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45例(共99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PKP治疗。所有手术均在C形臂X线机引导下进行。术前、术后及最终随访时分别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活动能力评分、使用止痛药物评分及Cobb角测量。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手术并发症。视觉模拟评分(VAS)由术前的(7.8±1.1)分下降至术后的(2.3±0.8)分,最终随访时为(2.5±0.6)分。活动能力评分由术前的(3.3±0.5)分改善到术后的(1.2±0.3)分,最终随访时为(1.3±0.4)分。使用止痛药物评分由术前的(1.6±0.5)分下降至术后的(0.3±0.1)分,最终随访时为(0.4±0.2)分。Cobb角由术前的(30±5.3)°,矫正到术后的(21±3.6)°,最终随访时为(23±3.8)°。术后与术前、最终随访时与术前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与最终随访时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创伤小,安全性好,能有效缓解疼痛,矫正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2.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78例,术后77例48小时内疼痛缓解(94.4%),1个月后疼痛缓解率100%,3个月后为83.3%。随访1个月~1年,疼痛无反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 1月泰兴市中医院收治的154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7例)与对照组(7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PVP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过伸复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椎体功能、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周及术后1、5个月,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VAS:t=1.985、2.733、2.490,P=0.049、0.007、0.014;ODI:t=2.726、8.181、8.497,P=0.007、P<0.001、P<0.001);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6.786,P <0.001),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t=20.927,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1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58%(χ2=4.464,...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30例,其中男8例、女22例,年龄55~86岁。共治疗40个椎体:单椎体23例,2个椎体4例,3个椎体3例。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138 min,术中球囊扩张压力200~300 psi(1 psi=6.89 kPa),骨水泥注射量2.5~5 ml。1例球囊术中破裂,1例发生椎旁渗漏,2例椎间隙渗漏,1例椎管内渗漏,未出现临床症状。1例术中出现血压、脉搏下降,对症处理后好转。患者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未见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骨折椎体高度,明显减少骨水泥渗漏率,这种技术简单、微创、安全、疗效肯定。掌握好椎弓根穿刺、球囊扩张技术以及把握好骨水泥的推注时机等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伴椎体内真空征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和塌陷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应用PKP治疗的31例伴椎体内真空征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和塌陷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通过测量术前、术后1周、术后3~6个月随访时骨折椎体高度变化,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PKP的临床疗效. 结果 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4 h内患者腰背部疼痛均有明显缓解.术后1周和术后3~6个月随访时骨折椎体的高度分别为(17.2±4.2) mm、(16.8±5.1) mm,与术前(11.4±1.7)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次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VAS评分、ODI分别为(2.8±1.7)分、31.6±8.4,与术前(8.6±1.3)分、78.3±8.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6个月随访VAS评分、ODI分别为(2.3±0.8)分、(23.7±2.3),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KP治疗伴椎体内真空征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和塌陷患者,可有效缓解疼痛,恢复骨折椎高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和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疗效、安全性和效价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共96椎)经PVP(34例)和PKP( 38例)治疗的OVCFs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并进行比较。72例患者均在C形臂机透视导向下经皮穿刺椎弓根到病变椎体,然后,PVP组在病变处直接注入骨水泥;PKP组在病变部位置入球囊进行扩张后注入骨水泥。记录手术透视时间、每椎骨水泥注射量和治疗费用(手术费+耗材费)。统计手术前和手术后24h、1周、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手术前后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Cobb角矫正情况,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中计量资料2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资料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所有患者的治疗操作均顺利并成功,术后随访1.0~34.0个月,平均(8.9±3.2)个月。