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慢性萎缩性胃炎辨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粘膜上皮和腺体萎缩、粘膜变薄为特征的慢性胃病。中医可将其归纳于胃脘痛、嘈杂、痞满的范畴,笔者根据其临床表现辨证施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体会论述如下。1 分型施治1.1 胃阴虚型。症见:食少纳呆,少食即饱,胃中隐痛,痛无规律,胀闷嘈杂,烧灼口干,得食则减。舌体偏瘦,舌质红少津,舌苔少或花剥,脉细弱或细数。治则:益胃养阴生津,叶天士养胃汤加减。沙参、麦冬、石斛、五竹、乌梅、花粉、黄精、白芍、炙草,水煎服。1.2 脾胃气虚型。症见:食少腹胀,痞满胀痛,喜热喜按,得食则舒或嗳气,或泛吐清水,大便时溏,舌淡,边…  相似文献   

3.
4.
慢性萎缩性胃炎辨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腺体萎缩、胃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增厚等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慢性炎症疾患。本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 ,有时仅表现为食欲下降 ,消瘦乏力 ,上腹部疼痛、胀满 ,后期可见营养不良、贫血、齿龈萎缩等 ,其病程长 ,不易治愈 ,部分可转变为胃癌 ,所以胃镜和活组织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由于本病以慢性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特点 ,所以概括于中医的胃痛范畴。现结合临床实际将其辨证施治浅析如下。1 辨证要点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脘疼痛、胀满等为主症 ,结合其他兼证及整体情况 ,辨其寒热虚实 ,在气在血及脏腑病位。1.1 辨寒热虚实 :胃脘疼…  相似文献   

5.
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脾胃湿热、肝肾郁热、肝脾不调、脾胃虚弱、肝胃阴虚)论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施治。治疗关键:一是治标(清热、解毒、除湿、理气、通络、导滞);二是固本(益气、助阳、养阴)。  相似文献   

6.
慢性萎缩性胃炎从瘀辨治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 ( CAG)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因其病势缠绵 ,且有发生癌前病变之可能 ,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与研究 ,认为其病理机制大都与“血瘀”有关 ,从“瘀”辨治 ,疗效较为确切。兹述浅见于下 ,以就正于同道。1 胃络瘀阻是基本病理胃乃多气多血之腑 ,气机升降出入的有序 ,以及津血的煦濡 ,是维护胃腑生理功能的基本条件。 CAG患者往往病程较久 ,其病变亦从气分深入血分 ,从而形成气滞血瘀、胃络瘀阻、血行不畅的局面 ,致使胃粘膜腺体失养、减少 ,呈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变化 ,更有的患者尚伴有肠上皮…  相似文献   

7.
王怀义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Qing 《中医药研究》2000,16(3):41-41
  相似文献   

8.
<正> 6年来笔者采用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标准,均按1978年全国消化道会议及1982年《全国消化学术会议座淡纪要》所规定的标准。在治疗  相似文献   

9.
10.
马先造 《新中医》1994,26(12):4-5
萎缩性胃炎中医辨治探讨马先造主题词胃炎,萎缩性/中医药疗法为了探索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治规律,笔者在1986~1992年间系统观察了50例萎缩性胃炎(均作纤维胃镜检查)患者的中医治疗情况。初步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肝胃不和,阴虚胃热。治疗当以和胃调肝,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00例,对照组190例。治疗组应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采用胃苏冲剂,胃蛋白酶合剂,甲硝唑,阿莫西林,吗丁啉等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8例,显效64例,有效78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190例,痊愈5例,显效45例,有效65例,无效70例,总有效率63.1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自拟健脾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维酶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姜树民教授认为萎缩性胃炎与感受外邪后邪热内蕴,饮食不节,七情不调等因素密切相关,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湿热内蕴,胃阴不足,气滞血瘀。在以痈论治基础上,分期辨证论治,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朱生樑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朱生樑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衔晕跣晕秆资且云⑽感槿跷荆取⑹鑫?的本虚标实之疾;治疗以扶正祛邪、协调升降、夑理气机为大法,在辨证论治为主的基础上注重与辨病、辨症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马贵同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马贵同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多与素体虚弱、外邪入侵、饮食不节、七情过极、劳倦过度等有关;脾胃虚弱多为本病的发病基础,基本病机为脾失健运,中焦气机阻滞,久则由气及血。治疗应通补兼施,标本兼顾;合理运用活血化瘀药;注重情志和饮食调理。  相似文献   

16.
朱西杰教授结合发病时间及病势情况把萎缩性胃炎分为四期,采用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7.
唐旭东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旭东教授在秉承先师董建华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所在,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良好疗效。而且,唐旭东教授非常重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药后的生活调摄,并总结出一套简而易行、行之有效的调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养胃化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方法]对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以养胃化瘀汤治疗,9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显效35例,有效2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2.86%。[结论]养胃化瘀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蔡淦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蔡淦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辨证论治强调整体观、动态观、平衡观。并举验案3则。  相似文献   

20.
徐洁  尹明新  沈洪 《河南中医》2020,40(4):641-644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病因主要为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脾虚;病机属本虚标实,本乃脾胃虚弱,标乃寒、热、湿、瘀、毒等。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主要方法有:辨证论治、古方化裁、自拟方治疗、其他疗法(如:针灸、穴位敷贴、耳穴压丸、穴位埋线等)、中成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中医药治疗CAG癌前病变,目前仍存在许多不足:①历代医家对CAG癌前病变的认识不一,如何制定一套合理、统一的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判标准值得进一步研究。②中医药对本病治疗的临床研究,能够满足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原则的研究少之又少,使临床研究的科学性产生一定的偏倚和误差。③中医药治疗取得效果后很少对患者进行随访,对该病是否复发,临床研究很难作出评估,故中医治疗该疾病的远期疗效缺乏有效的验证。④临床实验表明,CAG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与多种酶、蛋白质及分子基因密切相关,临床中应当加强动物实验方面的研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中药的作用机理加以阐释,从而使其临床推广价值得以提升。⑤注意早期发现和早期预防,中医辨证应当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如胃镜下黏膜的形态变化,定期复查,早期干预,根据不同病期、不同阶段进行辨证施治,做到方随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