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从正,金元四大家之一,临证善用汗吐下三法。其汗法源于《内经》、《难经》,宗于华佗、仲景、河间,然通过张氏的临证发挥,自成一家,独创外治汗法治疗体系。笔者不揣浅陋,通过收集张氏医案,以窥其外治汗法之机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千里医案》中张千里运用治则救治重症的经验,以期对临床提供借鉴.方法:通过阅读《千里医案》分析其理法方药,探讨其治则选择,总结张氏救治重症的特色经验.结果:张千里救治重症时有以下三点治则运用特点:一是重视标本先后;二是主张三因制宜;三是注重既病防变.结论:张氏救治重症,治则运用高超,临证经验丰富,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张梦侬(1896—1977),原名炳丞,字宏彪,湖北汉川人,生前曾任湖北中医学院《内经》教研室主任,全国名老中医,擅长治疗妇科、儿科及内科杂病。著有《临证会要》、《儿科辑要》、《产后临证医案》等书,其《临证会要》尤显张老临证特色。今就《临证会要》一书,条分缕析,探张老临床经验之奥妙,总结张老临证之特色,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4.
张从正(1156—1228),宋金迭交时人,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有《儒门事亲》一书传世,其中有一部份妇科散论与医案,反映出当时张氏独树一帜的妇科学术观点与临证特色。一、张从正的妇科学术观点 1、关于月经病的论述: 张氏论及血崩的病机,达5条之多,归结起来,仅“火”、“瘀”二字。他说:“几妇人年五十以上,经脉暴下,妇人经血,终于七七之数,数  相似文献   

5.
《管见医案》集中体现了清代新安医家陈鸿猷行医40余年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59则医案内容多涉及内外妇儿诸科危重急症,可谓医案遗珍。陈氏融会各家之学,尤宗张景岳,详审内外虚实、贵在诊脉,并重脾胃气血,善用温补。临证上悉心审辨察病机,用药独到,常以阴阳为本,依据时令进行四时辨证,择时给药。其善用甘温之品,巧用单方验方。《管见医案》是中医古籍稀有版本,其学术思想对于固本培元学说的发展具有拓展性的贡献,同时对后世医家临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管见医案》辨治思想及临证经验进行探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指导。  相似文献   

6.
正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近哲章太炎先生之语)医案是检验、比较名中医名家中医临证经验和临证思辨特点的原始依据;医案是学习名中医名家中医临证经验和临证思辨特  相似文献   

7.
湖Ibo代已故名医张氏梦依勤勉好学,善究杂病。其积五十余载之经验,于临床病证中"选录百余种,改变医案体例,按审因论治法则"汇为(临证会要)(以下简称《会要》。是书辩证详慎,立论公允,拟法切贴,用药精当,深为同道称许。故不揣陋识,试就《会要》撮其要点,探析张氏制方用药特色于后。IN采众长师古不泥张氏回:"平日临证,凡遇有较好疗效的病例与方剂,均记录收藏。"放其平生善于积累,博采众长。上至(内经)、《伤寒),降至明清诸家之论,以及民间单方、验方,莫不收集,以冀取长补短,提高临床疗效。如支气管扩张咯血,乃系"…  相似文献   

8.
张聿青(1843—1905),江苏无锡人,清末民初一代名医。毕生忙于诊务,著作阙如。传世者,惟门人所辑《张聿青医案》(以下简称《医案》一书。笔者藏有张氏未刻之医案二册,约录500案。张氏覃思博稽,斟酌诸家之说,论病处方,变化万端,临床造诣颇深,世称“张氏医法”。临床所用剂型,除汤剂外,膏、丸、散并备。《医案》有膏方、丸方各一卷,惟散剂——张氏称  相似文献   

9.
清代名医谢映庐,约为清嘉庆初年~咸丰七年间人.祖居江西南城,三世为医,熟读医书300余家,临证40余年,声誉卓著,其宝贵的学术经验主要反映在《得心集医案》(又称《谢映庐医案》)中。谢氏深谙岐黄之道,处方不离仲景左右,尊古而不泥古,医案中论病议病,切中肯綮,处方立法.匠心独运,颇具喻嘉言《寓意草》之遗风。笔者反复研读,仅将谢  相似文献   

10.
简讯     
无锡市中医学会于1987年11月28日举办近代名医张聿青、周小农学术思想研讨会。张氏擅治湿温,其临证用药经验已由镇江医学院曹永康教授撰文,本刊将于下一期披露。周小农系张聿先生门人,著有《用小农医案》,其遗著《医论汇选》已  相似文献   

11.
在阅读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有关中风及大气的相关篇章中发现,张氏论治类中风一病中脑充血病证的相关记载与大气上逆联系密切,而其论治本病中的脑贫血之证亦与大气下陷相关,并发现张氏论述的有关大气上逆的理论及临证经验尚欠完善。  相似文献   

12.
<正> 姚江黄宗羲《南雷集·南雷文集·张景岳传》有谓:"介宾医案散在《景岳全书》……",笔者研读张氏全书,曾作粗略统计,《景岳全书》所载张氏临症医案三十有余,主要见于《杂证谟》.清人魏之琇《续名医类案》所收景岳验案几乎全部得之于《景岳全书》.今试从介宾医案入手,探析其临床经验以及他在医学理论上的高深造诣.由于学习肤浅,体会不深,管见所及,难免疏漏不当,敬请有识者不吝指正.重虚体伤寒之辨治  相似文献   

