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分析杭州市富阳区6~12岁超重儿童或肥胖儿童的中医体质类型,为该地区制定个体化防治、建立中医健康管理系统等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杭州市富阳区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富春第一小学、富春第七小学、富春第二小学等10所小学6~12岁儿童1 260名,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进行体质测试,分析超重或肥胖儿童的中医体质类型。结果 超重或肥胖儿童共675例(53.6%),男童占比均高于女童。在超重儿童中,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者占比排前三;在肥胖儿童中,气虚质、湿热质、痰湿质者占比排前三。单一体质超重儿童和肥胖儿童中,平和质192例(49.1%),单一偏颇体质199例(50.9%)。兼杂体质超重儿童和肥胖儿童284例(42.1%)中,以2~5种兼杂体质多见。结论 当地6~12岁儿童中超重或肥胖儿童占比超过半数,男童多见,以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的中医体质类型为主,且多数为兼杂体质,建议针对不同中医体质儿童制定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的代谢状况,分析儿童肥胖与代谢水平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重庆市渝中区1 941名学龄儿童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包括体格测量和空腹血糖、血脂四项指标测定,比较不同营养状况儿童各代谢指标的水平。结果:7~11岁年龄段,男生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均高于女生。超重学生为196人,总的超重率达到10.01%;肥胖学生为135人,总的肥胖率达到6.96%。超重组和肥胖组儿童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儿童(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儿童(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儿童空腹血糖(GLU)值与对照组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儿童可出现代谢水平异常,应加强超重和肥胖儿童血脂的检测,及早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婴儿期和幼儿期超重与肥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1月-2014年12月出生并在我所进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97例儿童,所有儿童均为正常足月儿,分别统计其在婴儿期、1岁和3岁时的体格生长情况,参考标准体重了解婴儿期和幼儿期超重与肥胖的相关性。结果:婴儿期超重及肥胖率,高于幼儿期(P0.05);婴儿期体重正常率,低于幼儿期(P0.05)。婴儿期超重或肥胖≥1次的54例儿童中有19例3岁时超重或肥胖;婴儿期未发生超重或肥胖的43例儿童中仅有5例3岁时超重。结论:婴儿期超重或肥胖的幼儿超重或肥胖率较高,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婴儿期体重,促进婴幼儿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受体检的60例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儿童进行营养状况检测,分析其生长发育情况,主要包括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发生的肥胖、超重、消瘦以及正常等情况和不同生长发育情况的儿童身高。结果不同年龄段儿童肥胖、超重、消瘦以及正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儿童肥胖、超重、消瘦以及正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营养状况儿童的平均身高为(107.31±3.58)cm,肥胖儿童的平均身高为(105.22±3.29)cm,超重儿童的平均身高为(104.75±3.04)cm,消瘦儿童的平均身高为(104.67±3.09)cm;肥胖、超重和消瘦儿童的身高均明显低于正常营养状况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予以重视,加强对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的干预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辖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情况,评估综合干预对减少肥胖发生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8所二类幼儿园2012年和2013年入园的1618名儿童进行体重和身高测量,对所有肥胖儿童采取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和健康教育综合干预1年,对干预前后肥胖的检出率和肥胖程度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入园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检出率为6.86%,、干预1年后,相应的单纯性肥胖检出率为4.76%,儿童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儿童的肥胖程度有所减轻。结论: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和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措施是预防和控制学龄前儿童肥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市3~6岁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流行现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3个区的3~6岁儿童共932名,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3.28%(超重率为12.34%,肥胖率为10.94%),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父母超重肥胖、高出生体重、常饮甜饮料、每顿吃得很饱、校外活动时间较少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上海市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率较高,父母BMI、出生体重、甜饮料、进食量及校外活动时间是儿童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应积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儿童肥胖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超重幼儿进行减重干预,降低体重。方法:以3家托幼机构72名超重幼儿为干预组,2家托幼机构71名超重幼儿为对照组,比较效果。结果:干预组55人体重降为标准范围,15人超标;对照组38人体重降为标准范围,30人超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结合肥胖危险因素的控制,对超重儿实施综合性减重干预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慧  王娇  刘红伟  鲁瑞  王梦阳  李长平  刘媛媛  马骏 《天津医药》2019,47(10):1096-1101
摘要:目的 探讨短期综合干预方式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或者超重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8年入组的天津市47家医院的糖尿病合并超重或肥胖的患者进行基线问卷调查(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相关信息等),体格测量(身高,体重,腰围等)和生化检验(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 2h 血糖(2h 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对干预3个月后的生化指标进行测量。采用SAS 9.4软件进行χ^2 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87例糖尿病合并超重或肥胖患者中,肥胖患者738例(74.8%),中心性肥胖患者872例(88.3%);综合干预前后各项血糖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01);3个月干预有效率为65.75%(649/987);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以及三餐是否规律3个影响因素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三餐饮食正常是3个月综合干预有效的保护因素(OR = 1.992, 95% CI: 1.466-2.706),病程≥10年 ( OR( 95% CI ):病程10-15年:0.555 ( 0.37~0.831 );病程≥15年: 0.546 ( 0.357~0.834 ))和年龄≥60岁(OR = 0.604, 95% CI:0.404~0.904 )是3个月综合干预有效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或肥胖患者实施综合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降低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同时建议建立完善综合干预体系,做到对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或肥胖患者的早干预、早控制,以提高该人群的血糖达标率。  相似文献   

9.
