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存活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残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对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运动疗法的早期介入,可以预防或减轻继发性损伤的发生,并为患者的下一步康复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温针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运动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指南》2019,(28)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通过对强制性运动疗法应用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文选择的所有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并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并根据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本文A组患者选择常规康复治疗方案进行治疗,B组患者则选择强制性运动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FMA评分、MWS等在治疗前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B组患者明显优于A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应用强制性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可有效的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运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病程均小于6个月且病情稳定,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运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运动想象训练,对照组只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6周评定偏瘫侧下肢最大负重百分比(%)、5m最快折返速度、Berg平衡功能表以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m最快折返速度和偏瘫侧下肢最大负重百分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根据康复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都开始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化运动疗法。结果两组康复前的上肢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康复后都有明显上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康复前的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和症状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康复后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有利于上肢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8.
目的观察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肢体使用能力和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64例(男性38例,女性26例),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等综合康复治疗,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FMA)、最大步行速度评定(MWS)及ADL等综合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比较治疗前后肢体的运动功能的改变。结果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FMA)、最大步行速度评定(MWS)及ADL等综合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总有效率为92%。结论 CIMT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是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针灸对老年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的影响性。方法选取老年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115例,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对照组57例,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58例,加用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入组时、疗程完成后FMA、BI、Ash-worth评分、肌电图指标变化并比较。结果疗程结束时,两组FMA、BI较入组时均显著升高,Ash-worth评分显著下降,且研究组Ash-worth评分低于对照组,FMA、B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max、M/H较入组时均显著下降,Mmax显著升高,且研究组Mmax显著高于对照组,Hmax、M/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痉挛程度等级1级、2级明显上升,3级、4级显著下降,且研究组1级、2级显著高于对照组,3级、4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能改善老年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功能,改善FMA、BI功能,促进神经元恢复,改善肢体痉挛偏瘫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刺穴位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康复效果。方法 120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针灸治疗。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各项康复指标评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脑卒中痉挛的原因和特点,加用局部和整体针刺穴位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12.
陈玉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11):1579-1581
目的 总结针刺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中风偏瘫患者29例作对照组,仅给予针刺治疗;另选取29例作研究组,给予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该疾病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QOL评分为(53.7±4.2)、Fugl-Meyer评分为(62.46±5.1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QOL评分为(41.9±5.2)、Fugl-Meyer评分为(54.21±3.09);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QOL评分、Fugl-Meyer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用于中风偏瘫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肢体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常规药物治疗联合个性化分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及预后的综合影响。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4例,2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依达拉奉、肝素钠注射液、尿激酶及抗生素等常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试验组给予个性化分级护理,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分别于患者入院1个月后观察并统计其吞咽功能、肢体运动康复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吞咽功能评分、肢体运动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常规药物治疗联合个性化分级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和肢体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良好的康复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研究早期针灸治疗配合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相关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针灸治疗,治疗时间共1个月,治疗结束时及患者出院后3个月复查时,进行生存质量(SS-QOL)评分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SS-QOL评分各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t=6.009、7.126,观察组t=6.140、7.092,均P<0.05);观察组SS-QOL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t=5.448、7.036,均P<0.05).结论 早期针灸治疗配合功能训练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3月~2012年3月本社区136例经过急性临床治疗、留有功能障碍、出院后居住本社区的脑卒中患者,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每组各68例,两组均按医嘱进行出院后续药物治疗及自主锻炼等.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上给予社区家庭康复治疗,社区康复治疗6个月后,采用Barthel指数及简明精神状态量表评价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及简明精神状态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Barthel指数评分、简明精神状态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家庭康复能明显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指导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康复训练指导的观察组和常规生活指导的对照组,观察神经功能、精神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CSS评分(16.94±2.0r7)分、NIHSS(18.83±1.9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27.26±2.9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训练指导能够提高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采用系统的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无其他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各时段运动评分。结果刚人组时,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6个月后,脑梗死康复组运动功能得分、脑出血康复组运动功能得分、总康复组的运动功能得分均明显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各组患者入组后的1、3、6个月,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入组时的运动功能评分(P〈0.05)。结论三级康复治疗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1):51-52
目的:分析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显效20例,占总数的66.67%,有效6例,占总数的20.0%,无效4例,占总数的13.33%,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中显效13例,占总数的43.33%,有效6例,占总数的20.0%,无效11例,占总数的36.67%,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植物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本院确诊为脑卒中患者共50例为目标人群,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疗程后1个月、疗程后6个月的肢体运动功能、CSI、BI、PRO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脑卒中患者上肢、手部、下肢运动功能在治疗4周、疗程后1个月、疗程后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患者CSI、PRO在治疗4周、疗程后1个月、疗程后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降低;BI治疗4周、疗程后1个月、疗程后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植物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