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昆明市儿童医院2019年1-12月就诊的56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指导干预。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前后语言发育迟缓情况、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量表评分以及神经心理发育进行评价,并作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比较。结果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后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情况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后儿童语音和语言表达、听觉感受和理解以及与视觉相关的理解和表达评分高于干预前,干预后语言、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社交能力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指导干预,可有效改善儿童心理状态,改善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情况,提高儿童智商,增强儿童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发育商(DQ)及各能区之间的关系,分析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为早期诊断与干预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因语言发育迟缓于2017年10月-2018年4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保健科语言门诊就诊的1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和《中国儿童语音发展测量表》对其进行检查与评估。结果 DQ≥80的儿童48例,各能区的水平均正常,主要为幼儿园中班、大班学龄前儿童,语言发育迟缓主要表现为发育性发音障碍,语言DQ水平正常,社会生活能力正常或边缘; DQ80的儿童52例,各能区DQ均低,尤其表现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及社交行为,构音测试不能配合,社会生活能力边缘或低下。DQ低下的儿童语言能力低下,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大多数大运动能力正常,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如语言能力低下,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社交行为发育也相应迟缓。结论儿童语言发育与精细动作、社会适应性、社交行为功能区的发育密切相关,应积极对患儿进行综合早期干预,促进患儿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南京市学龄前正常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现状的研究,了解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以早期发现语言发育落后儿童,使之及时得到干预。方法 应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对215名学龄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对语言发育商(DQ)进行百分位法描述性分析。结果 1)学龄前不同年龄组儿童和女童组儿童的语言发育商DQ值呈正态分布,而男童组则呈偏正态分布;2)P5百分位以下的学龄前儿童所占比例为4.17%~5.88%;3)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儿童的语言发育商DQ值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南京市学龄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呈正态分布,男童的语言发展稍落后于女童。建议以≤P25(DQ≤90)、≤P5(DQ≤75)作为学龄前儿童语言发育随访监测和早期语言干预的界值点,使得存在语言发育问题的学龄前儿童得以早期干预和康复。  相似文献   

4.
郑蓉  池霞  洪琴  张敏  童梅玲  苏恺  潘丽朝  张玲  张蕾  俞倩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3):3604-3606
目的:探索早期干预对智能发育迟缓儿智能发育的影响,为临床进行有效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35例参加智力干预指导的患儿为干预组,35例因多种因素未能参加智力干预指导的婴儿作为对照组。通过早期智力干预指导对干预组患儿进行干预,定期随访,以Gesell发育量表测定发育商(DQ),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指导干预。结果:3月龄时两组患儿适应性、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四个能区的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月龄时两组患儿四个能区的发育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发育商(DQ)差值比较发现,干预组精细动作、适应性、语言、个人-社交四大能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智能发育迟缓儿进行早期干预,可明显促进其认知水平,减少伤残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临床特征和现状,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科学性建议。方法 收集2019年6月—2020年4月河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以语言发育迟缓为主诉就诊的151例患儿,行Gesell发育诊断量表测试。分析1~岁组、2~岁组、3~4岁年龄组发育性语言延迟及全面发育迟缓的构成比,分别比较3个年龄组、3岁前后各能区DQ值差异。结果 1)随年龄增长,以语言发育迟缓为主诉的儿童全面发育迟缓的比例逐渐增加,3个年龄组中全面发育迟缓儿童的占比分别为45.5%、61.2%、95.5%。2)随年龄增长,适应性行为、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能区的DQ值均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175、17.341、18.516、6.747、4.180,P<0.05)。各年龄组间两两比较,适应性行为、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能区从1~岁→2~岁→3~4岁呈顺序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人社交能区仅1岁~与3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35,P=0.005)。3) 3岁以上组儿童各能区DQ值显著低于3岁以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21、4.71...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婴幼儿期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病因和干预效果.方法 用S-S语言发育评定法及Gesell智能评估法对113例3岁以内语言发育迟缓的患儿进行评估,制定干预措施,评价疗效.