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干预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以心理干预为主的护理措施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心理、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老年P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均给予脑卒中药物、抗抑郁、康复等常规治疗以及脑卒中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实施以心理干预为主的护理措施;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表(ND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2周后进行评定。结果 本组病例老年PSD的发生率为41.9%,以轻-中度抑郁为主;12周后,观察组HAMD和N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其治疗有效率(91.2%)高于对照组(73.5%),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老年PSD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有效促进患者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在护理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中的作用及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0例,并将此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脑卒中药物以及抗抑郁药物等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为主的护理措施.在治疗干预前以及干预8周后,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汉密顿抑郁(HAMD)、日常生活能力(ADL)以及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表(NDS)评分.结果 本组患者主要是以轻度、中度抑郁为主;在进行干预8周后,观察组的HAMD和N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ADL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PDS的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在治疗老年PSD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108例PS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4例,观察组进行1个月的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治疗1患者个月后分别复查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量表。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心理干预前后的SDS及ADL量表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心理干预对PSD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许谌  李琳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5):100-10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心理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5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方法.分别于住院后1、2周和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各评定1次。结果:干预纽各次抑郁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神经功能缺损治疗后2用无明显改善,但1、3个月后评分较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洪霞 《中国医疗前沿》2012,(3):78+95-78,95
目的探讨运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消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年来住院的脑卒中后不同程度的抑郁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进行比较。对照组按脑卒中常规护理;干预组在脑卒中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出院时,干预组的抑郁焦虑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上的压力,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疏导及良好的护患沟通,缓解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消极情绪,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张艳 《实用全科医学》2008,6(2):168-168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发生在有明显脑卒中临床表现背景上的抑郁。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30%-70%。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缺乏、睡眠障碍,甚至出现绝望自杀,极大地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在临床上对脑卒中后抑郁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旨在观察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6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与对照组29例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29例中痊愈6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总有效86.21%,对照组26例中痊愈2例,显效4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57.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有利于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9.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和研究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发展和疾病康复的关系.方法 选择3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心理干预,与对照组30例患者(未经心理干预)对照研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结果进行评定.结果 心理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心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促进卒中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魏金枝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8):732-732,806
抑郁症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悲伤、睡眠障碍、精神活动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兴趣下降、失望、易激惹等,还可伴有紧张、早醒、体重减轻、食欲下降、思维缓慢、幻觉和幻想,甚至绝望和自杀等[1]。在临床工作中针对患者心理特点及时实施心理干预,可促进神经功能和生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科治疗的脑卒中抑郁患者80例(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脑卒中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康复治疗以及常规临床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6周的生存质量(QOL)、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神经功能缺陷(ND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治疗16周后,治疗组QOL得分及SDS明显较对照组好转(P〈0.05);NDS明显低于对照组,A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95%(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4/40)。结论: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明显提高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朝里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9):68-69,7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1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Barthel指数(BI)和简化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I和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的康复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增强其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结合言语治疗对失语患者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入组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言语治疗组和言语心理组,疗程30d,治疗前后均采用西方失语成套测试(WAB)和波士顿失语严重程度分级(BDAE)进行言语功能的评估,采用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问卷评分评估抑郁状态。结果治疗前两组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失语商(AQ)值均较前明显增加,言语心理组AQ值(74.50±10.52)较言语治疗组AQ值(64.13±10.77)增加更为显著(P<0.005);波士顿失语严重程度分级言语心理组疗效优于言语治疗组(P<0.005);治疗前后抑郁严重程度比较,两组均有所减轻,言语心理组疗效优于言语治疗组(P<0.005)。结论心理干预结合言语治疗能显著改善失语患者卒中后抑郁及言语功能。  相似文献   

14.
徐岩  鞠倩  王萍  陈晶 《河北医学》2013,19(3):448-451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特征的影响。方法:将1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68)及心理干预组(n=67),分别观察急性脑梗死后第7天和第21天卒中后抑郁发病率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抑郁状态评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特征。结果:急性脑梗死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为38.5%,其中常规治疗组卒中后抑郁发病率(54.4%)显著高于心理干预组(22.4%)(X2=14.6143,P〈0.01);急性脑梗死发病第7天及第21天,心理干预组卒中后抑郁患者SDS评分均较常规治疗组降低(t=2.07,P〈0.05;t=6.70,P〈0.01);在急性脑梗死发病第7天,心理干预组PSD患者HAMD评分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t=1.91,P〉0.05),而在第21天,心理干预组PSD患者HAMD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t=1.91,P〈0.05);心理干预组患者SCL-90评分较常规治疗组患者显著降低。结论:早期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并能有效改善卒中后患者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5.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灵君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9):107-10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分别予以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干预,疗程为8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NFDS评分、FMA评分和BI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HAMD和NF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FMA评分和BI评分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下降或上升幅度较常规护理组更明显(P〈0.05)。心理护理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χ2=6.65,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治疗PSD的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神经、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社区3个月支持性心理干预对抑郁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3个月的社区支持性心理干预对抑郁障碍的影响。方法把上海某社区62名老年抑郁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人;对干预组实施3个月的支持性心理干预,干预结束后再随访3个月。结果干预组3、6个月的抑郁症状均减轻、缓解率均增加。结论社区支持性心理干预3个月具有效果,随访3个月效果持续。  相似文献   

17.
解俊 《实用全科医学》2011,(8):1262-1262,1264
目的探讨社区产后访视过程中心理干预对初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产后访视的62名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常规访视加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访视,比较两组初产妇产后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变化。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组初产妇焦虑和抑郁显著改善,对照组初产妇焦虑和抑郁改善不显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产后访视解决了产妇出院后护理支持不足的问题,为产妇提供了连续性的健康服务,而产后抑郁症是孕产妇常见病症之一,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因此社区护士在提供产后常规访视同时加心理干预对改善初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有重要意义,提高了社会效益,强化了基层卫生服务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护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通调针刺法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抗抑郁药物治疗,治疗组予以通调针刺法联合心理干预处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BI均显著增加(P<0.05);两组HAMD评分、BI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调针刺法配合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妇围生期的心理特征,及时给予护理干预,使其在最佳的状态下分娩。方法观察平.煤集团总医院产科收治的58例高龄初产妇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情况,给予护理干预,并对58例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高龄初产妇均治愈出院,母子健康。其中顺产11例,剖宫产47例(子痫前期12例,子宫肌瘤10例,胎盘早剥2例,前置胎盘6例,臀住7例,巨大胎儿10例)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掌握高龄初产妇围生期的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消除高龄初产妇的负面情绪和降低围生期高龄初产妇的并发症以及产后的抑郁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心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干预组护理干预,采用对照分析,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降压效果、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CPAT)情况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通过护理心理干预,干预组患者的降压效果、服药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33%。结论:有效的护理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避免患者受到负面心理状况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药物治疗的效果,总体上提到了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