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郭尧杰 《四川中医》1998,16(12):8-9
腰痛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有关腰痛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其中《素问·刺腰痛论》对腰痛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不仅认为腰痛与十二经脉、奇经八味变化有关,且对腰痛与“杂脉”变化的关系作了阐明。根据商氏《经络图解》(福建科技出版社出版)所述,杂脉概指经络系统中那些具有特定名称、定位和主病,或者具有循行线路、所属脏器且有临床病候和治疗意义的络脉。这些杂脉迄今未被归入经络系统。其中与腰痛相关的杂脉有“散脉’”、“会阴脉”、“衡脉”、“解脉”、“昌阳脉’”\“飞阳脉”、“肉里脉”、“同阴脉”等八条络脉。本文就…  相似文献   

2.
中医"如脉"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医“如脉”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进行考证。“如脉”是被清代医家作为“假象脉”“疑似脉”而提出的一种概念。《内经》虽有类似“如脉”的表达,但内涵不同于后世所论“如脉”;《伤寒论》中虽无“如脉”之语,但其迟脉可见于热证并用大承气汤主治的学术思想,成为中医“如脉”学说的启蒙思想;明代张介宾最早系统阐述了脉象辨“真假”的问题;清代医家进一步研索,基本完成了中医“如脉”学说的构建,代表人物是郭治、林之瀚等人。“如脉”学说突破了《脉经》脉诊决策的思维模式,其所凸显注重“权变”的理念对临床“假象”脉病理本质的判断具有重要的启发性价值。  相似文献   

3.
数脉主病非仅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脉主病非仅热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030012)朱进忠关键词脉学,数脉《难经》论脉,以“数则为热,迟则为寒”,后世医家多宗此说。然而据临床所验,并不尽然,正如明代医家张景岳指出的“数脉有阴有阳”。临床常见内热伏火等证,脉反不数。概括数脉之辨,大约有八...  相似文献   

4.
生脉液作用于休克期临床治疗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克的临床治疗一直是危重病人抢救的关键问题,已在临床各方中阐述较多,本文介绍了中药有效成份:生脉注射液(苏中制药厂)与西医联合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取得了较理想的临床药物效应。介绍了生脉注射液主要功能用于“气虚阴伤、脉微欲绝等症”具有升脉或复脉之效,与单用西医常规抗休克治疗相比显效率为:治疗组92.8%,  相似文献   

5.
笔者结合《伤寒论·辨脉法》第29条,从脉证等对此分析,认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记载的“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大气”当为脾胃之气,“其气”为脾之精气。又从病位、方药等方面再证此观点,并示仲景转气之法,为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切脉具有悠久的历史,流传至今已数千年,是祖国医学诊断疾病的独特方法之一。然而“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一直以来是切脉中的一大难题。心律失常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表现之一,临床表现为心慌、胸闷、憋喘、头晕、脉律过快、过缓或不齐等。祖国医学虽无心律失常病名的记载,但其脉学中有许多脉象与心律失常有关,如数、迟、疾、促、结、代、涩以及釜沸、雀啄等脉,属于“心悸”、“怔忡”、“昏厥”等范畴。  相似文献   

7.
话说“弹”脉浙江省开化县中医院徐坤三(324300)编者按:察脉是中医的诊断特色之一。然而当今临床确实存在着轻视脉象的倾向更难言精究脉学了,这不能不引起有识之士的忧虑。愿“弹脉”者高山流水有知音。关键词:脉诊切脉,犹如“弹琴”。若把“寸口脉”比作一根...  相似文献   

8.
生脉注射液药效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生脉注射液为《内外伤辨感论》中生脉散的注射剂,古人对生脉散有“人有将死脉欲绝者,服此能复生之”的评价。现代临床上补广泛用于冠心病、心衰、休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肺心病、脑血管病等的治疗,具有广范的临床使用价值。现将其药效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齐向华教授在研究古代文献的基础上,在临证中将“大气下陷”分为虚实两端;在梳理古代文献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了五种“中医心理紊乱状态”(思虑过度状态,烦躁焦虑状态,郁闷不舒状态,惊悸不安状态,精神萎靡状态),并构架出了相应的辨治体系;在传统脉诊的基础上,引入系统科学理论,融合现代脉法,创新性的构架出了“系统辨证脉学”体系,根据“系统辨证脉学”体系,指出大气下陷有三个病机层面:上焦气虚、下焦不固和气血沉积,进而总结出了“大气下陷”临床常见辨证脉象系统:下、进少退多、寸粗尺细、寸强尺弱,为临床辨治“大气下陷”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结,代,促及其他节律不规整脉象的临别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中医临床对节律不规整脉象(以下简称“不整脉”)简单化地“结、代、促”三分法和不规范倾向,提出以基本脉律的迟、数或迟数不定,时有歇止或乍数,歇止或乍数的有无定规三个方面,为不整脉的基本性质因素;对这三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可形成规范化的鉴别标准。本文指出,结、代、促三脉中,阴脉二而阳脉一,代脉缺其偶时,应当补遗;对于既往较少研究的乍疏乍数脉数和乍数脉数(尤其是乍数有定规脉)等,本文认为临床并非罕  相似文献   

