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电耳镜下行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09例(158耳),在表面麻醉下,行电耳镜下鼓膜穿刺术和鼓室注入醋酸泼尼松龙和α-靡蛋白酶混合液.结果 治愈108耳(68.4%),显效37耳(23.4%),无效13耳(8.2%),总有效率为91.8%.结论 电耳镜下行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好,操作简便,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梁鸣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5):123-123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行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8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鼻内镜下采用鼓膜切开置入硅胶管方法治疗.结果 88例(100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经随访3-6个月,治愈85耳(85%),好转l4耳(14%),无效1耳(1%),有效率99%.结论 鼻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视野清晰、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鼓膜置管术联合罗红霉素胶囊口服与单行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将40例(40耳)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20例(20耳)和对照组20例(20耳),治疗组行鼓膜置管术联合罗红霉素胶囊口服2周,对照组单行鼓膜置管术.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治疗组治愈13耳(65%),有效5耳(25%),无效2耳(10%),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愈10耳( 50%),有效6耳(30%),无效4耳(20%),总有效率为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鼓膜置管联合罗红霉素胶囊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高于单用鼓膜置管术,且具有安全、有效率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对46(67耳)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SOM均用鼓室置管术,术后随访0.5—2年。结果治愈率79.1%,好转13.4%。结论鼓室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肯定,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耳内镜下电离子手术鼓膜造孔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常见病,鼓膜置管术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我科2000年至2006年采用耳内镜下电离子手术鼓膜造孔,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SOM)42例(50耳),效果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鼓膜切开注药加压治疗晚期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牟军伟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3):3202-3203
目的 探讨鼓膜切开注药加压治疗晚期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晚期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经保守治疗或腺样体刮除等手术治疗无效者)58例(92耳)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切开患耳鼓膜并注入药液,同时给予外耳道加压并配合药物治疗. 结果 治愈33例(51耳);显著改善10例(16耳);有改善6例(9耳);无效9例(16耳).总有效率为84.5%. 结论 鼓膜切开注药加压治疗晚期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咽鼓管逆行置管联合鼓膜穿刺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chronic secretory otitis media,CSOM)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9月73例(91耳)CSOM患者作为治疗组行咽鼓管逆行置管联合鼓膜穿刺,每天经导管向鼓室注入地塞米松5 mg,持续4~7 d后拔出导管。选取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59例(67耳)CSOM患者作为对照组行鼓膜切开置管,由通气管口注入地塞米松5 mg,通气管一般需置6~8周后取出或自然脱出。结果治疗组91耳中治愈78耳,好转13耳,无效0耳,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67耳中治愈36耳,好转23耳,无效8耳,总有效率为88.0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咽鼓管逆行置管联合鼓膜穿刺治疗CSOM是一种疗效可靠、损伤小、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腺样体刮除术及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年龄5~12岁的36例(42耳)确诊为腺样体肥大所致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不分性别,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予以单纯鼓膜切开术,乙组行鼓膜切开置管术后,同时对腺样体肥大患儿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刮除术。术后均进行药物治疗。结果:随访12个月,甲组治愈12例(12耳),好转2例(4耳),无效4例(4耳)。乙组治愈17例(20耳),好转1例(2耳),无无效病例。结论:对于合并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手术切除结合鼓膜切开置管能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9.
