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防风通圣散治疗高脂血症40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邢小阳 《新中医》2002,34(5):58-58
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笔者采用防风通圣散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严肃 《江西中医药》1990,21(2):18-19
笔者在临床中常运用防风通圣散治疗多种感染性急症,每获良效,爰举验案三则,就正于同道: 1 急性化脓生扁桃体炎,高热10天严某某,女,9岁,就诊日期1984年3月25日。患儿一周前,咽喉疼痛伴发热恶寒,在本厂职工医院就诊,门诊诊断扁桃体炎,用青霉素治疗未效。咽喉灼痛,高热持续不退,转该院住院治疗,入院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经用多  相似文献   

4.
彭昭宣  汪静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3):134-135
脂肪肝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及动态失衡,细胞内脂质异常积聚,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一种疾病。脂肪肝的发生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目前治疗主要是饮食控制、减肥和运动,必要时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等保肝药,疗效并不肯定[1]。加上患者对减肥和运动的坚持性不足,因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仍居高不下。"脂肪肝"之名未见于中医古代文献中,根据临床发病特点。  相似文献   

5.
6.
防风通圣散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防风通圣散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60例服用防风通圣散,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对照组口服特非那丁60mg,每日2次,甲氰咪胍、脑益嗪各25mg,均每日3次。2组均10日为1个疗程,3个疗程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4.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防风通圣散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防风通圣散始见于金·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由麻黄、荆芥、防风、薄荷、大黄、芒硝、滑石、栀子、石膏、黄芩、连翘、桔梗、当归、川芎、白芍、白术、甘草等组成,功能疏风解表、清热通便,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的病证。正如吴昆于《医方考》中所说:"防风、麻黄,解表药也,风热之在皮肤者,得之由汗而泄;荆芥、薄荷,清上药也,风热之在巅顶者,得  相似文献   

8.
<正> 防风通圣散出自刘河间《宣明论》,由防风、荆芥、麻黄、薄荷、桔梗、生石膏、黄芩、栀子、大黄、芒硝,甘草、滑石、当归、芍药、川芎、白术组成。乍看貌似庞乱芜杂,然实则立法谨严,佐制合度.是汗、清、下三法并用,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对于表  相似文献   

9.
防风通圣散治疗鼻窦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急慢性鼻窦炎(鼻渊)60例,观察结果,治愈35例(占58.3%),好转23例(占38.3%),无效2例(占3.4%),总有效率为96.6%。  相似文献   

10.
防风通圣散治疗中老年高脂血症1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中风、心肌梗塞等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运用防风通圣散治疗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121例,取得较好疗效,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1996年3月~1997年6月住院的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121例,其中男76例,女45例;年龄35-72岁,平均53.41岁。选择标准:血清总胆固醇(TC)>6.46mmol/(250mg/dl),或甘油三酯(TG)>1.64mmol/L(150mg/d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1.04mmol/L(40mg/dl,男)、<1.17mmol/L(45mg/dl,女)者,并除外糖尿病、…  相似文献   

11.
张俊联 《陕西中医》1994,15(2):85-85
<正> 防风通圣散出自刘河间《宣明论方》一书。具有解表、清热、泻下之功用。为汗、下、清法并用,上下分消,表里同治之剂。笔者运用此方加减,治疗眼病屡见效验,择验案4则,以资印证。 睑缘赤烂 张某,男,37岁,菜农。就诊时,双眼睑赤烂两年余,症状时轻时重,近日来,双睑肿痒,频喜揉擦,晨起眵粘难睁,口干溲黄便秘。查双眼睑上下睑缘皮肤红赤,糜烂如癣,部分睫毛互粘如毛笔状;舌质红、苔厚腻脉滑数。处方;黄柏、防风、赤茯苓各9g,生栀子、连翘、大黄、黄芩、生白术、薄荷、甘草各6g,滑石12g,  相似文献   

12.
古求知 《江西中医药》2007,38(12):10-11
导师黄煌教授临床擅用经方,对于后世方防风通圣散,认为其有经方的骨架和精神,药味虽多,但配伍严谨,有指征可寻,可视为甘草麻黄汤、调胃承气汤、当归芍药散等经方的加减方,也是黄师临证常用方.  相似文献   

13.
一般资料患病部位:右侧乳房89例,左侧乳房19例,双侧同病5例。患病年龄:24~35岁,均为青年产后授乳期妇女,皆为初产妇。发病后到就诊时间:最短2天,最长17天,多数在1周以内就诊。发病诱因:因情志不舒,挤压积乳而诱发乳房肿痛者85例,婴儿吸吮咬破乳头者20例,原因不明者8例。发病后经过抗菌素及其他方法治疗无好转者21例,未经其他方法治疗直接找我们就诊者92例。服药天数,最少3天,最多9天,平均服药5.2天。  相似文献   

14.
防风通圣散化裁治疗皮肤科疾病063500河北省滦南县中医院李茂兴防风通圣散出自《宣明论方》,由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穹、当归、白芍、白术、山栀子、黄芩大黄、芒硝、石膏、桔梗、甘草、滑石组成,具有解表清热,通里攻下之功。笔者在临床上运用此方为...  相似文献   

15.
防风通圣散出自金代刘完素所著的《宣明论方》 ,由防风、川芎、当归、薄荷、麻黄、连翘、芒硝、生石膏、黄芩、桔梗、滑石、甘草、荆芥、白术、栀子等 17味中药组成 ,它是针对外有表邪 ,内有实热而创制的表里双解名方 ,原方主治因“风热壅盛 ,表里三焦俱实”所致的病症 ,临床应用广泛 ,特别是某些皮肤病辨证治疗过程中 ,疗效确切 ,下面我将防风通圣散近二十年临床治疗皮肤病的应用情况归纳如下 :1 湿 疹龚景林〔1〕治湿疹用本方加地肤子、赤小豆服 13剂痊愈。胡德华等〔2〕治全身顽固性湿疹 ,用本方去薄荷、川芎、当归、栀子、芒硝、石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水痘的疗效,为临床运用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水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将两组的临床疗效和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相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和皮疹消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治疗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安全性均较高。结论:使用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水痘,临床疗效确切,可以加快解除患者全身中毒症状、缩短病程,且安全性较高,临床上可考虑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7.
寻常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学习节奏的加快以及空气环境的污染,寻常痤疮患者日益增多。笔者采用针灸配合防风通圣散内服治疗寻常痤疮,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防风通圣散治疗鼻窦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急慢性鼻窦炎 (鼻渊 ) 6 0例 ,观察结果 ,治愈 35例 (占 5 8.3% ) ,好转 2 3例 (占 38.3% ) ,无效 2例 (占 3.4 % ) ,总有效率为 96 .6 %。  相似文献   

19.
20.
<正> 防风通圣散是河间刘完素创制的名方。由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白芍、白术、山栀、大黄、芒硝、石膏,黄芩、桔梗、甘草、滑石等组成,是法度严谨、组织得宜的表里双解之剂。易水张元素深得河间之妙,将本方列于众方榜首,谓其:“治一切风热郁结,气血蕴滞,肠胃燥热结,便溺淋闭,或肠胃蕴热郁结,或湿热内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