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总结 7年来 5例巨大纵隔肿瘤的外科手术中血管重建情况 ,其中 2例术中运用体外循环 ,全部治愈出院 ,体外循环的运用可使肿瘤完整切除。巨大纵隔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临床上手术切除较困难 ,常常侵犯上腔静脉和无名静脉 ,若要行根治手术必须血管重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自 1996年来 ,有 5例巨大纵隔恶性肿瘤侵犯上腔静脉和无名静脉 ,在血管重建条件下行根治手术。 5例中 ,男性 4例 ,女性 1例 ;年龄为 12、 32、 38、 5 6岁 ;均患恶性畸胎瘤。女性 1例 2 6岁 ,患恶性胸腺瘤 ,切除肿瘤重112 0~ 16 0 0 g。1.2 手术方法 :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2.
冯毅 《中国医药指南》2013,(13):253-25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007年2月至2012年5月我们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19例纵隔肿瘤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本组16例完成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3例需中转4~6cm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均无复发;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胸腺瘤7例,神经源性肿瘤5例,畸胎瘤3例,心包囊肿2例,支气管囊肿和胸腺囊肿各1例。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安全、有效,具有微创、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我们从 1995年 8月 8日至 2 0 0 2年 6月 6日共收治 15例纵隔肿瘤施行手术治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例中 ,男 12例 ,女 3例 ;年龄最大 5 2岁 ,最小 3岁 ,平均 35岁 ,体重 15~ 6 5 kg;病情 7天至 2年。无症状 3例 ;有咳嗽、胸闷、胸痛等 12例。肿瘤最小 2 .5 cm×2 .5 cm,最大为 12 cm× 15 cm。神经纤维瘤 4例 ,畸胎瘤 4例 ,皮样囊肿 3例 ,脂肪瘤 2例 ,胸腺瘤 1例 ,支气管囊肿 1例。  1.2 切口选择 :后纵隔肿瘤采用后外侧标准胸部切口 ;中或前纵隔肿瘤偏向一侧者做前外侧切口。较大胸腺瘤累及两上纵隔 ,超过锁骨…  相似文献   

4.
头颈部神经鞘瘤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颈部神经鞘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18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颈侧入路切除肿瘤者14例,经口径路切除肿瘤者3例,1例面神经鞘瘤经乳突根治径路切除。结果12例随访6个月至5年,均无复发,2例术后出现声嘶。结论神经鞘瘤须依靠病理确定诊断,应手术完整摘除,以避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笔者收集了我院 196 3年 11月至 1999年 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内胸腺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5 0例 ,现结合临床及影像检查分析如下 [1、2、3 ]。1 临床资料男 32例 ,女 18例 ;年龄为 2 0~ 5 7岁 ,平均 32 .6岁。其中原发纵隔良性胸腺瘤 2 8例 ,恶性 14例 ,胸腺脂肪瘤 2例 ,胸腺囊肿 4例 ,原发于右肺内胸腺瘤 2例。临床表现 :本文 2 8例良性胸腺瘤中 ,12例无症状 ,16例除 4例有重症肌无力外 ,有症状者以胸痛、胸闷、气促最常见。14例恶性胸腺瘤均有症状 ,6例出现重症肌无力 ,胸痛、胸闷 5例 ,心悸、发热、体重下降 3例。4例胸腺囊肿 ,2例胸腺…  相似文献   

6.
