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脑梗塞眩晕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药辨证施治。方法:通过对41例小脑梗塞患者引起眩晕的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小脑梗塞眩晕患者运用自拟"眩晕方"进行辨证施治,41例患者中有27例患者服用眩晕方治愈,12例好转,2例患者服用无效,总有效率达到95.12%。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眩晕,古又称"头眩"、"掉眩"、"风眩"等,"眩"是指眼花,"晕"指头晕,是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自觉症状。轻者平卧闭目片刻即安,重者状若乘车坐船,视物旋转翻覆,难以站立,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甚至昏倒等症状。脑血管疾病中表现以眩晕为主症也较常见。笔者所见以头针排刺治疗小脑梗死性眩晕,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患者,男性,61岁,主因头晕目眩、视物旋转1月余就诊于我院针灸科门诊。患者于1月前患脑梗死于外院治疗,经治 相似文献
3.
眩晕停治疗眩晕36例姜堰市第三人民医院(225500)黄宏官[关键词]眩晕病,眩晕停笔者自1987年7月至1994年底,以自拟眩晕停方治疗眩晕病3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简介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6例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21~74岁;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治疗脑病变后遗症护理结果。方法 :将 6 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0例采用神经阻滞疗法加常规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并在术前与术后积极与医生配合 ,加强心理及基础护理。结果 :治疗组肌张力的恢复 ,肌肉疼痛的消失、语言的恢复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神经阻滞治疗脑病变后遗症在配合细心、专业的护理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6.
眩晕方治疗眩晕证1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证是一种常见内科疾病。患者因长期头晕目眩,影响学习和工作。笔者自1996年以来运用自拟眩晕方治疗眩晕证118例,并与用全天麻胶囊治疗的80例作对比观察,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1993年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医临床病证... 相似文献
7.
整复胸椎小关节紊乱为主治疗颈性眩晕62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颈性眩晕与胸椎小关节紊乱密节相关,运用手法整复胸椎小关节紊乱为主治疗颈性眩晕62例,取得显著疗效,故强调整复胸椎小关节紊乱是治疗颈性眩晕的重要一环,并对其治疗机理作出了中西医两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9.
眩晕宁治疗耳眩晕86例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50014)李长生,盛子敬,乔廷凤关键词眩晕宁,耳眩晕,疗效观察1临床资料本组86例中,男50例,女36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0岁,以40~50岁为最多,因忧思恼怒、情绪波动诱发本病者26例,精神紧张、睡... 相似文献
10.
朱俊英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16(12):1675-1676
我院从2002年4月-2003年5月共收治脑血栓患者86例,均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均经头CT或MRI扫描确诊为脑血栓,予以中药治疗,配合静点药物均收到良好效果。我们将其分为六大类型,其中风阳上扰型20人,肝肾阴虚型22人,痰浊上蒙型14人,气血亏虚型13人,肝火上炎型10人,淤血阻窍型7人。上述患者均无肢体麻木、活动障碍,无舌强语蹇及口角歪斜等症状,单独表现为眩晕。多以发病时误以高血压病或其他病来诊,极易误诊,影响脑血栓早期治疗。眩晕一证大多因肝盛,肾虚,阳亢,痰浊等原因引起,如调治不当可使阳化风动,风痰上扰,横窜经络形成中风。 相似文献
11.
12.
13.
穴位注射配合眩晕宁治疗眩晕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症 ,常反复发作 ,多数呈阵发性 ,部分呈持续性 ,轻者闭目即止 ,重者如坐车船 ,旋转不定 ,不能站立 ,或伴恶心、呕吐、汗出 ,甚则昏倒。 1 999~ 2 0 0 1年 ,笔者以穴位注射爱茂尔配合自拟眩晕宁治疗眩晕 4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0例 ,男 2 3例 ,女 1 7例 ;年龄 2 8~ 66岁 ,平均 5 2岁 ;颈椎病 1 6例 ,梅尼埃病1 4例 ,脑动脉硬化 4例 ,脑梗死 4例 ,原因不明眩晕 2例 ;合并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病 2 8例 ,合并高黏血症 1 6例。1 2 治疗方法1 2 1 穴位注射 取双侧曲池穴、足三… 相似文献
14.
刘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7):1902-1903
目的观察眩晕清煎剂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154例颈性眩晕患者运用眩晕清煎剂治疗,每日1剂,早晚2次口服,10剂为1个疗程,共计3个疗程。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总有效率为83.76%。结论眩晕清煎剂治疗颈性眩晕效果肯定,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治疗脑病变后遗症护理结果。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神经阻滞疗法加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并在术前与术后积极与医生配合,加强心理及基础护理。结果:治疗组肌张力的恢复,肌肉疼痛的消失、语言的恢复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神经阻滞治疗脑病变后遗症在配合细心、专业的护理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本组 34例 ,其中男 15例 ,女 19例。年龄最大 6 9岁 ,最小 4 1岁 ,平均 5 7 2岁。病程最长 11d ,最短 3d。2 诊断标准参照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标准》辨证分型。 34例患者中 ,水湿内蕴型 18例 ,痰湿中阻型 8例 ,肝风上扰型 8例。入选病例无肝肾阴虚和气血两亏型 ,所有病例经开江县人民医院CT检查 ,均排除脑溢血、脑梗塞、颅内肿瘤等疾病。3 治疗方法34例患者均内服自拟眩晕停汤。方药 :白术 (灶心土炒 ) 30g ,茯苓、泽泻、牛膝各 15g。恶心、呕吐甚者加半夏、竹茹 ,肝阳上亢加钩藤、石决明、夏枯草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