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臂正中神经与尺神经有部分神经异位支配。但我们多年肌电图检查和临床观察,至今尚未发现正中神经或尺神经与桡神经有交通支存在。这对手外科医师来说,在诊断前臂神经损伤或者前臂神经手术探查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前臂正中神经与尺神经有部分神经异位支配。但我们多年肌电图检查和临床观察,至今尚未发现正中神经或尺神经与桡神经有交通支存在。这对手外科医师来说,在诊断前臂神经损伤或者前臂神经手术探查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解剖、电生理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尺神经损伤是成人周围神经损伤中最常见者,损伤后的功能恢复不佳.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是正中神经、尺神经之间的连接神经.解剖、电生理研究表明神经纤维可在正中神经和尺神经之间交叉支配.大部分研究证实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的存在使临床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症状不典型,尤其是在与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相关时.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的发生有遗传性和种系相关性.电生理与解剖研究结果尚未完全一致,但从理论上都认为,明确该交通支在人群中的分布,对减少误诊,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及其并发症,作出正确的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腕管综合征28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告了28例腕管综合征的病因,治疗方法,疗效,手术所见病理改变,讨论了临床表现和分期,及手术治疗问题,提出本征急性期应和正中神经挫伤鉴别;手术时应避免损伤正中神经掌皮支和近支。对晚期病例,推荐腕横韧带部分切除术及用显生外科技术行神经内构解术或神经减压术。  相似文献   

5.
上肢高位或低位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联合损伤是已失去神经修复机会的不可逆性损伤,晚期功能重建应视病人伤情、损伤部位、上肢远近端诸肌腱条件及病人伤后功能恢复状况综合分析,详细制定功能重建手术方案。上述三神经或二神经联合损伤,均比单一神经损伤功能重建手术复杂,且术程长,所以术者应详细查体,灵活应用上肢功能解剖知识及自身技术条件,制定分期手术方案,最终完成手功能重建的目的。本文仅根据作者临床经验对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联合损伤的晚期功能重建提出以下方案,供同道批评指正。1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  相似文献   

6.
正中神经与肌皮神经的交通支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正中神经与肌皮神经之间的交通支,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2侧防腐固定尸体解剖,对正中神经、肌皮神经之间的交通支进行测量与观察,并对不同类型交通支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3人,16侧肢体存在18支交通支,出现率22.2%,男性与女性相比出现率高且差异显著,左右肢体的出现率无显著差异。其中肌皮神经从正中神经低位发出的有2支,正中神经-肌皮神经的交通支(Ⅰ型)与肌皮神经-正中神经的交通支(Ⅱ型)相比起、止点低,交通支较长,但直径细(Ⅰ型14.2~23.0cm,止点为11.0~21.5cm,长度为2.5~10.7cm,直径为0.55~2.15mm;Ⅱ型起点为0~17.ocm,止点为12.0~24.0cm,长度为1.9~8.4cm,直径为0.76~2.60mm)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中神经与肌皮神经之间存在着交通支,并起着一定的功能,手术时应注意加以保护,避免损伤。  相似文献   

