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毒素即脂多糖(LPS)是革兰氏阴性(D^-)杆菌细胞外膜的主要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细菌死后或快速生长时释放出来,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致病原。它通过LPS结合蛋白(LBP)和CD14系统介导作用于细胞,尤其是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然后经过一系列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诱导细胞分泌  相似文献   

2.
抗内毒素IgY-F(ab)2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史政荣  张雅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3):1952-1954,1957
目的 研究抗内毒素IgY用胃蛋白酶切后提取的F(ab)2片段,对其理化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将抗内毒素igY用胃蛋白酶切后提取igY—F(ab)2段,光密度法测抗内毒素IgY—F(ab)2浓度和含量、ELISA检测抗内毒素IgY—F(ab)2效价,SDS-聚内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其分子量及纯度,免疫印迹法(Wescem—blotting)测定其特异性。结果 抗内毒素IgY—F(ab)2含量为1.04mg/mL蛋黄液,效价为1:25600,纯度为90%。分子量为24KD,与鸡血清中的IgG有相同的抗原性。结论抗内毒素IgY—F(ab)2产量大、效价高、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3.
内毒素结合肽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大鼠模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重组人内毒素结合肽蛋白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大鼠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大鼠模型 ,分为模型组 (n =3 6)、治疗组 (n =3 6)及对照组 (n =6)。模型组在烧伤后立即腹腔内注射 1mg/kg内毒素(用 1ml生理盐水配制 ) ;治疗组腹腔内注射 1mg/kg内毒素 (用 0 5ml生理盐水配制 )后 ,再注入 40 0 μg/kg制备好的内毒素结合肽 (用 0 5ml生理盐水配制 ) ;模型组和治疗组分别在处理后 1、3、6、12、2 4、48h取血和肝、肺组织 ,对照组仅在脱毛后腹腔内注入 1ml生理盐水 ,取血和肝、肺组织作总体对照。采用生化速率法、ELISA法及组织学切片染色和电镜制样等方法 ,测定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 (ALT)、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介素 6(IL 6)的含量变化以及光、电镜观察肝、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模型组于伤后 1h血清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6h达峰值 ;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各时相点血清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 (P <0 0 1,P <0 0 5 )。血清IL 6含量测定结果 ,模型组于伤后 1h血清IL 6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1) ,12h达峰值。治疗组 3~ 48h各时相点血清IL 6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 (P <0 0 1,P <0 0 5 )。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的动态变化提示 ,模型组大鼠血清ALT水平较正常组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肝硬化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在内毒素刺激后可溶性CD14 (sCD14 )的变化。方法 选择肝炎后肝硬化患者 5 9例 ,分为伴有内毒素血症 (IETM ,A组 ) 2 9例和不伴有IETM (B组 ) 30例 ,19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梯度离心法得到PBMC ,按每 2× 10 6个细胞给予内毒素 1ng的比例刺激 ,于 0、3、6h抽取培养液 ,分别检测sCD14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结果 肝功能分级 :Child PughC级者血浆sCD14水平为 (4 .79± 1.91) μg/ml,明显高于Child pughA级者的 (2 .91± 0 .14 ) μg/ml和Child PughB级者的 (3.6 8± 0 .91) μg/ml。A组血浆sCD14水平为 (4 .85± 1.11) μg/ml,其PBMC在内毒素刺激 6h后所释放的sCD14及TNF α的浓度分别为 (10 1.5 4± 7.6 3)和 (4 33.2 5± 12 3.4 5 )ng/ml;而B组分别为 (3.6 8± 0 .91)、(73.84± 6 .94 )和 (2 10 .18± 81.0 1)ng/ml;对照组分别为 (2 .31± 0 .2 1)、(70 .82± 5 .16 )和 (12 2 .2 1± 0 .34)ng/ml。在培养后第3、6小时 ,A组sCD14、TNF 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肝硬化伴IETM的PBMC对内毒素的敏感性增加 ,提示PBMC处于预致敏状态  相似文献   

5.
