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治疗对颈椎病康复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介入心理治疗对颈椎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08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的颈椎病非手术治疗方法治疗;治疗组除给予常规的颈椎病非手术治疗方法治疗外,还介入心理治疗。于初诊及治疗1个月后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患者的躯体化症状和心理状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的躯体症状和心理状况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心理状况主要表现为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病人的躯体症状和心理状况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病人明显(P<0.01)。结论:心理治疗的介入有助于提高颈椎病的康复治疗效果,有助于病人实现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2.
检索相关文献,就躯体形式障碍中的未分化型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标准、流行病学特征、治疗方案以及临床常用的心理疗法做一综述.以期社会及非精神科专业人员早日识别,使患者及时得到救治,同时也为临床的护理工作者提出实施心理治疗的一种可能性,最终达到提升护理质量、增加临床疗效、节约医疗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躯体化现象与躯体形式障碍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旨在有效区别躯体化现象与躯体形式障碍与器质性病变的不同之处,为临床及咨询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资料来源:应用网络www.google.com和心理学期刊检索,查阅1980至2005年相关方面的研究文献,检索词:躯体形式障碍(bodyformdisorder),躯体化现象(bodyphenomenon)。 资料选择:共查阅到躯体形式表现、身心障碍等相关文献12篇。资料提炼:在12篇文献中,内容呈不同程度重复的有4篇,给予删除。其余8篇进行分类整理,用于综述,其中4篇选为参考文献。 资料综合:躯体症状是指在疾病状态下,机体的生理功能发生异常时患者的感受。但在综合医院的门诊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主诉了躯体症状,却无相应的器质性政变;精神科也有许多患者在无任何器质性基础时出现躯体症状,或虽有器质性基础,躯体症状却将机体的异常进行夸张性表现,这就是躯体化症状。 结论:躯体化主要是由于社会文化背景即社会人际关系造成的,是表达与应付社会和个人烦恼的手段。它是个体在心理应激反应下,一种体验和表达躯体不适和症状的倾向,这种躯体不适和症状不能用病理来发现。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演化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用躯体症状来表达和解释个人和人际间的种种问题,且体验成为躯体症状。换言之,诉说的是躯体症状,表达的则是社会、心理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吴艳玲 《全科护理》2011,(11):959-960
[目的]分析躯体化障碍病人的心理并提供有效的护理。[方法]应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躯体化障碍病人与健康自愿者的心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躯体化障碍病人心理状态较差,主要表现为躯体不适、焦虑、抑郁等方面。[结论]针对躯体化障碍病人心理进行细致有效的护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躯体化障碍病人的心理并提供有效的护理.[方法]应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时躯体化障碍病人与健康自愿者的心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躯体化障碍病人心理状态较差,主要表现为躯体不适、焦虑、抑郁等方面.[结论]针对躯体化障碍病人心理进行细致有效的护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家庭功能与心理防御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家庭功能和心理防御方式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防御方式问卷对42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研究组)以及4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检查,分析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家庭功能和心理防御特征。结果研究组生活事件和负性生活事件的频度及严重度、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高于对照组,而家庭环境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性生活事件、不成熟防御机制和家庭环境与躯体形式障碍的发病密切相关,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不良,心理防御机制存在不成熟倾向。  相似文献   

7.
<正>答:心理治疗是按照一定的理论观点为指导,以解除病人心理病痛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手段。心理治疗可应用于临床各科病人,其中,主要适用于治疗各种心因性疾病和心身疾病,以及某些人的行为障碍和情绪反应,对躯体疾病伴发的神经官能症及某些慢性病患者的心理障碍等。——摘自《护士继续教育手册》  相似文献   