(1)PVP组平均手术透视时间为(11.1±10.6) min/椎,PKP为(23.5±13.0) min/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 PVP组平均治疗费用为(5127.2±502.3)元/例,PKP为(32 301.4±3204.6)元/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VP组平均每椎骨水泥注射量为(4.9±1.1)ml,PKP为(5.4±1.7)m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24h疼痛缓解率PVP组为94.1%( 32/34)、PKP组为92.1%(35/3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VAS评分术前,术后24h、1周、1个月分别为(8.3±0.4)、(2.9±0.9)、(2.6±0.9)、(2.6±0.9)分,术前和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VP组VAS评分术前,术后24h、1周、1个月分别为(7.9±0.8)、(2.8±1.2)、(2.6±1.1)、(2.5±1.3)分,术前和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PVP和PKP两种手术方法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PVP组术前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及Cobb角分别为(19.1±1.4) nun、(25.2±1.0) mm、(24.2±3.8)°,术后分别为(21.0±1.5) mm、(27.0±1.2) mm、(19.4±3.9)°,术前和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KP组术前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及Cobb角分别为(19.5±1.5)mm、(25.4±1.1) mm、(25.1±5.0)°,术后分别为(24.3±1.9) mm、(29.7±1.3) mm、(10.7±2.8)°,术后和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KP组矫正效果优于PVP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6)PVP组9例椎骨发生水泥渗漏,PKP组3例椎骨发生水泥渗漏,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骨水泥渗漏均未引起临床症状。(7)所有经治患者未发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PVP和PKP治疗OVCFs 效果良好、安全,但PVP效价比优于PKP。 相似文献
9.
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及SKy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微创法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SKy骨膨胀椎体后凸成形术(SKy-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微创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38例,其中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25例,SKy骨膨胀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13例。术后随访3~20个月,平均14个月,记录对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伤椎形态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神经损伤并发症,伤椎处疼痛术后均获得快速显著缓解。VAS评分平均改变PVP组从6.6±2.9降至1.7±1.6,SKy-PKP组从6.9±2.9降至1.8±1.5;伤椎压缩恢复程度PVP组伤椎Cobb角平均改善11°,SKy-PKP组伤椎Cobb角平均改善18°。随访期间,疗效均满意,无手术后遗症及伤椎高度明显丢失情况。结论采用微创法PVP及SKy-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增加椎体的稳定性。PVP主要适合于创伤或病理性新鲜压缩性骨折;SKy-PKP适应证较广,也可适用于新鲜及陈旧性压缩性骨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 )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 )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VCF)患者6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PVP组和PKP组,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 VAS)、椎体高度压缩率、骨水泥渗漏、住院费用等指标差异。结果 PKP组手术时间和骨水泥注入量分别为(39.72±6.82)min/椎和(6.11±1.73)mL/椎,均明显高于PVP组(P<0.05); PVP组和PKP组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PVP组和PKP组各时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PVP组和PKP组术后椎体高度压缩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PKP组术后各时点椎体高度压缩率均低于PVP组( P<0.05); PKP组骨水泥渗漏率为25.53%,明显低于PVP组的4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VP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1.26±0.11)万元,明显低于PKP组患者的(4.97±0.23)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和PKP治疗OVCF,均可以有效缓解疼痛,PKP有利于椎体高度的恢复,较少发生骨水泥渗漏情况,但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初步分析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治疗新鲜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平均年龄72(65~81)岁的患者进行了可控性的前瞻性研究,所有病例均为孤立的胸腰椎(T8~L4)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且不伴神经功能障碍,且均予以球囊扩张的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结果 通过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患者的脊柱后凸角有显著改善,从术前的平均12.5°变为术后平均6.6°.