内毒素的来源结构和生物活性及中药对内毒素血症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毒素有多种生物活性,进入人体血液可造成内毒素血症(ETM),而引起许多严重疾病。筛选研究治疗内毒素类疾病的有效药物是当今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胆总管阻塞小鼠肝脏CD14表达的变化及其影响。方法应用小鼠胆总管阻塞模型,观察胆总管阻塞7,14,28d后血浆内毒素水平(LPS)、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肝脏CD14表达。结果胆总管阻塞7,14,28d后小鼠出现明显的肝损害,表现为ALT、AST、血浆内毒素(LPS)水平、肝组织TNF-α的增高,肝组织CD14表达水平随着阻塞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结论胆道阻塞后小鼠发生了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及肝损害,肝组织CD14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对大鼠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人血浆高密度脂蛋白 (HDL)对大鼠内毒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鲎试剂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对照组〔仅静脉输注内毒素 (5 0 0 EU/kg)〕和治疗组〔血压下降后给予 HDL(75 mg/kg)治疗〕大鼠血压、存活时间、血浆内毒素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输注 HDL 后治疗组大鼠血浆 TNF浓度明显降低 (P<0 .0 5 ) ,血压下降程度明显减弱 (P<0 .0 1) ,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P<0 .0 1)。但两组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在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 (P>0 .0 5 )。结论 人血浆 HDL 不但可以抑制 TNF的释放 ,而且还能提高机体对抗内毒素损伤的能力 ,对内毒素血症具有较理想的治疗作用。其机理可能与 HDL 能抑制 TNF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8.
内毒素及内毒素血症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唐虹  刘群  孙国德 《医学综述》2005,11(2):109-111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LPS)成分,脂多糖的类脂A是LPS的“毒力中心”。正常机体肠腔内含有大量细菌及内毒素,有报道称正常肠黏膜可允许少量内毒素进入门脉,而少量内毒素对促使肝脏网状内皮系统处于激活状态有一定意义。当机体受到创伤(包括手术)、烧伤、感染、放化疗和接受长期传统的肠外营养时,肠黏膜有可能发生通透性增高,导致细菌和内毒素移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动态观察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蛋白在肝脏的表达,探讨TLR4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以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1周组、2周组、4周组、6周组。常规HE染色和天狼猩红胶原染色观察肝脏病变;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和血浆内毒素含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TLR4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检测α-SMA观察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s)。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Cl4作用2周时,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开始明显增多(P0.01);模型组各组血浆内毒素含量呈梯度上升(P0.01),且与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CCl4作用1周后肝组织TLR4的表达即明显增强(P0.01),4周时和6周时有所下降(与2周组相比,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LR4阳性细胞包括枯否细胞、活化的HSCs及少量的肝细胞和内皮细胞。结论内毒素及其受体TLR4的改变可能在肝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Li KZ  Yao SL  Wang ZG  Ma L  Sun T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3):3086-3090
目的观察不同的通气方式对大鼠肺及对内毒素受体CD14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自主呼吸组(R组),不给予机械通气;机械通气组(M组),潮气量(Vt)=12ml/kg,呼气末正压(PEEP)=8mmHg;保护性机械通气组(P组),Vt=6ml/kg,PEEP=0mmHg;大潮气量机械通气组(N组),Vt=40ml/kg,PEEP=0mmHg。每组中6只大鼠实验开始2h后注射50mg/kg伊万斯蓝(EB)。分别于机械通气前(基础值)及机械通气1、2、3h行动脉血气分析,实验3h结束,放血处死大鼠。测定大鼠肺病理形态学积分、肺组织湿/干重比(W/D)、支气管灌洗液(BALF)炎性细胞数、血管壁通透性。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浓度。RT-PCR测肺组织内毒素受体CD14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测BALF单核细胞的CD14表达。结果肺病理形态学积分:R组和P组无变化,M组有轻度升高,N组明显高于M组(分别为6·0±1·6、0·7±0·8,t=8,P=0·000)。肺W/D:与R组比较,P组和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组高于R组(分别为5·73±0·39、4·91±0·24,t=4·38,P=0·000)。EB:与R组比较,P组和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组明显高于R组(分别为84·50±3·01、32·33±1·75,t=36·63,P=0·000)。BALF中WBC:与R组比较,P组无显著变化;M组高于R组(分别为0·83±0·12、0·59±0·62,t=4·272,P=0·02),N组明显高于R组(分别为5·68±0·45、0·59±0·62,t=26·68,P=0·000)。TNF-α在4组都没有测到。MIP-2:P组(35·4±5·3)与R组(31·5±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组(44·7±6·9)升高(t=4·382,P=0·04),N组(167·7±11·8)明显升高(t=27·779,P=0·000)。BALF中单核细胞的CD14蛋白表达和肺组织CD14基因表达:R组和P组二者表达基本一致,M组蛋白表达与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基因表达升高;N组二者表达都显著升高(P=0·000)。结论常规机械通气导致大鼠肺部发生轻度损伤,并可使肺部CD14基因表达上调,但是肺部CD14蛋白表达无改变;大潮气量机械通气导致大鼠的肺部损伤,使肺部CD14表达明显上调。保护性机械通气可使大鼠肺部避免上述改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