长春市朝阳区小学生肥胖干预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适合北方地区特点的有效控制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方法。方法在长春市朝阳区选择干预校和对照校各一所,对干预校和对照校三、四年级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肥胖干预活动,同时设立自身对照和外部对照。结果干预前后干预校的肥胖率分别为23.08%和14.10%,超重率分别为14.10%和16.35%,(由原29名肥胖学生转为超重)。知识正确率由干预前的0.96%上升到6,86%,态度正确率由干预前的53.85%上升到89.74%。结论干预工作对肥胖控制有一定的效果,对改善儿童青少年肥胖控制相关的知识效果较好、态度效果显著、行为正确率干预前后无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托幼机构2~4岁儿童肥胖患病率及家长知信行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并提出有效干预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市区2018年1~12月托幼机构2000名2~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测量所选儿童体格,其中肥胖判定标准为WHO身高标准体重值。与此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家长知信行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正常体重儿童和肥胖儿童家长的肥胖知信行状况。结果 2000名儿童中,311名超重,占比为15.56%,118名为肥胖儿童,占比为5.90%;不同性别、年龄的肥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肥胖儿童家长在肥胖知信行(KPA)调查评分均显著低于正常体重儿童家长(P 0.05);家长知、信、行得分及格率分别为55.10%、75.80%、34.70%,三者得分存在相关性(P 0.05)。结论家长对肥胖的知信行与2~4岁儿童肥胖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引起社会和家长重视,强化家长对儿童肥胖的健康教育,制定可行性方法,预防和减少儿童肥胖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综合干预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效果进行分析,并观察患儿干预前后血脂及体质量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本门诊符合儿童单纯性肥胖症诊断标准的7岁以下的儿童12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患儿实施膳食干预、运动干预、行为干预、心理干预等干预措施,观察患儿治疗前后体质量、血脂、身高、血压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患儿经过1年的干预后,其体质量、身高、血压、血脂水平(三酰甘油以总胆固醇水平)与治疗相比得到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龄体质量正常儿童相比无差异性(P>0.05)。结论综合干预能有效控制单纯性肥胖儿童的体质量,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营养状态评估工具PG-SGA、体重指数(BMI)以及血清白蛋白(ALB)对结直肠癌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评定,研究2种工具在结直肠癌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状态评估中的作用,分析BMI、ALB等单项营养指标与2种工具的相关性,同时调查药师营养干预的情况以及效果分析。方法采用连续登记入组法选择亳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392例结直肠癌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BMI、ALB、NRS2002、PG-SGA进行营养评定,将人体测量指标、血液生化指标与两种评定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比较药师营养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392例患者中,208例(53.06%)存在营养风险(NRS2002评分≥3)。292例(74.49%)存在中、重度营养不良(PG-SGA评分≥4)。两种工具的一致性检验Kappa=0.432(P<0.01),呈正相关(r=0.805,P<0.01);年龄与2种工具呈正相关(P<0.01);体重、BMI、ALB均与其呈负相关(P<0.01);身高与其无相关性(P>0.05)。药师营养干预率为24.49%(96/392),干预后患者预后营养指数(PNI)、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疲乏、恶心呕吐、食欲丧失、便秘、腹泻)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联合应用NRS2002、PG-SGA、BMI及ALB对结直肠癌患者全面筛查与评估,有助于及时、有效提高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的检出率,进行营养干预,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2-4岁儿童的营养状态与智力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300例2-4岁儿童进行本次实验,使用儿童生长发育参考值(2006年)作为儿童营养状况的发育标准,评价营养正常、生长迟缓、低体重和消瘦者的智力发育情况。结果生长迟缓、低体重和消瘦组的智力发育水平中的各个指标均低于营养正常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营养状况发育不佳会影响智力发育,需要医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合肥市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依据地理分布、办学性质、经济情况,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合肥市11所托幼机构的儿童共2 768名,通过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自编的《学龄前儿童健康发育调查》问卷,调查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可能影响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儿童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因素。