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辛温开通法治疗温病的理论依据、作用机理及临床运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阳热郁结是温病的重要病理特点,辛温开通法是治疗温病不可忽视的一种方法,并指出在温热病的治疗过程中不可偏执寒凉一法,应注意因势利导,顺势透邪,务求邪气外达为要。  相似文献   

2.
辛温药在治疗外感病初起时其配伍应用经历了单纯使用辛温药、辛温苦寒相配、辛温与辛凉相配的3个变化过程。萌芽阶段(战国到晋唐)、成长阶段(宋金元)与形成阶段(明清)是温病学派形成过程中的3个重要时期,随着温病学派的崛起,辛温药由最初的辛温峻烈之品到后来的微辛温之品,其与寒凉药的比例也不断变化。本文对三个时期温病初起时辛温与寒凉的配伍应用进行了梳理,强调根据病机临证处方用药,注重寒温并用、性味合化的组方思路,辨治温病初起时可体现为辛温与寒凉药物配伍,意在使用辛温开郁达邪,与清热凉解祛邪相结合,根据气机郁闭与热邪炽盛的程度决定选药与用量。为临床辨治温病时辛温药与辛凉药的配伍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张锡纯(1860~1933)为汇通派临床医家,精于医理而重视临床,以富有创新精神而著称,他的许多独到见解已为医界所重视,兹据《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载,浅谈如下。1治病求本,师古不泥张氏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关于治病之道当“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的教导,...  相似文献   

4.
通下法是治疗温病的重要方法,经过历代医家总结,已备有十种不同治法:宣肺通下、清心通下、凉膈通下、导滞通下、软坚通下、行气通下、利水通下、逐瘀通下、滋阴通下、益气通下。法精方全,临证可随机应变。  相似文献   

5.
通过利用计算机检索统计技术,辅助分析清代6位温病名家10部医著中有关外感咳、喘的医案,归纳总结了各医家在外感咳喘的病变关键、发病要因、常见证型、治则治法等方面的临床证治规律,并列举代表性医案供参考分析。  相似文献   

6.
温病下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病众多治法中,下法较其他诸法更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它不仅能通导大便、荡涤积滞,更能寓逐邪除热、存阴保津于通下之中。其作用之强,收效之快,是其他治法所不能比拟的。及时恰当地使用下法对于截断病邪以及各类温病的病程及转归、预后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丁济万治疗湿温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丁济万临床上根据湿温病的不同阶段,采用六经和卫气营血合而辨证的方法,并附少量医案说明丁氏辨证细腻、用药轻灵的特色。[结果]湿温之证,在温病中比较特殊,温是阳邪,湿是阴邪,湿与温合,或从阳化热,或从阴化寒,所以要根据湿温的变化或从伤寒辨证,或从温病辨证:邪在卫、气,按三阳经治法;湿胜阳微,按三阴经治法;邪热从阳入阴,按温病热传营血治法。其次,湿温主要病变部位在中焦脾胃,三焦的症状无不与脾胃病变有关,所以要兼顾中焦,配以化湿健脾之法。[结论]湿温病是湿热之邪侵袭人体所导致的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的一类疾病。丁氏一派本着"辨病机,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六经体系及卫气营血辨证,大大丰富了湿温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代医家张锡纯所撰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是张氏业医五十余载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总结。书中医论新颖,经验宏富,医方精要,颇为医界后学所推崇。特别张氏那些发古阐微、穷源竞委的独到见解及源于实践、躬身亲验的临证经验更为后学者所援引效法。本文仅就该书有关温热病的论述和诊治经验略做探述。1 温病析理有新见,不居旧说张氏在精诣《内》、《难》、《伤寒》及温病学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对于外感温热病的认识并不泥守前人之说,而是在前人之论的基础上又有个人的独创之见。前人认为伤寒、温病感邪有异,传变途径有别。如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谓:“伤寒由  相似文献   

