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寻找一种既能满足下颌骨及软组织复合缺损的重建需要,又不影响供区功能的新的修复材料。方法 对10例各种原因所致的下颌骨及周围软组织缺损的病人采用游离腓骨肌皮复合组织瓣进行修复重建。结果 术后2周~(99m)TcO_4骨扫描等证实9例(9/10)骨肌皮瓣成活,病人下颌功能与外形良好,行走无障碍。结论 腓骨肌皮复合组织瓣骨量充足、骨质坚硬,腓骨血供具二重性,利于塑形,可以用作下颌骨及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逆行腓肠神经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及足跟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1997年8月至2006年12月,对29例患者用逆行腓肠神经皮瓣,分别修复胫骨远端踝关前侧外侧足背部软组织缺损及足跟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皮瓣设计在小腿后外侧,以腓肠神经为轴线,其蒂部部转折点在软组织缺损区以近1~5cm出,皮瓣面积最大5.1cm×4.2cm,最小2.5cm×2cm。结果29例的皮瓣中28例全部成活,1例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外形比较满意,质地柔软,皮肤感觉恢复良好。结论逆行腓肠神经皮瓣具有操作简单,质地良好,血运可靠等优点,是修复胫骨远端,踝关节前侧、外侧足背部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道应用隐神经伴行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内踝部软组织缺损16例。作者分析此手术方式的优点和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隐神经伴行血管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内踝部软组织缺损。同时,将隐神经近端与皮瓣受区周围感觉神经吻合,以恢复皮瓣的感觉功能。结果皮瓣全部成活。皮瓣感觉有不同程度恢复,效果良好。结论带隐神经伴行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内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修复踝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和体会。方法 16例踝周软组织缺损者予以严格彻底的清创,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修复创面。术中注意皮瓣设计、切取及蒂部处理等细节问题。结果 16例全部成活,无软组织感染。5例皮瓣远端肿胀,1例皮瓣边缘愈合不良,经常规换药、理疗后脱痂愈合。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皮瓣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是修复踝周软组织缺损理想方法之一,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游离股外侧肌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对25例伴有骨外露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游离肌瓣移植.术前、术中彻底清创受区,切取股外侧肌瓣修复创面,处理血管危象,二期植皮.结果:术后发生血管危象3例,经探查及对症处理后3例均存活;肌瓣坏死1例,坏死原因考虑系打包植皮时加压过紧导致肌肉坏死.成功23例,成功率为92.00%.23例患者均获6~12个月随访,供区伤口均愈合良好,受区肌瓣、皮片成活良好,足部外观满意.结论:股外侧肌瓣简便实用,供区隐蔽,可用于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自2003年5月-2006年12月,应用带血管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3例;总结带血管蒂组织瓣移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有效的术前及术后护理,23例皮瓣全部成活,并随访6个月~2年,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利用各种有效的护理手段,适时的专科指导可使病人顺利度过肢体强迫期、情绪不稳定期,促进病人肢体感觉、触觉、外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用带蒂筋膜皮瓣、肌皮瓣修复踝部和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41例年龄在4~58岁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9种带蒂筋膜皮瓣、肌皮瓣转移修复治疗.结果 36例术后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2例皮瓣皮肤浅层坏死,3例皮瓣边缘少许坏死,换药后愈合.所有病例得到3~36个月随访,皮瓣良好.结论 择机选用合理的带蒂皮瓣、肌皮瓣转移修复踝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其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是较理想的首选皮瓣.  相似文献   