结果 在2 755份有效问卷中,儿童超重发生率为9.22%,肥胖为4.94%,超重和肥胖发生率为14.2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童、剖宫产、父母体型偏胖和饮食口味偏油腻、偏荤菜是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家庭经济状况较差、饮食行为中有时或需要喂养、不能愉快进餐、一般挑食、吃饭速度较慢是儿童超重和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 合肥市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率较高,男童、剖宫产、父母体型偏胖及部分不良的饮食行为是引起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降低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因素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精神病患者,分析其危险行为因素,并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结果综合干预后患者的危险行为级别与综合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综合干预前比较,综合干预后肇事肇祸危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遵医依从性,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肺癌患者住院化疗期间的营养状况,为肺癌患者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及人体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等,对196例肺癌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调查其营养状况及营养支持情况。结果肺癌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19.9%,营养不足发生率为8.2%,超重及肥胖发生率为18.9%,有营养风险的肺癌患者营养支持率为0。结论有营养风险的肺癌患者存在营养支持不足,临床医师及营养师需开展大样本临床营养筛查及营养支持的干预对临床结局影响的研究,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患者营养问题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Overweight and obesity decrease the effectiveness of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despite the more frequent use of polytherapy. One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rapy effectiveness is by decreasing non-compliance with the use of fixed-dose combinations (FDC).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tolerance, and satisfaction with ramipril/amlodipine FDC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in relation to nutritional status.MethodsThe survey enrolled 24,240 hypertensive patients recently switched to ramipril/amlodipine FDC (EGIRAMLON) at the same doses as previously prescribed separate pills.ResultsThe effectiveness of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increased during follow-up from 32.9% to 76.5%.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increased risk of not attaining the recommended BP values [adjusted for age OR = 0.74 (95% CI 0.67–0.83) and 0.70 (0.61–0.81) for overweight; 0.54 (0.47–0.60) and 0.49 (0.42–0.57) for obese, at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examination, respectively].“Very good” or “good” the FDP tolerance was reported by 98.8%, 97.6% and 96.4%, respectively.Adverse events (AE) were reported in 0.35% of patients regardless of nutritional status.High levels of satisfaction with the FDC were reported by 57.0% of patients with normal weight, 54.5% of overweight, and 50.6% with obesity. Effectiveness and convenience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for patients.ConclusionsThe effectiveness of therapy with ramipril/amlodipine FDC in the study population was high, but slightly lower in overweigh and obese. This FDC was well tolerated and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patients satisfied with the therapy regardless of nutritional status. Although the perceived tolerance and satisfaction with treatment were lower in obese and overweight than in normal weight patients; the incidence of AE and perceived benefit from the use of a single-pill, compared to multiple tablets, were comparable irrespective of nutritional statu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及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行心脏瓣膜病手术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100例患者为常规组,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100例患者为干预组。常规组按照成人心外科基础护理常规及瓣膜置换围手术期护理常规护理。干预组在落实护理常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并发症发生率、术前住院时间、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术前并发症发生率5.0%,常规组术前并发症发生率15.0%;干预组术前住院天数(12.85±4.56)d,常规组术前住院天数(14.68±6.30)d。干预组患者满意度、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术前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2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介入治疗的患儿行术前护理,术中配合与护理及术后护理。结果 26例患儿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术,返回病房。结论术前护理、术中配合与护理是保障介入治疗顺利进行的前提,而术后护理是介入治疗术患儿安全出院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