7.
异位支配对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诊断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正中神经和尺神经之间交通支的存在对前臂这两条神经损伤诊断的影响,前臂正中神经至尺神经的交通支(Martin-Gruber anastomosis,MGA)、前臂尺神经至正中神经的交通支(reversed Martin-Gruber anastomosis,RMGA)和手部尺神经至正中神经的交通支(Riche-Cannieu anastomosis,RCA).方法 将160例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损伤合并存在异常交通支的患者分为三组:尺神经损伤并MGA组65例;正中神经损伤并RMGA组8例;正中神经损伤并RCA组87例.就其解剖基础、临床表现、电生理表现以及诊断进行讨论.结果 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损伤时,受损神经所支配肌肉的功能由于异常交通支的存在而得以代偿,导致其临床表现与神经损伤情况及其电生理表现不符.结论 充分了解正中神经和尺神经之间三种异常交通支的特点,对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避免错误地解释相关神经电生理检测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卡压,引起手部感觉分布区的感觉异常,或伴有大鱼际萎缩、肌力下降、拇对掌功能受限的临床综合征。常见于女性,多有夜间麻醒史。近年来在计算机使用人群中的发病率急骤升高,又称鼠标手。目前手术方法主要有开放手术和关节镜手术,对正中神经的处理有显微外科下外膜松解或束膜间松解术。我科于2004年4月-2006年10月,收治42例腕管综合征患者,均采用小切口开放减压手术治疗,并辅以正中神经外膜下药物注射,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神经束支移位重建屈肘功能80例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用神经束支移位恢复屈肘功能的手术结果和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臂丛神经上干根性损伤或上干根性损伤合并中、下干不全损伤的病例,应用正中神经束支或尺神经束支移位与肌皮神经肱二头肌支相吻合,恢复屈肘功能,临床治疗80例。结果术后经过8~108个月随访,肱二头肌力达M4者50例,肌力达M3者16例,M3以下者14例;手术有效率为(肱二头肌力M3以上)82.5%,优良率(肱二头肌肌力M4以上,为62.5%。结论对于臂丛神经上干或上、中干根性的损伤应首选尺神经或正中神经束支移位修复,重建恢复屈肘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正中神经返支解剖学观察, 总结正中神经返支卡压的损伤机制, 探讨其卡压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2月至2021年10月, 唐山市第二医院手外科用12只新鲜手标本, 男性标本6只, 左侧、右侧各3只, 女性标本6只, 左侧、右侧各3只, 解剖正中神经返支并观察其发出的位置, 测量支配大鱼际肌各肌支的长度及正中神经返支走行过程中的易卡部位, 测量结果按性别的侧别分别进行非参数检验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 收治21例腕部正中神经返支卡压患者。男14例, 女7例;年龄31~65岁, 平均46.2岁。全部患者均有大鱼际肌萎缩;术前标记正中神经返支入肌点, 并且按压手掌体表投影处大鱼际均有乏力、酸胀不适感;肌电图检查:正中神经末梢运动潜伏期大于4.5 ms, 均出现纤颤电位和正相电位, 所有患者运动传导速度均小于30 m/s, 运动神经波幅均小于10 mV。正中神经返支手术探查所见, 其主干在拇短屈肌浅头起点处增厚, 腱弓、掌腱膜深层与大鱼际肌肌膜间存在卡压, 术中给予彻底松解, 解除卡压因素。21例患者均门诊随访。结果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正中神经、尺神经部分束支移位重建屈肘功能的远期疗效,总结其手术适应证的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36例患者进行平均为29.2个月的长期随访,按结果评定手术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结果 手术有效率达94.4%,优良率达63.9%。影响手术疗效的6个主要因素为:损伤类型、受伤原因、手术距受伤时间、患者年龄、供体神经的选择及术后功能锻炼。准确判断患者的损伤类型,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结论 正中神经、尺神经部分束支移位术是治疗臂丛神经上干型根性撕脱伤的一种安全、可靠而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上肢神经损伤5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显微外科手术修复上肢神经损伤81例106条神经,其中55例68条神经得到1-4.5年的随访,优良率为82.35%。文章认为,上肢神经损伤桡神经疗效最佳,次为正中神经,尺神经最差,伤后修复越早、损伤部位越低、年龄越轻疗效越好,锐性损伤疗效优于钝性损伤。在修复方法上,外膜缝合与束膜缝合疗效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二期手术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2001年8月~2003年4月8例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年龄18~38岁。平均伤后6个月内,均应用以下术式治疗。手术步骤:一期手术,膈神经移位至臂丛上干前股,副神经移位至肩胛上神经;健侧C7神经移位至患侧尺神经;二期手术,第4、5、6、7肋间神经移位至桡神经和胸背神经,健侧C7神经经尺神经移位至正中神经。结果 术后8例均获随访,时间为二期术后l3~25个月,平均21个月。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相应靶肌肉肌力恢复大于或等于M3为有效恢复,肌皮神经有效恢复6例,恢复率为75.0%;肩胛上神经有效恢复3例,恢复率为37.5%;桡神经有效恢复3例,恢复率为37.5%;胸背神经有效恢复6例,恢复率为75.0%;正中神经有效恢复5例,恢复率为62.5%。感觉恢复情况:正中神经感觉4例为S3,3例为S2,1例为S1。结论 二期多组神经移位安全有效,对部分早期臂丛神经损伤并要求缩短手术次数的患者,是一种可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蔡林  金伟  王华  刘涛 《临床骨科杂志》2003,6(3):216-218
目的 评价神经转位加神经移植修复儿童臂丛损伤的疗效。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6例3~6岁儿童臂丛损伤采取膈神经、副神经、颈丛运动支和肋间神经转位加神经移植。修复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内侧头、腋神经和桡神经。结果 随访5例,时间为6个月,术后各例肌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以膈神经修复肌皮神经效果最好;肱二头肌肌力3~4级,正中神经支配肌肌力3级,腋神经支配肌肌力0~2级,桡神经支配肌肌力2~3级。1例处于恢复之中。结论 早期手术,利用显微技术精确地吻合神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正中神经返支卡压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介绍正中神经返支卡压征,由于国内未见报道,旨在引起同道们对该病的注意和认识。方法:本组3例,临床特征为拇指对掌功能受限,大鱼际肌萎缩,但手部感觉无障碍。均采用手术治疗。除作神经松解术外,在神经外膜下及周围软组织间注入醋酸泼尼松龙25mg。结果:术后随访1~5个月,拇指对掌功能完全恢复。结论:正中神经返支卡压的病因与局部解剖有关,其诊断依据主要为拇指对掌、对指功能障碍,病程长时大鱼际肌可出现萎缩,但手部桡侧半无感觉障碍。  相似文献   