9.
<正>小腿下段、足踝部软组织损伤在临床中会经常遇到,因组织解剖和功能特点决定足踝部骨质与皮肤相邻、皮下软组织较少,损伤后常伴有骨和肌腱外露且易并发感染,创面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32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诊治资料,总结临床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手术注意事项。结果 32例足踝部缺损患者通过腓肠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术进行修复,均取得了成功。术后随访1~2年,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均恢复良好。结论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术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治疗,具有简单、可靠、损伤小的优点,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从 1990年~ 1998年 ,我院采用带胫后动、静脉血蒂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底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8例 ,皮瓣全部成活。经随访 6个月~ 2年 ,皮瓣成活良好 ,效果好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8例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最大 2 1岁 ,最小年龄 5岁 ,均为外伤后足底或足跟部皮软组织缺损 ,均有跟骨或跟腱外露 ,最大创面 7cm× 12cm。手术方法一、应用解剖 :小腿内侧中 ,下部皮肤血供主要来自胫后动脉的皮支 ,胫后动脉上中部位于比目鱼肌深面 ,下半部位置表浅 ,位于腓肠肌内侧缘与屈趾长肌间沟内。胫后动脉较大皮支集中在小腿下 2 / 8和 …  相似文献   

12.
邓小华  雷伟  夏小平  刘诚 《江西医药》2003,38(4):275-275
1989年,Hidalgo[1]率先用游离腓骨肌瓣重建下颌骨缺损获得成功。我们于2002年应用腓骨肌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巨大缺损患者1例,移植骨成活,无感染,无吸收,取得了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39岁。因左下颌骨部膨隆3年于2002年4月入院。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腹部检查均正常。专科检查左下567局部隆起明显,左磨牙后区粘膜破溃。全景片示左侧整个下颌骨升支到左下3根尖区呈蜂窝状阴影,蜂窝大小不一。1.2方法:测量肿瘤切除后下颌骨缺损范围,供区术前以彩超测腓动脉并标记。患者取仰卧位,下肢屈膝使小腿直立,并使足向中线内收以充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逆行隐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自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5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采用逆行隐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治疗。结果50例患者皮瓣均全部存活,46例患者均一期愈合,4例患者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结论逆行隐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方便,缺损修复疗效显著,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逆行隐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25例行逆行隐神经营养皮瓣修复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5例患者移植皮瓣均存活,其中22例患者一期愈合,3例患者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术后给予患者为期6个月的随访,患者皮瓣血液循环良好,且患者感觉良好;修复创面消失,修复效果满意,且供区愈合良好。结论逆行隐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操作简单、血供可靠、治疗成功率高等多种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跟腱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临床应用邻近带蒂皮瓣转移或游离皮瓣移植等不同方法治疗跟腱部软组织缺损12例.结果 12例全部成活,随访2~12个月,皮瓣外观良好.结论 跟腱部软组织缺损可通过邻近皮瓣转移或皮瓣移植得到良好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
17.
《临床医药实践》2018,(3):163-165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腓骨短肌肌瓣修复慢性创伤后跟骨骨髓炎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6例慢性创伤后跟骨骨髓炎患者,病程为3个月~2年,平均5个月。窦道及创面培养均为阳性。一期扩创后行VSD,二期切取逆行腓骨短肌肌瓣转移填塞。2例创口直接无张力拉拢缝合,3例在肌瓣上游离植皮,1例在肌瓣上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术前3天及术后10~14 d持续使用敏感抗生素。结果:6例创面均愈合。术后随访2个月~1年,创面未溃烂,骨髓炎未复发。6例患者稍有患侧跛行但均能弃拐下地负重行走。结论:VSD联合腓骨短肌肌瓣修复慢性创伤后跟骨骨髓炎技术相对简单,操作方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比目鱼肌肌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外露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比目鱼肌肌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外露临床应用5例。结果4例术后肌瓣全部存活,其中1例肌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后创面完全愈合。结论应用比目鱼肌肌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外露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大部分由于暴力损伤所致,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事故及工伤是造成足踝部损伤的主要原因,往往造成严重的组织缺失,且足踝部皮下脂肪组织较少,损伤后骨、肌腱、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暴露,单纯植皮不能满足上述重要解剖结构功能的恢复~([1]);此外足踝部组织结构复杂,  相似文献   

20.
带血管蒂皮瓣修复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皮瓣移植是修复软组织缺损最有效的方法,临床应用已日见广泛。要确保皮瓣成活,除医师要有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外,手术前后的护理及术后仔细观察皮瓣血循环情况与手术的成功与否有密切关系。笔者自2005-12以来护理带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