我院1962~1988年手术治疗纵隔肿瘤51例,其中神经源性肿瘤22例(43.2%),胸腺瘤8例(15.7%),畸胎瘤7例(13.7%),淋巴类肿瘤3例,间叶组织2例,胸内甲状腺2例,原发癌2例,心包囊肿4例,单纯性囊肿1例。51例中13例恶性,占25.5%。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认识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X线及CT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神经源性肿瘤21例,其中神经鞘瘤7例,神经纤维瘤8例,节神经细胞瘤4例,恶性神经源性肿瘤2例,所有病例均经胸部拍片及CT扫描。结果: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发生于后纵隔(95.2%),典型X线表现为后纵隔脊柱旁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肿块,CT可明确显示病变内钙化,肿块形态,肿块与邻近结构的显示及肿块的强化特点等。结论:X线检查是发现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有效手段,CT扫描有利于肿块的准确定位及形态学诊断,有助于肿瘤的定性和估计手术切除的可能性。神经源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后纵隔肿瘤,绝大多数发生于后纵隔脊柱旁沟处,少数肿瘤可部分发生在椎间孔内,使肿瘤呈哑铃状生长。本收集了1997年-2002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对其X线及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78年10月~1985年5月共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肺内炎性假瘤8例、纵隔炎性假瘤2例。术前诊断为炎性假瘤者仅1例。临床资料本组10例中,男5例,女5例,年龄24~62岁,50岁以上和40岁以下各5例。肺内炎性假瘤中,右肺上叶、中叶各1例、右肺下叶3例、左肺下叶2例、左肺舌叶1例。术前诊断良、恶性肿瘤5例、肺化脓症1例、浸润型肺结核1例,术前疑为支气管肺癌者均查痰癌细胞无阳性发现。纵隔炎性假瘤中,前上纵隔1例,术前诊断为胸内甲状腺肿;后下纵隔1例诊断为神经纤维瘤。本组肺叶切除8例、纵隔肿瘤摘除术2例,术后无并发症。本组随访1~6年均健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四肢软组织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四肢软组织神经源性肿瘤患者33例的诊治资料,其中,神经纤维瘤5例,神经鞘瘤26例,恶性神经源性肿瘤2例。结果:所有患者经6个月~5年的随访,26例神经鞘瘤中,24例术后神经功能正常,1例桡神经干的神经鞘瘤术后出现腕背伸活动障碍,随访半年后恢复;1例腘窝部腓总神经鞘瘤术后出现足下垂,随诊功能无恢复后行肌腱移位功能重建。26例神经鞘瘤患者均未见复发。5例神经纤维瘤中,4例肿瘤仅有少量神经纤维包裹,手术切除术后神经功能无明显影响,随诊未见复发;1例神经纤维瘤及2例恶性神经源性肿瘤行瘤段切除+神经吻合术,术后有部分神经功能恢复。结论:通过仔细查体,术前结合影像学资料,诊断神经源性肿瘤,术前辨别肿瘤和神经干的关系,术中仔细操作,分离并保护神经纤维,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纵隔胸腺瘤与囊肿。其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20~57岁,平均31.6岁;良性胸腺瘤18例,恶性者5例,胸腺囊肿2例。其临床症状主要有胸痛、胸闷、气促等。其中4例出现重症肌无力(包括胸腺癌、混合型各1例,恶性胸腺瘤2例). 一、胸腺瘤与囊肿的X线分析: (一)肿瘤在纵隔部位及大小:肿块座落于前纵隔中部15例,前上纵隔3例,前下纵隔5例。肿瘤位  相似文献   

11.
<正>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是较为常见的纵隔肿瘤之一,占纵隔肿瘤的20%47%。来源于胸腔内神经鞘、自主神经节及副神经节组织,其中以神经鞘瘤最为常见。多为良性(75%)。本文收集了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特点,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神经源性肿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247%。来源于胸腔内神经鞘、自主神经节及副神经节组织,其中以神经鞘瘤最为常见。多为良性(75%)。本文收集了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特点,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神经源性肿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268岁,平均34.4岁。1.2影像学方法:全部病例均摄有胸部正侧位X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巧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肿瘤患者中,13例肿瘤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2例部分切除。术中及术后无患者死亡。术后症状及体症明显改善者14例,2例改善不明显。2例症状加重,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6个月随访肿瘤无复发,且KPS评分均有所提高。部分患者术后配合放射治疗,控制良好。手术后并发症以后组颅神经症状为主,经随访大部分患者可恢复。结论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临床表现多样,手术治疗是首选,术后积极控制并发症,部分肿瘤残留者配合放疗,大部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纵隔肿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胸外科疾病。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其主要包括胸腺瘤、胸内甲状腺肿、支气管囊肿、畸胎瘤、淋巴肉瘤、恶性淋巴瘤、心包囊肿、脂肪瘤、神经源性肿瘤等,除恶性胸腺瘤、淋巴肉瘤和恶性淋巴瘤外多数预后良好[1]。过去以传统开胸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主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晁福  施云飞 《云南医药》2000,21(6):474-475