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也于此同时由术前的平均8.2降到术后的1.6.结论 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的应用对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椎体骨折的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臂CT技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对110例OVCF患者实施PVP治疗,所有患者分为两组,A组48例在普通DSA引导下完成,B组62例在平板DSA C臂CT引导下完成,比较两组的术前、术后1d和1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填充率及骨水泥渗漏率.结果 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两组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期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高于B组,而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填充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利用C臂CT成像技术可以更直观地监测PVP中的穿刺过程,准确评判骨水泥的分布和泄漏情况,降低高龄患者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3.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慢性症状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对伤后3个月以上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观察患者症状改善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对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行PVP术的22例患者进行随访,根据MRI表现分为骨髓水肿组(组Ⅰ)和无骨髓水肿组(组Ⅱ),手术前后给予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不同骨折时间的VAS变化的差异,了解并发症的发生及患者的主观满意度。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12.2个月,术前VAS评分组Ⅰ为7.77 ± 0.73,组Ⅱ为7.44 ± 0.88,总体为7.63 ± 0.79。术后1 d VAS评分,组Ⅰ为3.61 ± 0.51,组Ⅱ为3.88 ± 0.60,总体为3.72 ± 0.55。随访时VAS评分组Ⅰ为3.46 ± 1.05,组Ⅱ为3.56 ± 0.73,总体为3.50 ± 0.91。所有患者无骨水泥渗漏造成的神经压迫等并发症,手术的主观满意度良好(约90.9%)。结论 对于慢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PVP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疗法;MRI对于病变的评估非常重要,术前MRI出现骨髓水肿信号的患者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探讨疼痛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治疗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OVCFs病例资料2 755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非手术治疗组774例、椎体强化组2 070例(包括103例非手术治疗无效转入椎体强化组患者)和开放手术组14例。分析各组性别、年龄、基本信息(受教育程度)病程、外伤史、脊柱畸形、椎体骨折史、椎体强化史、腰椎骨密度(L_1~L_4)、MRI特点与椎体骨折数量、骨质疏松治疗方案、随访时间及背痛变化VAS评分等。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男性592例,女性2 163例;年龄37~99岁,男性平均年龄(74.8±9.0)岁,女性平均年龄(71.3±8.5)岁。非手术治疗组中671例(86.70%)初始VAS评分(5.81±0.56)分,治疗3周~3个月(中位数6周)后VAS评分(1.02±0.83)分;103例(13.30%)初始VAS评分(6.74±0.24)分,随访3周~6周(中位数4周)VAS评分(5.35±0.73)分,疼痛缓解差转入椎体强化组进行椎体强化治疗。非手术治疗有效与无效亚组间比较,年龄、外伤史、强化史、脊柱畸形、病程、椎体骨折数量、初始VAS评分、MRI信号及骨质疏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椎体强化组共2 070例,初始VAS评分(8.37±0.81)分,术后即刻VAS评分(2.04±0.93)分,其中2 037例(98.40%)患者术后即刻VAS评分≤2分。464例(16.84%)患者系再次椎体骨折入院,182例(39.22%)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282例(60.78%)未持续抗骨质疏松治疗。开放手术组特征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塌陷(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llapse,OVC)、畸形、失稳合并神经压迫,经后路减压、畸形矫正、骨水泥强化钉道、椎弓根螺钉固定术,随访14~30个月(中位数16个月)均获得骨融合,生活质量改善。结论年龄≤70岁、无外伤史、无强化史、无畸形、病程较短、单椎节骨折、VAS评分≤6分、MRI为局限性信号、骨密度稍低、轻中度疼痛OVCFs患者可尝试非手术治疗。椎体强化治疗止痛效果满意,术后需严格抗骨质疏松治疗,降低再骨折风险。椎体爆裂、神经/脊髓压迫、严重失稳者开放手术可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01至2019-12医院收治的因骨质疏松椎体骨折行PVP或PKP治疗的老年患者共112例(132椎),根据选择术式的不同分为PVP组和PKP组,其中PVP组伤椎68个,PKP组伤椎64个。记录两种不同术式手术前后 VAS 评分、伤椎椎体增加高度、骨水泥注入量、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 PVP 组和PKP组术前和术后1 d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KP组术后修复伤椎高度为(11.5±3.2)mm,明显高于PVP组的(2.1±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骨水泥注入量也明显多于PV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 组术中骨水泥渗漏 23个椎体(33.8%),PKP 组渗漏12个椎体(18.8%),PVP 组并发症高于PKP 组。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均能达到很好的止痛效果。但PKP恢复椎体高度上优于PVP,骨水泥注入量多,渗漏率低,临床治疗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