16.
腕管综合征临床很常见,在经过成功的减压治疗后,正中神经传导功能常能得到一定改善。手术医生有必要了解预计的恢复过程及可能达到的恢复程度。传统的神经传导试验(NCSs)可用于记录正中神经通过腕部时传导的异常。但在一小部分有正中神经压迫症状患者,NCSs可能无法测到神经传导的异常。相反,相当一部分患者正中神经传导异常却无临床症状。相比NCSs,自动神经传导  相似文献   

17.
正中神经返支的解剖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正中神经返支的解剖特点 ,提高腕管综合征的手术疗效。方法 通过应用解剖观察正中神经返支在走行过程中存在的易卡因素。 2 0 0 2 -2 0 0 4年 ,对 2 3例 3 4侧腕管综合征 ,在作正中神经松解时 ,同时探查及松解正中神经返支 ,并切除对返支形成卡压的拇短屈肌尺侧缘腱纤维束和致密的纤维弓。结果  3 4侧术中均发现正中神经返支存在易卡压解剖因素 ,其中 8侧受到纤维弓及腱纤维束的明显卡压。全部病例获得 2个月~ 1年随访。功能评定 :优 17侧 ,良 7侧 ,可 10侧 ,优良率为 70 .6%。结论 中、重度腕管综合征在松解正中神经时 ,应同时行返支松解术。  相似文献   

18.
神经端侧吻合治疗尺神经缺损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为修复周围神经缺损寻找一种行之有效而操作简便的手术术式。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远侧断端与未损伤的正中神经行端侧吻合治疗尺神经陈旧性损伤1例,缺损在3cm以上,且不能直接行端端吻合。术后进行14个月的随访,对患者的感觉功能与肌力的恢复作全面评价。结果,尺神经支配区的感觉与运动功能已恢复,手部功能接近正常。证明,尺神经远侧断端与未受损伤的正中神经行端侧吻合术修复尺神经缺损,是一种崭新术式,虽是临床初试,但操作简便、疗效佳,有广阔地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108例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传导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分析108例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传导测定结果,以求最敏感的电诊断指标。比较108例正中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肘至腕的运动传导速度测定及指至腕部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三项。指标异常检测率,表明拇指至腕段的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是最敏感的电诊断参量。108例中伴有前臂段运动传导速度减慢的占10.5%。同组病例无症状上肢出现电生理异常者为20%,指示有亚临床的腕管部神经卡压存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经胸膈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经胸膈神经移位到上臂中下段正中神经后组神经束的手术效果。方法 选择10例经术前的体征、肌电检查,并经术中肌电及探查,明确诊断为早期全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患者。在对其行经胸膈神经移位到上臂中下段正中神经后组神经束(含前骨间神经、掌长肌支、指深屈肌近侧支)的同时也行其它神经移位;包括健侧C7后股、健侧胸前神经等移位术,以恢复病人肩、肘、腕、手的功能。结果 10例患者术后随访6-28个月,其中最早手术的3例于术后2年已比较满意地恢复了有关功能,其余7例由于术后时间较短尚在恢复之中。结论 经胸膈神经移位术能恢复手的部分功能。术中同时修复膈神经远断端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