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气分阴阳"辨析阴虚发热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气分阴阳"理论辨析阴虚发热证,并讨论相关问题.纠正把阴虚发热阐释为"血虚发热"、"津液虚发热"的不正确说法,分析其实质,从而立足于阴阳二气的作用关系理论,规范化阴虚发热证的病机,并提出其实际意义.力图抛砖引玉,巩固"气分阴阳"理论在中医学理论与临床应用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略论"肝亦为痰之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津液的代谢,痰饮的产生不仅与脾、肺、肾关系密切,同时亦与肝脏的疏泄功能直接相关。若肝失疏泄,则气机郁结,而津液代谢输奉障碍,则产生痰饮等病理产物,故日“肝亦为痰之源”。临床上不少痰证可从肝认识。采用疏肝调气之法进行治疗。即使肺、脾、肾失调所致痰饮,也应佐以调肝治疗,便可使气机通畅,气化有常,脏腑功能协调,则痰饮自除。  相似文献   

3.
郑小伟教授在长期的教学与临床中认识到,中医所论之气,不仅有它物质性的一面,同时还具有功能性的一面。而在气理论中,脾尤为关键,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是诸气之本,元气之充。脾脏功能诸多,但以脾气的作用为核心,即脏腑功能的发挥依赖脏腑之气的激发;脾脏病证复杂,而以脾气虚弱为诸病之始,即脏腑的各种病证起于脏腑之气的异常;脾病之治应辨证论治而以健脾益气为关键,即脏腑病证之治以调气、益气为本。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内经>中脏气的概念及相关问题.认为各脏气是一身之气中各具相对特异性结构和功能的一类精微物质,是一身之气在各脏腑的分布,以其运动不息而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而本身非指脏腑功能;脏气的化生本原是脏腑之精,并与自然界的清气相合而成;脏气分为脏阴与脏阳,脏阴与脏阳都是脏气的一部分,而非指脏腑之精与脏腑之气;气阴两虚应归属于阴虚的范畴;脏腑气化是通过脏气的运动以推动脏腑功能以及精气血津液的代谢和相互转化,是生命的特征;气化脏腑说是对脏腑的哲学性假设,无益于中医学藏象理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自汗     
“自汗”是津液不能内守而外泄的一种病证。中医学认为,津液和气、血、精同源异流,皆由中焦水谷精微所化生。汗是津液的一部分。若汗出过多就会导致气、血、津液的亏耗,致使脏腑、组织功能失调,出现各种变证。大量汗出除能使津液耗竭而成亡阴之证外,元阳之气亦可随汗液外泄而消亡,  相似文献   

6.
《内经》中脏气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讨论了《内经》中脏气的概念及相关问题。认为各脏气是一身之气中各具相对特异性结构和功能的一类精微物质 ,是一身之气在各脏腑的分布 ,以其运动不息而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 ,而本身非指脏腑功能 ;脏气的化生本原是脏腑之精 ,并与自然界的清气相合而成 ;脏气分为脏阴与脏阳 ,脏阴与脏阳都是脏气的一部分 ,而非指脏腑之精与脏腑之气 ;气阴两虚应归属于阴虚的范畴 ;脏腑气化是通过脏气的运动以推动脏腑功能以及精气血津液的代谢和相互转化 ,是生命的特征 ;气化脏腑说是对脏腑的哲学性假设 ,无益于中医学藏象理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刘完素重视五运六气并灵活运用,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只讲小运不讲大运,既是经验的总结,更是对《内经》理论的阐发。他阐发《内经》病机,指出五运主病与六气病机,并补充了"燥"之病机。刘完素主张火热,与其所处年代有关,按照"六气大司天"理论,时值六十五甲子,为燥火用事,阳明燥金司天,故治以寒凉。他阐发亢害承制理论认为造化之所以生生不息,正是由于五运相互承制,从六气标本逆从理论论治具体病证,认为脏腑经络不必本气兴衰而能为其病。六气变乱,五行正常的制约关系受到破坏,往往相兼为病,而疾病之所以千变万化,就是因为这种"兼化"关系。  相似文献   