内窥镜下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4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内窥镜下鼓膜穿刺、鼓室注射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3个月至1年,耳聋、耳闷塞感、耳呜等临床症状缓解;治愈28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有效率82.6%(38/46);外耳道、鼓膜反应轻微,未发现中耳渗液。结论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良好、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耳内镜下鼓膜穿刺并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25例,随机分组,观察组63例采用改良耳内镜下鼓膜穿刺并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耳内镜下鼓膜做两个穿刺口;对照组62例采用传统的鼓膜穿刺治疗,耳内镜下鼓膜只做一个穿刺口。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80.65%)对比,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8.41%)明显更高,P<0.05;(2)与对照组(8.06%)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9%)明显更低,P<0.05。结论:改良耳内镜下鼓膜穿刺并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耳内镜下中耳置管对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成人68例(102耳)分泌性中耳炎耳内镜下中耳置管术的疗效。结果治愈71耳(69.61%),好转23耳(22.55%),无效8耳(7.84%),总有效率为92.57%。结论耳内镜下中耳置管术是治疗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应用鼓膜穿刺、鼓室加压注药和负压吸引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采取鼓室加压注药的方法,同时实施高负压吸引的方法,治疗86例(136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结果 86例中治愈68例(78.6%)109耳(80.15%),无效18例(21%)27耳(19.85%)。结论清除病灶,用鼓膜穿刺、鼓室加压注药和负压吸引方法,实施综合治疗,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总结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98例(121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术后定期复查至听力恢复良好,予以取管。结果手术后121耳中治愈85耳,占70.2%;好转15耳,占12.4%;无效21耳,占17.4;总有效率为82.6%。结论分泌性中耳炎行鼓膜置管术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陈广力 《海峡药学》2014,(3):107-108
目的:观察青霉素G钠针剂治疗分泌性中耳炎(OME)的疗效。方法将病程在3个月以内的分泌性中耳炎(OME)患者58例(62耳)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1耳鼓膜穿刺抽液后,口服糖皮质激素,并行咽鼓管吹张,治疗组37耳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加用青霉素G钠针。两组均治疗7天,2周后复诊,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31耳中20耳治愈,9耳好转,3耳无效,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31耳中11耳治愈,12耳好转,8耳无效,总有效率为74.1%,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15)。结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加用青霉素G钠针更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桉柠蒎肠溶胶囊与香菊胶囊联合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门诊治疗的多涕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8例(128耳),随机分为治疗组(联合治疗,49例,59耳)和对照组(常规治疗,49例69耳),两组同时给予常规口服药物抗生素、鼻喷雾剂治疗,治疗组另给予柠桉蒎和香菊胶囊,对照组另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后复诊,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49例,治愈34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92%;对照组治愈24例,好转11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1.43%。两组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可显著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改善听力,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耳内窥镜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48耳)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经保守治疗及鼓膜穿刺无效后在耳内窥镜下行鼓膜置管术及术前、术后检查。结果:36例(48耳)患儿手术均一次完成,无明显并发症。对分泌性中耳炎鼓室黏膜及咽鼓管口黏膜充血、肿胀的转归有了更清楚的了解。结论:耳内窥镜使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术更清晰,操作简便,安全易行,能更好地了解鼓室及咽鼓室的病变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刘玉涛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665-1667
目的 探讨罗红霉素胶囊联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按照入院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7例)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罗红霉素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复发率、感染率、耳漏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5.34%、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7%、62.50%(均P<0.01).观察组患者在复发率、感染率、耳漏发生率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罗红霉素胶囊联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良好的效果,能较好的清除细菌,且复发率和感染率较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蔡艳绯  林华  张雯 《海峡药学》2010,22(10):163-164
目的探讨鼓室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把46例(54耳)确诊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分别采用鼓室注射甲强龙和不注射甲强龙两种治疗方法,比较疗效,对照组患耳行鼓膜穿刺后口服抗生素,鼻腔点1%呋麻滴鼻液,1日3次,微波照射患耳(25w,照射15min),1日1次;治疗组,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鼓室注射甲基强的松40mg.mL^-1,每3d注射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10d。结果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8例)的治愈、好转、无效例数分别为16、7、3和12、9、7,总有效率分别为88.46%、75.0%。结论鼓室注射甲强龙治疗内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泌性中耳炎(SOM)是耳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方法较多,疗效各异,常规治疗(如用药、单纯经鼓室穿刺)效果差、易反复。反复发作者行鼓膜切开置管,因手术复杂、治疗费用高,术后并发症多,患者往往不能首选。我科门诊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采用经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加药物灌洗疗法对30例(30耳)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0例(30耳),其中急性(病程<3个月)25例(25耳),慢性(病程>3个月)5例(5耳),3次穿刺以上者5例(慢性);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8~62岁,病程1周~1年。全部病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中耳变压疗法与Valsava法吹张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按年龄配对设计原则,将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48例(60耳),分为中耳变压疗法治疗组和传统Valsava法吹张对照组,即治疗组24例,30耳,对照组24例,30耳,分析比较中耳变压疗法与Valsava法吹张治疗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纯音气导听阈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t=-2.171,P=0.038);治疗组治愈9耳,显效5耳,有效8耳,无效8耳,总有效率为73.33%(22/30),对照组治愈4耳,显效1耳,有效11耳,无效14耳,总有效率为53.33%(16/3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z=-2.195,P=0.028)。结论:中耳变压疗法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优于传统Valsava法吹张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