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杏叶片加血液稀释治疗高粘滞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银杏叶片配合血液稀释疗法治疗高粘滞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高粘滞血症患者60例,口服银杏叶片,每次2片,每日3次,4周为1疗程。同时进行血液稀释治疗,每周2次,4周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血脂及红细胞比容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一个疗程后,所有患者症状都得到了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血脂、红细胞比容都有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叶片加血液稀释疗法治疗高粘滞血症安全,疗效佳。  相似文献   

2.
香丹注射液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附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12月 ,我们应用香丹复方注射液治疗高粘滞血症患者 ,并采用自身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其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用药前先抽血检验血液流变学 ,凡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增高或其他指标异常者符合高粘滞血症的诊断标准共 4 0例 ,男 31例 ,女 9例 ;年龄 4 7~ 81岁 ,平均6 2 .6 5岁 ,脑血栓形成 2 4例 ,高血压病 2 5例 ,冠心病 2 0例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6例 ,糖尿病 8例。在用药前化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以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1.2 用药方法 香丹复方注射液 (四川…  相似文献   

3.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高粘滞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灯盏花注射液是活血化瘀型单味中成药静脉注射液 ,具有温阳通络、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 ,临床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疗效较为满意。我们自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10月将本品用于治疗高粘滞血症 ,并与复方丹参注射液作对照观察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院内科住院及门诊收治的患者中 ,经血液流变学检测证实为高粘滞血症患者 196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98例 ,男 5 9例 ,女 39例 ,年龄 40~ 6 8岁 ,平均 5 8 7岁 ,其中合并高血压 15例 ,TIA 12例 ,中风后遗症 15例 ,冠心病16例 ,脑梗塞 13例 …  相似文献   

4.
高粘血症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心病、中风以及某些肾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血液粘稠度增高常引起微循环障碍 ,使心、脑、肾等重要脏器血液供应不足 ,导致缺氧而使原有病情加重。因此 ,积极治疗高粘血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于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3月对 12 0例高粘血症患者进行了激光血疗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80例 ,均为临沂市中医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将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 :治疗组 12 0例 ,男 84例 ,女 36例 ,平均年龄 (5 5 .2 1± 8.41)岁 ,平均病程(15 .90± 7.42 )月。…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粘血症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粘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临床发现高粘血症可造成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 ,甚至血栓形成 ,导致严重后果。因此 ,防治高粘血症具有重要意义。自 1 997年以来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46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收集 1 997~ 2 0 0 0年住院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的病人 6 6例 ,其中高血压病 2 0例 ,冠心病2 2例 ,2型糖尿病 1 4例 ,单纯高粘血症 1 0例。男45例 ,女 2 1例 ;年龄最大者 6 8岁 ,最小者 48岁 ,平均年龄 5 4 .5岁。诊断根据 1 989年北京血瘀证研究国际会议“血瘀证诊断标准”而确诊 ,排除血液系…  相似文献   

6.
脑梗塞是中老年常见病 ,且多合并高粘血症。我们自2 0 0 0年 1 1月至 2 0 0 1年 9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梗塞高粘血症患者 6 0例 ,疗效显著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6 0例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 4 3例 ,女 1 7例 ;年龄最大79岁 ,最小 4 6岁 ,平均年龄 5 9.2 2岁 ;病程在 6  相似文献   

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由于长期缺氧易引起肺动脉痉挛、高粘血症、循环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和肺动脉高压 ,促使右心衰竭恶化 ,而常规治疗显效不大 ,积极寻找更好的治疗措施 ,是当今研究的课题。目前采用抗凝和中药活血药物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新筛选出的灯盏花素注射液对高粘血症引起的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3 ] 。我们应用此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按 1980全国第 3次会议修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诊断标准[4 ] ,选择 1999年 8月 2 3日~ 2 0 0 1年 10月 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住院患者125例分为二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经10日治疗后,治疗组改善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液粘滞度,临床症状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参麦注射液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血液粘稠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及应用发展十分迅速 ,随着研究的深入及临床应用的开展 ,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现象已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 ,并从改善血液流变学的角度提出一些有效治疗方法。本文对我院社区门诊 1 999年~ 2 0 0 0年 58例高血压患者的高粘滞血症应用复方丹参静点 ,用药前后的血流变指标进行对比观察 ,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观察对象1 .1 .1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高粘滞血症组 :58例 ,男 2 7例 ,女 31例 ;年龄在 50岁~ 75岁之间 ,其中年龄 50岁~ 60岁 2 2例 ,61岁~ 70岁 2 5例 ,70岁以上 1 1例。平均年龄为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与丹参联合抗凝降粘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简称慢阻肺 )血液高粘综合征 (简称高粘血症 )的治疗效果。方法 :66例住院慢阻肺高粘血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和动脉血气分析改变。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改善 (P<0 .0 1 ) ,血液流变学及动脉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 (P<0 .0 1 )。结论 :低分子肝素和丹参联合抗凝降粘治疗慢阻肺高粘血症 ,对降低患者血液粘度、缓解缺氧和高碳酸血症、改善心肺功能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粘滞血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可以继发于某些疾病 ,也可以导致某些疾病的严重恶化 ,如 :动脉硬化、脑血栓、心肌梗死及高血压等。所以 ,积极治疗高粘滞血症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本文观察 80例高粘滞血症病人服用复方丹参滴丸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对 80例血液流变学检查有两项以上异常的患者中 ,男 5 2例 ,女 2 8例 ,年龄 35~75岁 ,平均年龄 (5 5± 6 2 )岁。1 2 药品 复方丹参滴丸 (天津天士力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 ,批号 9912 0 4 ,成份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1 3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是目前治疗领域中的一种新方法 ,目前用于治疗高粘血症的报道较多 ,我院自 1999年以来将此项技术应用于临床 ,采用等容血液稀释加用灯盏花素治疗伴有血液粘稠度增高的 5 8例冠心病者 ,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将 1999年以来住院的 10 8例冠心病患者(均按 1979年冠心病诊断标准确定诊断 :高粘血症参照文献 [1 ] 的标准 )分为观察组 5 8例和对照组 5 0例。观察组男性42例 ,女性 16例 ,年龄 46~ 71岁 ,平均 (5 8± 6 .0 2 )岁 ;对照组男 35例 ,女 15例 ,年龄 44~ 73岁 ,平均 (5 6± 7.31)…  相似文献   