11.
介绍唐蜀华教授临证诊脉要点.他认为,诊脉操作要把握七要素:脉位、脉率、脉律、脉形、脉体、脉力、脉势;凭脉辨证需要综合四诊、权衡轻重取舍;心血管疾病诊治尤需继承发掘脉诊特色;传统脉象定义概念需明确详细,进一步规范化、客观化;现代中医发展脉诊需与现代科技融合.  相似文献   

12.
探讨异证同脉的脉图表现及实现脉诊的客观化、规范化,并使脉诊在辨证论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分析了924份滑脉脉图,结果:滑脉脉图特征是肺波小于1/2心波。滑脉脉图分为4种:脾波高于肺波,脾波等于肺波,脾波低于肺波,无脾波。不同的证有不同的滑脉脉图。说明异证同脉是一定历史阶段对脉象的宏观认识,脉图可以揭示切脉难以发现的脉象差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性别差异对脉象的影响。方法:将医师诊脉与ZM-ⅢC型智能化脉象仪检测相结合,对1062例在校健康大学生进行脉象测定,然后对各种脉象在男女中出现的比率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受检者中,迟脉、缓脉、实脉在男性中出现的比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数脉、细脉在女性中出现的比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男女之间浮脉、沉脉、弦脉、滑脉出现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差异与脉象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多见于男性是生理性迟脉、缓脉、实脉的重要特点,多见于女性是生理性数脉、细脉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中子宫肌瘤患者脉象的共性特征。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1∶1)的方法,运用中医脉象仪采集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脉搏波,运用贼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卡方检验、比值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非子宫肌瘤组比较,子宫肌瘤组的abc脉形出现率增高,取脉最佳压力、h4、h4/h1均值降低,h5、h5/h1均值增高。结论:脉象仪软件自动判别脉象,显示子宫肌瘤组中弦脉类脉象的出现率占79.28%,但从脉形特征和脉搏波参数来看,子宫肌瘤组的脉位略浮,脉象略滑,外周阻力低于非子宫肌瘤组。提示对脉象仪提供的脉名诊断、脉波图形和脉搏波参数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更全面地获取子宫肌瘤组的共性脉象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临床常见脉象的分布情况,为脉象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和分析了全国23个省市、55家单位的156位高级职称中医师在临床诊脉过程中的体会。结果:(1)156位中医师临床体会过的脉象按出现频次由高到低排在前十位的依次为弦脉、数脉、沉脉、滑脉、迟脉、浮脉、细脉、结脉、代脉、虚脉;(2)110位中医师认为临床常见的脉象按出现频次由高到低排在前十位的依次为弦脉、数脉、滑脉、沉脉、浮脉、细脉、迟脉、虚脉、缓脉、结脉;(3)130位中医师描述的涩脉特征涉及不流利、脉形细、脉率慢、脉律不齐、脉力不足、脉位沉、脉形短等8个方面的特征;(4)117位中医师描述的紧脉特征涉及紧张度甚于弦脉、有力、脉率偏快、脉位偏浮等四个方面的特征。结论:为进一步研究脉象客观化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医临床常见脉象分布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临床常见脉象的分布情况,为脉象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和分析了全国23个省市、55家单位的156位高级职称中医师在临床诊脉过程中的体会。结果:(1)156位中医师临床体会过的脉象按出现频次由高到低排在前十位的依次为弦脉、数脉、沉脉、滑脉、迟脉、浮脉、细脉、结脉、代脉、虚脉;(2)110位中医师认为临床常见的脉象按出现频次由高到低排在前十位的依次为弦脉、数脉、滑脉、沉脉、浮脉、细脉、迟脉、虚脉、缓脉、结脉;(3)130位中医师描述的涩脉特征涉及不流利、脉形细、脉率慢、脉律不齐、脉力不足、脉位沉、脉形短等8个方面的特征;(4)117位中医师描述的紧脉特征涉及紧张度甚于弦脉、有力、脉率偏快、脉位偏浮等四个方面的特征。结论:为进一步研究脉象客观化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弦脉与紧脉辨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付娟 《天津中医药》2009,26(4):299-300
弦脉与紧脉在脉象上均具有脉气紧张的特点,临床切脉易将两者混淆.从弦脉与紧脉的脉象构成要素、脉图特征及脉象形成机制等方面研究其异同之处,掌握辨析要点,对临床鉴别弦脉与紧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乍疏乍数脉即是代脉的观点提出质疑,并根据《内经》等文献的有关论述,认为乍疏乍数脉是十怪脉之一的解索脉。同时指出乍疏乍数脉与促、结脉有着内在的病理联系。  相似文献   

19.
寒证为临床的基础证和常见证,多因外感寒邪或阳气不足所致。寒证有外寒、内寒之分,伤寒、中寒之别,亦有表里、虚实之类,临床可见表寒证、里寒证、实寒证、虚寒证。中医证的核心是“病机”,脉象是揭示病机最有力的工具,“辨脉论治”之说亦不为过。然寒证的主脉,教材中多言迟脉,亦可见紧脉、牢脉、微脉、弱脉等,笔者从文献出发,结合临床,认为寒证的脉象不仅限于此,数脉、弦脉、细脉、沉脉亦可主寒证,临证中应加以体会和辨识。  相似文献   

20.
洪芳  曹燕亚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3,(10):82-84,F0003
近年来有关脉诊的客观化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脉诊信息的分析方法决定了脉象信息全面深入的阐述。从时域分析方法、频域分析方法、时频分析方法、可视化分析方法等方面综述中医脉象信号特征提取与信息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