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1病例介绍 患儿,男性,出生2天.患儿足月因羊水早破行剖腹产分娩,分娩时患儿四肢正常,全身可见较多的散在红色出血点,以后渐增多,又因高烧而入院.入院时体温在39℃~40.6℃间,全身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鼻腔可见少量出血,精神差,呼吸较急促,面色发绀.体检: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触及3.5 cm,脾未触及,未见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74.6×109/L,其中原粒占0.25,早幼粒占0.15,中幼粒占0.05,晚幼粒166 g/L,红细胞3.65×1012/L,BPC56×109/L,血型"A",骨髓细胞检查;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系比值占0.96,其中原+早分别为0.772,及0.034,中幼粒占0.034,分叶核占0.112.过氧化染色为阳性,其百分率为0.032.符合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象.患儿元月27日入院,元月29日放弃治疗而出院. 相似文献
4.
5.
新生儿先天性血管外皮瘤1例王宏琳孙学军1病例介绍患儿,男,出生后28天,因左耳后肿物于1993年10月4日入院。患儿为第二胎顺产,分娩后即发现左耳后下方有一约3cm×4cm大小的肿物,以后增长较快。母在孕期前后无传染病及其它病史,无家族病史。查体:一... 相似文献
6.
7.
IgD型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60岁.全身疼痛、无力3个月,于2003年2月5日入院.体检: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压痛,腹软,肝、脾未触及,心肺(-).实验室检查:WBC 5.2×109/L,中性粒细胞0.81,淋巴细胞0.19,RBC 2.47×1012/L,HGB 68g/L,PLT132×109/L,尿蛋白( ),尿M蛋白76%,本周氏蛋白2次(-),ESR 130mm/h,IgE 198IU/ml. 相似文献
8.
10.
11.
患者,32岁,妊3产1,住院号158383,孕38+3周.全身浮肿、头晕、乏力20天,下腹憋痛5 h,于2000年4月18日入院.患者平素体健,本次孕期曾多次"感冒",无发热,妊娠后期经常鼻出血,经压迫症状可缓解.20天前出现全身浮肿、头晕乏力明显,活动后心慌,精神、饮食差.既往无血液病史.入院查体:t 36.5 ℃,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相似文献
12.
Ⅱ型毛细胞白血病是多毛细胞白血病的变异型。严氏于1989年报告国内第一例以来尚未见到报告,我们于1992年遇到一例,现报告如下。患者杨某某,男,53岁,教师,住院号184003。主诉:乏力、头晕半年余。查体:贫血貌,无发热、鼻衄及齿龈出血,胸骨无压疼,双颌下和双腋下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脾肋下5cm,肝未及,心肺(一)。实验室检查:Hb40g/L,RBC:1.2×10~(12)/L,WBC:314.2×10~9/L,BPC:79×10~9/L,RC:0.2%,ESR:115mm/h,细胞分类:Ⅱ型毛细胞白血病细胞占40%,其形态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核呈椭圆形,核染色质较疏松, 相似文献
13.
14.
患者女,22岁,已婚,住院号9827,因面色苍白、乏力心累3月于1989年12月入院。根据外周血及骨髓等检查,诊断亚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_2b),经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 方案)治疗3个疗程达完全缓解。缓解持续13个月后,患者白血病复发,外周血及骨髓中查见大量异常中性中幼粒细胞和原始、幼稚粒细胞。同时,患者感骶尾及肛门胀痛,并逐渐加重。大便稍结燥,带有血迹。无畏寒发热。疼痛持续1月余,患者阴道开始出血,随后即发现大便自阴道溢出。妇科检查:阴道后壁与直肠相对处见1.5×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干部。因头昏、乏力、纳差2月伴面色苍白、脾大。于1993年6月21日在本院住院,曾经骨髓检查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经马利兰化疗2月症状减轻。脾脏缩小,骨髓呈完全缓解像,出院后未坚持化疗。患者因再次出现头昏、乏力、纳差1月伴面色苍白,左上腹包块并进行性长大且疼痛。于1995年9月22日再次入本院。入院时查见慢性病容,中度贫血貌,皮肤粘膜无瘀斑、瘀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左胸第七肋以下语颤消失、叩浊、呼吸音消失;右肺呼吸音正常;左上腹膨隆,脾脏重度长大,Ⅰ线18cm,Ⅱ线24cm,Ⅲ…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22岁,已婚,住院号9827,因面色苍白、乏力心累3月于1989年12月入院。根据外周血受骨髓等检查,诊断亚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b),经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方案)治疗3个疗程达完全缓解。缓解持续13个月后,患者白血病复发, 相似文献
17.
0 引言
皮肤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是由于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照射所致.某些因素也可能与皮肤癌的发生有关,如电离辐射,经常接触砷、柏油或沥青,各种癌前病变以及免疫抑制和种族等.羟基脲是一种核苷二磷酸还原酶抑制剂,广泛应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现报道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使用羟基脲10年后并发皮肤鳞癌,使用CAP方案化疗后取得较好疗效,可为晚期皮肤鳞癌患者的全身化疗提供依据.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45岁.于1996年6月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1996年6月 2007年9月长期口服羟基脲治疗.患者自2007年9月开始出现右手背及右手掌处多发疣状物、伴溃疡形成,行原发灶切除+植皮术,术后病理示皮肤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术后停服羟基脲,2007年10月开始口服格列卫(400毫克/日)治疗,2011年9月复查染色体及融合基因无改变,开始改服尼洛替尼胶囊(800毫克/日)治疗,CML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18.
1病例介绍 患者,女,30岁.2001年7月因左侧耳鸣、鼻塞进行性加重伴消瘦,在当地抗炎治疗稍减轻后加重,10月开始发现颈部肿块迅速增大增多,质偏硬,活动尚可.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蟹掌合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朱建国患者,女,9岁。因面黄、全身乏力2周,伴下肢淤斑1天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7℃,呼吸28次/分,精神差,面色腊黄,口唇苍白,巩膜无黄染,咽(一),颈软,双肺(一),心率98次/分,律齐,心前区可闻及SmⅢ... 相似文献
20.
例1,女性、54岁,主诉上腹疼痛1年余,伴有发热、时有牙龈出血、呕吐、食欲下降。十年前曾患乳腺癌,经手术切除。体检:体温38.2℃,轻度贫血。左颈部可触及黄豆大小淋巴结,血红蛋白9,血小板5.4万,白细胞33,600,分类:中性2%、中幼红偶见、原淋20%、幼淋60%,淋巴18%。网织红细胞1.2%、网织红细胞绝对值3.6万、血清溶菌酶5μg/ml 、尿溶菌酶3.3μg/m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淋38%,幼淋57%,淋巴5%,骨髓内粒、红、巨三系均呈严重生成抑制,(病理性原幼淋巴细胞恶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