8.
随机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理科1年时间初诊患者566例进行统计分析,患者年龄12~74岁,其中以20~30岁的大、中学生为多。心理疾患包括:中、重度神经症、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学习障碍及健康性咨询,主要为神经症及学习障碍。证实了社会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普遍需求。治疗遵循“心理产生于脑”的原理,采取心理治疗加药物“双管齐下”的方法,效果最好。因此就综合性医院设立心理科的必要性及发展前景、心理咨询和治疗本土化及在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中的地位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医院内科门诊患者心理障碍临床表现及与躯体疾病的关系,分析心理治疗及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门诊患者登记簿进行登记调查,对有关病例资料进行归类和统计。结果在内科门诊就诊的1726例患者中,639例(37.0%)为躯体疾病,324例(18.8%)为心理障碍,763例(44.2%)为心身反应疾病。763例心身反应疾病患者在原发病治疗基础上,进行认知心理治疗及放松训练,效果良好;324例心理障碍患者中,295例躯体化障碍患者进行认知心理治疗及对症治疗,症状明显减轻;29例有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患者,治疗上给予抗抑郁、焦虑药物应用及心理疏导治疗,疗效较好。结论综合医院临床医生在关注患者躯体症状的同时要考虑其是否存在心理精神障碍,注意识别诊断,应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等多角度入手,以改善患者的精神健康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干预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及对照组,评定并比较两组SDS、SAS、SCL-90得分及其,临床疗效。结果发现心理干预能有效地稳定病人情绪,消除焦虑、抑郁、敌对性症状,也改善了躯体症状。结论心理治疗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严重程度,并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住院患者26例,于实施心理护理前后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治疗前后疗效差异.结果:干预8周后,SDS与SAS评分下降更明显.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刘朝东  胡刚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4):2776-2778
目的:探讨女性心理性排尿障碍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对68例女性心理性排尿障碍病例的临床表现、一般检查、针对性特殊检查、心理情绪评估、治疗方法及其结果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以中、青年多见,主诉以尿频为主,临床检查无特别异常发现,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多数有异常,以尿流率低下、膀胱储尿功能降低多见。心理情绪异常为其共同的临床表现,焦虑情绪、躯体形式障碍、疑病等常见。心理及药物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结论:女性心理性排尿障碍患者以排尿不适为主诉,存在心理情绪异常为共同特征。尿流动力学检查可能有膀胱和尿道功能异常,治疗以一般心理治疗、抗焦虑-抑郁药以及调节膀胱尿道功能药物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在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查与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交感神经反射活动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64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A组)和35例健康人(B组)均进行SSR检查,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A组SSR总异常率为78.1%,与B组比较,表现为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P〈0.05)。结论;SSR可判断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状况,对诊断有重要的评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认知与行为疗法在疑病性神经症治疗中的效果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疑病性神经症的心理治疗对心理和躯体康复的效果。方法:采用认知和行为疗法观察治疗效果,观察指标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的相关量表和临床指标。结果:心理治疗后MMPI各项指标有了明显的改善,临床治愈和显效率分别为38.30%、34.04%,总有效率为97.87%。患的心理应激明显提高,社会功能很快恢复。结论:心理治疗对疑病性神经症的躯体和心理康复有良好的效果,对恢复患的社会功能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化障碍和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3例躯体化障碍患者设为A组,37例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设为B组,两组均口服度洛西汀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及视觉疼痛模拟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周末A组有效率77.42%,B组为97.06%,A 组显著低于B组(χ2=4.10,P<0.05)。结论度洛西汀对躯体化障碍和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均有较好疗效,但对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的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少年与成年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和诊疗状况调查表对42例儿童少年期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与40例成年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儿少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成年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χ2=10.9,P〈0.01)。儿少组阳性家族史高于成年组(χ2=8.34,P〈0.01)。儿少组发病诱因以精神因素为主,其中自主神经紊乱、抑郁情绪、疼痛障碍多见;成年组以躯体诱因为主,其中呼吸、循环、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及疑病多见,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成年组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应用及心理干预显著高于儿少组(P〈0.05)。结论儿童少年期躯体形式障碍有一定特点,应重视其早期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和惊恐障碍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心病及惊恐障碍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8例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和惊恐障碍的患者进行心理评定,结合患者的机体功能,生活质量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综合分析。结果:冠心病和惊恐障碍患者SCL-90总分及各项评分均高于常模;女性患者的总分、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6项因子分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lt;0.01);冠心病患者年龄与SCL-90无相关性(r=-0.178~0.211,P均&;gt;0.05);惊恐障碍组患者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7项评分明显高于心肌梗死组患者,敌对、偏执狂2个因子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惊恐障碍组患者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恐怖及精神病性7项评分明显高于心绞痛患者组,而焦虑、敌对2个因子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冠状动脉病变各程度患者的心理症状除躯体化外(P&;lt;0.01),其余各项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gt;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与躯体症状并存,并相互影响;冠心病患者与惊恐障碍患者的心理症状与躯体症状存在差异;心理症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经成为新的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人们身心健康,使病人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心理治疗又称精神疗法,就是用心理学方法在护理人员与病人的接触中,通过语言表情、姿势和行为的表现,甚至医院环境等影响或改变病人的感受、情绪、态度和行为,以减轻或消除病人痛苦,由此引起各种躯体症状的改善,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它能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促进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可根据老年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予以指导护理。  相似文献   

19.
影响老年喉癌病人睡眠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影响老年喉癌病人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0岁以上的喉癌病人进行访谈式调查,分析影响其睡眠的相关因素,并探讨相应护理措施:[结果]老年喉癌病人睡眠障碍的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不能熟睡、早醒、睡眠时间缩短等,其相关因素包括心理、社会、躯体不适、环境等。[结论]减轻躯体不适、提供有效的心理、情感支持,可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抑郁发作与躯体形式障碍的异同。方法了解患者临床情况及就医方式,以自编访谈提纲及汉米顿抑郁量表(HRSD)对66例抑郁发作患者和46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及首次就医方式有显著性差异;在常见的14项躯体症状中,9项差异显著。两组的(HRSD)总分和7个因子分均有显著性差异。除焦虑,躯体化因子在躯体形式障碍组显著高于抑郁发作组外,其余各项均低于抑郁发作。结论抑郁发作和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各有其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