结果 3岁以内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中特异性口语表达迟缓较为常见(45%),该类儿童经训练后,语言发育商由45.80±16.90上升到88.51±9.51,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5.70.P<0.01).精神发育迟滞及孤独症患儿在3岁以内语言发育迟缓者中仍占多数(分别为28%和27%),经过系统训练后,该类儿童的语言发育商也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与训练前比较,其语言发育商由43.91±16.36提高54.52±16.04,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3.67,P<0.01),但大部分患儿无法得到完全恢复.结论 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对于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儿童家庭养育环境对幼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影响,为促进儿童早期语言发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 年8月于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的112例儿童作为语言迟缓组,以性别、年龄作为匹配因素,筛选同期正常体检127例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利用1~3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幼儿语言发育迟缓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语言发育迟缓组儿童的父母文化程度均低于正常儿童组,运动能、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发育商分数均落后于正常儿童(P<0.01)。正常组儿童总体家庭养育环境优于语言迟缓组儿童(Z=-2.884,P=0.004),在情感温暖/环境气氛、社会适应及自理、语言及认知信息维度中,语言迟缓组儿童家庭养育评价较差(Z=-2.032、-3.974、-4.835,P<0.05或<0.01)。控制了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儿童家庭养育环境是影响其语言发育的重要因素(P<0.01)。儿童言语能发育商与其家庭养育环境呈正相关(r=0.480,P<0.01),家庭养育环境总评分每增加1分,儿童言语能发育商DQ平均上升0.45。结论 家庭养育环境是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议家庭内增加儿童参与认知活动的机会,提高亲子互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语言发育迟缓(LR)、全面发育迟缓(GDD)和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发育特征和差异性,为早期诊断和康复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S)和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对256例0~3岁LR儿童、346例GDD儿童和90例ASD儿童进行评估,对3组儿童GDS评估五大能区的发育商(DQ)和社会生活能力量表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LR组患儿语言、社交能区平均DQ低于正常,GDD组患儿五大能区平均DQ均低于正常,ASD组患儿除大运动外其余四能区平均DQ低于正常,LR组患儿五大能区平均得分均高于GDD和ASD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月组、ASD组患儿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平均得分高于GDD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36月组,GDD与ASD两组的适应性、精细运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D组患儿语言、社交平均分均高于ASD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0~3岁LR、GDD和ASD儿童均存在发育落后和发育不平衡现象,LR儿童综合能力优于GDD和A...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影响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分析综合干预的有效性。方法 2017年9月-2018年3月选取18~35个月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61例,同时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语言发育正常儿童55例为研究对象。将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分为两组,其中干预组31人,对照组30人。干预组给予综合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家庭语言指导。采用《早期语言发育进程量表》进行语言筛查评估,由家长现场填写问卷的方式对家庭语言环境进行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父母亲生育年龄、住址、喂养方式、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带养人与儿童互动时间以及每天接触电子产品时间与儿童语言问题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带养人每天与孩子互动时间越长(2~4 h/d OR=0.542, 95%CI:0.352~0.866;≥4 h/d OR=0.211,95%CI:0.105~0.402)、母亲文化程度越高(高中 OR=0.685, 95%CI: 0.495~0.947; 大学及以上OR=0.468, 95%CI:0.157~0.785)和母乳喂养(OR=0.702, 95%CI:0.538~0.886)是语言发育迟缓的保护因素,接触电子产品≥1 h/d(OR=3.582,95%CI:2.314~5.761)则是语言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训练3个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各个能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语言A、B及总量表分数增加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语言发育与家庭语言环境密切相关,综合干预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智能发育特点,以指导干预。 【方法】 以178例2~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S-S语言发育评价法评定其语言水平,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其智能发育的五个能区,对测得的发育商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该组儿童大运动发育正常(发育商>85分),语言水平低于实际年龄段,语言发育商<76分;其语言发育水平与适应行为、精细动作、个人社交行为发育水平明显相关(P<0.01);该组儿童适应行为、个人社交行为发育低下的发生率分别为72.5%、52.2%;适应行为、个人社交行为发育低下的发生率与语言发育缺陷的程度明显相关(P<0.01),精细动作发育低下的发生率为48.9%,精细动作发育低下的发生率与语言发育缺陷的程度不相关(P>0.05)。 