13.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高粘血症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高粘血症是血液流变学一项或几项指标改变引起血液粘稠度增高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早期治疗对预防血栓性心脑血管病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于1998年开始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不同疾病所致的高粘血症8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高黏血症(亦称高黏滞综合征)是由于一种或几种血液黏滞因子升高,使血液过度黏稠、血流缓慢所造成,以血液流变学参数异常为特点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剧,高黏血症不仅在老年人中发病,并且在青壮年人中大有增加之趋势。高黏血症可造成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甚至血栓形成,特别对于中老年的高黏血症,如长期不治疗可导致血栓性疾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导致严重后果,因此高黏血症的治疗对疾病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40例门诊高黏血症患者,通过血液流变学检查,联合应用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中药降粘散治疗高粘滞血症42例,并与西药治疗组30例相对照,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降粘散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降粘散对高粘滞血症液流变学部分指标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焦祖伟  郝菊岩 《吉林医学》2000,21(3):154-154
引起高粘滞血症的原因很多 ,但多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 ,因此及时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为了解高粘滞血症患者血液内纤溶情况 ,我们对 2 8例高粘滞血症患者做了血 FDP(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测定 ,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检测对象 :1正常对照组 :男 8例 ,女 7例 ,年龄 40岁~42岁 ,身体健康者分别做血流变及 FDP检测。 2测定组 :均为我院门诊患者 ,其中男 18例 ,女 10例 ,年龄 40岁~ 72岁。1.2 检测项目 :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及血 FDP测定。1.3 测定方法 :1血液流变学检测使用无锡春光仪器厂生产的 HEAS— 10 0 0电脑…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高粘血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涛 《黑龙江医学》2001,25(3):178-178
同型半胱氨酸 (Hcy) ,又称高半胱氨酸 ,是一种含硫基的氨基酸 ,它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 ,其本身并不参加蛋白质的合成。高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可毒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导致功能异常 ,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破坏机体凝血和纤溶的平衡 ,使血液粘稠度增高。本研究探讨高粘血症的病人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高粘血症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选自 1999- 0 6~ 2 0 0 0 - 0 6我院中重度高粘血症患者 143例 ,年龄 38~ 79岁 ,平均 6 2 1岁。随机分为两组 ,合并治疗组 93例 ,男 5 7例 ,女 36…  相似文献   

18.
高粘血症是血液流变学一项或几项指标改变引起血液粘稠度增高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早期治疗对预防血栓性心脑血管病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于1993年开始应用精制蝮蛇抗栓酶—Ⅲ治疗不同疾病所致的高粘血症50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0例中,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5.2岁,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并经血液流变学检查确诊为高粘血症。原发病因冠心病心绞痛25例,心肌梗死15例,急性脑梗死4例,脑动脉硬化6例。1.2治疗方法应用大连司威特公司生产的精制蝗蛇抗栓酶一且1.OU溶于NS250ml中静脉滴注,1/d,3周为一疗程。皮肤试验均无…  相似文献   

19.
血液流变学是一门年轻的新兴边缘学科,自1951年A.L.Copleoy在美国物理学会第巴届年会上首次提出血液流变学的概念后,血液流变学在临床上的运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在70年代后期开始在医学中应用,发展迅速,但尚未被广大的临床医生所接受。血液的高粘滞状态是血液流变学研究的核心,它不仅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病理现象,而且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可继发于某些疾病,也可导致某些疾病的恶化。高粘滞综合征[1]是由一个或几个血液粘度因素升高所致。这些因素包括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性、红细胞内粘度、红细胞变形能力等,同时可伴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临床观察38例高粘滞血症患者静滴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影响,以20ml/日静脉滴注两周后,其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以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P分别〈0.05和0.01,笔者认为本药对高粘血症疗效确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