9.
中医临证误诊误治原则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11.
温病卫分证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病卫分证乃是以肺系为病变重心的温热表证,是肺及卫表的热证。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治疗急症工作的开展,对外感热病的研究日益深入,对温病卫分证的研究较为活跃。现将近10余年来国内学术期刊所登载论文对卫分证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卫前病变的提出 乔富渠首先提出了“卫前正”的概念。指出“卫前证”系外感热病在典型的卫分证出现之前,病人的一些病证,包括全身症状如疲乏无力、全身违和、肌肉关节疼痛、食欲减退及各系统的相关症状。如喷嚏、咳嗽、咽痛;纳呆、腹胀、呕恶;皮肤搔痒、荨麻疹等。马健提出了“温病先兆症”的概念。认为温病发生以后,其反映病机特点的症状及体征并非立即显现于外,而是随时间的增长同步增多。在某一证的初起,仅有少数临床表现,尚不足以构成证,但这些表现却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该证的信息,称其为“温病先兆症”。温病先兆症当包括卫分先兆症、气分先兆症、营分先兆症及血分先兆症。  相似文献   

12.
彭荣琛 《中国医刊》2000,35(6):52-53
虽然教科书关于书写门诊病历有明确的格式,但由于内容比较复杂,在门诊使用时仍有许多不便,加上目前规范的病历书写方式属于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中医的特点强调不够,在一些大夫临证经验不够或精力不集中时,门诊病历可能出现多而不精、抓不住要害或是记录丢失的现象,以致影响了医生在辨证论治时的思考,如《因辨证失误治疗不当2例分析》(以后简称“辨证失误”)一文中所介绍的一样。出现辨证失误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就在于病例收集时缺乏一个明确的指导程序,因而不能将病人的主要症状进行恰当记录,从而影响了辨证分析和治疗效果。文中二例…  相似文献   

13.
就《医学衷中参西录》探讨张锡纯温病观,总结张氏对温病的观点为:伤寒统托温病春温、风温和湿温是温病的3种不同病症,温病初起治重宣解。认为张氏在明辨伤寒与温病概念的基础上将二者结合,理法方药灵活变通,其治温病见解独情。  相似文献   

14.
温病热毒血瘀证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病热毒血瘀证是温病发展到营血分时常见的证候类型,主要以热毒炽盛、热瘀交结为病理特点。本证属现代医学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或DIC前期的范畴.近年来,国内外对本证的研究极为活跃,现就其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 理论研究1.l 热毒血瘀证的形成与机理 关于本证形成的原因,万氏强调,阴液损伤是重要原因,并把阴液受损的原因归结为热毒炽盛,伤津耗液,血行涩滞;邪热亢盛,炼熬血液,凝聚为瘀;热盛伤阴,脉络受损.血溢致瘀;热盛伤阴,脏腑亏损,导致热瘀等[1]。戴氏则认为热邪入营是致瘀的始动因…  相似文献   

15.
温病气分证应注重活血化瘀陈杨荣,戴春福,江明福建中医学院叶天士创立的“在卫汗之,到气清气,入营透热转气,入血凉血散血”的治则,对温病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从临床实践体会,活血化瘀是气分证不可忽视的一个洽法。为此,我们制作温病气分证动物模型[1],揭示温病...  相似文献   

16.
温病湿热证病理造型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相似文献   

17.
从《内经》《难经》《伤寒论》对温病学说的影响着手,试分析温病学说在伤寒体系内发展的原因.由于对《内经》部分条文的理解失当,《难经》又明确地将温病置于伤寒范围内,加之《伤寒论》依从《难经》之说,于伤寒范围内论述温病,均使得温病学说在伤寒体系内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8.
辛温解表药性味多为辛温,辛能发散,温能祛寒,故以发散风寒为其主要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之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风寒表实证.但这些是它们的共性,临床时要根据证情择其个性之长而选之.如部分药物对具有风寒表实证的咳嗽、喘息、水肿、疮疡以及风湿痹痛等亦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9.
<温病辨症>集中体现了清代医家马宗元对温病诊治方面诸多的精辟学术理论及丰富的临证经验,对其原文分上下卷进行整理,并将温病与伤寒、时邪与伏邪、温病之寒热虚实表现等分析鉴别,以及对温病常见症状的辨证论治、预知生死等马氏的独到见解进行探讨,旨在将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20.
清代名医吴鞠通以其在温病学方面的贡献而闻名于世.他创立的三焦辨证纲领与卫气营血辨证融为一炉,完善了温病的辨证论治体系,丰富了温病学的证治内容,为中医学的创新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