我科1972年至今27年间收治纵隔神经源性肿瘤69例,经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于后。临床资料 本组69例中男42例、女27例,年龄以25~40岁者多。位于后上纵隔39例、其中胸腔顶部至颈部5例,后下纵隔24例,胸腔内4例,肋间神经干1例,前上纵隔1例。病理类型:神经纤维瘤28例,神经鞘瘤29例,神经节细胞瘤8例,恶性神经鞘瘤4例。临床上多无症状,常是体检或其它疾病摄片发现。本组19例有胸闷、胸背部不适,胸痛干咳3例,双上肢麻木1例,下肢麻木、肌力减退1例,上腔静脉压迫1例。胸片、CT片、MRI片显示多为园形和类园形影像,3例可见病变侵入椎管,3例…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玉龙 《中国医药》2010,5(9):846-847
目的 探讨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9年6月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原发性纵隔肿瘤住院患者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中前纵隔肿瘤18例,后纵隔肿瘤9例,中纵隔肿瘤4例;肿瘤直径>10 cm者12例,最大直径达14.5 cm.病理检查良性肿瘤25例,恶性肿瘤6例;肿瘤全切除26例,姑息性切除5例.出院随访3个月~5年,良性肿瘤术后未见复发.1例患者术后肺部转移给予放化疗,未行二次手术,2例年轻胸腺癌患者分别于术后4、7个月死于肿瘤复发.结论 原发纵隔肿瘤的诊断主要依赖胸部X线和CT检查,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11例原发性骶骨肿瘤的手术治疗结果。其中包括脊索瘤3例,神经鞘瘤3例,巨细胞瘤1例,恶性淋巴瘤1例。2例作骶骨部分切除,9例作肿瘤局部切除加刮除。11例均获随访,随访期15个月~15年。2例复发,其中1例神经鞘瘤行肿瘤切除术后10年复发,再次手术后5年又复发,行第3次手术后1年未再发。另1例脊索瘤行骶骨部分切除术后2年复发,再次手术后3年半未复发。脊膜黑色素瘤病及恶性淋巴瘤各1例分别于术后2年7个月和1年死亡。其余7例已恢复工作。作者认为肿瘤局部切除加刮除对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仍不失为一简单有效疗法。即使病变范围较大,也不要轻易放弃治疗。少数复发病例,再次手术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临床及病理学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1999年12月至2006年5月间收治44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人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其中50岁以上32例。首发症状:消化道出血17例,腹痛和腹部不适13例,腹部肿块8例,体检发现6例。完全切除38例;肿瘤无法完整切除6例。肿瘤部位:胃21例,小肠11例,直肠6例,十二指肠3例,肠系膜3例。肿瘤直径:>10cm7例,5~10cm9例,<5cm28例。核分裂≤5/5OHPF16例,>5/5OHPF28例。肿瘤性质恶性14例,潜在恶性13例,良性17例。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44例(100%),CD34阳性31例(70.5%),vi-mentin阳性40例(90.9%),Desmin无阳性。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在50岁以上人群好发,以消化道出血、腹痛和腹部不适、腹部肿块表现为主。好发于胃和小肠。肿瘤的大小和核分裂数是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的重要临床指标。GISTsCD34、CD117及vimentin的阳性率较高,而Desmin多无表达。完整的局部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首选治疗手段。对无法切除或有肿瘤残余及术后复发的病人可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1976~81年间经手术治疗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纵隔肿瘤24例报告于下。临床资料 24例中男11例、女13例。年龄20~30岁10例、31~40岁3例、41~50岁5例、51岁以上者6例。手术切除肿瘤21例、部分切除肿瘤1例、肿瘤及肺切除1例、肿瘤加部分心包切除1例。死亡2例。  相似文献   

19.
陈保俊  王淦 《江苏医药》1997,23(9):644-644
原发性骨胸壁肿瘤临床上较少见,我院1975年11月至1995年10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骨胸壁肿瘤63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63例中男37例,女26例。年龄7~61岁。良性组平均年龄34.3岁,恶性组平均年龄45.2岁。病程14天~20年,其中良性组病程平均23.8个月,恶性组平均7.6个月。主诉胸痛34例,胸壁肿块36例,二者均有18例。本组肋骨肿瘤58例,胸骨肿瘤5例。按病理分类良性肋骨肿瘤52例中软骨瘤20例,骨纤维结构不良14例,骨软骨瘤5例,骨囊肿4例,骨嗜伊红性肉芽肿4例,巨细胞瘤2例,骨纤维瘤、血管瘤和黄色瘤各1例;恶性肋骨肿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3月-2011年10月收治的42例纵隔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其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经过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42例患者中有畸胎瘤17例占40.48%,主要处于前纵隔;神经源性肿瘤11例,占26.19%,主要处于后纵隔;胸腺瘤8例,占19.05%,都处于前纵隔;淋巴瘤6例,占14.28%,主要处于前纵隔。肿瘤全切39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死亡1例,病死率为2.38%。结论纵隔部位的肿瘤手术治疗需结合胸部 CT 与X 线确定发病部位,进行针对性外科治疗,术后的综合治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