【结论】 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常伴有适应行为、精细动作、个人社交行为的发育低下,临床需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智能发育评估,并对存在的发育缺陷进行全面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智能发育现状及影响的相关因素,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北京首都儿童研究所“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2018年1-6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174例首诊语言发育迟缓的患儿进行智能发育测查,并自制问卷对可能影响语言发育的出生高危史,语言发育迟缓家族史等先天因素与家庭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首诊年龄越大,各能区发育商(F=4.999、5.479、25.546、16.401、13.733)和总发育商(F=22.716)下降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环境因素单因素分析中留守儿童的语言发育商低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2,P<0.05);多元线性分析中显示非父母为主要抚养者和留守儿童影响儿童语言发育(β=3.606、8.088,P<0.05)。结论 语言发育与家庭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评价儿童家庭环境中潜在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指导家长创造积极的语言环境,促进儿童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智能发育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发现、综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以语言发育落后为主诉就诊的240例5岁以下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发育评估。结果 1)随年龄增长,各能区的发育商显著下降(P<0.001),2岁之后各能区发育商均为异常,其中言语能的发育商最低。2) 单纯语言问题和语言合并其他问题在年龄及出生胎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在儿童性别、分娩方式、出生体重、母亲文化程度及家族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岁左右是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发现的重点年龄,应加强2岁左右的语言发育筛查以便早期发现语言发育迟缓;早产是引起发育迟缓的主要因素,加强孕期保健避免早产发生是预防语言发育迟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合肥市区18月龄儿童表达性语言发育迟缓现况,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早期语言发育进程量表》对1 367例儿童进行语言发育筛查,筛查出表达性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运用《中国儿童发育量表》对80例表达性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神经心理检查(观察组),并以70例正常儿童做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用《1~3岁婴幼儿气质问卷》评价72例表达性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气质(观察组),并以69例正常儿童做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月龄儿童表达性语言发育迟缓率为11.26%,男童迟缓率为14.70%,女童迟缓率为7.79%,男、女童表达性语言发育迟缓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6.311,P0.001);给予早期干预后纵向追踪至24月龄,表达性语言发育迟缓率为3.44%,男童迟缓率为4.51%,女童迟缓率为2.35%,男、女童表达性语言发育迟缓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37);18月龄表达性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不同能区的发育商低于正常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43、5.789、3.128、17.968、8.541、11.503,均P0.05);两组儿童气质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9、0.027、0.004,均P0.05),在气质维度中,表达性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趋避性和持久性均值高于正常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29、3.138,均P0.05)。结论18月龄儿童表达性语言发育迟缓率比较高,并且影响18月龄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早期干预效果好,儿童保健医生应当加强语言发育检查,及早发现表达性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及时给家长提供语言发育的早期干预方案以及相关的早期教育方案,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和神经心理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语言训练基础上,结合高压氧治疗脑瘫儿童语言障碍,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语言障碍的改善,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湛江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脑瘫患儿68例,均伴有语言障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语言训练,研究组患儿应用语言训练结合高压氧进行治疗。半年后进行评估,主要评估治疗后临床效果、语言发育迟缓及综合评估。结果研究组患儿显效率为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语言理解发育商(DQ)和语言表达DQ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语言能力、认知能力、运动功能、自理动作和社会适应性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语言训练结合高压氧治疗脑瘫儿童语言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语言障碍,提高患儿的发育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文湘兰 《实用预防医学》2013,(10):1229-1231