8.
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中医脏腑、经络和气血津液,在形态上也应有其相应的质。在中医学数千年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当时技术手段和思想观念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缺乏对脏腑等器官组织的形态特征的系统而明确的论述。通过对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的理论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以期探索建立中医学形态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试论膀胱"气化则能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气化则能出"语出<素问*灵兰秘典论>,原文系"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是讲膀胱经气化功能使水液正常代谢的过程.膀胱气化不利,则水液代谢障碍,导致膀胱蓄水、水湿内停等病证.对"气化"一词的理解,<内经词典>注解为"阳气运化津液或水液的过程"[1],因而气化依赖阳气的作用,而产生气化作用的阳气究竟源于何脏何腑,后世医家认识各有不同,而此涉及到治疗水液代谢失常所选择的脏腑,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论"汗"     
“汗”有三种含义:其一、指生理性的汗液;其二、指病理性出汗与无汗的病证;其三、指发汗的方法。“汗”历来是中医诊疗疾病很重要的着眼点:如问诊中,”一问寒热二问汗”;在治法中,“汗法”为八法之一;故很有必要对汀的生理及其与脏腑、气、血、津液的关系;汗的病因、病理、证型及治疗;发汗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进行系统探讨,使为医者对汗有一个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刻的认识,以便更有效地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1.
三焦探源     
提出三焦是人身众多罅隙的观点,并依据经典,从三焦的名义、功能、形质和位置等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三焦由膈以下的三个大的罅隙和其延伸分化成的无数细小罅隙组成,是遍布于全身的立体网络,行使着生化营卫、通行气血、布散水液、沟通真气、通行原气等功能,膈以下的三个大的罅隙是其作为"腑"存在的主体,人体中"空无"之处就是三焦。并基于罅隙说对三焦有名无形、三焦与经脉、三焦辨证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内经》从多方面论述了生命运动的周期性,包括日周期、十日周期、月周期、年周期等,笔者以气血、脏腑、色脉为纲对其进行总结,阐述生命运动周期性对人体的影响,凸显生命运动周期的重要性,并提出顺应自然、协调周期的养生、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3.
在建立"刘完素临床经验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将《黄帝素问宣明论方》运用附子的经验进行了系统分析,其广泛应用于虚劳、目疾头痛、肾虚瘖痱、癥瘕积聚、心痛不止、产后腹痛、瘛病腹痛、肠痹腹痛、阴疝腹痛、中寒痹证、胸痞吐逆、痔瘘脱肛、痰涎喘满、风消(消渴)等病证之中,具体功用包括祛脏腑沉寒、补阳益火,通行十二经、散寒止痛,温中暖脾胃、开痰平喘,健悍而入阴、以助扶正,用之攻则攻,用之补则补,对各种疾病的治疗,均能相济成功,关键在配伍得宜、轻重得法。  相似文献   

14.
人的自然与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精神情志的不稳定性和时刻可能受到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因素的刺激而发生机体难以承受的变故而出现剧烈而过度的怵惕、思虑、悲哀、喜乐、忧愁、盛怒与恐惧,这些过度的情志一旦出现,就会扰乱脏腑气机的正常升降出入而使气机紊乱,气化失常,疾病(心身疾病)丛生。而且,因精神因素而产生的疾病,有时是药物所不能控制和治疗的。古人早就了解了这一点,除《灵枢·本神》中已详细论述了精神因素所致心身疾病的治疗要点与方法外,《素问·移精变气论》更进一步指出了心身疾病的非药物治疗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气化"一词的本义,及其在《内经》中的涵义,提出《内经》中"气化"主体是指天地之气化的观点,气化是从气一元论的自然哲学思想认识人体生命时延伸出的重要学术范畴。《内经》气化思想主要包含天地之气化生万物,天地气化涵盖人体气化两方面内容,气化具有时序性、方位性和内部自稳性的特征。气化学说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气机"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内经》以"气"命名的篇章多达19篇,对"气"字按不同计算方法统计出的数据为334、2948、2997个。"气"字是《内经》中实词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可见其丰富性。概括《内经》可有气机五论:"一气"气化论、"生气"命根论、"气象"可视论、"多少"术数论、"两画"作人论,为气机的分析提供理论依据,也启示了中医的画线测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失眠之病机与人体气机运行失常,阴阳失交有着密切关系.基于《黄帝内经》天人相应理论,运用顾植山教授"司天-司人-司病证"的诊疗思维方法,张晋教授将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与《伤寒论》六经欲解时及针刺疗法相结合,运用"司天-司人-司病证"的诊疗思维方法,即辨天时运气、辨人体时期、辨病邪虚实,从时间及空间的角度对失眠进行论治.三阴...  相似文献   

18.
从《内经》的心身医学观谈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黄帝内经》的心身医学观角度探讨抽动秽语综合征(TS)的发病机制,认为TS多发于儿童,小儿脏腑柔弱,气血未充,机体发育未臻完善,故极易出现精神内伤,神不驭形,形神失和,阳郡化风的病机变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黄帝内经》的文本分析,结合现代生命科学知识,指出真气为人体依据自身DNA而合成的内源性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为人体的先天之气.经气是经脉中运行之气,包括后天水谷转化而成的营卫之气和先天真气;正气包括经气和自然界随季节出现的正常物理因素;邪气是自然界的非正常物理因素和人体中的病理物质及异常微环境;宗气是人体中...  相似文献   

20.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世流传时间最早、篇幅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部医学科学著作。它是中国先民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生活实践和解剖实践的经验总结。它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营卫血气、精、神、津液、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奠定了具有辨证思维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并为中医药学尔后发展打下了牢固基础。几千年来,《黄帝内经》建立起来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和丰富多彩的医疗方法在保证中华民族繁衍昌盛过程中,不断的受到了临床实践的严格检验,同时也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药理化体系。文章从针灸手法、辨证用药、医学教育等方面论证了中医科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