择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骨髓干细胞移植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自体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进行比较。方法建立大鼠左冠状动脉结扎的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细胞移植组,动员剂组,移植组模型建立1w后再次开胸,于梗死区内注射经BrdU标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4w后观察移植细胞分化情况和促血管生成作用,并用超声检测心脏功能改变。结果细胞移植4w后,可以在坏死区内找到增殖的BrdU标记的移植细胞,另外Ⅷ因子染色可见移植组和动员剂组坏死区内有大量的血管新生,超声检查显示移植组及动员组心脏功能显著改善,两组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者间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细胞移植和动员剂注射治疗,均能促进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区及其周边区域的毛细血管新生、改善心脏功能,而细胞移植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肝衰竭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姚鹏  胡大荣  王帅  闻炜  周一鸣  龚丽娟 《肝脏》2005,10(3):171-173
目的探索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为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基础。方法35例慢性重症肝病患者,20例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15例作为对照。在无菌条件下,从患者髂后上棘抽取骨髓30~50ml,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在局部麻醉下行肝动脉介入,将分离的骨髓干细胞移植于肝脏。患者在移植后1、2、4、8周进行肝功能检测。观察患者移植后不同时间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移植8周后,患者丙氨酸转氨酸逐渐降低,由平均181.7μmolL降至72.1μmolL;总胆红素由平均153.8μmolL降至80.2μmolL;直接胆红素由平均74.1μmolL降至40.5μmolL;白蛋白逐渐升高,由平均26.5μmolL升至31.5μmolL;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表明移植后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干细胞移植后凝血酶原活动度逐渐上升,由术前平均28.2%上升至50.1%。进一步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衰竭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发现移植后1周生存率为100%,4周为95%(1920),8周后为90%(1820),12周后为85%(1720),较对照组生存率明显升高。移植后大多数患者有明显症状改善,移植后8周内腹水减轻10例(50%),食欲改善15例(75%),体力好转11例(55%),腹胀减轻9例(45%)。在20例移植患者中未发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有轻度恶心1例,发热1例。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肝功能和凝血机制明显改善,生存率提高,症状好转,表明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衰竭患者治疗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兔骨髓基质细胞自体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BMSCs)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问题。方法穿刺法抽取新西兰兔双侧股骨骨髓,分离培养BMSCs,5-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后,分别进行5-氮胞苷诱导或与乳鼠心肌细胞共培养,取诱导后21天或共培养21天的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34只新西兰兔均先后经过骨穿抽取骨髓,BMSCs体外培养,开胸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及心肌内注射等操作,按照对其BMSCs的处理方式和心肌内注射的成分不同随机分为3组,A组BMSCs经5-氮胞苷诱导,B组BMSCs未经诱导(A、B两组注射自体细胞悬液),C组(注射生理盐水)。于开胸手术前、手术后1周、1个月采用超声检测左心室功能。手术后1个月取心脏组织行光镜及电镜检查。结果 体外培养的BMSCs无论是在5-氮胞苷诱导还是与心肌细胞共培养的条件下,均有部分细胞表达横纹肌肌动蛋白。与C组相比,术后1个月时A、B两组梗死的范围显著缩小(P<0.01),梗死的心室壁运动幅度以及收缩期室壁增厚率显著提高(P均<0.05)。A、B两组之间上述心功能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病理检查示新生的肌细胞呈岛状或散在分布于梗死区变性坏死的心肌细胞及间质细胞之间。电镜检查显示梗死区有毛细血管新生。结论 自体BMSCs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其疗效可能与BMSCs引起的心肌再生和血管新生有关,诱导的B  相似文献   

19.
王帅  姚鹏  龚丽娟  闻炜  李树玲  胡学玲  胡大荣 《肝脏》2009,14(3):189-193
目的 探讨肝动脉插管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的影响。方法201例肝硬化患者,其中131例行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70例为对照。骨髓穿刺采集自体骨髓,体外分离纯化骨髓单个核细胞,经肝动脉插管将其移植入肝脏。分别于移植后4、8、12、24周观察血清CHE变化情况,比较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CHE改变,并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移植组患者移植前血清CHE为2387.4U/L,移植后4周、8周、12周和24周分别升至2875.9U/L、3190.6U/L、3216.0U/L和3066.5U/L。患者移植后24周内血清CHE水平较移植前显著升高,而对照组无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移植组中,Child—PughA级和B级患者血清CHE改善程度优于C级患者。两组患者24周内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后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能提高肝硬化患者血清CHE水平,对Child—PughA级和B级患者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2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分化为有功能的成熟肝细胞,为治疗终末期肝病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综述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肝细胞癌和肝衰竭等肝脏疾病的机制、临床应用价值、移植途径等方面的进展,介绍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