目的 探讨通过改善家庭语言环境和强化语言康复训练对1~3岁语言发育迟缓的留守儿童在语言改善方面的临床效果,并为儿童的语言康复治疗提供经验积累. 方法 将株洲市1~3岁的留守儿童作为调研对象,并经过相关诊断评估后,筛选出309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纳入研究,其中男童143例,女童166例.对本组儿童采取加强语言环境和语言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干预,记录儿童在干预前后语言发育商,并比较不同性别儿童的语言发育商情况.结果 (1)留守儿童的语言发育商为(95.658±9.493),一般儿童语言发育商为(101.31±6.897),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男童和女童干预后的语言发育商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且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前,男童和女童的语言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男童的语言发育商为(97.415±9.647),女童为(100.227±9.082),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留守儿童语言康复训练干预前后各语言发育商区段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242,P<0.05). 结论 对1~3岁语言发育迟缓的留守儿童而言,采取语言康复训练和改善语言环境相结合的干预方案,能够积极促进儿童的语言发育状况,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凌俊  陆明旭 《华南预防医学》2023,(9):1156-1158+1162
目的 探讨1~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发育商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9年3月至2023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某医院接诊的1~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DS)评分将其分为观察组(DQ<85分,为发育商低下儿童)和对照组(DQ≥85分,为发育商正常儿童),对儿童父母进行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发育商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发育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语言发育迟缓儿童657例,年龄1~3岁,平均(2.14±0.46)岁。其中发育商<85分的发育商低下儿童556例(观察组),发育商正常儿童101例(对照组),观察组男童354例,女童202例;年龄1~3岁,平均(2.16±0.45)岁。对照组男童60例,女童41例,年龄1~3岁,平均(2.10±0.50)岁。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文化程度(OR=2.129)、母亲文化程度(OR=2.842)、家庭所在地(OR=2.372)、儿童视频时间(OR=1.917)、使用有声读物(OR=0.331)、陪伴儿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儿童在语言发育过程中特点及语言发育迟缓的情况,为儿童语言发育的正确评估指导提出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来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门诊就诊的1 016名18~36个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以《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量表》为调查工具进行测定。结果 男童在18~30月龄,语音表达和语音理解能力及整体语言发育水平均显著低于同年龄组女童(P<0.05),男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童语言的快速增长期都出现在24月后,但30~36月时,男女童语言发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确认识男女童发育上的差异,在语言发育早期重视男童的语言刺激及评估,对语言发育迟缓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反馈式家庭干预对婴幼儿语言和认知发育的影响, 以及这种干预方式的可行性和家长的接受度。方法 以22名4~30月龄的语言发育正常儿童及其家庭为研究对象。入组后, 对儿童进行为期6个月的反馈式家庭干预, 干预前后应用“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I, BSID)”评估其语言和认知发育, 父母填写反馈问卷。结果 通过为期6个月的家庭干预, 90%以上的家长认为LENA录音容易实施, 不影响其日常生活;在各项干预措施中家长培训对其帮助最大, 其次是LENA录音;经过1个月干预, 22名儿童的成人-儿童对话轮换数较基线提高9%, 前3个月平均增长6%;基线时对话轮换数较低的50%一组, 在干预后1个月和前3个月时分别提高34%和26%。22名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 MDI)平均提高19.69±16.91,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反馈式家庭干预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家长接受度, 并可有效促进正常发育婴幼儿的语言和认知发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互动式阅读对幼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10月于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应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评估后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的幼儿90例。根据训练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幼儿家长采取调整养育方式、丰富幼儿语言环境等普通家庭训练;实验组幼儿除家长采取普通家庭训练外,还增加由专业语言训练师和幼儿进行的互动式阅读训练,每天半小时,3个月后再次评估两组幼儿的语言发育情况。结果训练后,实验组幼儿的语言发育商明显高于对照组,语言干预训练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式阅读训练对幼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干预效果明显,应通过多渠道宣传互动式阅读训练,尤其在幼儿家庭中积极推广,促进幼儿语言发育,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行为及语言特征,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广州某医院就诊的1.5~6岁儿童进行调查,采用S-S法对语言能力进行评定,分析不同组儿童的语言能力及影响因素。结果 1)语言发育迟缓就诊年龄主要在1.5~3.5岁,平均2.6岁,男童明显多于女童。52.48%的就诊儿童表达词汇量在10个以下,12.38%的儿童不会说话;语言理解水平主要在事物的符号阶段。80.20%的儿童有行为问题,58.29%有饮食行为问题;62.87%接触电子屏幕超过1h/d, 50.99%亲子互动<2h/d。2)不同年龄和性别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语言理解落后比例和操作性课题落后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68、17.62,P<0.01)。随着年龄增加,语言理解能力落后比例逐渐增多,2岁前后差异最显著。各年龄组操作性课题落后率较高。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要抚养人文化程度高是语言理解能力的保护因素(OR=0.81,95%CI:0.67~0.97,P<0.05),儿童行为问题是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