13.
《景岳全书·妇人规》是明代医家张景岳妇科学思想的代表作,其汲取前人思想之精华,结合自身临证经验,详细介绍了胎孕类病证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遣方用药、调摄宜忌等.对滑胎病证认识全面,提出"预培其损",论治独具特色.现通过具体阐述《妇人规》中滑胎及安胎之法,探析张氏论治滑胎的特色学术思想,发现张氏强调滑胎重在预防,临证治疗...  相似文献   

14.
《尚友堂医案》刊于1846年(清·道光26年)。作者方略,字南薰,江西武宁人。生卒年代失于稽考,从作者自叙中称,1846年时,他已临证三十余年,故大致可推断方氏约生于十八世纪九十年代(乾、嘉年间),卒年不详。从医案所记的年月可知,方氏的医疗活动主要在道光年间,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剖析《丁甘仁临证医集》"内科时病类·伤寒"中的医案,总结丁氏治疗伤寒外感病方面丰富的经验和临证辨证思路。丁氏综百家之长,勤思钻研,以仲景"六经辨证"为根本大法,以六经分治为准则,是分析病情、对症下药的关键。选取几则具有代表性的医案,对其证治方药进行分析,总结其治疗伤寒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正>张兆智(1910-1989年),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罗店人,15岁随父学医,20岁经金华县中医协会考试合格,获中医证书和开业许可证,遂在罗店独立悬壶济世。行医期间深研《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典籍,并汲取民间医疗经验,认真实践,不断总结,在中医治疗妇科和疑难杂病颇多效验,医名渐隆。1961年张氏被金华专署评为金华地区名中医,在婺州地区有一定影响。现将张氏治疗不孕症的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挖掘整理和探讨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中医证型特点及裘笑梅先生临证用药思路和经验。方法:收集整理裘笑梅门诊纸质医案、书籍医案和期刊医案,提取排卵障碍性不孕的诊治信息建立数据库并进行中医证型、用药、药性、药味、药物归经、药物功效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典型病例60例,医案336份,临证用药118种。本案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中医证型多为肾虚血瘀夹湿证(36.6%)、湿热瘀结证(22.9%)和气虚血瘀证(19.4%)。临证用药频数较高的前三味药依次为丹参(72.3%)、赤芍(70.2%)和覆盆子(69.4%),药性偏重温性(32.8%),其次为微寒(21.9%)和平性(18.9%),药味多苦(32.5%)甘(30.2%)辛(24.2%),归肝、脾和肾经,具有补虚、清热和活血化瘀的功效;聚类分析得到活血化瘀、补益肾精和健脾利湿疏肝三个药物组合。结论:裘笑梅先生临证用药思路和经验研究资料显示,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中医证型多为肾虚血瘀夹湿证和湿热瘀结证,病机以初期之湿热瘀结为基础,病久累肾则兼具肾虚血瘀夹湿。临证用药以清热利湿、补肾化瘀为主,辅以活血化瘀调经,兼顾补益脾肾助阳种子。  相似文献   

18.
张锡纯(1860 ~ 1933),河北省盐山县人,为我国中西医汇通的先驱者,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医学衷中参西录》(以下简称《医录》),是其一生治学临证经验和心得的汇集,被当时医界同仁称为“医家必读之书”、“至贵至宝之救命书”.特别是对于药物的研究,张氏在深谙《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对药物进行了多方研考,对药物的认知与应用见解独到,临证善用生石膏,故有“石膏大王”的美誉.张氏认为石膏“为药品中第一良药,真有起死回生之功”,现本文就其运用石膏的特色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锡纯“大气下陷”论阐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医界一代伟人”张锡纯毕生研究中医学的心血结晶。全书共分 8期 30卷 ,内容广泛 ,有药物讲义 ,有医话 ,有医案 ,十分详尽 ,且通俗易懂 ,极具临床指导价值。不少内容是张氏从临证体验出来的实录 ,“大气下陷”理论就是其中之一。他不仅首次提出“大气下陷”证 ,而且对“大气下陷”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及验案均有详细地论述。1 “大气下陷”证张氏的“大气下陷”理论体系来源于《内经》 ,并受《金匮要略》、《医门法律》等书影响 ,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临证体会而创立的。“大气”名称来源于《内经》 ,而《金匮要略》…  相似文献   

20.
<正>王泰林,字旭高,清代著名医家,其著作有《西溪书屋夜话录》、《环溪草堂医案》、《王旭高临证医案》等。柳宝诒谓"吾乡有疑难证,无不求治于先生者,先生必沉思渺虑……先生必访悉之,令其再诊,以竟厥功。故其所存方案,无不光坚响切,无模糊影响之谈。"(《评选环溪草堂医案序》)可见王泰林诊治疾病慎重严谨,值得深入研究。兹选择《王旭高临证医案》治疗消渴病经验分析如下,以供学者参考。1三消劫阴,壮水制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